88读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一章 邺城缔约定,胶东收残局1
    诚如某位高士所言:打得1拳开,免得百拳来。
    只有用1场大战把袁绍打服、打怕,同时吓住天下诸侯,这汉末乱世才能暂时安定下来。
    苟哥赵旻如今这1系列策略及举措,都是在贯彻这1指导思想。
    如是般,程昱当先起身行礼。
    “主公所言极是!某等正当如此!”
    言罢,老头儿唤来卫府斥候。
    “军情如火,你速向诸位将军传此军令!不得有误!”
    赵旻匆匆写下1封书信,钤盖自己卫将军印玺之后,用火漆密封后,将此书信交给那名斥候。
    “你务必当面告知诸将,我予诸将临阵自专之权,1切以迫使袁绍投降为先!”
    那斥候接过书信后深施1礼,转身匆匆而去。
    待斥候走远后,董昭却紧紧蹙起眉头,向赵旻作揖道。
    “主公,如此1来,刘镇南岂非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乎?”
    董昭的意思是说:卫府若此战把袁绍打服、打怕,同时把天下诸侯打出1身冷汗来…
    那么荆州还怎么收回来?
    程昱程老头儿没忍住,“噗嗤”1声笑出了声。
    “公仁啊公仁,如此岂非幸事哉!”
    董昭微微1怔,旋即哑然失笑。
    “主公高屋建瓴,远非某可及也!”
    诚然如此。
    荆州之主非刘表,实为荆襄豪族。他们若被赵旻吓破了胆,还会再起抵抗卫府,也就是赵旻的心思?
    恐怕不用赵旻兵临襄阳城,荆襄豪族们便将争相恐后献上荆州地图、哭着喊着求赵旻为他们做主吧?
    苟哥赵旻抚须哑然失笑。
    “公仁公不必抬举我,此事之先决条件,乃卫府可大胜袁绍于邺城城下。然则…此番大胜,恐将难上加难也!”
    苟哥还不清楚,荀攸、周瑜2人,已经布下1个大肠套小肠1般的口袋,只等袁绍1头扎进来。
    在荀攸、周瑜2人暗戳戳地谋划之下,邺城周边数县,而今已尽入卫府之手。袁绍1旦被卫府围攻,其人不求援还好,若求援…
    呵呵呵呵呵呵。
    在赵旻这个苟哥领导之下,卫府的气质变得愈发猥琐不堪。
    甚至可以说,这场仗虽然尚未开战,但卫府已经赢下1半。
    话说回来,卫府以有心算无心,确实可以在猝不及防之下,将袁绍逼到无比狼狈、难堪,但若持久作战…
    以袁绍的家底、河北士族的实力,即便卫府能够最终胜出,也将是1场惨烈的胜利。
    这个结果,是苟哥最不想要的。
    当然了,苟哥对荀攸、周瑜2人的计谋毫不知情,更不清楚赵国的赵王刘赦、国相崔琰已经归顺卫府1方。
    苟哥若得知此详情…
    苟哥1定会比耿直的夏侯兄弟、曹仁现在的做法还要猥琐1万倍。
    比如说:
    赵国既然已得手,你们为何不顺势悄悄拿下常山国?还有中山国?还有…
    幽州的涿郡?
    幽州被袁绍所夺不过34年,袁绍在幽州的统治基础还相当薄弱。
    卫府高举天子大旗,又有新政成功之例子在前,幽州士族豪强改易旗帜很难吗?
    咳咳…以上当然都是假设,夏侯兄弟、曹仁以及荀攸都没有这么猥琐,更何况历史也从来都没有如果。
    无论如何,荀攸、周瑜2人的计策,都已算是神策。
    尽管苟哥对2人的计策、3将的执行结果茫然无知,但这还是不妨碍苟哥大军尽出、力求1战而取得其人最想要的战果。
    为此,苟哥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诸君,若此番卫府力有未逮,未能在邺城迫使袁绍主动求和,则我等可弃守内黄城,但务必竭尽全力谨守黎阳城!”
    诸葛瑾、陈矫2人同时行礼道。
    “主公,既如此,何不令文和先生、令明将军镇守白马城?”
    贾诩、庞德2人,被始终缺乏安全感的苟哥派到…
    官渡驻守!
    官渡并非县,而是隶属于河南郡中牟县的1个亭。
    没错,官渡连乡都不是,而是两汉4级行政单位中最低级的亭。
    顾名思义,官渡实际上,只是兖水的1个渡口而已。
    简言之,缺乏安全感的苟哥,先是派赵云镇守1个亭,后又派贾诩、庞德镇守这个亭。
    尽管这个亭,是兖水南岸最大的渡口。
    尽管众人都认为,陈矫、诸葛瑾2人的提议毫无问题,但苟哥还是坚定地摇了摇头。
    “季弼、子瑜,如此不甚妥也!去岁时高干既可遣死士潜入颖川,则今日袁绍便可复遣心腹潜入中原,若无人镇守官渡,后果堪忧!至于白马城…
    而今我等既已占领黎阳城,则白马城已无必要再屯驻重兵。若此番卫府力有未逮,再调兵遣将增援白马城犹未为晚。”
    虽然卫府众人都认为殊无此必要,但苟哥在卫府声望极高,于是众人不再出言反对。
    当然了,腹诽是免不了的。
    他们此刻想法大抵如下:
    主公1生惟谨慎。
    见众人均再无异议,苟哥大手1挥。
    “暂且如此!我亲自负责情报传递,请诸君及时针对情报做出分析,军情如火,战机稍纵即逝。前方将士奋勇争先,我等亦决不可因犹豫而延误战机!”
    众人领命而去。
    苟哥急匆匆赶到卫府书房,与负责情报传递、整理的卞夫人1同处理情报、顺便谈谈恋爱、你侬我侬不提。
    苟哥正在开始改变角色,其人不再每战必亲征,而是渐渐转为坐镇首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总统帅。
    再看向夏侯兄弟、曹仁3将,以及荀攸这个越来越猥琐的顶级谋士。
    4人准备妥当之后,决定由荀攸、曹仁驻守梁期城,并负责运输粮草、辎重。
    夏侯兄弟则趁夜色掩护、率军绕道几字形的漳河西侧,伪装出由太行8陉之1的滏口陉奇袭之假象。
    滏口陉位于赵国西南、邺城正西,是处于上党郡、魏郡之间的狭长谷道。
    历史上的建安7年(西历202年)曹操奇袭邺城,便是自此处出兵,也确实杀了3袁1个出其不意。
    隋唐时期的河北人窦建德,也曾在此出奇兵杀败宇文化及。
    所以理论上讲,夏侯兄弟从滏口陉出兵,可行性极高…
    至少比魏延那狗屎1般的“兵出子午谷”要高1万倍还有余。
    毋庸置疑,这1骚操作的策划者,依然是荀攸。
    荀攸虽然不可能知道历史上曹操、窦建德出奇兵的路线,但这并不妨碍其人大胆想象。
    而且,重要的不是夏侯兄弟从何处出兵,而是袁绍脑补夏侯兄弟从何处出兵。
    这1点,将决定荀攸、周瑜2人的计策究竟是否能够顺利实施…
    尽管这2人的计谋,怎1个猥琐了得!
    言归正传。
    翌日清晨,雾霭蒙蒙。
    邺城城门内外,早早便排起长队等待进出城的百姓们,即将开始新1天的忙碌。
    这时,在水汽蒸腾、朦朦胧胧的漳河河岸、邺城西北部,骤然出现1支声势浩大的骑兵。
    为首之将军威风凛凛,头戴象征大汉军威的鹖翎兜鍪,身着盆领铠、裲裆铠双层甲,胯下1匹白马极为神骏。
    其人率无边无沿、人人着裲裆铠、手持长矛的铁骑风驰电掣1般、向邺城西城门疾冲而来。
    那隆隆的铁蹄声,使大地为之震颤。
    邺城西城门内外,不但邺城百姓们看得瞠目结舌,就连守卒们都呆若木鸡。
    因袁绍苦心经营之故,自初平4年(西历193)邺城之乱后,邺城已有多年未遭战事,是以,邺城百姓似乎已经忘记,他们仍处于汉末乱世。
    直至那支装备精良的重骑兵逼近邺城西城门时,百姓们方才如梦初醒1般…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从曹操的执政理念来看,利用庶族地主(曹植),牵制士族门阀(曹丕),是十分合理且可信的。
    1言蔽之,毛玠,呵呵,在曹操看来站队有问题,尽管毛玠曾给曹操献上曹魏版隆中对。
    那么问题来了。
    毛玠要怎么应对?
    毛玠作为曹丕党人,而遭丁仪构陷,自然知晓其中硍节。
    但毛玠的聪明之处,在于他绝口不提夺嫡之事,反而1口咬定自己是因为没给人“开后门”才遭到构陷。
    彼时(216)西曹已被裁撤许久,东曹成为丞相幕府的唯1人事机构,作为东曹长官的毛玠,自然免不了受到各方请托。
    因此毛玠下狱之后,1口咬定有人“属臣以私、无事不绝”。通过混淆视线,把水搅浑。
    臣(毛玠)垂龆执简,累勤取官,职在机近(东曹),人事所窜。属臣以私,无势不绝。--《魏书毛玠传》
    另1方面,毛玠也知道陷害自己的主谋是曹植,因此坚持要求与举报者(丁仪)当面对质。
    (毛玠曰)乞蒙宣子之辨,而求王叔之对。--《魏书毛玠传》
    毛玠当然知道,曹操绝不敢让举报者与自己“公堂对簿”。同时为了维护曹操的脸面,毛玠绝口不提举报者的姓名,而是在细节问题上引经据典,顾左右而言他。
    在曹操进退两难之际,桓阶、和洽出面,替毛玠求情。
    曹操遂顺水推舟,将毛玠释放。
    桓阶、和洽进言救(毛)玠。--《魏书毛玠传》
    桓阶是曹丕的忠实党徒,多次面折廷诤,替主子谋福利;至于和洽,与毛玠相友善,政治立场也可想而知。
    时太子未定,而临菑侯植有宠。(桓)阶数陈文帝(曹丕)德优齿长,宜为储副,公规密谏,前后恳至。--《魏书桓阶传》
    呵呵,毛玠果然了得。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