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五十二章 出征武威郡,巧赚休屠人终
    赵旻的万余大军沐浴在灿烂朝阳中,1人双马向西方的姑臧城疾驰。
    在疾驰中,赵旻对身旁的法正道。
    “孝直,我等距姑臧城尚有多远?”
    法正1边策马疾驰,1边仔细辨认着方向,及4周景观地形,随后又取出军图对照,片刻后其人方道。
    “主公,我等自寅时6刻至今,已行出近7十里,距姑臧城约有2百里,午时便可抵达。”
    赵旻对法正极为满意。
    欲成良将者,必先认准道路,赵旻有意让法正向文武全才的方向发展。
    历史上的法正,文可任尚书令这1宰相之职,武可为刘帮主献良策,其能力犹在郭嘉之上。
    若非法正英年早逝,诸葛亮或许还得在法正之下熬上几年,法正能力有多强,可想而知。
    但是法正有两点比不上诸葛亮:
    1是其人的战略能力及全局观不如诸葛亮。后者对天下大势有全面且动态的精准分析,在这点上,法正有所欠缺;
    2是法正不具备类似荀彧那种调度能力…这其实是诸葛亮的强项。
    但法正对战局、战机的敏锐把握能力,也是诸葛亮不能比的。
    所以,法正、诸葛亮2人完美互补。
    当然,那是十余年后历史上的法正。
    如今的法正还极为稚嫩,但其人所欠缺的,也惟有行军作战实操的经验而已。
    这无妨,苟哥最喜欢培养人才。
    苟哥如今都有心将孟达这个历史上著名的25仔,培养成李唐那位唾面自干的文武全才娄师德。
    苟哥还有心将未满而立的张任,培养成武艺山寨版的战神关公。
    此外,苟哥甚至还有心…
    好吧,不知不觉中,苟哥开始玩名将养成。
    于是乎,名将养成大师赵旻同学,在疾驰之中,开始向包括曹彰、曹植2徒在内的小年轻们,手把手言传身教…
    其人那1套猥琐、阴险又苟到臭不要脸的战术。
    不提苟哥1边急行军、1边玩养成,咱们且来看看,庶哥如何应对此次生死危机。
    只见庶哥不疾不徐、好整以暇地梳洗、正衣冠后,方才云淡风轻地走出营帐,向休屠王躬身作揖。
    庶哥本就相貌堂堂,换上束髻冠、蜀锦袍,并佩上白璧、玉带、印囊后,愈发显得英姿勃发、玉树临风。
    休屠王暗赞道:好1位英雄风流人物!由其臣而观其主,卫将军必为神仙下凡1般。
    休屠王猜错了。
    赵旻不是神仙,其人只是个腹黑皮厚、虽臭不要脸但有底线的苟哥。
    休屠王还礼后,便按照匈奴礼节,与徐庶、孟建2人共用早饭。
    席间,庶哥从容不迫道。
    “大王,我主卫将军今已不知在何处,未免空跑1趟,我等不如赶赴姑臧城如何?”
    姑臧城,距此处休屠王帐有1百3十里。
    当然了,庶哥至今仍不知,苟哥到底有没有抵达姑臧城。
    他如今也只能施展缓兵之计。
    休屠王闻言有些诧异。
    “元直将军,卫将军若在鸾鸟县,俺等何不向西而行?如此,纵使卫将军折返,俺等亦可在中途遇见卫将军。”
    庶哥对凉州的了解程度,远不及土生土长的休屠王,所以其人索性讪讪1笑,作揖道。
    “我乃中原颖川人,对凉州远不及大王了解,让大王见笑。既如此,便依大王之言。”
    休屠王哈哈1笑。
    “元直将军,无妨。俺在武威多年,对河西走廊地形、道路皆1清2楚。卫将军若欲重开河西走廊,俺甘为马前卒!”
    徐庶笑着作揖。
    “如此,便有劳大王。”
    言罢,徐庶继续1边用饭,1边苦思对策。
    少顷,休屠王放下竹箸,对隔几而坐的徐庶抱拳。
    “元直将军,稍候便由俺带路如何?”
    徐庶暗暗咬牙:
    若主公无法及时赶至,某便效昔日聂政,以此8尺微躯迫休屠王归降又何妨!
    徐庶就此暗暗打定主意,若赵旻未至,便效仿战国4大刺客之1的聂政,将休屠王硬绑到襄武县…
    唯死而已矣!
    于是乎,视死忽如归的徐庶愈发淡定从容。
    其人霍然起身。
    “如此,事不宜迟,请大王稍候,我这便整顿兵马,与大王同行。”
    休屠王欣然起身,其人1脸神往之色。
    “俺慕卫将军久矣!思及今日可见卫将军,俺早迫不及待也。”
    徐庶长笑道:“我主卫将军最喜结交天下英雄,大王可率休屠诸部,与羌、氐、月氏等族并存于凉州,不愧为英雄也。”
    徐庶绝非拍马屁,而是肺腑之言。
    休屠只是匈奴中的1个别支,在建安初年时势力并不大,远非历史上十余年后的匈奴5大部之1。
    魏武分其众为5部,以(刘)豹为左部帅。
    摘自《晋书之刘元海载记》。
    刘元海便是刘豹之子刘渊,李唐修《晋书》时,必须避李渊讳。
    刘元海(刘渊字元海)屠各小丑,因大晋事故之际,作乱幽并,矫称天命,至令2帝幽没虏庭。
    摘自《晋书之李矩传》。
    休屠王可使休屠诸部在凉州成功立足,已殊为不易。
    历史上,直至十余年后,夏侯渊虎步关右之时,休屠各人方才被夏侯渊犁庭扫穴1番。
    彼时,刘豹生父应随族人逃亡并州,不久后刘豹出生。
    刘豹生父,绝无可能是死于兴平2年(西历195年)的于夫罗。
    且不提刘豹这汉化之名迥异于汉末的匈奴人,单说刘豹的出身,已确定其为休屠各人无疑。
    言归正传。
    休屠王对徐庶的赞美之辞极为受用。
    其人自谦1番后,便与徐庶辞别,整顿其人兵马。
    待休屠王远去后,孟建压低声音急道。
    “元直兄,某等而今如之奈何?”
    徐庶淡淡1笑。
    “公威休要慌乱,待开拔后,某2人1左1右,与休屠王并辔而行,若事有不谐,你看某手势而动,某2人裹挟休屠王,径自向襄武县疾驰!”
    见孟建瞠目结舌,徐庶叹道。
    “公威,若某为休屠王所杀,你不必理会某尸首,但率卫府精骑裹挟其人而走!此事关乎主公重开河西走廊之大业,某又何惜此身哉!公威,切记!”
    孟建鼻子1酸,泪水奔涌而出。
    其人语气哽咽:“元直兄,何至于此乎?”
    徐庶执起孟建之手,温言道:“公威莫做儿女态,若主公可收复玉门关,某纵死亦无憾耳!”
    言罢,徐庶拍了拍孟建的手。
    “公威,速速整顿兵马,切记某方才之言!万不可露出破绽!”
    孟建闻言擦净泪痕,向徐庶深深1揖。
    “元直兄但请放心,弟必不负兄之所托也!”
    徐庶扶起孟建之后,复又拍了拍其人肩头,淡淡1笑。
    “公威,你若可裹挟休屠王见到主公,某便死得其所矣。”
    孟建用力颔首:“元直兄,如有可能,勿要轻易赴死!”
    徐庶颔首1笑:“自当如此!”
    2人默默对视,神色渐渐变得平静而淡然。
    徐庶自是义士,可孟建又能比其人逊色多少呢?
    两刻钟后,巳时刚过,徐庶、孟建2人,便率5百余卫府精骑,与休屠王在营寨之外会面。
    徐庶在马上微笑作揖。
    “有劳大王带路!”
    孟建看到休屠王身后那数以千计的骑兵后,鼻子再度1酸。
    他清楚,这条路…
    恐将为徐庶之不归路。
    虽心思诡谲、却不失为豪杰的休屠王不疑有他,其人极为豪放地哈哈1笑。
    “元直将军不必多礼,俺亦盼卫将军早日收复皇汉之玉门关也。”
    言罢,其人翻身上马,大手1挥。
    “传俺军令,抄近路,去鸾鸟城!”
    号角乍响,马蹄隆隆。
    这支骑兵队即将踏上征程。
    然而…
    就在此时…
    东北方向的远方,骤然荡起大片烟尘。
    旋即,大地似乎在微微震颤。
    其后,数名如黑点的休屠各斥候,自东北方向疾驰而来。
    他们似在高呼。
    【作者题外话】:历史上,诸葛亮和法正性格极为不合,而且2者是政敌,甚是可惜!
    若此2人能通力合作,且法正能多活十年,呵呵,哪里还有司马家机会?
    诸葛亮与法正不合的证据数不胜数,且原因也很简单:
    彼时刘帮主对诸葛亮有些猜忌,而法正做为流寓士人,必须1心依附于强力军阀,所以刘帮主更信任别无他选的法正。
    当然了,也不是说刘帮主不信重诸葛亮;
    但在刘帮主心中,胞兄诸葛瑾在孙吴的诸葛亮,地位不如只能1心投效刘帮主的法正重要。
    何况法正能力也确实不在诸葛亮之下。
    刘帮主最出色的技能,不是跑位,而是识人之明和用人技巧,也就是知人善任之能。
    这1点,便连曹老板都对刘帮主钦佩不已。
    言及于此,云某有必要澄清1下李严与刘备、诸葛亮之间的关系。
    刘备临终之前,星夜召诸葛亮、李严至永安(即白帝城)托孤。
    刘备、诸葛亮2人其实都清楚,李严能力如何。
    章武2年,先主征(李)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蜀书李严传》
    彼时李严与诸葛亮1度友善,乃至“兄弟相称”(见《诸葛亮集》)。
    临终前,刘备令李严在永安坐镇,领中都护1职。其目的显而易见:
    防备孙吴!
    然而…
    因诸葛亮联孙抗曹之策…
    李严防了个寂寞!
    所以李严很尴尬。
    再加上诸葛亮权力欲极强,最终,经过1系列事件之后,李严被废黜。
    由于李严尚未在本书登场,所以此事不展开论述。
    总之,刘备没有那些小学生们想的那么阴暗;而诸葛亮也并非完人。
    聂政是战国4大刺客之中武力值最强的。
    旁人的刺杀,那叫暗戳戳地去刺杀…
    聂政不是。
    聂政那叫堂而皇之地无双割草。
    庶哥果然为大业而存必死之心,国士也!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咱们谈谈建安初年(196)关中诸将为何会归顺曹老板。
    实际自献帝出奔,李傕、郭汜垮台之后(195),刚刚从济阴郡鄄城迁徙至颍川郡许县、脱离袁老板控制谋求自立门户的曹操,并无“必胜之势”。
    且彼时袁绍鹰扬河朔,对曹操明显占据了压倒性优势。
    故有必要探讨关中诸将在胜负未明之前,便押宝于曹操的原因。
    云某愚见,关中诸将在建安初年(196)接受钟繇镇抚,归顺曹操,大致有3个原因。
    其1是马腾、韩遂等酋帅刚刚历经大战,元气未复。
    即兴平元年(194)的刘焉之乱,当时西凉将帅联合益州牧刘焉,欲攻杀李傕。
    联军战败,刘焉2子被戮,马腾弃守郿县(扶风郡)亡归凉州。
    征西将军马腾屯郿而反,焉及范与腾通谋,引兵袭长安。范谋泄,奔槐里,腾败,退还凉州。--《蜀书1刘焉传》
    相比曹操,彼时(195)关中诸将的势力更弱;
    因此,诸将便更容易接受招抚。
    其2是关中诸将人众虽多,势力却相当稀碎;
    何况,他们还屡兴兵戈,相互残杀。
    比如钟繇出镇长安时,便受命调解韩遂、马腾之间的仇杀。
    当时马腾已被韩遂灭门,其凶暴如此。
    (腾)与镇西将军韩遂结为异姓兄弟,始甚相亲,后转以部曲相侵入,更为仇敌。腾攻遂,遂走,合众还攻腾,杀腾妻子,连兵不解。--《典略》
    因此,曹操征关中时(211)才会抚掌大笑,称“关中诸将各自为战,不易征剿;今齐聚1堂,正好1举歼灭”。
    公答曰:“关中长远,若贼各依险阻,征之,不12年不可定也。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相归服,军无適主,1举可灭。”--《魏书1武帝纪》
    其3是韩、马等地方酋帅,本就是关中政府任免的官员;
    因此他们对刘协心存善意。
    初平3年(192)董卓遇刺,李郭攻陷西京。
    韩、马闻讯,赴长安庆贺。
    马腾迁征西将军,韩遂迁镇西将军。
    虽说是羁縻安抚之策,但2人对刘协朝廷,无疑是心存感激的。
    是岁,韩遂、马腾等降,率众诣长安。以遂为镇西将军,遣还凉州,腾征西将军,屯郿。--《魏书6董卓传》
    且不说2人做贼之前,曾在灵帝时短暂担任过低级僚佐。
    马腾是凉州刺史耿鄙的军司马(赵旻开篇时之职),韩遂(当时还叫韩约)是金城郡吏。
    这与关中朝廷遣壶寿为冀州刺史,联络故“平难中郎将”张燕(即所谓黑山贼)以牵制袁绍,性质相同。
    因此关中诸将接受镇抚,可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之1。
    综上所述,曹操选在了1个正确的时间(建安初年)、正确的地点(长安)、正确的人物(钟繇)对关中诸将进行笼络安抚。
    因此,曹老板得以抢在袁绍之前稳固后方,避免官渡之战(200)时双线作战。
    彼时关中诸将刚刚经历大败,军力虚弱;
    而钟繇久在长安任职,熟悉人情风土;
    因此关中都督府,集天时地利人和于1体,堪称杰作。
    晚上咱们继续谈,这几天委实有点儿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