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九十五章 西北皆震恐,加急造马蹬3
    随着赵旻即将返许都,荆州的上游益州,也得知了“卫将军1夕定寿春”之事。
    赵韪此时已即将攻下广汉全郡,在听到自许都出使而返的黄衡回报之后,结合赵旻1夕定寿春之事,登时便惊出1身白毛汗。
    “传某军令,固守犍为、广汉2郡,不得攻蜀郡,违令者斩!”
    随即,刘璋、张鲁2人也前后脚得知此事。
    而且,最闹心的是,他们2人还得知了韩遂使者阎行,行刺赵旻未遂被诛之事。
    2人的心情…简直如同对狗做了人神共愤之事1般。
    这1对难兄难弟,暂时抛开对“废刘瑁立刘璋”之事的分歧、以及所有旧怨,1致宣布与反贼韩遂划清界限,并积极磋商抱团取暖之大业。
    刘璋显然要比张鲁高明。
    其人当即遣使向张鲁协商,共同封锁凉州入汉中、巴蜀通道。
    这世道太乱,我们不参与逐鹿中原,您几位大神请便!
    刘璋就差喊1句:大神饶命,萌新瑟瑟发抖。
    于是乎,因赵旻兵威过盛、势头过猛,益州1州之地,包括汉中、3巴及3蜀,1时间竟然迎来了极为难得、或许也将极为短暂的和平。
    张燕、袁绍和高干,先后得知赵旻又又1次大胜之事后,对之前各自制定的策略执行得更加坚决。
    跑了1趟颖川省亲访友、却最终1无所获的辛氏昆仲,灰头土脸地跑到袁绍衙署述职。
    辛毗作揖叹道:“明公,某2人于颖川遍访亲友,然则,而今许都乃至颖川士族众口1词,皆对伪帝刘协之血统深信不疑。
    此外,某2人曾密访宗正,其人义正辞严,声称决不背弃汉室,并嘱托某2人劝明公…”
    袁绍紧紧蹙起眉头,捋须沉声道。
    “刘艾匹夫做何言?佐治但说无妨!”
    辛毗深深1揖:“明公请先恕某不敬之罪!”
    袁绍挥挥袍袖:“此乃刘艾匹夫之言,与你何干?你但说无妨!”
    辛毗咬牙道:“刘艾匹夫称:天子之血脉正统性,铁证如山、毋庸置疑!请明公早日悬崖勒马、迷途知返,与卫将军1起助汉室复兴!否则…否则…”
    见袁绍瞪眼,辛毗再次咬咬牙。
    “否则卫将军兵锋所向,恐明公将…将…”
    袁绍扬起手阻止辛毗再说下去。
    其人怒极反笑:“将万劫不复?尸骨无存?嘿!荒谬绝伦!”
    其人1言及此,竟然深深1叹。
    “佐治有所不知,年初时,阿旻之母曾向某求亲。”
    从袁绍对赵旻的称呼便可看出,2者之间虽因立场不同而对立,但袁绍对赵旻印象仍不错。
    赵旻毕竟救过袁绍1次,又放过袁绍1次。
    这1点,赵旻确实迥异于曹操。
    平心而论,曹操对待袁绍确实太过分了,难怪袁绍对曹操爱恨交织…
    甚至在目睹后者赴义后,前者还险些当场哭晕。
    然而,辛毗、辛评瞠目结舌。
    显而易见,他们得知此重磅消息后,比袁绍这个当事人还着急。
    “明公!此事后来如何?若明公有意,某2人愿出面保媒!”
    诚然,无论换成谁,都不愿与赵旻敌对。
    如今解决之道出现:让赵旻变成自己人,这问题不就完美解决?
    袁绍无力地挥挥袍袖:“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而今某等既无法驳斥伪帝刘协之血统,且静观其变,某不信,阿旻会永远扶持区区1竖子刘协!”
    如果有可能,赵旻当然想1剑刺死刘协…
    当然,现实情况是不可能。
    若赵旻如此大逆不道,都不用杨彪,赵云1定会亲手打断亲侄子双腿的。
    杀是不可能杀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袁绍长叹1声站起身。
    “佐治、仲治,你2人1路辛苦,且回府安歇!”
    目送2人作揖倒退而出后,袁绍颓然坐下。
    袁绍心中又何尝不后悔呢?
    赵旻若为袁绍女婿,袁绍改立另外1名宗室为天子,1切不就迎刃而解?
    袁绍抄起刚拿到的急报,略略1览,心中懊悔万分。
    袁绍的懊悔,相比于韩遂,实则是小巫见大巫。
    金城太守衙署内,韩遂那9曲黄河的心肠,懊悔到险些寸断。
    “阎彦明误老夫也!”
    天可怜见,韩遂确实是诚心想与赵旻交好,稳住、甚至臣服于赵旻,以便自己猥琐发育。
    然而,如今1切都被阎行毁了!
    韩遂如今正处于低谷期,急需猥琐发育、暗中壮大实力。
    如今的韩遂,哪里有实力与如日中天的赵旻硬碰硬?
    其人长叹1声后,指着赵旻“1夕定寿春”的急报,对其人心腹道:“传令下去,纵使赵从文今冬不出兵,某等亦应固守、严阵以待!”
    待心腹离去后,韩遂忍不住用力揉了揉老脸。
    其人完全可以想象,马腾那老匹夫1定已经乐开了花。
    大散关衙署内,马腾确实笑得如1朵绽放的老菊花。
    “阎彦明此举,深得老夫之心也!卫将军如此神勇,不愧为1代战神!传老夫军令,令孟起、令明厉兵秣马,待卫将军至大散关,便杀奔金城!”
    随着韩遂、马腾这对时友时敌的“义兄弟”军令传达…
    整个凉州震动了起来。
    凉州士族豪强中,亲韩遂者,自然惊惧无比、惶惶不可终日;而亲马腾者,却也没有好到哪儿去。
    原因很简单。
    有韩遂牵制,马腾可以对这些士族豪强和颜悦色、甚至处处忍让;
    可韩遂若败亡呢?
    1时间,原本亲马腾的凉州士族豪强们,也惊惧不安。
    值此西北人心动荡之时,有加速成为“满数十”趋势的宠哥,此刻满面春风。
    精明细腻、又腹黑心狠的宠哥,焉能放过此人心惶惶的天赐良机?
    其人召来其人于许都任酷吏时、以及长安任酷吏…啊呸!凉州刺史时招揽的心腹,又唤来被自己打出无限心理阴影的许都游侠首领…
    78个人窝进1间密室中,商议借机闹事…啊呸!蛊惑…啊呸!…谋划定凉州人心之大事。
    而此时,赵旻刚刚返回许都。
    这1日,已是冬月十2。
    赵旻这1来1回,已过去了4十余日。
    赵旻甫1进许都,便敏锐察觉到,这4十余日中,许都似乎发生了许多事…
    赵旻按捺下心中疑惑及好奇,第1件事…
    当然是进宫面圣。
    只是短短月余未见,刘协气色、精气神似乎便差了不少。
    赵旻暗叹:色为刮骨钢刀,酒为穿肠毒药。
    刘协你不能追求多巴胺,该跟老子学1学,改为追求内啡肽和血清素才对!
    不言而喻,伏皇后而今有孕,刘协1定极为宠爱绿茶师…步练师,夜夜笙歌在所难免。
    刘协双目虽然有些无神,但还是强打起精神。
    “卿出征劳累,刘元颖、夏侯妙才2人,已向吾请罪。”
    赵旻顿首:“陛下,此乃天佑皇汉,臣不敢偷天之功。”
    刘协这段时间被软禁,懒得再与赵旻虚与委蛇,其人挥挥袍袖。
    “卿1路辛苦,且去安歇!”
    赵旻虽有心找找伏梦,奈何宫城外还有臣属、兵卒等着自己。
    其人心中暗叹,只好快步出宫。
    其人率兵卒们归营后,又带孙尚香和两位爱徒回杨府,拜见1直未走的老娘。
    赵大娘显然很喜欢孙尚香这个美少女。
    当然,主要原因是美少女身段好、武艺高,有多生优秀子女的优良潜质…
    这是这时代父母的通病、普世价值观。
    至于次要原因,当然是孙尚香有个足够给力的诸侯大哥。
    当然,孙尚香那直爽、单纯天真的性子,1贯泼辣霸道的赵大娘也极为喜欢。
    见婆媳2人相处得极为欢洽,赵旻在告罪之后,便匆匆赶往卫府。
    【作者题外话】:这章没什么可解释的。
    韩遂这个老6,已经加倍提防赵旻,赵旻出其不意的计划彻底落空。
    赵旻必然要更改计划。
    事已至此,袁绍当然已不可能与赵旻结亲。
    其人好面子,绝对做不出让自己家闺女做小妾这种丢人之事。
    而且,关键在于,赵旻和袁绍理念差太远。
    赵旻从不惯着士族,袁绍却是对士族宽以济宽。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上1章咱们说到了袁术的联盟以及内部矛盾,这1章,咱们从第2次“2袁之争”说起。
    初平4年(193),即2袁兖州之战的翌年,双方短暂休兵后,在3月继续开始混战。
    双方休兵的理由,是因为初平4年春,关中朝廷(李傕、郭汜)遣使“和解关东”。
    初平4年,天子使太傅马日磾、太仆赵岐和解关东。--《英雄记》
    太傅马日磾前往袁术军,太仆赵岐前往袁绍军,晓喻利害。
    2袁遂和解。
    双方虽然短暂罢兵,固有矛盾却始终存在。
    同年(193)3月,再掀大战,此役的规模和惨烈程度,比之前更甚。
    需要特别注意的1点,此役的参与诸侯众多,连吕布、刘表这些之前未曾露面的军阀,也卷入了战争。
    此次战争,分为南北两线。
    袁绍、吕布在北,对抗张燕;曹操、刘表在南,对抗袁术。
    先来说1说北线。
    初平4年(193)3月,处在休战状态的袁绍,与部下大会于薄洛津。
    不料此时,黑山军攻陷魏郡邺县,袁绍老巢失守。
    这便是邺城之乱。
    (袁)绍既破(公孙)瓒,引军南到薄洛津,方与宾客诸将共会,闻魏郡兵反,与黑山贼于毒共覆邺城,遂杀(魏郡)太守栗成。--《英雄记》
    “黑山贼帅”的头目即张燕,与袁术同盟。
    黑山此举,相当于重启锋衅,再掀波澜。
    袁绍与吕布遂在冀州展开“围剿黑山”的行动,最终“枭其贼酋,斩首万级,屠其屯壁”。
    黑山军自此1蹶不振。
    (袁)绍遂寻(黑)山北行,进击诸贼,左髭丈8等皆斩之。又击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羝根等,复斩数万级,皆屠其屯壁。--《后汉书袁绍传》
    此役,吕布身先士卒,与骁将成廉、魏越,率领并州突骑蹂践张燕阵地,勇冠3军。
    (袁)绍与(吕)布击张燕于常山。(张)燕精兵万馀,骑数千。(吕)布有良马曰赤兔。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遂破燕军。--《魏书吕布传》
    这里说1说为什么吕布此时(193)会在袁绍军中。
    因为初平3年(192)4月,吕布在长安暗杀董卓;
    结果1个月后,吕布便被李傕击溃,不得不东出武关,投奔袁术。
    袁术恶之,不纳,吕布遂北投袁绍。
    因此,在袁绍围剿黑山时,吕布这支雇佣兵,便充当了先锋的作用。
    此事在《魏书袁绍传》中不被提及,但在《后汉书袁绍传》与《魏书吕布传》中有详细叙述。
    (吕)布得走,投袁绍,绍与布击张燕于常山。--《后汉书吕布传》
    另外1点值得注意的是,袁绍在此次军事行动中,杀掉了藏在黑山军中的“冀州牧壶寿”。
    壶寿是“关中所署”,即长安朝廷任免的正牌州牧。
    (袁绍)讨于毒,围攻5日,破之,斩(于)毒及长安所署冀州牧壶寿。--《英雄记》
    从此事可以看出两点。
    其1是袁绍自领“车骑将军兼冀州牧”,他杀掉壶寿,借此强化了自己的正统性。
    其2是壶寿与黑山勾结,侧面佐证了臧洪所谓的“张燕之属,已悉受王命”确实存在。
    足下(指袁绍)讥吾恃黑山以为救,独不念黄巾之合从邪?加飞燕(指张燕)之属,悉以受王命矣!--《魏书臧洪传》
    因此黑山诸将,此时不能被单纯视作贼军,而是具备了“官军偏师”的身份。
    再来看南线。
    在袁绍与吕布在冀州围剿张燕时,曹操与刘表,在兖州围剿袁术。
    袁术的老巢在荆州南阳,他此时(193)离开老巢,偏师深入敌境,实际有所倚仗。
    袁术的倚仗,即黑山军与于夫罗。
    初平4年,(袁)术引军入陈留,屯封丘。黑山余贼及匈奴于扶罗等佐术,与曹操战于匡亭。--《后汉书袁术传》
    于夫罗是南匈奴单于,在初平元年(190)曾与袁绍联合,之后背叛袁绍,还策反了军阀张杨。
    兖州的“黑山军”,指的是从北线战败的张燕余党,《武帝纪》称之为“黑山余贼”。可见这是1支从前线溃散的残军。
    黑山馀贼及于夫罗等佐之(袁术)。--《魏书武帝纪》
    南线战场的负责人是曹操,他与袁术战于兖州陈留。
    陈留太守是张邈,是袁绍与曹操在洛阳时的“奔走之友”,袁术在此遭遇了顽强阻击。
    (袁绍)与张孟卓(张邈)、何伯求(何颙)、吴子卿(疑似吴硕)、许子远(许攸)、5德瑜(5琼)等皆为奔走之友。--《英雄记》
    就在兖州前线激战时,袁术后院起火。
    荆州刺史刘表北上南阳,“断术粮道”。
    4年春,(曹操)军鄄城。荆州牧刘表,断(袁)术粮道,术引军入陈留。--《魏书武帝纪》
    袁术断粮,惨败于封丘。
    此事被王粲记载为“(袁术)甫诣封部(即封丘),为曹操逆所拒破”。
    袁术退到封丘,曹操追兵旋至。
    袁术弃城,溃入襄邑,被曹操决堤猛灌,再败;
    其人逃到宁陵,与战,又败。仓惶奔走,1口气逃到了扬州9江郡。
    (袁)术退保封丘,(曹操)遂围之,未合,术走襄邑,追到太寿,决渠水灌城。走宁陵,又追之,(袁术)走9江。--《武帝纪》
    雍丘县、襄邑县属兖州陈留,宁陵县属豫州梁国,但按《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宁陵县“故属陈留”。可见这1系列战争的爆发地,其实就在兖州陈留地区。
    (梁国)宁陵,故属陈留。--《后汉书郡国志》
    经此1役,袁术“北上兖州”的战略彻底失败。
    按照《英雄记》中袁术的自述,陈留之战,自己“流离迸走,几至灭亡”,应该说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昔(袁术)将金元休(金尚)向兖州,甫诣封部(陈留封丘),为曹操逆所拒破,流离迸走,几至灭亡。--《英雄记》
    那么问题来了。
    是何人何事,让袁术有了如此大的勇气呢?
    答案是金尚。
    袁术之所以敢轻身犯险,北上兖州,是因为自己得到了关中朝廷的正牌兖州刺史金尚。
    (金)尚,献帝初为兖州刺史。东之郡,而太祖(指曹操)已临兖州。(金)尚南依袁术。--《典略》
    金尚后来跟随袁术至扬州,在袁术僭号称帝时(197),还差点儿做了“仲家政权”(197-199)的首任太尉。
    (袁)术僣号,欲以(金)尚为太尉。--《典略》
    至于兖州在同1时间(193)出现3名刺史(单经、曹操、金尚)的原因,是因为初平3年(192)州刺史刘岱被黄巾所杀,兖州形成权力真空。
    (初平3年)青州黄巾击杀兖州刺史刘岱于东平。--《后汉书献帝纪》
    因此公孙瓒、袁绍、袁术分别自署伪职,试图宣告自己对兖州的控制权。
    好,咱们再来看看刘表。
    刘表作为“自守之贼”,能在此时主动出兵,配合袁绍,是为了扫清荆州北部(南阳地区)的袁术势力。
    按《后汉书》记载,刘表出任荆州刺史,本就是因为孙坚勾结袁术,杀害荆州刺史王叡与南阳太守张咨(189-190)。
    初平元年,长沙太守孙坚杀荆州刺史王叡,诏书以(刘)表为荆州刺史。--《后汉书刘表传》
    刘表的最初任务,便是镇抚荆襄,剿灭孙坚与袁术。
    此时(193)有袁绍、吕布与曹操在前线血战,刘表只需要偷袭袁术后方,其人自然也是乐于出手的。
    初平年间(192-193)的2袁之战,是梳理关东局势的核心线索。
    从战争的持续时间之久、参与的诸侯数量之众、波及的州郡范围之广来看,此事影响极大。
    2袁阵营,可谓是“军阀摇篮”。袁绍、袁术、曹操、吕布、刘表、刘备、公孙瓒、陶谦、于夫罗、张杨、张燕等后来大放异彩的枭雄人物,均涉足其间。
    至于战争范围,以冀州、兖州为核心,波及到青州(单经、刘备)、徐州(陶谦)、幽州(公孙瓒)、豫州(袁术)、荆州(刘表)乃至扬州(袁术逃至淮南,杀刺史陈温)。
    如果考虑到关中朝廷还曾遣使“和解关东”,那司隶校尉部与雍凉地区,也曾通过“外交手段”参与过2袁之战。
    只可惜史书关于此事的记载过于简略,这无疑是为了撇清曹操与袁绍昔日“君臣关系”的春秋笔法。
    不过即使从有限的记载来看,单是那1串灿若晨星的参战者名单,也足够说明这两次战争的分量了。
    上述诸多军阀,大多被归入《魏书》的群雄列传(卷6至卷8)当中。其中袁绍“鹰扬河朔”,刘表“跨蹈汉南”,吕布“虓虎之勇”,公孙瓒、陶谦、张杨、张燕等人“拥据州郡”。
    由此可见,汉末3国的铁马金戈、英雄纵横,从某种角度看,其实都是袁氏兄弟的政治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