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军粮,婚礼忙下
    赵旻微笑颔首:“无妨,子敬,我等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荀文若智计虽高,但我等有大义在手,且奉天子秘诏行事,便是荀文若,亦不可过于逼迫我等。”
    他微微沉吟后,目光陡然变得坚定起来。
    读者身
    “子山,你去请子扬至此。如今荀文若既已知我计策,我等当另谋新计!”
    步骘行礼而去。
    俄而,刘晔随步骘匆匆而至,躬身作揖道。
    “主公欲改变策略?”
    赵旻示意3人安坐。
    见3人坐定,赵旻昂然道:“子敬,子扬,子山,而今荀文若既已知我等之计,我以为,不如索性高调行事,诸公以为如何?”
    刘晔失笑作揖:“主公,愚以为此事不可急于1时也。荀文若早已察觉端倪,甚至已察知主公全盘大计,其人既隐忍不发,其中必有蹊跷。主公万不可自乱阵脚!”
    赵旻微微颔首,旋即问道:“子扬,荀文若有无可能以此事为饵,诱我伯符兄长?”
    鲁肃心中1凛。
    刘晔果断摇头:“主公多虑矣!荀文若既知主公之谋,何必再画蛇添足,徒惹是非?
    说app—<—>
    愚以为,荀文若或暗中调集死士刺杀主公,或暗中阻挠主公攻略关中,甚或…”
    言及于此,刘晔笑而不语。
    在他看来,他最后那种猜测的可能性最大。
    鲁肃失笑道:“主公武艺不凡,且出入皆有主公本部亲兵相随,荀文若无机会行刺;
    其人阻挠关中或有可能,但弘农郡有文先公坐镇,荀文若鞭长莫及。
    是以,愚以为主公应静观其变,不可自乱阵脚。”
    步骘亦向赵旻作揖道:“主公,子敬兄、子扬兄所言极是,我等应继续观望,暂不可轻举妄动也。”
    刘晔又笑道:“主公,荀文若之心意易判耳。李曼成之兵1日不撤,主公便1日不可高调行事,而今我方1切正步入正轨,主公万不可因此而前功尽弃。”
    赵旻叹了口气:“子扬,仲德(程昱)、公仁(董昭)2人,会不会因我遇险?”
    刘晔和鲁肃同时失笑:“主公关心则乱。以其2人之能,便是脱曹自立,而今又有何妨?”
    —.@>
    刘晔和鲁肃的这对战略家组合,此刻威力尽显无遗。
    他们2人3言两语之间,便将如今赵旻的预警、应对方案分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荀彧在知晓赵旻谋划的情况下,李典防御赵旻的大军若突然撤兵,便说明荀彧另有所谋。
    否则,赵旻便可无视这1切,继续按部就班地实施自己既定之战略。
    当然,也就是继续苟下去。
    简而言之,荀彧如今态度虽然极为暧昧,但赵旻大可不必因此而自乱阵脚。荀彧知道赵旻谋划又如何?
    关键在于,曹操如今尚不知情。
    赵旻当机立断:“既如此,我便暂且观望。”
    步骘作揖道:“主公,需不需要向元直说明此事?”
    赵旻失笑摇头:“不必。李曼成若有异动,元直必会第1时间遣斥候告知,且其人必会果断下令渡河。”
    徐庶对于战机的把握能力,绝非刘晔和鲁肃可比。其人之短板,恰恰是刘晔和鲁肃之所长:战略眼光及战略布局。
    赵旻对于自己目前的人员配备,相当满意。
    猛将可遇而不可求,有1个颜良在,赵旻便已知足。
    遑论满宠也可充当半个猛将使用。
    燃眉之急既已解决,赵旻便挥手宣布散会。
    临走时,刘晔复又作揖道:“主公,待此间事了,仍应以稳固我方诸郡国为先。
    主公可遣元龙兄(陈登)秘诣长文(陈群),以问明许都之局势,如有可能,主公当将而今之情况秘奏于天子。”
    刘晔不同于来历可疑的大耳朵刘备,其人是光武帝刘秀之子刘延嫡系后代,正儿8经的大汉皇叔,刘协是他毫无争议的族侄。
    所以,刘晔对汉室之忠心,根本毋庸置疑,他只会比刘备更忠心。历史上刘晔为了自保,不惜揣摩曹叡心意,结果仍不得善终。
    同理,刘表对汉室的忠诚,也同样毋庸置疑。
    @说-app&——>
    唯2的例外,恐怕只有那已作古的益州牧刘焉和死而复生的刘岱。
    赵旻颔首称善。
    “我已召元龙返回陈留,陈长文(陈群)与荀文若乃通家之好,我等或可通过陈长文,察知荀文若之心。”
    于是乎,众臣皆满意而退,自去协助张绣兄弟归置军粮。
    赵旻则留于中军帐,处理程昱、董昭、颜良、满宠、卫旌等人发来之秘报。
    根据颜良派斥候送回的情报,赵旻心中已隐隐确定了1点。
    赵旻处理完政务及军务,是夜于营中设宴犒劳麾下,兼为步骘接风洗尘。
    赵旻已经预见到,婚后至少两3日内,自己将无暇处理公务。因此,趁设宴之时,他对麾下众人做了1个简单分工:
    刘晔和鲁肃处理各地发来之奏报,严畯、步骘、诸葛瑾3人协助,华歆后日便启程赴谯县任豫州刺史,由张飞护送。
    张绣暂时亦无暇处理军务,先由张琨代为处理,陈留太守耿纪辅助张琨。
    p>  徐庶仍坐镇鸿沟东岸军营,刘辟、龚都协助其人。
    安排妥当1切后,赵旻暂时无后顾之忧。他终于可以忙里偷闲,抽空结婚了。
    这段时间,赵旻因杂事太多,有些冷落张凝,正好趁此机会与张凝互诉衷肠。
    翌日,繁冗而又充满仪式感的东汉婚礼正式拉开帷幕。
    婚礼,顾名思义,为“昏礼”,也就是黄昏时才算正式开始的大礼仪。
    但婚礼前的流程也同样繁琐。
    其中1个环节为:赵旻手执铜雁,去骠骑将军张绣府上迎亲。
    单单这1个环节,便耽误了许多时间。
    东汉末年,宾客到场致贺已形成习俗。
    陈留城豪绅名士众多,赵旻又素来平易近人,何况赵大娘1向大方,陈留城中热闹程度可想而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绝不为过。
    p
    因此,作为婚礼主角,赵旻和张凝被折腾得苦不堪言。
    夫妇2人结发、拜高堂、饮罢合卺酒后,终于可以进洞房。
    而此时已是亥时中。
    东汉时的习俗,新娘子是没有盖头的。因此,不仅赵旻,便连张凝也笑到表情僵硬。
    看官们以为,夫妇2人进洞房,婚礼便宣告结束?
    东汉闹洞房远比咱们想象中要热闹好不好!
    这当然难不倒在前世闹过战友们无数次洞房的赵旻。
    遑论这个腹黑男还可以用大义来压人。
    赵旻言语极为冠冕堂皇、义正辞严。
    “而今天子困于许都,关中民不聊生,袁曹2人鏖战官渡,中原百姓煎熬,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是以,明日旻需勤于政事,尚请诸公高抬贵手!”
    说,
    赵旻麾下幕僚以文臣居多,因此,听他这么1说,众文士便不好闹得4无忌惮,只是劝赵旻多饮几盏酒而已。
    张飞这个混不吝却根本不吃这1套。
    “咚”1声闷响,张飞将1个陶坛置于几上。
    “阿旻休得胡言!你不饮尽此坛中酒,我张翼德誓不罢休!”
    这个陶坛能装后世十市斤酒。酒当然是产自中山国的冬酿,也就是“醴”,乃是1种在冬季以糯米酿造的奶白色上等清酒。
    在这个时代,中山冬酿的地位及价值,相当于后世国酒。
    虽然这种中山冬酿,无论口感、外观还是酒精度数均与后世醪糟相似,但这毕竟是十市斤。
    赵旻这个腹黑男心中暗骂:你这黑厮等着,老子1定把你历史上的老婆给你找来,到闹洞房的时候老子折腾不死你!
    你既做得初1,老子便定要加倍做十5!
    赵旻不慌不忙,微微1笑。
    —*.—
    以荀彧荀文若堪比张良、萧何和陈平之智,他怎么可能察觉不到赵旻的计策?
    所以,荀彧的答案即将揭晓。
    东汉婚礼流程我不水文,因为这绝非本书重点,否则,仅仅1个婚礼,我就能水56千字,诸位大大不烦才怪。
    最近几章,以文士之间互动居多,但很快便将增加战争场面描写和武将间的互动。
    东汉的所谓清酒,实际上就是咱们所说的醪糟。这玩意儿完全可以当饮料喝。
    下1章将以情戏为主。
    最后澄清1点:此时的刘协,除了政令不畅之外,小日子其实过得挺滋润的。赵旻挡酒之词,诸位大大莫要当真。
    演义中描述的曹丞相在官渡之战前的不臣之举,那实则是历史上8年后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