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七十一章 稳居中军帐,各方争斗忙1
    苟哥太了解伏寿了。
    或者准确来说,是伏寿太了解苟哥了。
    是以,苟哥此言1出,伏寿便顾不上再哭,而是让爱郎倚在自己温柔、温暖、体感舒适而又深邃高耸的胸膛。
    佳人柔声安慰爱郎。
    “夫君勿忧,纵然夫君1无所有,至少身畔仍有妾与儿女相伴。妾不要夫君觅封侯,只要夫君与妾长相厮守。”
    赵旻嗅着佳人如兰似麝的体香,倚着佳人高耸柔软的胸膛,终于明白何谓温柔乡,何谓“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这1刻,赵旻竟突然生出“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的避世想法。
    旋即,赵旻便将这种消极的思想抛到9霄云外。
    赵旻的至高信仰,绝不容许其人放天下万民于不顾,仅仅享受自己富足安逸的生活。
    遑论赵旻距离自己大1统、规避数百年黑暗血腥历史的理想已渐行渐近。
    于是其人轻轻揽住佳人腰肢,低声呢喃:“乖宝儿,得妻若你,我今生再无所求。然则,你我终需为彼此、为儿女思量。
    你我皆不愿如此有实无名,更不愿儿女将来为诸侯所制,是以,我愿竭尽所能、倾尽所有,迎娶你为正妻、为儿女开创千古盛世!”
    伏寿喜极而泣。
    “夫君,妾亦如是想!妾愿为夫君、儿女付出1切!”
    这便是赵旻与伏寿的双向奔赴。
    心有灵犀1点通的夫妇2人,紧紧相拥。
    这对夫妇心有灵犀1般,都绝口不再提当前的困境。
    片刻后,伏寿再次轻轻推开爱郎。
    “夫君,戌时正妾必准时至此,与郎共度春宵。”
    言罢,伏寿1把抓起文书,便匆匆出门而去。
    不知何故,赵旻竟突然想起同样爽朗明快、干练果决的王异。
    王异那如花笑靥,突然浮现在赵旻脑海中。
    赵旻吓了1大跳,用力甩甩头,拼命将那如出水芙蓉般的佳人笑靥甩出自己脑海。
    无论张凝、杨樱月、孙尚香,还是伏寿、步练师和卞夫人,每位佳人都对赵旻用情极深,赵旻不想辜负她们中任何1人。
    在赵旻看来,段正淳那以国事为重的借口,实在是太扯犊子了。
    然则…
    思及这几位佳人,赵旻又忍不住大感头痛。
    赵旻后宅的修罗场已成,如何调和这几位佳人的关系,成为与如何实现大1统难度相当的1桩天大之事。
    尽管赵旻对此无怨无悔。
    其人长叹1声,索性不再考虑后宅修罗场,勉力提起笔,仔细思量如何破解当前困境。
    尚书台荀彧的公廨之中,3荀同样在煞费思量、讨论两全之计。
    而就在3人即将达成1致之时,门外荀彧的老忠仆突然开口。
    “主君,有天子诏令至!”
    其人话音甫落,房门便被推开。
    送刘协亲笔手写、加盖传国玉玺诏令至此的两名中常侍,满脸堆笑向3荀作揖行礼。
    “荀令君、友若公、公达先生,未意3君竟皆在此,仆等幸何如之!”
    这3名儒生兼士人,当然不会对宦官太过客气,尽管荀彧的老丈人唐衡也曾是大宦官。
    这两名中常侍倒也识趣,他们恭敬行礼、递上诏令之后,便再次行礼而退。
    皇权大不如前,连带着宦官也受牵连。
    3荀当然不会无聊到研究讨论宦官与皇权的关系,他们打开诏令匆匆1览后,便同时感觉如释重负。
    荀彧长长吐出1口浊气。
    “既如此,某等便再无顾虑!劳驾友若兄、公达与某1同起草此邸报!”
    言罢,荀彧煞有介事地正了正衣襟,跪坐于地,提笔浓墨重彩地写下几个大字:
    揭露名门冠族之后、大汉大将军袁本初之真面目。
    这邸报其实已经脱离了邸报的范畴,在后世华夏神州动荡不安的十年之中,这种东西通常被称为“大字报”。
    苟哥是真损呐!
    去年袁绍令陈琳写下、并广发天下的《为袁绍檄豫州文》,曾让豪迈苍凉的曹老板惊出1身冷汗、甚至治愈了头风病。
    这损到饿死熊猫的大字报1出…胸襟尚且不及曹老板的袁绍,其人反应如何,咳咳…
    绝对值得期待。
    尤其是,这损到极致的大字报,1旦结合刘协痛斥袁绍的诏令,将瞬间迫使…
    总而言之,即便苟哥其他部署都1败涂地,仅靠这两步连环棋,苟哥也足以妙手回天。
    更何况,荀彧的大局观、荀悦的文采结合荀攸的智慧与亲身经历,3荀通力合作之下,这份大字报的威力,可想而知。
    绍叔有难了。
    但话说回来,若非高干受黄祖挑唆、胆大妄为到行刺赵旻,袁绍又怎么可能摊上如此无妄之灾?
    活该!
    而就在3荀绞尽脑汁编写这份杀人诛心的大字报之时…
    荀彧遣文吏请来的1众汉廷重臣,也都66续续走了进来。
    正所谓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又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咳咳…
    总而言之,1众汉廷重臣、大汉宗室,外加1个荀攸,便集思广益、碰撞思想…
    他们参考去年袁绍的笔杆子、历史上的建安7子之1陈琳书写的檄文,共同为了诋毁袁绍而不懈努力。
    别忘了,其中还有个素来以大嘴闻名于世的孔融。
    不提正在煞费苦心诋毁袁绍的3荀及1众汉廷重臣,也不提正匆匆出城赶赴大江之南的卫府众人,更不提此刻正身处棋盘之上的各方势力,咱们继续来看居于宫城的苟哥。
    在赵常侍殷勤无比地为苟哥研墨铺纸的情况下,苟哥在纸上反复推演数次之后,终于松了1口气,在赵常侍服侍下、面带微笑重新躺回榻上。
    此时,宫城内已然华灯初上。
    赵常侍小心翼翼地问道:“卫将军可有胃口?”
    苟哥舒服地窝在榻上,微微摇头。
    “有劳赵常侍为我备1碗粟米乌豆粥即可。”
    乌豆便是黑豆,有补肾益精之效,其余不解释…
    如果非要解释,原因就是肾主骨,有助于赵旻伤势尽快痊愈。
    万幸,赵常侍显然不是1般人。
    所以其人秒懂。
    “卫将军,稍后自有宫娥奉上热粥。仆宫中杂务缠身,不便再留此服侍,请卫将军恕罪。”
    苟哥懒得动弹,只是挥挥袍袖,便任由赵常侍离去。
    “喀”1声轻响之后,赵旻位于外宫城的这间公廨内,便仅余由金兽兽口吐出的袅袅熏香轻烟。
    苟哥微微翘起嘴角。
    至此他心如明镜,赵常侍显然已经猜到了真相。
    但还是那句话,活着的赵常侍,要远比死去的其人有用1万倍。
    尤其是在如今赵常侍别无选择、毫无退路的情况下。
    苟哥换了个姿势,让自己躺得更舒服1些。
    其人同时眯起眼睛,心中不由得思念起他的阿妤…也就是卞夫人。
    苟哥喃喃道:“有阿妤在,必可使刘表枉费心机。呵呵,刘表麾下能人众多,可惜那老家伙太信任荆州豪族,根本不懂如何重用那些能人,正好便宜老子!”
    可怜苟哥伤势未愈,又殚精竭虑、煞费思量1整日,是以,在房外阑珊灯火、房内温暖如春之中,苟哥竟不知不觉沉沉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苟哥在睡意朦胧之中,只觉软玉温香挤到自己身旁。
    迷迷糊糊的苟哥悚然1惊,下意识地伸手到腰间,想摸出自己前世习惯藏于内衣中的袖珍手枪…
    注意:这个手枪,它是正经的。
    苟哥手伸到中间方才反应过来。
    他已不是前世那个将脑袋别到裤腰带上、随时都可能殉国的大内保镖头子;
    这里也不是那个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后世庙堂正中央…
    尽管此处仍是天下的中心,尽管此时天下仍然烈风激荡,尽管世人看似潇洒飘逸、实则野心暗藏。
    但苟哥还是觉得,这榻上就是世上最安逸温暖的地方。
    因为,他身旁是将他看做整个天下的佳人。
    苟哥用下意识摸枪的手揽紧那极为熟悉的小蛮腰,眯着眼转首看向佳人。
    “乖宝儿竟亲自为我送粥?”
    苟哥身畔那佳人当然是伏寿。
    此时的伏寿妆容精致,俏脸上满是柔情蜜意,伸出柔荑轻抚爱郎俊脸。
    “夫君勿忧,刘协正与王美人你侬我侬,根本无暇顾及旁人。”
    苟哥心中登时1急。
    步练师临盆在即,刘协竟对佳人不闻不问?
    万幸苟哥未将此心情表露出来,否则极为敏感的伏寿不怀疑才怪!
    当然了,素有急智的苟哥也有自己的办法探听步练师的近况。
    苟哥嗤笑1声。
    “刘协何其无情!步贵人身怀6甲,刘协竟不管步贵人如何?”
    但伏寿显然不想多提刘协和步练师。
    “夫君何必理会此2人…”
    伏寿突然想起,步练师是爱郎麾下重臣步骘的族侄女,爱郎1定是在为步练师鸣不平。
    于是伏寿改口道:“夫君放心,刘协午后曾与步贵人漫步后花园。步贵人走累后,刘协方才去寻王美人,步贵人应无恙。”
    不言而喻,伏寿对宫中1切都了如指掌。
    苟哥得到了满意的答案,于是这次换成其人道:“乖宝儿何必再提这些人?乖宝儿喂我食粥如何?”
    伏寿半是撒娇、半是献媚地抛了个媚眼,娇嗔1句。
    “妾贵为皇后,夫君竟敢让妾喂粥?”
    伏寿这1句娇嗔,媚态毕露。
    苟哥哪里还有心思吃粥?
    他只想吃了这个佳人。
    于是乎…
    【作者题外话】:赵旻和伏寿看似是狗男女,实则…
    2人的关系其实很简单。
    伏寿进宫十年,留下的回忆只有苦痛和恐惧。
    李傕(音同宫阙的阙)实际掌控关中朝廷之时,自不必多说,彼时还只是个及笄少女的伏寿,芳心中1定不可能无忧无虑,而是充满对死亡的恐惧。
    及至兴平年间,彼时关中大乱,食人恶魔横行无忌,伏寿1定更感恐惧。
    其后,献帝东归途中,伏寿更是有好几次险些被董承杀死。
    注意:彼时刘协已纳董承之女为贵人。伏寿若死,对董承有百利而无1害。
    天子迁都于许县后,伏寿本以为好日子到了…
    结果…
    衣带诏!
    而且是掀起1大片血雨腥风的衣带诏。
    当身怀6甲的董贵人死在伏寿面前之时…
    伏寿心中的绝望,可想而知。
    彼时伏寿为自保,先后恳求老爹伏完、亲娘舅樊普、老乡兼世交刘勋讨伐曹操,结果呢?
    历史上的十4年后,伏寿终于因此而丧命。
    刘协眼睁睁看着结发妻子、相濡以沫、共患难2十年的伏寿死在自己面前,连反抗都不敢!
    怜哉!
    悲哉!
    痛哉!
    为了满足云某自己心中的缺憾,云某在本书中,创造出苟哥与伏寿偶遇的剧情。
    苟哥或许是唯11个能够拯救伏寿的男人。
    苟哥心中,对伏寿当然是爱大于怜,冷静腹黑如苟哥,敢成全伏寿、任由伏寿为自己生育子女,当然不是为了自己的野心。
    他只是极为单纯地想和伏寿有爱情结晶而已。
    苟哥亲口说过多次,他根本不在意伏寿生男生女,只要是他们2人的爱情结晶,那便是极好的。
    能让苟哥做出这等极不冷静理智、后果或许将极为严重之事,可见伏寿在苟哥心中的地位有多重、2人之间的感情,又是何等的纯粹。
    苟哥对步练师,反而远不及对伏寿这般纯粹。
    陈琳写的檄文之中,当然不可避免有夸张内容,但至少8成都是事实。
    袁绍和曹操真实的关系,诸君可重温云某在官渡之战后写的袁曹编年史。
    这1章,咱们继续聊士族。
    咱们来看1看,皇权和门阀的关系。
    门阀政治的诉求,是1方面尊奉弱主、1方面防范集团内部出现新的强者。
    魏晋时代,是皇权的变异期。
    自永嘉之乱(311),晋室衰微,晋明帝司马睿在江左的割据政权,便逐渐沦为士族操纵的傀儡,即所谓“王与马,共天下”。
    历史于是从“皇权政治”转入“门阀政治”。
    (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晋书王敦传》
    东晋时代门阀猖獗,垄断了人权、财权、兵权,又通过内部通婚不断强化这1地位。
    权柄相继被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郡桓氏、陈郡谢氏与太原王氏所把持。
    歌谣中“旧时王谢堂前燕”指的就是琅琊王与陈郡谢。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门阀既然侵夺了帝室的权威,那2者必然存在对立关系。
    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门阀对皇权的侵蚀程度”又是有底线的。
    这种现象,可归纳为“代行皇权,但不废黜帝室”。
    实际操作中,门阀们允许“弱势皇帝”的存在,但决不允许本集团中出现新的“强人”。
    这也是王敦两次造反,群臣态度相异;桓温欲做皇帝,遭到谢安极力阻挠的原因所在。
    云某从王敦与桓温故事,来比对分析3国时代的“君主权力分配”。
    客观上说,3国君主都在不同程度、受到类似困扰。
    即:豪强集团反对内部出现新的强势君主,凌驾众人之上。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