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八十一章 无悔惹情债,故人终远来上
    两个智力接近暗耻3国志算法满值、1个智力在8十左右的能人,就袁绍亲迎赵大娘、并与之密谈之事讨论良久,也未能讨论出1个所以然。
    但3人大致圈定了1个范围出来:
    结亲、结盟、结友这“3结”。
    显而易见,袁绍实际上是河北各大士族公推出来的带盐人…
    尽管袁绍无论威望还是号召力,在其人阵营都是当之无愧的带头大哥。
    但别忘了,赵旻可是自己便拥有近十万部曲、且奉主上以从民望的实际掌权人。
    东汉开国皇帝、位面之子刘秀虽出身于南阳士族,但河北才是刘秀的基本盘!
    因此,河北幽、冀2州各大士族,对于汉室正统的观念,甚至比南阳士族还要根深蒂固。
    再者说来,赵旻1日间便大胜匈奴左贤王之捷报,早已传遍大汉十3州。
    更遑论…在建安5年,也就是去年1年,赵旻战绩是多么辉煌!
    官渡之战甫揭幕之时,赵旻还只是颜良麾下1个小小比千石军司马。
    但其人先后打退曹操、奇袭于禁、灭昌豨、歼孙权舰队、助孙策突围、收南阳、定汝南、潼关1夜除8贼将…
    后来其人干脆在官渡同时大胜曹操和袁绍。
    赵旻简直开了挂。
    在进许都之后,赵旻又先后定刘勋、刘馥之乱,且均为1日之间平定…
    接近岁除时,其人甚至派大军1日之间将匈奴左贤王打成光杆;甚至回师途中,这路大军犹能顺手全歼屠各人万余精骑…
    更别提,赵旻并非粗鄙武夫,其人作的几首诗词,无论文学素养、思想深度还是传唱度,都是传世之作;
    1篇《原道》,更是让天下信奉儒家的士族们,对赵旻倾心不已。
    最离谱的是,赵旻的执政水平还能秒杀1众文官…
    如此多才多艺、允文允武且无所不能之人,他真是个人?
    试问当今天下,除了刘协那个2百5之外,谁还不对赵旻心惊胆寒?
    赵旻确实不是人,他是真的狗。
    因为他正要印刷号称乐府双璧之1的《孔雀东南飞》,以及同为乐府诗集的《古诗十9首》。
    综上,袁绍不管出于何等考量,都有必要与赵旻暂时结盟。
    赵旻固然惹不起袁绍,但袁绍难道就能惹得起赵旻?
    赵旻固然处于4战之地,但别忘了,袁绍周边也有辽东公孙度、黑山张燕、鲜卑和乌桓。
    最关键的是,赵旻虽本为袁绍故吏,但其人与袁绍并无深仇大恨。
    这1点上,赵旻与曹操迥异。
    曹操无故夺了袁绍的河内、上党2郡,还杀死了袁绍部将、白兔眭固;
    而赵旻不但未夺袁绍地盘,反而救过袁绍性命,甚至在官渡之战落幕时,赵旻还曾亲自送袁绍1行人渡河归黎阳。
    所以袁绍和赵旻之间,存在良好的合作基础。
    2者终究没有撕破脸。
    甚至可以说,赵旻和袁绍之间的关系,反而比赵旻和刘协之间的关系还要融洽许多。
    最后,推测不出具体细节的荀彧,只好抚须蹙眉苦笑。
    “阿旻,无论如何,若你暂可与袁本初结盟,终归非坏事也。”
    言罢,荀彧站起身。
    “阿旻,你欲如何处置吴子卿及士威彦?”
    虽然山高皇帝远,但对士燮暗戳戳做的那些僭越之事,荀彧用脚趾头也能想出来。
    连割据巴蜀的前宗正刘焉都有僭越之举,偏安到越南的士燮反而是大汉忠臣?
    傻子才会信吧!
    士燮若是忠臣,那么长沙郡张羡以拥护天子之名起兵反抗刘表时,为何不见士燮站出来出兵支援?
    要知道,长沙郡之南的0陵郡和桂阳郡都已支持天子!这两郡紧挨着交趾刺史部!
    更何况,真正的义士桓阶,1直都在长沙郡。
    士燮若真是大汉忠臣,为何不与张羡联合作战,出兵勤王?
    如此1来,刘表为自保,惟有乖乖投靠曹操执掌的朝廷,大家1起打袁绍,如此岂不美哉?
    所以,真相其实是,士燮与公孙度是同1类人:称王的逆臣!
    真相是:士燮兄弟4人“并为郡守”。
    士燮以“绥南中郎将”身份“都督交州7郡”实际说明:交趾刺史部就是自成1国。
    但士燮不同于赵旻的老祖宗赵佗,其军事实力,不足以保障全境安全。
    故其人先后依附于强势的北方政权。
    所以,才有了曹操部将张津、刘表部将赖恭,先后出任交州刺史之事。
    对这1点,曾为曹操出谋划策多年的荀彧心知肚明。
    现在问题来了:赵旻你要如何处置交趾国的逆臣士家和吴巨?
    赵旻这才想起,自己尚未来得及就此事,与荀彧达成共识。
    于是赵旻笑道:“大人,交州焉且不急。某等当务之急乃凉州、益州,何况吴巨已同意大4收购甘蔗,并转运至许都。
    而今某等首要之务,应以尽快重开河西走廊为先也。此外,有劳大人尽快拟订3学制可行之策!”
    言罢,赵旻深深1揖。
    荀彧当即会意。
    赵旻这1系列的计划可谓环环相扣、严谨缜密。
    荀彧颔首后,便拍了拍赵旻肩头。
    “阿旻,明晨至尚书台,某等仔细商谈1番细节。”
    2人向陈群告辞后,便各自离去。
    赵旻毫不犹豫,向太尉府疾驰而去。
    他话虽那般说,但也心知肚明,决不可冷落伏寿这个孕妇。
    因为孕妇的心理状态极为敏感。
    所以,赵旻必须先将小老婆杨樱月开开心心哄睡。
    赵旻如今的困境,其实丝毫没有缓解。
    赵旻的外部矛盾、与士族之间的矛盾如今反倒是其次,其人与刘协的矛盾才是燃眉之急。
    如今赵旻对那些传统名门,诸如杨彪、钟繇、荀彧、荀攸、赵俨等人,实则是既防且用;
    虽然赵旻总想白嫖荀彧之智。
    其人真正重用的,是1众寒门出身的士人。
    在这1点上,赵旻与历史上的曹操、刘备并无分别。
    各种史实证明,这么做没有任何问题。
    至于搞制衡的孙权…
    1边儿玩去。
    何况如今赵旻百战百胜,军事实力愈发强大,天下诸侯无不震服。
    所以,最让赵旻头疼的,反而是其人与刘协之间那愈发尖锐的矛盾。
    综上考虑,赵旻丝毫不为自己使刘协春意盎然而感到后悔。
    因为这是赵旻最完美的破局之道。
    除非赵旻欲效仿历史上的曹操,否则霍光的昨日,霍氏满门的下场,便将是赵氏全族的明天!
    对于权力,1向贤明的刘病已尚且如此,而刘协那个2百5,其人亲儿子还能比刘病已贤明?
    以是故,赵旻无怨无悔。
    是夜,赵旻精疲力竭。
    他先回杨府家中,与杨大美女品味了1番“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句意境之美。
    其后,夫妇2人极有情调地调情1番、春风数度后…
    杨美女总算沉沉入睡。
    赵旻匆匆擦洗换衣后,马不停蹄赶到光禄勋府。
    在伏寿惊喜交加的表情中,赵旻钻进了佳人香喷喷、暖烘烘的被窝…
    同样春风数度后…
    伏寿带着无比的满足,如慵懒的猫咪1般缩在爱郎怀中。
    “夫君勿忧,妾今后必对刘协严加看管,其人绝无可能再任性妄为。”
    赵旻温柔地抚着佳人隆起的小腹,轻叹道。
    “宝宝,待胎儿出生后,旻便必须出征。今年若万事顺利,今后天下便再无大乱也,是故,刘协今年决不可再生事端。”
    伏寿甜甜1笑:“夫君为妾故,方才推迟出征时日?”
    赵旻与伏寿对视1眼,柔柔1笑。
    “正是。宝宝勿多心,旻仅想在出征之前,看1看你我骨肉耳。”
    伏寿幸福地将螓首贴到爱郎胸前,2人紧紧相拥而眠。
    翌日卯时,明星有烂。
    赵旻静悄悄离去,策马疾驰赶向尚书台。
    【作者题外话】:吴巨与士燮之事,前文已经详细介绍过。
    其实士燮是不是忠臣,有1点是铁证:
    罗贯中先生的小说中,根本没提及此人。
    罗贯中先生写书时,可比如今这许多作者严谨许多。
    罗大大反复研究两部《3国志》、《后汉书》和《资治通鉴》后,应该已经确定士燮何许人也,故而丝毫不提其人。
    尤其是,男猪脚刘备还和野心家吴巨私交甚笃…
    这不是黑历史是啥?
    刘帮主早期的帮派发家史,那更不能写啊!
    那是大耳朵妥妥的黑历史!
    所以,熟知历史的罗先生,干脆将刘帮主洗白的时间,从中平4年,也就是西历187年的张纯张举之乱,挪到西历184年。
    结果…那些根本不研究历史、只找度娘的作者们,便对此奉为圭臬…
    哈哈。
    1个多月前,云某偶然听到日本《3国志》主题音乐《英雄的黎明》,也就是95版tvb剧《神雕侠侣》主题bgm时…
    竟骤然发觉,这音乐,与刘帮主得知师兄公孙瓒在涿县任职时的那1幕,竟然意外契合!
    当然,那1年是中平4年。
    涿县3巨头,1个是游侠(帮派大哥),1个是侠士(河东解县通缉犯),1个是本地屠户,这哥仨可能被汉廷征召授军功吗?
    黄巾之乱时,3河骑兵还雄风犹存呐!
    何况,彼时名士名将众多,幽州又不是黄巾贼活跃区域,加之当时幽州刺史刚被杀,谁来征涿县3巨头入5?
    您以为皇汉是武德衰微的明清呐?
    那些作者,你们长点儿心吧!
    诸君若印象不够深,可看1看云某先前对刘帮主的介绍,刘帮主的发家史,确实带着满满的黑色。
    虽然云某经常调侃刘帮主厚颜粗鄙、鄙视曹老板残暴猜忌,但实际上,云某始终认为,此2君确系彼时绝无仅有的两大英雄!
    所以,咱们来聊1聊孙权。
    您说云某逻辑有问题?
    没毛病啊!
    3国3国,咱们不能只说曹刘啊!
    虽然云某认为,若比起曹刘,孙确实差了点儿意思,但云某也不得不承认,孙权比孙策做得更好!
    咱们先从陈寿对孙权的赞语说起。
    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句践之奇英,人之杰矣。--陈寿《吴书吴主传》
    注意:句用于名字时念gou,如木神句gou芒。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以含垢忍辱闻名于世。
    可知在陈寿眼中,孙权在“屈身忍辱”方面的表现可与勾践相媲美。
    这实际是在隐喻,孙权向曹氏父子称臣纳贡的历史渊源。
    纳贡事件,清晰呈现了孙权“奇英”的1面。
    在其人与曹丕的周旋往来中,其阴险、诡谲、狡诈、猜忍之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令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即便云某极欣赏孙策,但也不能不承认,孙策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其人胞弟孙权这种程度!
    孙权绝非靠父兄!
    甚至可以说,若非孙权,孙氏根本不可能占据江东称帝数十年!
    《新3国》就是1大坨翔!
    94版《3国演义》才是历久弥新、愈发香醇的陈年佳酿!
    咱们跨越2十年,从孙权与曹操的通好说起。
    虽然孙权正式向魏廷称臣是在曹丕践祚之后(220),但早在曹操在世时,孙权便已暗送秋波、频繁示好。
    考查《吴主传》可知孙权首次向曹操“请降”,发生于建安2十2年(西历217年)春季,即曹**亡的前3年。
    2十2年春,(孙)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吴书吴主传》
    请降之举存在特殊的历史背景,它与孙权图谋荆州有关。
    建安2十年(215)孙权遣吕蒙“西取长沙、0、桂3郡”。
    虽然此次战役因曹操讨伐汉中而被意外中断(刘备被迫班师归蜀),但孙权对荆州方面的领土诉求却并未因此减少。
    未战,会曹公入汉中,(刘)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吴书吴主传》
    在建安2十年(215)的领土划分中,孙权获得了江夏、长沙、桂阳3郡。
    然而扼守入川通道的南郡,依然被关羽控制。
    在鲁肃、吕蒙看来,任由关羽君臣在上游横行,无异于割肉饲虎,因此孙刘双方迟早必有1战。
    (鲁)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关)羽不足忌。--《吴书鲁肃传》
    (吕蒙)与关羽分土接境,知羽骁雄,有并兼心,且居国上流,其势难久。--《吴书吕蒙传》
    有鉴于此,孙权向曹操“请降”(217),其实正是为了夺占荆州而做的外交准备。
    考虑到合肥之战时(215)孙权几乎被张辽所杀,他搁置旧怨而谄媚仇敌,可谓雄才大略、智谋深远矣!
    (孙)权征合肥还,为张辽所掩袭于津北,几至危殆。--《江表传》
    彼时的孙权,甚至与曹操约定“誓重结婚”。
    此言是在追溯孙策时代与曹氏集团联姻的历史渊源。
    彼时孙贲之女嫁曹彰,曹操侄女嫁孙匡,双方如胶似漆,结秦晋之好。
    (曹)公报使修好,誓重结婚。--《吴书吴主传》
    (曹操)乃以弟女配(孙)策小弟(孙)匡,又为子章(即曹彰)取(孙)贲女。--《吴书孙讨逆传》
    虽然该条史料没有记载“誓重结婚”的具体内容,但通过《吴主传》注引《魏略》可知,此次双方的联姻人选,是孙权长子孙登与曹氏宗女。
    这1问题后文会具体谈到。
    当然,鉴于孙权并非诚心归顺,因此这次联姻约定也便不了了之,孙登后来娶了周瑜、芮玄之女。
    黄武4年,(孙)权为太子(孙)登娉周瑜女,(程)秉守太常,迎妃于吴。--《吴书程秉传》
    (孙)权为子(孙)登拣择淑媛,群臣咸称(芮)玄父祉、兄良并以德义文武显名3世,故遂娉玄女为妃焉。--韦曜《吴书》
    建安2十4年(219)关羽北伐时,孙权又“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甚至还向曹操劝进。
    这种露骨的行径,被曹操耻笑为“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
    孙权上书称臣,称说天命。(魏)王以权书示外曰:“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魏略》
    概而论之,孙权向曹操称臣,意在稳定北方局势,图谋荆州。
    而且,孙权的这1策略,并未因曹操完犊子而有所更改。
    下1章,咱们继续谈孙权对孝子丕的态度。
    云某以为,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中的3重境界,同样适用于3国这浓墨重彩、风云变幻的大时代史。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是浮于表面时的心态。看起来,确实美极了!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深入研究后,发现其中尔虞我诈、诡谲阴谋众多时的心态。心态确实有些崩溃…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便是在探寻出各种阴暗、黑暗之后,却霍然发觉,3国英雄气始终弥漫不消、甚至仿佛发酵出醇香琼浆时的心态。
    这1刻,如醍醐灌顶般惊觉,原来,那英雄浩然之气,始终在,灯火阑珊处!
    而且,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