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七十七章 晦涩女人心,遄飞青云志上
    在赵旻费尽唇舌,温柔手段及高超技巧尽出之下,佳人得偿所愿,心满意足地紧紧缠住爱郎,酣然入睡。
    赵旻便在佳人的怀抱中,沉沉睡去。
    申时中,也就是3点左右,骤然醒来的佳人1再催促爱郎尽快出宫,寻伏完请赵大娘至伏府做客。
    赵旻趁机大揩其油1番,方才恋恋不舍地穿戴整齐离去。
    暗道中,佳人凝视着爱郎背影,1对美眸亮晶晶。
    赵旻在部曲掩护之下,鬼鬼祟祟出了宫,又偷偷摸摸折向北军军营,和赵甲串通、统1好口径之后,老老实实去了光禄勋府…
    也就是“老丈人”伏完府上。
    折腾这么1大圈后,赵旻心道:老子就是和小老婆亲热1下而已,老子太难了!
    有历史上孙策的前车之鉴,所以赵旻出门时必率亲卫,想低调而不可得。
    谁让他小老婆伏梦身份太特殊呢!
    出乎赵旻意料,伏完对赵旻来访毫不意外。
    老头儿甚至没有废话,其人远远看到赵旻率亲卫前来,便径直带赵旻进了书房。
    “阿旻,阿梦欲拜见老夫人?”
    赵旻微微愕然,旋即苦笑抱拳。
    “大人明鉴!正是。”
    伏完唤来老仆,低声吩咐几句后,那老仆便躬身领命而去。
    赵旻有些不明所以。
    伏完微微1笑:“阿旻勿忧,老夫遣拙荆亲自赴太尉府,请老夫人前来。”
    老头儿原配正妻已故去,其人口中“拙荆”,乃伏雅和伏皇后生母樊老夫人。
    前文提过,樊夫人出身南阳望族樊氏。
    赵旻释然。
    老头儿忍不住问道:“阿旻,皇后及阿梦情绪如何?”
    赵旻斟酌1番后,坦诚相告。
    “大人,实不相瞒,阿梦称皇后伤心欲绝,至于阿梦…初见旻时,其人满腹哀怨,然旻离宫之时,阿梦已甚欣喜。”
    伏完老眼中,复杂之色1闪而逝。
    其人叹道:“阿旻,天子似乎极宠步贵人也。”
    赵旻有些心虚。
    他抱拳道:“大人勿怪,旻惟欲与天子缓和关系耳!”
    伏完摇摇头:“阿旻休要误会,你此举合情合理,老夫绝无怪你之意,且天子亦不可随意废立皇后。老夫唯恐皇后生怨耳!”
    赵旻叹道:“旻但愿皇后可诞皇子。”
    伏皇后若生子,便是刘协嫡长子,母凭子贵之下,伏皇后地位将无比稳固。
    遑论赵旻还需考虑伏皇后和伏梦的主仆之情。
    届时哪怕步练师茶艺再高,也将奈何不得伏皇后。
    虽然此时的皇权,在刘协1番作死行为后…仅余汉室正统,及天下共主这个名头。
    1念及此,赵旻忍不住想道:若伏皇后当真生子,老子何不收伏皇后之子为徒?
    届时若宝宝也生子,这俩孩子…妙极!
    老子简直太机智了!
    赵旻正自鸣得意,忽然听伏完道。
    “阿旻明日出征?”
    赵旻颔首:“正是。大人,明日旻出征之时便广发檄文,将韩遂老贼之罪行昭告天下!”
    伏完追问:“然则,阿旻欲何时征讨韩遂老贼?”
    赵旻不假思索:“大人,旻返京后便暗中调集粮草辎重至关中郿县,待冬月中旬发兵。
    老贼必想不到,旻竟会于寒冬时节出兵,惟其如此,方可出其不意。此事宜速不宜迟,若待老贼暗中勾结袁本初,则将生变矣。”
    所以说,宁可信世上有鬼,都不能信男人这张嘴。
    虽然赵旻的战略、想法没有任何问题。
    伏完闻言,抚须颔首。
    “是以,阿旻之策乃孤立袁本初?”
    赵旻笑道:“不尽然。大人或许有所不知,凉州若无战乱,其地之富庶,决不亚于河北。”
    凉州人目前的耕种方式,还是原始的火耕水耨,简直是暴殄陇南、甘南千里沃野。
    何况凉州还有河西走廊、后世青海草原,外贸资源、自然资源极其丰富。
    作为这时代的土著,伏完对赵旻的话将信将疑,但赵旻的策略并无问题。
    袁绍势大,赵旻先捡软柿子捏合情合理。
    何况赵旻又不是曹操,他与袁绍之间,并非你死我活之局。
    这1点,赵旻与曹操迥异。
    而且赵旻也需要以1场场大胜,来稳固其人实际统治的领地。
    综上所述,赵旻的策略稳得1批,老奸巨猾的伏完,对此毫无异议。
    赵旻心知肚明,伏完看似关心自己的策略,实则是担心自己女婿…准确来说是女儿和外孙的利益。
    因为有怀孕的伏梦作为纽带,赵旻与伏氏,利益已经牢牢捆绑到了1起。
    杨彪、张绣同理。
    统战思想已深入骨髓的赵旻,对任何潜在盟友的态度,都是能争取则尽全力争取。
    于是乎,默认了赵旻策略的伏完,骤然压低声音问了1句。
    “若北方皆定,阿旻欲何为之?”
    赵旻微微1怔,脱口而出:“收益州、荆州、交州3地。”
    伏完未再开口,但目光灼灼地逼视着赵旻。
    赵旻苦笑:“大人,若仅余江东,旻又岂会客气?”
    见老头儿不依不饶,赵旻摊开双手,坦然道:“大人,若天下1统,旻必当还政于太子。”
    伏完目光炯炯:“阿旻此话当真?”
    赵旻坚定颔首:“大人,千真万确。汉室正统观念深入人心!”
    赵旻确实没兴趣做皇帝,他自始至终想要的,无非是开创出1个繁华太平盛世而已。
    这既是他的理想和信仰,也是他在此乱世珍而重之、牢牢把握的最终底线。
    虽然他是个腹黑男。
    听到赵旻给出的答案,伏完长长出了1口气。
    于是老头儿终于微笑道:“阿旻,无论如何,琅琊伏氏及诸家,将坚决支持你。”
    赵旻也笑了起来。
    至此,以伏完为代表的外戚集团,终于成为赵旻的坚定盟友。
    如此1来,刘协何惧之有?
    对待汉臣、外戚及宗室,曹操的手段极为血腥、暴虐、酷烈。
    这1点上,曹操迥异于善待汉臣的董卓老贼。
    董卓杀张温,是因为后者与前者有旧怨。
    因此,衣带诏事发,曹操便掀起了1场腥风血雨。
    这也是许都如今官员不太多、3公9卿高位大量缺员的主要原因。
    曹氏、夏侯氏及曹操的沛国老乡们1撤,这个问题便凸现而出。
    在此背景下,赵旻的统战思想,时机便拿捏得恰到好处。
    坏人曹操做,好人赵旻来当。
    赵旻既不清算曹操余党,也不清洗暗中投靠各路诸侯之人。
    恰恰相反,他对归附者的态度,是来者不拒。
    赵旻撵走而不诛杀曹氏、夏侯氏等人,又收归曹操旧臣为麾下、且对其众皆毫不猜忌,这不正是统战思想的教科书?
    得益于此,原本波诡云谲的许都,自始至终都风平浪静。
    而这,正是刘协误以为赵旻软弱可欺的原因所在。
    士大夫们当然不会如此认为,因为对宠哥在阴暗处所做的那些小动作,他们1清2楚。
    显而易见,宠哥对许都那些市井游侠们的酷烈手段,实则是在敲打这些士大夫们。
    此举,俗称杀鸡儆猴。
    赵旻出奇兵生擒刘勋,1夜之间平定河东之乱,也是在杀鸡儆猴。
    前几日,赵旻派出部曲大4诛杀阎行那1行人,还是在杀鸡儆猴。
    温言在口,大棒在手。
    这才是腹黑男的真面目。
    所以,如今许都的中立派们,谁不瑟瑟发抖?
    这才有了伏完这个老狐狸,仗着伏梦的关系,今日反复试探赵旻这1幕。
    以老狐狸世事洞明的眼力,赵旻之言是真是伪,他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历史上的伏完,能顺利渡过董卓、王允、李傕、杨定杨奉叔侄、董承、曹操等多次危机,又岂是易与之辈?
    赵旻笑着抱拳,正欲开口…
    伏完那老仆的声音便在院中响起。
    【作者题外话】:显而易见,伏完是在试探,赵旻会不会将大权交还给自己亲外孙…前提当然是伏寿有子。
    满宠收编许都那些游侠的手段…古惑仔了解1下。
    不狠狠削那些游侠1顿,那些刀头舐血之辈焉能乖乖听话?
    宠哥啥样的人?不用云某再啰嗦了吧!
    酷吏了解1下!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咱们再说说曹魏阵营的夏侯尚,也就是夏侯渊堂侄儿、夏侯玄老爹。
    夏侯尚是夏侯渊之侄,“与曹丕为布衣之交”,情感甚笃。
    (夏侯)尚有筹画智略,文帝器之,与为布衣之交。--王沈《魏书》
    夏侯尚娶魏德阳乡主为妻——德阳乡主不是个善茬儿,她的哥哥是曹真,那个“射虎立毙”的悍勇武夫。
    (曹真)为虎所逐,顾射虎,应声而倒。太祖壮其鸷勇,使将虎豹骑。--《魏书曹真传》
    有了亲兄撑腰,德阳乡主自然具备了“擅室”的资本,她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随着乡主年老色衰,夏侯尚移情别恋,与1个小妾打得火热。
    乡主找娘家哭诉,曹真与曹丕的反应自不必多说。
    很快,夏侯尚的小妾,就被皇帝的御使活活勒死。
    我的天呐!女子狠起来好可怕!
    (夏侯)尚有爱妾嬖幸,宠夺適室;適室,曹氏女也,故文帝遣人绞杀之。--《魏书夏侯尚传》
    德阳乡主的堂兄是曹丕,亲兄是曹真,还有侄子曹爽、儿子夏侯玄为自己撑腰,自然是十分得意。
    夏侯尚众叛亲离,爱妾又死,经此打击,竟然犯了失心疯,把下葬的小妾挖出来,昼夜啼哭。
    (夏侯)尚悲感,发病恍惚,既葬埋妾,不胜思见,复出视之。--《魏书夏侯尚传》
    夏侯尚本来是镇守荆州的镇南大将军,是“作威作福,杀人活人”的1方诸侯,结果因为得罪老婆,落了这么个下场。
    (曹丕)诏征南将军夏侯尚曰:“卿腹心重将,特当任使。恩施足死,惠爱可怀。作威作福,杀人活人。”--《魏书蒋济传》
    夏侯尚重病垂死之际,曹丕还在痛骂这个负心妹夫,称“杜袭说夏侯尚轻薄无赖,说得1点儿没错”。
    文帝闻而恚之曰:“杜袭之轻薄(夏侯)尚,良有以也!”--《魏书夏侯尚传》
    比对而论,曹魏3祖作为皇帝,傲妇擅室,至多是影响子嗣数量;
    夏侯尚作为臣子,却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可见家有贤妻的重要性。
    呜呼!好1对恩爱夫妻!
    再来看孙十万。
    孙十万…也好不到哪儿去!
    孙权的1生,可以概述为“傲妇擅室”的活教材。
    其原配谢氏,是吴国太礼聘来的正房,“爱幸有宠”,1度垄断床笫,结果被孙权新欢徐氏所构陷,最终“失志早卒”。
    (孙)权纳姑孙徐氏,欲令谢(氏)下之,谢不肯,由是失志,早卒。--《吴书谢夫人传》
    徐氏擅室未几,又被步氏构陷,最终废徙吴县,郁郁而死。
    孙权的理由十分冠冕堂皇,称“徐氏妒忌”。
    后(孙)权迁移,以(徐)夫人妒忌,废处吴。积十馀年。--《吴书徐夫人传》
    取代徐氏的步氏,号称“性不妒忌”,实际却是“性强妒忌”,乃至唆使女儿孙鲁班、孙鲁育为祸后宫,残害良善。
    (步)夫人性不妒忌,多所推进,故久见爱待。--《吴书步夫人传》
    步氏有女无子,因此王氏得立。
    王氏发迹之后,1如诸多前任1般,自恃贵重,“诸姬有宠者,皆出居外”,俨然1副中宫之主的派头。
    及(孙)和为太子,(孙)和母(王夫人)贵重,诸姬有宠者,皆出居外。--《吴书王夫人传》
    王氏之子孙和被立为太子,又被步氏之女孙鲁班构陷,最终孙和被废,王氏赐死。
    王夫人与全公主(孙鲁班)有隙……(孙)权由是发怒,(王)夫人忧死,而(孙)和宠稍损。--《吴书孙和传》
    王氏死后,孙权又立潘氏。
    潘氏“性险妒容媚,自始至卒,谮害诸夫人甚众”。孙权病重时,潘氏竟然询问中书令孙弘“吕后垂帘故事”。这已非“擅室”所能形容,完全是要当女皇帝的劲头。
    (潘夫人)性险妒容媚,自始至卒,谮害袁夫人等甚众。(孙)权不豫,(潘)夫人使问中书令孙弘“吕后专制故事”。--《吴书潘夫人传》
    最终潘氏被隐诛,孙权不久亦死,终于为后宫的荒唐闹剧画下句号。
    举了几个傲妇擅室的栗子,咱们再来磕磕猥婿在门的栗子。
    猥婿,顾名思义,即鄙陋不识大体的女婿。
    需要特别强调1点,猥婿不同于赘婿——赘婿地位极低,相当于卖身于妻族。
    猥婿往往地位较高,他们或者付出了大量彩礼,或者托庇先祖福荫,因此才能完成格差婚。
    然而猥婿完婚之后,往往会逐渐暴露本来面目,他们或是花心之徒,或是负心之汉,甚至还有“吃绝户”的人皮畜生,对妻族造成各式各样的伤害。
    特别需要注意1点,猥婿与傲妇,虽然各分男女,却往往同时存在。
    比如上面提到的夏侯尚与德阳乡主;
    对夏侯尚而言,曹氏是傲妇;但对曹氏而言,夏侯尚无疑也是猥婿。
    先说夏侯惇次子夏侯楙。
    夏侯楙是大将军夏侯惇次子,尚曹操长女清河公主。
    与夏侯尚相似,夏侯楙也是曹丕故交,因此才能和公主成婚。
    鉴于夏侯尚“惨剧在前”,生性风流的夏侯楙,在文帝1朝装得十分乖巧,官至安西将军。
    (夏侯)楙字子林,(夏侯)惇中子也。文帝少与楙亲,及即位,以为安西将军、持节,承夏侯渊处都督关中。--《魏略》
    曹丕死后(226),夏侯楙撕下面具,终日花天酒地,招蜂引蝶,把公主气得半死。
    (夏侯)楙在西(指长安)时,多畜伎妾,公主由此与楙不和。--《魏略》
    清河公主作为武帝长女,明帝大姑,自然是咽不下这口气;
    因此其人效法德阳乡主,诬告夏侯楙“大不敬”,导致丈夫险些被杀。
    (夏侯楙)弟惧见治,乃共构(夏侯)楙以诽谤,(清河)公主奏之,有诏收楙。(明)帝竟欲杀之。--《魏略》
    不难看出,夏侯楙两面3刀,冷落公主,自然是猥婿无疑;
    清河公主性格强忌,乃至谋害亲夫,也是典型的傲妇。
    哎呀妈呀,又1对恩爱夫妻!
    这回咱们磕磕大耳朵的栗子。
    赤壁之战后(208),孙权与刘备联姻,“进妹固好”。
    刘备彼时年近5旬,孙夫人年龄无载,以孙坚卒年(191)而言,彼时的孙夫人大约在2十上下。
    孙夫人青春正盛,年华方茂;刘备则年老体衰,力不从心,乃至“每入闺房,心常凛凛”。
    (孙夫人)侍婢百馀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蜀书法正传》
    孙权、刘备虽然均为1方诸侯,但孙夫人与刘备的年龄、阅历却是天壤之别。
    按《赵云别传》记载,孙夫人身边携带了大量东吴吏兵;可知她实际充当了孙权监视荆州的工具。
    孙夫人以(孙)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云别传》
    事实也确实如此。
    刘备入川同年(211),孙夫人就携刘禅顺江东下,逃归东吴,只因遭遇张飞、赵云阻击,才悻悻作罢。
    (孙)权闻(刘)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赵)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云别传》
    孙夫人“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其“所将吏兵,纵横不法”,侧面反映出她对刘备的蔑视。
    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蜀书法正传》
    孙翊字叔弼,权弟也,骁悍果烈,有兄策风。--《吴书孙翊传》
    刘备对孙氏的骄豪十分不满,因此入蜀之后,改娶刘瑁孀妻吴氏为正室,与孙夫人绝婚。
    不难看出:
    对孙氏而言,刘备是猥婿;
    对刘备而言,孙氏是傲妇。
    磕磕小鲜肉何晏的栗子。
    何晏是大将军何进(1作车骑将军何苗)之孙,也是曹操的养子兼女婿。
    然而他生性好色,冷落了妻室金乡公主,与夏侯尚、夏侯楙如出1辙。
    (何)晏尚主,又好色。--《魏略》
    何晏淫乐无度,又大量服用5石散以助兴。
    按《千金方》记载,5石散除了致幻作用,还常常被用作春天之药。
    有贪饵5石,以求房中之乐。--《千金方》
    何晏服药之后,自诩“体力转强”。实际何晏是个小白脸,被称作“傅粉何郎”,此处的“体力”,专指闺房之事。
    近世尚书何晏,耽好声色,始服此药(5石散),心加开朗,体力转强。--《寒食散论》
    何晏由于放纵过甚,导致在文帝1朝“无所事任”,堂堂曹魏驸马,连个正经差事都混不上。
    可见在曹丕眼中,何晏的猥婿形象是何等不堪。
    (何)晏尚主,又好色,故黄初时(曹丕年号)无所事任。--《魏略》
    何晏年轻时“无书不览,明惠若神”。
    他当不上官,与金乡公主必然脱不了干系。
    可见何晏是猥婿不假,曹氏也未必不是傲妇。
    最后,以司马师收篇。
    司马师先后有过3段正式婚姻,其首任正室,是魏征南将军夏侯尚之女夏侯徽。
    夏侯徽的生母,便是曹真的妹妹德阳乡主。
    景怀夏侯皇后,讳徽,字媛容。父(夏侯)尚,魏征南大将军。母曹氏,魏德阳乡主。--《晋书景怀皇后传》
    德阳乡主性格强忌,前文已述。
    夏侯徽耳濡目染,也颇有“擅室”的苗头,导致司马师成婚多年,居然仅和夏侯氏有生育记载。
    偏偏夏侯氏有女无子,为此,司马师不得不过继侄子为嗣子。
    景帝(司马师)无子,命(司马)攸为嗣。--《晋书齐献王传》
    司马师正值壮年,却提前过继嗣子,可知夏侯徽在世时,司马师根本没有纳妾的机会。
    青龙年间(233-237)的司马师,由于卷入“浮华案”遭到魏明帝禁锢,闲居在家,明帝死后始出仕(见《晋书宣帝纪》),岁月蹉跎,1事无成。
    及齐王即帝位,以(司马懿)世子(司马)师为散骑常侍,子弟3人为列侯,4人为骑都尉。--《晋书宣帝纪》
    明帝青龙2年(234),司马家族奸计败露,被夏侯徽得知。
    司马师闻讯,立刻将妻子毒死。
    后(指夏侯徽)知帝(指司马师)非魏之纯臣,而后既魏氏之甥,帝深忌之。青龙2年,遂以鸩崩,时年2十4。--《晋书景怀皇后传》
    夏侯徽傲妇擅室,司马师猥婿在门,最终1拍两散,酿成人命,悲剧无疑。
    司马师鸩杀发妻之后,又有过两段婚姻(吴质女,羊衜女),最终1众妻妾,却依然未能生下儿子。大概也是报应。
    “格差婚”历来难有善果,这并非危言耸听,实在是由于夫妇双方的地位、阅历差异所致。
    先贤论及婚配之道,曾经精确概述为“门当户对”——因为婚姻并非男女双方的个人结合,也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在农业文明下,可以延展为两个家族的结合,情况更加复杂。
    以3国为例,本文列举的大量“猥婿”与“傲妇”均是权门子弟,至少也是官宦人家。即使像“因色登位”的甄夫人,也出身中山豪族,“世吏2千石”(2千石本指郡守,后泛指高官)。
    文昭甄皇后,中山无极人,明帝母,汉太保甄邯后也,世吏2千石。--《魏书文昭皇后传》
    像郭女王或者毛皇后那种“贱人暴贵”的案例则相对稀少,主要集中在江左地区,即东吴宫廷。
    虞氏曰:“曹氏自好立贱,未有能以义举者也。”--《魏书明悼皇后传》
    (毛)嘉本典虞车工,卒暴富贵。--《魏书明悼皇后传》
    然而即使是官宦人家的婚配,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悲剧,乃至自相戕害,酿出人命。
    有妻诬夫者(清河公主与夏侯楙),有夫害妻者(司马师与夏侯徽),有夫妻互相仇视者(刘备与孙氏、孙秀与蒯氏),其余大小案例,更是不可胜计。
    至于颜之推谈到的“卖女纳财,买妇输绢”等“市井之事”,更是婚姻悲剧的高发地带。
    1旦把钱财当作唯1标准,“计较锱铢,责多还少”,那结果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然可悲可叹者,乃而今仍在上演…
    借用1句现代歌词,便是:
    我仿佛看见,1出悲剧在上演。
    正如《颜氏家训》所言,猥婿在门,傲妇擅室,贪荣求利,反招羞耻,必须要慎之又慎啊。
    古往今来,欲借婚姻而登龙门者,多如牛毛;成功之人,却凤毛麟角。
    成功没有捷径,脚踏实地就是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