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八十六章 辗转千万里,一朝定戎机终
    焉耆国身为西域南道第2大国、纵使放到西域全境亦为屈指可数之大国,斥候、侦骑的侦察力度当然远非车师6国可比。
    是以,当赵旻率万2铁骑兵临王城外时,焉耆国主已出城相迎。
    而就在这时,焉耆国主的反应,惊呆了赵旻。
    只见那同样金发碧眼、头戴高冠的焉耆国主滚鞍下马、哈哈1笑、躬身行礼,同样说起1口蹩脚的凉州西府话。
    “藩国之臣参见上国卫将军大人!”
    赵旻见此人如此上道,正待下马上前,却见焉耆国主复又道。
    “娇艳之草原金玫瑰,别来无恙?”
    赵旻1怔。
    依嘉娜丽却飞奔上前,与那4旬上下的焉耆国主短暂拥抱后分开。
    妹子笑得如草原上的太阳。
    “劳阿叔挂怀,妾1向甚好!阿叔已知妾嫁于夫君之事?”
    于是赵旻惊呆了。
    啊这…
    老子的小老婆在西域竟如此出名?
    焉耆国主哈哈大笑。
    “依嘉娜丽,西域诸国间有何秘密可言?令尊早已将此事遍传西域,而今西域诸国,何人不知西域玫瑰已嫁于大汉大英雄、威名赫赫之卫将军大人?”
    说着,焉耆国主复又向赵旻深施1礼。
    “大人有所不知,俺焉耆国与乌孙国乃邻邦,乌孙国主阿不满金乃俺故友也。此非详谈之地,大人请!”
    赵旻令臣属在城外择良地扎营,其人则与依嘉娜丽、1同进入员渠城。
    焉耆国位于浩瀚无垠的蒲昌海(汉末罗布泊面积约为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7个青海湖、半个中亚的咸海)附近,是以此地农业经济、饮食习惯与乌孙国又有不同。
    焉耆国是典型的农牧、渔业发达国家。
    赵旻从焉耆国主所备之宴的饭菜便可看出,焉耆国的农耕、渔业已不逊于大汉多少。
    几上,各类时鲜蔬果、鱼虾及牛羊肉应有尽有,主食甚至还有胡麻饼等各类面食…
    2关互市的货物种类繁多、应有尽有,面粉自然也在其中。
    赵旻暗暗颔首:由此可知,焉耆国民生经济尚可。
    参加宴会之人中,焉耆1方有焉耆国主、焉耆辅国侯(国相)、左右将,卫府1方则仅有赵旻和依嘉娜丽两人。
    赵旻此行不是为赴宴而来。
    众人落座后寒暄数句后,焉耆国主便切入正题。
    “大人,自7十年前至今,俺焉耆国始终忠于大汉、且苦候大汉重设西域都护府而未果,而今大汉终又重掌西域,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哉!”
    赵旻微微颔首。
    “焉耆国主有话不妨明言!”
    焉耆国主笑容微微1僵,旋即复又笑道。
    “大人果然明察秋毫,俺曾闻龟兹国对大汉不敬,只不知其真伪。”
    赵旻心中吐槽:你这老狐狸也敢跟老子斗?
    赵旻对此避而不谈,转而道。
    “焉耆国主、诸君,我将于1月之内重设西域都护府,你等届时又当如何?”
    焉耆国主和其人的几名臣属相视1眼后,再次堆起1脸笑容。
    “大人尽管放心,届时俺等必惟西域都护府马首是瞻!”
    赵旻对此极不满意。
    “焉耆国主此言差矣!非你等惟西域都护府马首是瞻,你等仍应尊奉大汉为主、以臣事大汉也!”
    焉耆国主笑容不减。
    “大人所言极是!”
    赵旻再次颔首。
    “既如此,我便遣两名猛将任焉耆击胡侯如何?”
    击胡侯之职,在班超那个年代,是助西域诸国共击匈奴之官。
    但如今局势已有不同,北匈奴远走东欧,南匈奴左部、休屠部已为赵旻纳入统治,击胡侯之职,已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
    是以,焉耆国主适时提出疑问。
    “然则,大人,西域而今暂无匈奴之祸也。”
    赵旻1句话便怼了回去。
    “诚然如此!今南匈奴左部、休屠部皆已纳入我皇汉治下,此2部今后尊奉汉室、已为皇汉子民,自不会再攻伐我皇汉治下之臣民。
    然则…国主无需考虑龟兹国如何,焉耆国欲何去何从,焉耆国主不妨明言!”
    始终神色从容、笑容不减的焉耆国主,此刻终于微微色变。
    赵旻语气虽平淡,但话里话外的威胁之意,简直不要太明显。
    无论休屠人,还是南匈奴人,都绝不是焉耆、龟兹等国能惹得起的。
    西域可勉强匹敌匈奴各部者,惟康居、乌孙等西域超级大国。
    而大汉非但无惧南匈奴左部、休屠各等部,而且已将其纳入统治之下…
    大汉之强,可想而知。
    这若不算威胁,还有什么算威胁?
    焉耆国主擦了擦额角冷汗,赔着笑行礼。
    “大人放心,今后焉耆国亦为大汉之臣,大人如欲遣大汉猛将坐镇焉耆国,俺对此求之不得。此外,俺将尽快遣使臣赴许都、向大汉天子朝贡。”
    赵旻颔首。
    “甚善!焉耆国主谨记,我皇汉有仆从兵之传统,如龟兹国确不服皇汉,我皇汉对龟兹不屑1顾,南匈奴左部、休屠部必将为大汉马前卒!”
    焉耆国主、辅国侯、左右将等人额角冷汗涔涔而下,连连行礼。
    “大人所言极是!龟兹国主如执迷不悟,俺等亦势必助皇汉伐之!此外,西域诸国中,如有某国破坏商路,俺等亦必伐之!”
    赵旻这才满意。
    其人提起竹箸,随意挟了几口菜,貌似漫不经心道。
    “焉耆国主之食材固然精挑细选,然则酱料不为美也,待西域都护府重设,我便遣商贾赴阳关互市,为国主运来酱汁、调料如何?”
    焉耆国主神色登时大为缓和。
    赵旻的套路太深,焉耆国主玩不起,更跟不起。
    盖因赵旻这番话,信息量太大。
    所以焉耆国主果断认怂。
    “大人放心,俺在此立誓,今后必1心侍奉大汉、遵从西域都护府号令,保障商路畅通无阻!”
    赵旻终于笑了。
    其人举起酒盏。
    “为西域长治久安、商路畅通无阻贺!”
    众人1同举起酒盏。
    “为大汉1统西域贺!”
    依嘉娜丽这个小姑娘虽完全听不懂这些人在说什么,但这并不妨碍妹子以充满痴迷、崇拜的眼神望向情郎。
    双方既已正式确定主臣身份、并且达成共识,那么这顿饭便轻松了下来。
    焉耆国主殷勤劝酒,赵旻也毫不矫情,在主宾配合之下,气氛便逐渐热烈融洽起来。
    在如此气氛中,就连依嘉娜丽,也不知不觉喝了几盏自家夫君搬运至此的白酒。
    赵旻见火候已足,便在席间唤来赵旭,令其人取来此行特意携带的百囊精酿后窖藏1年的美酒,赠予焉耆国主。
    这种档次的美酒,在互市有价无市、珍贵无比…
    尽管实际上成本没几个钱。
    赵旻将“恩威并施”4个字发挥得淋漓尽致。
    焉耆国1方诸人大喜过望。
    至此,他们方才彻底松了口气,从此再也不敢暗戳戳搞事情。
    不到1个时辰,已有56分醉意的赵旻见依嘉娜丽俏脸酡红,显然有些不胜酒力,便起身告辞。
    焉耆国1方忙不迭出城相送。
    赵旻趁机问道。
    “焉耆国主,龟兹国当真不服皇汉?”
    焉耆国主肚中之酒,登时化为额头冷汗;其人的酒意,因此被赵旻吓得全无。
    “大人…大人,俺亦仅是听闻…听闻而已!大人放心,俺焉耆国必遵从西域都护府号令,且奉大汉为主!”
    赵旻颔首后正欲开口,却见依嘉娜丽站立不稳,其人1把扶住妹子柔声道。
    “你何苦饮此烈酒?且随我安歇。”
    焉耆国主擦了擦冷汗、笑着行礼。
    “大人有所不知,阿不满金阿兄尚另有身份。”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我们再来看,刘备的刚愎1面。
    刘备早期以“武勇”著称,也有过“怒鞭督邮”的血性过往,还因为“反复无常”而被吕布集团所讥诮。可知其人性格颇为多面,绝非简单的宽厚长者。
    平原刘子平知(刘)备有武勇。--《典略》
    诸将谓(吕)布曰:“(刘)备数反覆难养,宜早图之。”--《英雄记》
    诚如前文所述,刘备的行为逻辑与常人无异,主要受外部环境的约束;因此在得志之时,往往表现出刚愎自用的倾向。
    以下谨就张裕与雍茂的案例,论述刘备阴刻猜忍的1面。
    (1)张裕
    张裕是刘璋旧臣,曾于座上讥笑刘备“无须”(即没胡子),因此刘备“尝衔其不逊”,认为张裕对自己缺乏尊重。
    先主无须,故(张)裕以此及之。先主常衔(指怀恨)其不逊。--《蜀书周群传-附传》
    不过鉴于彼时川蜀初定,刘备也就没有对张裕下手。然而随着刘备攻陷汉中,张裕的生命也便走到尽头。
    张裕的具体卒年史书无载,按《周群传》的记载推断,当为建安2十4年(219)。
    刘备杀张裕的理由是“谏争汉中不验”。按汉中在建安2十4年(219)为刘备所得,因此张裕的谏阻之言才会显得“不验”,可知张裕之死,当在此年。
    (刘备)忿其漏言,乃显(张)裕谏争汉中不验,下狱,将诛之。--《蜀书周群传-附传》
    虽然刘备杀张裕的理由是“争汉中不验”,但彼时人尽皆知,张裕之死,实出于他与刘备的口角宿怨。
    因为谏阻征汉中者远非张裕1人。周群亦曾谏阻,但不仅没有受罚,反而被刘备加官进爵。
    甚至连诸葛亮都对征伐汉中的计划持怀疑态度(见《杨洪传》),可知谏阻征汉中者为数不少。
    (刘备)遣将军吴兰、雷铜等入武都,皆没不还,悉如(周)群言。于是举群茂才。--《蜀书周群传》
    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杨)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蜀书杨洪传》
    张裕死于刘备攻陷汉中之后(219),而占据汉中又代表着刘备的功业达到巅峰。
    在此背景下,刘备将诛杀张裕形容为“芳兰生门,不得不锄”,其刚愎心态可见1斑。
    诸葛亮表请其罪,先主答曰:“芳兰生门,不得不鉏(锄)。”(张)裕遂弃市。--《蜀书周群传-附传》
    (2)雍茂
    刘备僭号汉中王时(219),其主簿雍茂曾劝谏刘备暂缓称王,因为基业规模尚浅,急于为自己加官进爵有可能起到相反效果。
    (刘)备锐意欲即真(汉中王),(刘)巴以为如此示天下不广,且欲缓之。与主簿雍茂谏备,备以他事杀茂,由是远人不复至矣。--《0陵先贤传》
    刘备闻言怀恨在心,找借口杀死了雍茂,因此“远人不复至矣”,大失人心。
    彼时与雍茂共同劝谏的还有刘巴。雍茂死后,刘巴“惧见猜嫌,恭默守静”,乃至“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明显被惊吓得不轻。
    建安2十4年,先主为汉中王……(刘巴)自以归附非素,惧见猜嫌,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蜀书刘巴传》
    张裕、雍茂皆死于建安2十4年(219),即刘备称汉中王的同年。
    可知刘备在事业鼎盛时期,表现出了极大的桀骜色彩,甚至隐隐有了滥杀忠良的苗头。
    可见无论是仁君还是暴君,其实都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