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一十章 西域诸国贺,东土多方和14
    1切诚如赵旻所料。
    就在赵旻与荀攸、庞统3人,在大散关衙署之中议事之时…
    带着1对儿女出宫省亲(实则是了解赵旻近况如何)的伏寿,终于等来了赵贲…
    赵贲早在赵旻得知益州生乱时,便被赵旻连夜撵回了许都。
    赵旻撵走赵贲的目的有3。
    1是请伏寿及时出面,以天子之名义或下诏调停各方、或下诏盖棺定论某事…
    这1切由董昭来决定,赵贲只是个传声筒。
    赵旻绝对信任其人的首位元从、智谋不亚于郭嘉及刘晔的腹黑男、老狐狸董昭。
    赵旻的第2个目的,是让赵贲给伏寿送信…
    赵贲是赵旻的绝对心腹,且前者已经对赵旻、伏寿的关系基本了解,是以赵旻索性让赵贲代为传信。
    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考量,赵贲都绝无可能背叛赵旻。
    自赵旻率军离开许都已有近5个月,赵旻、伏寿2人彼此担心,故赵旻无论如何也应该给伏寿写信报个平安、并大致说明此番远征西域进展如何。
    当然了,赵旻写给赵大娘、赵云、蔡琰、张凝、杨樱月、孙尚香、大乔等家眷,以及杨彪、伏完、刘艾…等长辈亲友的信也必不可少。
    赵旻的第3个目的,是关于其人某个暗戳戳的诡计的布局…
    此事乃后话,此处暂且按下不提。
    赵贲1见伏寿,便拜倒顿首。
    “臣拜见皇后!”
    赵贲如今有中郎将之汉职,以臣礼见大汉皇后实属正常。
    因思念爱郎而愈显清瘦俏丽、但威严更盛的伏寿神色肃然。
    其人微微颔首、伸出玉手虚扶赵贲。
    “阿贲快快请起,益州而今如何?”
    伏寿对赵贲的这个称呼…蕴含了海量信息。
    赵贲起身后深深1揖。
    “回皇后,自少君广遣商贾购置大量蜀锦,且仲直公、南和公及子敕先生复又召开多次文会之后,益州今已安然无事矣。”
    伏寿神色登时缓和下来,嘴角含笑道。
    “甚善!阿贲,子山无恙否?”
    赵贲不敢抬头,继续答道。
    “回皇后,步使君安然无恙,且经此1事后,巴蜀之士对步使君更加畏惧。”
    伏寿笑容愈发灿烂。
    “甚善!如此说来,益州无忧矣?”
    “回皇后,正是!此皆皇后之功也,少君定对皇后感激不尽!”
    伏寿嘴角含春,眼角眉梢荡漾出诱人的妩媚。
    “哼!太子太傅赵从文每次远征必率妻妾,如此岂非误导皇子?
    阿贲,你务必转告赵从文,其人身为太子太傅,当时刻谨记使命,今后出征不许再率妻妾同行,如此成何体统!”
    赵贲心中叫苦不迭。
    2位神仙打架,休要连累某这等奴仆!皇后固然不好惹,难道少君好惹?
    赵贲心中作是念,口中却唯唯诺诺。
    “皇后所言极是,然则…少君此番远征并未带诸位夫人同行。”
    伏寿顿时转喜为嗔,其人凤目1瞪,正欲发作…
    旋即伏寿想起,赵贲应不知其少君与卞夫人之事…
    赵贲实则比谁都清楚。
    伏寿只好冷哼1声,语气转厉。
    “哼!阿贲,你尽管如实转告你家少君便是!妾在许都为你家少君担惊受怕,你家少君却在外风流潇洒!哼!”
    吃醋的女人…当真可怕!
    赵贲连连作揖。
    “皇后放心,仆必如实转告少君。”
    伏寿不愿向赵贲发小脾气,咬了咬牙道。
    “妾闻张南和精于星相,妾此番既助张南和,张南和亦应为皇子祈福方可!阿贲?”
    伏寿说的,不是助张裕定益州之事,而是:
    伏寿借刘协之名、下诏定下张裕之女张瑾嫁做赵旻之妾,以稳定益州大局之事。
    这个诏令很关键!
    诚如伏寿所言,没有伏寿点头,赵旻休想将私自纳的妾室领进赵家大门!
    伏寿名义上虽与赵旻没有任何关系,但别忘了,人家是皇后!
    所以…伏寿其实才是赵旻的原配大老婆。
    只要伏寿不点头,赵旻便只能将妾室养到外面…
    那么赵旻与这个妾室生的孩子,就只能算是毫无名分的私生子。
    这在汉末,是非常要命的!
    那孩子1辈子都将极为下贱!
    是以,赵贲对此心领神会。
    “主…咳咳,皇后放心,仆必转告少君,请张南和为皇子祈福!”
    在伏寿的气场笼罩之下,同样视死如归的小硬汉赵贲…险些说秃噜嘴。
    其人实际上的主母伏寿见状…这才无比满意。
    由此可见,在大汉皇后和常山赵家主母这两个身份之间,伏寿更喜欢后1个身份。
    “阿贲!你务必言明,皇子甚为思念其恩师太子太傅,请太子太傅速归许都、教导皇子!”
    言罢,伏寿挥挥袍袖。
    “你且退下!”
    赵贲有些傻眼…
    啊这…
    伏寿气场太强,以至于赵贲只来得及汇报益州之事,其余诸事…伏寿根本没给他开口的机会。
    于是乎…赵贲有些战战兢兢道。
    “主…咳咳,皇后请稍候,仆尚有其余要事禀报。”
    伏寿有些不悦。
    “你何不早言?速速说来!”
    赵贲有些想哭。
    仆倒是想说,奈何主母不给机会啊!
    “主…咳咳,皇后,少君所言之调停江东孙仲谋、刘玄德之事,交趾刘玄德、士威彦之事,以及袁本初、公孙升济之事,尚有劳皇后出面…”
    伏寿扬起玉手,斩钉截铁道。
    “此事我已知,我自会与令君、太常商议,阿贲如实转告从文即可。如无事,阿贲且回!”
    伏寿对赵旻的称呼,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女人心,确如海底针。
    言罢,伏寿便欲起身去看自己的1对龙凤胎儿女。
    赵贲当即拜倒顿首:“主…咳咳,皇后请稍候,仆另有要事相禀!”
    伏寿俏脸1沉。
    “阿贲竟如此啰嗦!你既有事,何不1并讲完?快说!”
    赵贲被伏寿吓得1哆嗦。
    其人如其那无良腹黑少君1般默默吐槽:
    主母好可怕!仆委实惹不起!还是张夫人、桥夫人、孙夫人和善!
    吐槽归吐槽,赵贲担心惹得主母大怒,当下不敢再有丝毫怠慢,语速极快地说出1番话来。
    “禀主母,少君称…”
    情急之下,赵贲干脆也不改变称呼了…反正此处极为隐秘,又无任何外人在场。
    赵贲话1出口…
    本来急欲转身离去、看自己那对可爱儿女的伏寿,当即坐直身子。
    “阿贲,此乃从文之原话?”
    赵贲顿首。
    “回主母,仆绝无虚言!”
    伏寿神色重新缓和下来,其人也不急着再去看儿女、纾解对她那没良心的老公情思。
    佳人沉思片刻后…
    竟然粲然1笑。
    “阿贲,我方才如有得罪之处,你勿要见怪。”
    赵贲心中惊恐到无以复加。
    啊这…
    主母莫非欲杀人灭口乎?
    男人…都是这么贱…
    赵贲顿首行礼,不敢再开口,只听其主母含笑道。
    “从文深谋远略,妾已知应如何做,你且休整1夜,明日卯时速赴益州成都城,转告从文……”
    赵贲先是松了口气,旋即支愣起来耳朵,唯恐自己没听清、再惹得这可怕的主母生气。
    片刻后,伏寿笑着柔声问道。
    “阿贲可听清?”
    赵贲惊恐无比地顿首行礼,向可怕的主母复述了1遍。
    伏寿极为满意。
    “甚善!阿贲果然精明干练,稍后寻光禄勋领十匹蜀锦、两枚金饼,成都城距许都山远水长,你务必珍重!”
    赵贲此刻的心情…
    可想而知。
    人生的大起大落,莫过于此焉!
    其人唯恐主母改变主意,又1次顿首后匆匆离去。
    伏寿好气又好笑道。
    “阿贲何必如此,妾又非猛虎!”
    同1时间,大散关衙署之中。
    赵旻迫不及待地展开张裕的书信匆匆1览,旋即,其人拊掌大笑。
    “甚善!”
    赵旻将书信收好后,笑着看向荀攸和庞统。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从曹洪事件中,不难看出在背后掣肘的主要力量,是外戚和宗室。其中卞氏是曹操的夫人,曹真则是曹操的养子,他们代表了谁的意志,不言自明。
    最终曹丕不得不赦免了曹洪。
    曹操在世时,曾经笑称“我家的钱,哪比得上曹洪家”。此话固然是玩笑话,但背后反映的,却是曹操对待曹洪的宽纵态度。
    太祖为司空时,以己率下,每岁发调,使本县平赀。于时谯令平(曹)洪赀财与(曹)公家等,太祖曰:“我家赀那得如子廉耶!”--《魏略》
    曹洪亦自诩为曹操的“头号迷弟”。
    太祖辞让,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魏书曹洪传》
    昔日曹洪曾经纵容奴客贪赃枉法,被满宠收押。曹操得知此事,不仅不处罚曹洪,还替曹洪向满宠说情。
    曹洪宗室亲贵,有宾客在界,数犯法,宠收治之。洪书报宠,宠不听。洪白太祖,太祖召许主者。(满)宠知(曹操)将欲原(曹洪宾客)。--《魏书满宠传》
    如此看来,曹洪究竟是在为谁敛财,曹洪贪污的赃款,大部分流向了谁的腰包,可谓不言自明。
    曹丕在赦免曹洪之后,将曹洪的家财尽数充公,纳入自己的小金库。
    其人1如嘉庆与和珅故事。
    诏乃释之(曹洪)。(文帝)犹尚没入其财产。--《魏略》
    只怕彼时的曹丕,才深刻体会到老爹的用意吧!
    在3国君主中,刘备是个爱民的人。当然,考虑到刘备的军阀身份,那他的爱民,其实也是有限度的。
    谨借以下案例,窥探刘备对待贪污的态度。
    (1)大秤分金银
    建安十9年(214)刘备入成都,将刘璋父子两代的积蓄搬出来,大赏群臣。关羽、张飞、诸葛亮、法正,每人分到5百斤黄铜,1千斤白银,5千万铜钱,千匹蜀锦,其余珍宝无数。
    益州既平,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5百斤,银千斤,钱5千万,锦千匹。--《蜀书张飞传》
    如此,光上述4人,便合计分赃黄铜2千斤、白银4千斤、铜钱两亿、蜀锦4千匹。至于赵云、魏延、霍峻等1干文武勋旧,又分得多少赃物,那便无法计算了。
    在狂热的分赃大会上,谁分到了最多的金银,自不必多提。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