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零九章 谋荆州,返陈留下
    历史上,孙权攻了1辈子合肥,然而直到他崩,都没攻下合肥,啃下9江郡这块硬骨头。
    这里不得不提起1个人:满宠。
    满宠劝谏魏明帝曹叡修合肥新城,起到了关键作用。
    而此时,任扬州刺史、将扬州刺史部治所改迁合肥的也是1位高人:刘馥。
    读者身
    此人名字虽与著名软蛋韩馥相同,能力却比后者强出不知凡几。
    9江郡,从此成为了孙权大帝1辈子得不到的白月光。
    孙策当然也早就想得9江郡。
    因此,他此问1出,周瑜便不假思索道:“主公,可也!”
    周瑜已通过步骘,完全了解了如今天下大势,于是他侃侃而谈。
    “主公先前所虑者,1为广陵郡,2为汝南郡也。今此2郡既已尽归卫将军管辖,主公便无忧矣!愚以为,9江郡唾手可得也。”
    随着赵旻老6的计策逐渐成功,9江郡已经渐渐被孤立。
    因此,虽然对赵旻而言,夺9江郡仍算得不偿失,但对于占据扬州5郡的孙策而言,却是其人凑齐扬州6郡之天赐良机。
    孙策颔首,复又问道:“既如此,夺9江郡后,公瑾,我等可否取江夏郡?”
    孙策迁治所至丹徒目的,至此昭然若揭:他要谋夺荆州,与赵旻隔江而治。
    身
    镇守江夏郡的,如今还是孙策的杀父仇人、荆襄名门黄香后代、黄月英的族亲黄祖。
    对于孙策而言,江夏郡,也就是后世武汉、黄冈、鄂州这1带,由于可自江东沿大江逆流直抵,所以算是荆州门户。
    只要孙策叩开荆州门户江夏郡,便可长驱直入荆州。
    孙策认为,自己夺下荆州后,以长江为界,自己1方可与赵旻和平共处,其后便可徐图益州和交州。
    最终,天下十3州,赵旻据幽、青、冀、兖、并、徐、豫、司隶、凉州,外加荆州南阳郡、西域、辽西辽东、漠北等地;
    而孙家坐拥扬、荆、益、交4州,外加南中、交趾等地。
    此后赵、孙2家世代联姻,共尊天子,天下便可呈现为和平之均势,对庶民而言,未尝不是好事。
    好吧,孙策的想法,其实就是打着共尊汉室的名义,以长江天堑为界,行南北朝并立之实。
    周瑜预见到这1未来趋势,并对此深表赞同。
    “主公之策甚善!愚以为可。卫将军若至丹徒求亲,主公可与其人共商此事。只是…主公,我等虽共尊天子,但天子之归属…”
    ~
    问题之关键便在于此:大汉天子只能有1个。而且,孙策名为汉臣,如何实现世代据江东这1目的?
    孙策摆摆手:“此事易耳,从文奉天子,我为吴国公、封地为4州之地即可。孙家每年向天子交足量酎金,天子准许孙家世袭罔替,此事即可解决。”
    孙策复又看向步骘:“子山先生以为如何?”
    步骘又1次尴尬起来。
    此等大事,岂是我步骘能决定?吴侯未免高看于我也。
    他苦笑作揖:“骘必将吴侯之策向我主说明,待我主前来求亲之时,吴侯再与我主详谈为善。”
    孙策满意颔首:“此乃某先前与从文约定之事,从文必不会反对。”
    周瑜反复思忖后缓缓颔首:“主公可与卫将军缔结盟约,将此事妥善记录,其后孙、赵2家世代共守此誓即可。”
    孙策哈哈大笑。
    “是故,公瑾以为,家母仍将反对阿香为妾乎?”
    孙策这逻辑…毫无问题。
    孙、赵2家既然欲瓜分天下,那么还有什么关系比结亲更稳固?
    如此1来,大舅哥孙策与妹夫赵旻,可放心将彼此的身后交给对方,在毫无后顾之忧下各自攻城掠地。
    所以,谁若说孙策只是借父威名征伐4方的粗鄙武夫,那人1定不懂孙策,他傻傻分不清楚孙策和吕布。
    周瑜笑着作揖:“主公神机妙算。”
    孙策再次笑着摆摆手:“公瑾休要夸我,此乃从文之功也。”
    他收敛笑容,看向步骘、周瑜、周泰和陈武4人。
    “此番我于曲阿屯驻月余,1者乃借大军之势震慑吴郡士族,欲迁治所至丹徒;2者曲阿乃先父之高陵所在,某欲借先父之威,迫吴郡士族献粮、平价放粮,以纾解因迁治所,江东军民所生之怨;
    至于3者,呵呵,从文曾于广陵大败顾62家,我需于曲阿监督其2家,运送承诺赔偿从文之粮草至太湖,自丹徒运至徐州。”
    这就是孙策针对吴郡士族的反击手段:迁都!
    你们吴郡士族在吴县根深蒂固?无妨!
    我孙策将治所迁至丹徒,我倒要看看,你们是跟随我来丹徒,还是继续留守吴县!
    孙策的反击,恰如其人用兵1般,不但连消带打,而且1击致命。
    赵旻救下孙策后,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历史走向。
    孙策如此有政治手腕,其人又精于军事,统1大江之南绝非难事,大耳朵刘备将难以成就大业。
    周瑜由衷赞叹:“主公英明!吴郡士族被迫放弃经营多年之吴县,如此1来,其必将受主公箝制也。”
    这是典型的阳谋。无论吴郡士族是否随孙策至丹徒,他们都将极为难受。
    周瑜随即又道:“主公,愚以为卫将军所言之3名刺客,实乃妖道于吉之信徒也。”
    孙策笑着颔首:“公瑾放心,从文曾言明此事,某定会谨小慎微。”
    孙策看向步骘,正色道:“子山兄,粮草明日便可至丹徒,兹事体大,有劳子山兄亲自护送粮草经中渎水北上!”
    ~&
    步骘欣然作揖:“吴侯高义,骘代我主谢过吴侯。”
    孙策笑道:“1家人不说两家话,还望子山兄将某今日之言转告从文。”
    步骘正色应允。
    孙策站起身:“公瑾,幼平,子烈,明日义公叔父、伯海兄长(孙河)、子衡兄、子义皆将至此,我等明日起须尽快扩建丹徒方可。”
    3人同时起身,躬身应是。
    孙策笑得极为开怀:“今日诸位辛苦,我等不醉不归!明日起,全军禁酒,至丹徒扩建完毕后,某再与诸公1醉方休!”
    孙策的豪气,丝毫不亚于其先父孙坚,其人睿智之处尤胜孙坚。
    说孙策是借孙坚之名成就大业者,同样没有看懂孙坚和孙策的异同。
    孙坚虽英雄豪迈,却只是个政治小白,其人与孙策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比较这对父子最简单的办法是:将孙坚麾下诸臣与孙策麾下诸臣做个比较,就能看出孰高孰低。
    ~&
    只可惜孙权得位不正,对于孙策留下的许多能人,孙权都不敢重用!否则哪里还有大耳朵刘备什么事儿!
    翌日,韩当、孙河、吕范、太史慈等江东重臣,率数万大军、不计其数之粮草辎重赶来丹徒。
    程普、黄盖和孙翊此时已星夜兼程赶来丹徒。
    见诸多忠于孙策的猛将名臣6续至此,数万大军也安置妥当,步骘彻底放下心来。
    赵旻有多担心孙策,步骘这个赵旻的心腹近臣焉能不知?
    君不见鲁肃有多担心赵旻和孙策将这本书带歪?
    于是乎,步骘在与1众江东重臣聊过之后,到了与孙策离别之时。
    孙策亲自送步骘至丹徒渡口,临行前,其人又为赵旻准备了许多绢帛、珠玉等宝物。
    “子山兄为广陵人,可知应如何至陈留乎?”
    孙策有些不放心。
    ~
    步骘失笑道:“吴侯放心,骘自中渎水至射阳,于射阳县淮泗相汇处转渡泗水,再经黄沟至陈留即可。”
    这条路线的最大缺点就1个字:绕!
    然而,这条路线反而是最快的!
    因为这条路线全程漕运,可以日夜兼程,而且根本不用换船。
    孙策为何要自徐州北进,看官们明白了吧?
    这里,要感谢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
    他开凿的邗沟(中渎水)和黄沟,连通了长江、淮河、泗水和兖水。
    古代4渎,就这么被夫差连在了1起,赞美咱们老祖宗的智慧!
    孙策抱拳笑道:“子山兄珍重!运粮兵卒不急于归还,兄需劝从文尽快至丹徒!”
    曹、袁官渡之战时,孙策反复盘算过进兵路线,结果他发现:9江毫无机会,汝南更是无稽之谈,惟有北攻徐州1途可走。
    小说。app<,。a^^^pp。
    我个人认为:孙策派孙权攻陈登的广陵,是其人1大败笔。孙策若亲自率军北进,有很大可能,3国历史将被改写。
    韩馥确实是个软蛋,袁绍当时就是个光杆,偏偏成功夺了韩馥的兵将和地盘。
    孙权对孙策提拔的重臣1直高度戒备,这点同样值得怀疑。
    其实,只要仔细研究3部正史,便会愈发感觉孙权烛影斧声的嫌疑极大。
    罗先生无视孙吴,不是没有道理的。
    古代4渎指的是黄河、长江、淮水和济水。
    我们神州的大运河,便凝聚了我们伟大民族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