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一十七章 襄阳收虎臣,益州定乾坤5
    “卞夫人请稍候。”
    赵旻看向堂外。
    “恰德夫人何不进来?”
    赵旻话音甫落,依嘉娜丽便红着脸款款而来。
    依嘉娜丽同样身着深衣、头挽高髻,但由于其人金发上插满头饰,故显得格外明艳动人。
    正所谓女为悦已者容,依嘉娜丽如此装扮,其用心可想而知。
    妹子已经不习惯,晚上无情郎陪伴。
    妹子向赵旻妩媚1笑,行礼间尽展自己曼妙的身段…
    这妹子胖得快,瘦起来也不慢。
    “妾参见主公!”
    赵旻见妹子曲线尽展、眼波如水,1颦1笑饱含媚意,心中不由1荡。
    然后…
    赵旻突然想起1事来。
    “公达先生,你速代我向伯宁传书,西域都护府存有1重大隐患,我等应及早解决。”
    荀攸悚然1惊,正欲询问,便听依嘉娜丽道。
    “公达先生,西域都护府内既无草场,又无树林,若西域都护府为敌军围攻,战马将无牧草,兵卒亦将无引火之物。”
    赵旻愕然地看向妹子。
    妹子,你既然已看出来此事,何不早说?
    赵旻梦中闻曹操所言之隐患,也正是此事。
    此事确实是赵旻的疏忽。
    他因陷入惯性思维之中,而忽略了西域都护府本来的作用:抵挡敌军围攻。
    这座雄城,既是班超留给大汉的宝贵遗产,也是班超对大汉的警示:
    凡以武德威慑西域者,必提防遭西域反噬。
    所以,班超兴建西域都护府之时,此雄城必然无任何隐患。
    但赵旻的惯性思维是:老子要以德服人…咳咳,老子的铁骑纵横西域无敌,谁敢不服我就灭谁!
    赵旻这种思想,其实非常可怕。
    李唐高仙芝,在怛罗斯就是这么输的。
    但凡高仙芝能稍微讲1讲武德,其人在与大食骑兵僵持之时,也不会因遭到背刺而败。
    赵旻正反思间,依嘉娜丽向赵旻解释道。
    “哥…主公,妾昨夜苦思西域有何遗漏之处时,骤然想到此事。”
    赵旻颔首后看向荀攸。
    “有劳公达先生尽速转告伯宁。”
    荀攸作揖领命。
    赵旻挥了挥袍袖。
    “便如此,即日起,卫府依照士元之言,尽速办妥诸事!”
    言罢,赵旻看向赵虎、赵旭2人。
    “阿虎、阿旭,你2人速速整备军马,留两部兵马驻守大散关,明日卯时,我率3部兵马赶赴襄阳城!”
    赵虎、赵旭2人同时躬身抱拳。
    “诺!”
    当日,赵旻与荀攸、庞统2人再次商议1番、确定再无任何遗漏之处后,便彻底放下心来。
    翌日卯时,由赵旻亲自率军,3部3千余兵卒1人双马,赶赴汉中郡南郑城。
    大散关距南郑城有4百里左右,而南郑城经沔水(就是汉水)至襄阳城,还有1千2百里左右。
    尽管走水路的好处是可以日夜兼程,但由于时间紧急,赵旻还是不敢耽误哪怕片刻时间。
    就在赵旻匆匆赶路之时…
    夏侯惇、曹洪,夏侯渊、曹仁、张辽,以及马超、刘晔这3路军马,进展皆极为顺利。
    毋庸置疑,赵旻此番针对凉州的策略,是想要及时纠偏、并加大实施力度,俗称矫枉。
    然则,矫枉必须过正,而矫枉过正的前提,是必须有足够的武力。
    于是乎,有了赵旻派出的这3路军马。
    夏侯渊、曹仁及张辽这3名猛将,在夏侯渊率领之下,很快便赶到金城郡郡治允吾城。
    3人向金城太守卫觊问明金城郡河湟之乱详情后,便径直向西赶往河湟腹地…
    对这条路线,渊哥门儿清。
    去岁渊哥的“虎步关右”,便是因渊哥扫荡1大圈羌、氐、小月氏等杂胡而得名。
    生活在内卷之地河湟草原的胡人,民风颇为剽悍。
    在两汉,湟中杂胡曾多次为“湟中义从”,其战斗力之强悍,可想而知。
    但在汉灵帝时起,由于凉州汉、胡之间矛盾逐渐增加,湟中杂胡便也渐渐仇视起汉人。
    何况韩遂那种人又坐镇金城郡多年,湟中杂胡日子过得如何可想而知。
    是以,在河湟(甘肃、青海的黄河、湟水流域,也就是西宁草原1带)那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面对湟中杂胡的敌意,渊哥便再次发威了。
    遑论渊哥还有“天人将军”仁哥、虎豹骑代骑督辽哥随行。
    如是般,当赵旻匆匆赶路之时,渊哥、仁哥及辽哥便已尽擒沿途参狼羌、烧当羌等诸羌、小月氏及其余诸部杂胡之酋首,并押送着这些酋首赶往大散关。
    再来看夏侯惇和曹洪这路军马。
    2人先赶到安定郡郡治美阳城,并找到安定郡士人首领、兴建工坊的梁宽。
    注意:这哥俩并未先去找安定郡1众官吏,而是先微服实地体察安定郡民情,再找到梁宽。
    安定郡位于武威郡东南方,经2人实地体察民情,已初步确认…
    安定郡不但对新政实施到位,且今年丰收可期。
    但2人为确保了解到的情报无误,还是先找到梁宽了解详细情况。
    2人向梁宽说明来意、并询问1番后,梁宽2话不说,便带着赵旻的这两名“钦使”走遍了安定郡、隔壁北地郡的几个大县。
    然后…
    惇哥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
    因为,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鲜卑步度根部1支为数约两万的族人,居然当真从司隶河东郡、经并州上郡赶到了凉州北地郡!
    因匈奴左部已经举部搬迁至大散关,并州上郡、上郡西侧之凉州北地郡便空了出来。
    步度根在平阳城无功而返后,其人便率族人返回老巢,但正所谓树大有枯枝,何况鲜卑人本来也不讲什么仁义道德…
    生存堪忧之人,哪里有心考虑何为仁义道德?
    于是乎,这支约两万人的鲜卑人,脱离大队赶到河套草原的西侧、位于后世宁夏的北地郡。
    然后,他们很不幸地遇到了夏侯惇、曹洪。
    惇哥对鲜卑人当然不陌生。
    早年在袁绍麾下时,惇哥可没少与鲜卑人交手,双方勉强也算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注意:惇哥、洪哥率领的,是1万曾与匈奴左部交过手的卫府铁骑。
    当1万卫府铁骑,对阵士气不高、装备更不咋地的鲜卑人,且主将还是刚刚创新锋矢阵的惇哥时…
    这场遭遇战的结果可想而知。
    惇哥独眼1瞪、狞笑着大喝1声。
    “众儿郎,变锋矢阵!”
    惇哥虽因政治原因,功绩被西晋司马群贼们1笔勾销,但实则为曹魏开国第1功臣的惇哥,排兵布阵的本事颇为了得。
    随着令旗招展、号角奏鸣,本就训练有素的卫府铁骑,在短短几分钟内便完成了变阵:
    与赵旻那种掺杂鱼丽阵的锋矢阵不同。
    这种由夏侯惇改良、再由徐庶加以完善的变种锋矢阵,是将全副武装的重骑兵放在阵列最前端,以长枪阻挡敌方前锋军;
    待敌军冲势殆尽,位于重骑兵后的轻骑兵中军骤然杀出冲锋、利用机动性优势凿穿敌军前锋军,此时,后军取出弓箭抛射以切断敌军,直至敌军前锋军溃败、甚至被全歼…
    李唐初期、以及盛唐时骑兵之所以能大杀4方,用的便是这种战术。
    1言蔽之,这是1种始终形成局部优势的战法。
    如此战法,别说势均力敌,即便是敌众我寡,也依然可以轻松取胜。
    在汉末这个时代,弓手切断敌军、重骑兵结合轻骑兵的阻击、凿穿战法,除了赵旻,还有谁玩得起?
    这是在硬生生拿钱砸死敌军啊。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
    更丰满。
    惇哥只考虑自己1方的优势、以及尽可能使敌军暴露出局部劣势这1点,却忽略了1点,极为重要的1点!
    【作者题外话】:古代的城池,其中空间极大,诸君可想象1下,在诸君各自所在城市的2环边缘筑起城墙,2环外再挖条护城河,那便是扩大数倍的古代的城池。
    古代城池1般都有数里到数十里方圆。
    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傅子》
    曹大司马,便是天人将军曹仁。
    孟贲、夏育均是先秦著名勇士,曹仁的强悍可见1斑。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他始终在践行《榻上策》的规划,即蚕食江南地区,同时尽量避免同北方发生冲突。
    鲁肃对关羽的态度,比较值得玩味。单从《3国志》来看,鲁肃对关羽似乎“既畏惧,又轻慢”,显得十分怪异。
    实际不然。鲁肃对关羽,既不畏惧,也不轻视,他只是在单纯贯彻其战略构想。
    《吕蒙传》记载,吕蒙曾拜见鲁肃,双方共同探讨荆州的未来。吕蒙“画5策”,鲁肃却只能干瞪眼,表示“临时施宜”,看起来似乎对关羽完全没有防备。
    酒酣,(吕)蒙问(鲁)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鲁)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吕)蒙曰:“今东西虽为1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之,即针对这点)为(给鲁)肃画(拿出)5策。--《吴书吕蒙传》
    甚至连孙权也认为鲁肃惧怕关羽,还说鲁肃主张出借荆州,“是其1短”。
    此(鲁)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指孙权)亦恕之,不苟责也。--《吴书吕蒙传》
    (鲁肃)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1短。--《吴书吕蒙传》
    与此同时,鲁肃对关羽又表现出明显的轻慢色彩。
    比如鲁肃声称“帝王之起,皆有驱除,关羽不足忌”。
    (鲁)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关)羽不足忌。--《吴书吕蒙传》
    所谓“驱除”,即前代的末世群雄,他们往往以新朝的陪衬角色出现。比如项羽是刘邦的驱除,公孙述是刘秀的驱除,袁绍是曹操的驱除。可见在鲁肃看来,关羽必败,因此“不足忌”。
    驱除者,1代之所因所胜也。凡断代史书,列所因所胜,皆在列传之首。--《3国志知意》
    注:驱除的定义,见徐冲《中古时代的历史书写与皇帝权力起源》。
    建安2十年(215)孙权遣吕蒙讨伐长沙3郡,关羽领兵拒战,双方各驻兵马,“但请将军单刀俱会”。
    (鲁)肃邀(关)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吴书鲁肃传》
    会议中,关羽追溯刘备在赤壁之战中的功勋,自我标榜;鲁肃则反唇相讥,嘲笑刘备“志势摧弱,图欲远窜”。
    (关)羽曰:“乌林之役,左将军(指刘备)身在行间,寝不脱介,戮力破魏,岂得徒劳,无1塊壤,而足下(指鲁肃)来欲收地邪?”--《韦曜吴书》
    (鲁)肃曰:“不然。始与豫州(指刘备)观于长阪,豫州之众不当1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韦曜《吴书》
    关羽幕僚又表示“土地者,有德者居之”,鲁肃则“厉声呵之,辞色甚切”。关羽被迫退让,双方遂割湘水为界,罢兵休战。
    语未究竟,坐有1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鲁)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刘)备遂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吴书鲁肃传》
    奉行“联刘抗曹”的鲁肃,对待刘备集团1贯态度友好,为什么此时忽然咄咄逼人,多次顶撞甚至折辱关羽呢?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