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八十一章 稳居中军帐,各方争斗忙1…
    夜幕之中,西陵城静静矗立在涢水之滨。
    此刻,看似平静的西陵城内,江夏太守衙署内外灯火通明。
    1队队兵卒,正紧张忙碌地进进出出,显而易见,这些兵卒们接管了西陵城城防。
    换言之,今年3十出头、黄祖的嫡长子黄射,已赶在刘表、赵旻之前,抢先1步进驻西陵城。
    黄祖的毒计,除了漏算刘备这1点之外,不可谓不缜密。
    要知道,这场博弈在最开始时,赵旻甚至曾将刘备视做是假想敌。
    相貌与黄祖有些相似的黄射,此刻昂立于江夏太守衙署大堂前,正志得意满地指挥部曲稳固城防。
    直至最后1队兵卒接到军令、赶赴岗位后,黄射方才吐出1口浊气。
    其人远眺东南方向,口中喃喃道:“孩儿终未负大人所托也。”
    西陵县毗邻安6县,其位置大致与今武汉北部及中部相当,在汉末,西陵县地处涢水、沔水及大江交汇之处的云梦泽,境内河道纵横,易守而难攻。
    放在暗耻的3国志游戏中,西陵城就是典型的水战城池。
    这种城池,攻城难度极大,因为乘舟船的攻城1方,几乎没有使用攻城器械的空间,要想撞开城门或者登上城头,必须用人命来填。
    黄射抢先1步镇守西陵城,便已抢占了先机。
    所以说,不考虑漏算刘备这1点,黄祖的计策可谓滴水不漏。
    再看向张绣斗舰之上的李通。
    李通最后总结道:“黄祖遣其嫡长子黄射抢占西陵城,又埋伏雷薄、陈兰、梅成3人于柴桑,纵使刘磐、黄忠2人折返江夏郡,黄祖亦丝毫不惧。
    何况如此1来,黄祖便有足够时间抢占丹徒城,而届时无论孙伯符、亦或刘磐、黄忠2人,皆将因失去大本营而士气崩沮,黄祖仍可趁此良机轻易胜之!”
    张绣在不知不觉中,竟惊出了1身冷汗。
    在张绣看来,黄祖的计策既狠辣又缜密,若黄祖算计得当,荆州、江东将尽入黄祖囊中。
    卞夫人和夏侯惇却忍不住大摇其头。
    后者嗤笑道:“黄祖大谬矣!此番黄祖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夏侯惇对刘、关、张3人,有极为直观的认知。
    所以他瞬间便发现了黄祖计策中的天大漏洞。
    卞夫人冷笑不已。
    “黄祖老匹夫非但小觑孙仲谋,兼且无视刘玄德,何况老匹夫竟欲暗害卫将军,此番老匹夫必将死无全尸!”
    由此可见,卞夫人曾仔细研究过江东孙家。
    孙权领军作战的本事或许极其平庸,但其人机谋权变、玩弄人心之术远在孙策之上,孙权当得起其人这个“权”字。
    而此时暗流汹涌的丹徒城,恰恰是最适合孙权尽显所能、大展拳脚的大舞台。
    而且…黄祖惹谁不好,非要去暗害赵旻?
    爱赵旻心切的卞夫人,已将黄祖列入必杀名单。
    从未与刘备打过交道的张绣大奇。
    “刘玄德?刘玄德今应在桂阳郡,其人又有何能?”
    曹洪长叹1声:“张公有所不知,曹公在世时,最忧虑之人,便为刘玄德也。遑论关云长、张翼德皆万人敌,此3人今必已赶赴豫章郡!”
    曹洪之言斩钉截铁,众人因而陷入沉思。
    同1时间,发源于豫章郡艾县的修水之上。
    1艘斗舰与上千艘艨艟组成的舰队,正在顺流而下。
    斗舰舷首,昂立着刘关张3人。
    当然了,关张这两名两米有余的彪形大汉,与1米72的刘帮主之间保持着距离,倒也不会显得刘帮主太矮。
    原本,刘帮主还能从比自己还矮的曹老板身上找找自信,可惜曹老板去年从容赴义…
    于是刘帮主成了汉末诸侯之中最矮的那个。
    此时的刘帮主当然不可能考虑自己身高这个无聊透顶的问题。
    “云长、翼德,今长沙郡已安、艾县又已定,某等当日夜兼程,经修水至海昏,再北上历陵(德安县)、柴桑(9江市),由大江顺流而下,驰援吴侯。2位贤弟意下如何?”
    张飞登时提出反对。
    “主公,某等至海昏后,何不南至南昌收服豫章全郡?”
    关羽摇头不已。
    “翼德此言差矣!刘磐、黄忠2人今既已随黄祖老匹夫征战江东,某等便应以助吴侯退敌为先也!”
    刘备笑着颔首。
    “云长之言甚合我心!吴侯乃天下少有之大英雄,今吴侯既有难,某等便应助吴侯渡此劫难为善!”
    言罢,刘备见张飞面有不豫,便笑着抬起手拍了拍张飞肩头。
    “翼德不必不忿,待某等助吴侯退敌之后,我必向吴侯讨要豫章郡!”
    张飞先是转嗔为喜,旋即又紧紧蹙起眉头。
    “主公此话当真?然则…吴侯若不愿,某等又当如何?”
    刘备闻言哈哈大笑。
    “翼德多虑也!我既已打定主意,则必有应对之策。届时你我兄弟3人,必可将豫章郡收入囊中!
    我等苦心经营1年,待1年之后,趁交趾牧张津与刘荆州攻伐之时,我等再兵发南海、苍梧2郡,则交趾唾手可得也!”
    说着,刘备笑容渐消,神色间带着缅怀和唏嘘。
    “当年故陶公让徐州于我等,两年后,我等与伪帝袁贼争盟淮隅、相持经月,却为匹夫吕布乘虚而入,彼时我等惶惶如丧家之犬!唉!往事不堪回首!”
    刘备在1声叹息之后,遥望暮色下的江面,不再开口,显然,其人心绪已乱。
    盖因争盟淮隅,委实是刘备不愿回忆的悲苦过往。
    刘表称乱南荆,公孙瓒炰烋北幽;刘繇决力江浒,刘备争盟淮隅。
    摘自《江表传》
    先主与(袁)术相持经月,吕布乘虚袭下邳。
    摘自《蜀书之先主传》
    此记载证明两件事:
    1是刘备确实是当时与刘表、公孙瓒、刘繇齐名的大诸侯之1;
    2是《3国志》记载确实删减极多,刘备争盟淮隅之始末、详情,最终竟不见诸史册。
    好在有王粲的《英雄记》。
    (刘)备留张飞守下邳,引兵与袁术战于淮阴石亭。
    (吕)布水6东下,军到下邳西4十里。
    (吕)布取下邳,张飞败走。备闻之,引兵还,北至下邳,兵溃。
    (刘备)收散卒,东取广陵。
    (刘备在广陵)与袁术战,又败。
    (刘)备军在广陵,饥饿困败,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穷饿侵逼。
    以上这可以编成1部英雄末路系列悲情连续剧的记载,皆摘自王粲的《英雄记》。
    这出悲情连续剧的最后,是刘备军队在广陵海西,陷入了恐怖的饥馑,吏兵士卒自相残杀、啖食人肉。
    何其恐怖!
    但反过来想…
    刘备在逃亡期间,连续遭遇3次粉碎性毁灭打击,身边除了叛徒就是食人魔…
    如果换成随便另外1个人,那人恐怕已经自刎或者精神失常。
    然而…
    刘备居然硬生生地挺了过来,不但坚强地多活了小3十年(196-223),而且建立了季汉政权。
    可知陈寿所谓“先主折而不挠、终不为下”确实1针见血。
    关羽抚须长叹1声。
    “大兄,正所谓否极泰来,若非某等逃亡海西、穷途末路,又焉得遇贵人乎?”
    人生无常,大肠套小肠。
    这出悲情连续剧的结尾,骤然出现了反转…
    或许也是因为刘备即便深陷必死之局,也并未放弃希望的缘故。
    总之,1名奇人及时出现,拯救了深陷必死之局的刘备。
    (糜)竺于是进妹于先主为夫人,奴客2千,金银货币以助军资;于时困匮,赖此复振。
    摘自《蜀书之糜竺传》
    可以肯定,如果没有糜竺,纵使关张2人再如何万人敌,这哥仨也难免会成为饿疯了的士兵们的盘中餐。
    想起那段宛若地狱般的往事,张飞不由得打了个激灵,早已将方才那小小不愉快抛到9霄云外。
    刘备确实不愧为英雄。
    【作者题外话】:做为1部非官修史,而且是以降臣身份私人修撰的私人史书,《3国志》确实称得上1部鸿篇巨著。
    但横向对比,《3国志》仅有传,没有志,没有表,委实让云某苦不堪言。
    所以,云某为查证汉末情况,必须仔细研究范晔先生的《后汉书》,以及郦道元先生的《水经注》。
    《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中都有记载,涢水发源于南阳郡蔡阳县,在云梦泽1分为2,最终汇入东边的滠水和西边的沔水。
    沔水,就是汉水。
    对了…必须补充1句。
    涢水,就是如今流经随州和安6的府河。在汉末3国时期,涢水浩浩荡荡,水势极大。
    诸君若没有接触过暗耻的3国志,可谓1大幸事。
    否则您也会如云某1样大骂特骂koei,也就是曾出品过大航海时代、3国志、太阁立志传、无双割草(有华夏的3国无双以及鬼子的战国无双,战国无双吹得没边了!真田幸村简直比吕布还要猛,明智光秀干脆就是鬼子版周瑜…)等多种经典游戏的“光荣”。
    好吧,它现在叫暗耻。
    做为1个军事沙盘游戏,3国志模拟的攻城战相对靠谱。
    那种沿水而建的城池,攻城难度不是1般的大。
    现实之中也的确如此。
    千古雄城襄阳城便是明证。
    由此可见,古人的智慧确实不1般,在没有桩基,且皆为软弱性基础地基的情况下,古人们是如何处理地基、增加地基承载力…咳咳,云某职业病犯了。
    这1章,咱们说1说刘帮主的黑历史:争盟淮隅。
    孙策周瑜的故事,待他们在本书中重新登场时再说。
    建安元年(196)刘备与袁术大战于徐州,遭吕布偷袭后方,徐州遂易主。此事被孙策,准确来说是被代笔的张竑称作“刘备争盟淮隅”。
    刘表称乱南荆,公孙瓒炰烋北幽;刘繇决力江浒,刘备争盟淮隅。--《江表传》
    但是《3国志袁术传》与《后汉书袁术传》对此事均无提及,只能从《英雄记》与《蜀书先主传》中窥见始末。
    结合诸书记载,可以推定,“争盟淮隅”发生在建安元年(196)年中,即5月至6月之间。
    所谓“淮隅”,其实指的就是徐州。淮水与泗水横贯徐州南北,因此往往用“淮泗”作为徐州的代称。
    袁术对徐州垂涎已久,初平4年(193)在刘表、曹操联军的攻势下,袁术势力退出兖、豫,转入扬州。
    袁术入淮南,杀刺史陈温,之后自领扬州牧,又兼称徐州伯。
    (袁术)杀扬州刺史陈温而自领之,又兼称徐州伯。--《后汉书袁术传》
    所谓的“徐州伯”其实就是徐州牧,“州牧”的本名即“牧伯”。可见袁术对徐州早有非分之想。
    彼时(193)陶谦还未死,对袁术的行为无疑产生反感,遂驱逐了客居徐州广陵江都县的吴夫人(孙策母),又拷打孙氏故吏吕范,称其为“袁术的间谍”。
    徐州牧陶谦深忌(孙)策。--《吴书孙讨逆传》
    徐州牧陶谦谓(吕)范为袁氏觇候(即探子),讽县掠考范。--《吴书吕范传》
    自此之后,陶谦与袁术的联盟关系遂告终结。
    翌年(194)陶谦病死,刘备抢先1步,勾结糜竺、陈登等徐州大姓,夺占徐州刺史的宝座。彼时大约担心激怒袁术,刘备还和陈登等人商议,假惺惺地欲让位给袁术。
    先主曰:“袁公路近在寿春,此君4世5公,海内所归,君可以州与之。”(陈)登曰:“(袁)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蜀书先主传》
    刘备在试探过地方士族的口风之后,遂提领徐州。袁术闻讯,兴兵来伐。
    此处的时间记载有些迷惑性。
    因为按《先主传》记载,“先主遂领徐州,袁术来攻先主”,看样子似乎是兴平元年(194)刘备刚刚提领徐州,袁术就立即来攻。而实际“争盟淮隅”发生在建安元年(196)。
    先主遂领徐州。袁术来攻先主。--《蜀书先主传》
    从现实角度出发,刘备与袁术之间的战争,绝不可能旷日持久到足足两年,尤其是考虑到兴平2年(195)袁术遣孙策渡江攻伐刘繇,不可能1心2用。
    是岁,扬州刺史刘繇与袁术将孙策战于曲阿。--《后汉书献帝纪》
    而且刘备与袁术“相持月余”,便发生了吕布奇袭下邳的事件。可知战役时间非常有限。
    先主与(袁)术相持经月,吕布乘虚袭下邳。--《蜀书先主传》
    从曹操在建安元年(196)对刘备的封赏,可以看出“争盟淮隅”发生在建安元年6月。
    彼时曹操将“镇东将军”的官职赐给刘备,而镇东将军本是曹操的官职。
    曹公表先主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是岁建安元年也。--《蜀书先主传》
    (建安元年)夏6月,(曹操)迁镇东将军,封费亭侯。--《魏书武帝纪》
    更值得注意的是,建安元年(196)夏6月,曹操迁镇东将军,而同年(196)6月,吕布已经霸占下邳,还发生了“郝萌夜反”的叛乱事件。
    建安元年6月夜半时,(吕)布将河内郝萌反,将兵入(吕)布所治下邳府。--《英雄记》
    从刘备与袁术“相持经月”的记载来看,“争盟淮隅”的战争应该始自5月。
    至6月时,曹操为了挑唆徐、扬2州的敌对关系,将自己刚刚获得的“镇东将军”转授刘备。
    这就是典型的“驱虎吞狼”之计。
    但同月突然发生了吕布偷袭刘备老巢的意外状况,因此形势逆转。
    “郝萌之乱”发生吕布进驻下邳之后,可知应该发生在6月下旬。
    本章先到这里,电话不断,无法踏沉心仔细整理,半夜12点之前上传第2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