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零六章 遇高人,道秘辛
    身
    见2人有些疑惑,步骘笑着作揖道:“2位有所不知,徐州而今已尽归我主管辖,新任徐州刺史陈公,对我主极为佩服。”
    周瑜、周泰2人方才释然。
    其2人仰头望了望天色,见此时甫至巳时,便笑着应允下来。
    周泰抱拳笑道:“公瑾且随子山兄进江都城,某家须安顿1番麾下将士。”
    周瑜心细如发,他指着远处车队道:“此为子山兄之眷属乎?”
    步骘笑着颔首:“此乃骘族兄全家也,欲至陈留往投我主,骘族兄有1女,正值妙龄,略有几分颜色,骘已为我主求为妾室。”
    步骘说得极为谦虚,步练师又岂止略有几分颜色而已?说其人是天香国色亦不为过也。
    周瑜笑道:“既如此,瑜便随子山兄进江都城详谈1番。”
    步骘大喜。
    曲有误,周郎顾。
    说app—<—>
    美周郎周瑜周公瑾在江东可谓家喻户晓,步骘对周瑜仰慕已久,而今有机会与自己偶像促膝长谈,步骘焉能不为此激动万分?
    然而…
    步骘尚未来得及表达激动之情,便骤然听到1声冷喝远远传至。
    “此乃徐州江都县!江东之舰船不得无故登岸!尔等可有骠骑将军、卫将军之公文乎?”
    步骘和周瑜循声望去,但见1名仪表、气度皆不凡之青年,头戴进贤冠,身着直裾袍,正昂然骑于马上,冷冷看向他们2人。
    显而易见,此人定是新任8百石江都令。
    步骘微微躬身,作揖道:“见过令君,某乃卫将军麾下步骘步子山,正欲至县衙谒见令君。”
    汉代“令君”不仅是对尚书令的尊称,同样也是对县令或县长的尊称。
    说着,步骘恭恭敬敬自袖中取出1卷简册及封泥,递了过去。
    这是鲁肃为步骘求来的通行公文,封泥加盖有赵旻的卫将军印玺。
    !
    那青年见步骘真有公文,便不再托大,当即下马,双手接过,眯起眼端详起来。
    少顷,其人恭恭敬敬将简册及泥封递还,复又微微躬身作揖。
    “先生原来是主公麾下军师,请恕某冒犯之罪!”
    严格说来,步骘其实并无官职在身,军师更像是个荣誉称号。
    好吧,不止是步骘,就连鲁肃和徐庶,此刻也都尚未授予官职。
    谁让赵旻不但腹黑,而且猥琐呢。如今赵旻1方名义上的头头,可是骠骑将军张绣。
    张绣敢给赵旻的僚属授自己幕府的官职?
    陈珪的徐州刺史…好吧,那是赵旻便宜行事,并不算矫诏。
    因为刘协赐予了赵旻“假节”权限,所以赵旻有权临时任命6百石刺史。
    严格说来,陈珪只是暂代徐州刺史而已。
    说,
    然而话说回来,步骘既然身为赵旻的卫将军军师,那便说明人家步骘是赵旻近臣,这江都令焉敢得罪步骘?
    步骘笑着作揖还礼:“令君秉公执法,何罪之有?你我既属同僚,便无须如此多礼。”
    那江都令暗暗松了口气。
    他笑着作揖道:“某乃陈国梁习梁子虞也,原为海西长,因前江都令作乱为主公所斩,汉瑜公便派某至江都任县令。”
    海西长便是广陵郡海西县县长。因海西县是小县,所以其县令的官职为县长。
    步骘身旁的周瑜,便曾任居巢长,也就是居巢县长。
    梁习在历史上可不简单,他与满宠有些类似,都是以文官之身转为武将,因此同样可谓允文允武。
    历史上,他在并州刺史任上多年,斩杀过鲜卑、乌桓两族的“大人”,也就是这两族的王爷,以至于匈奴、乌桓和鲜卑人,听到梁习之名都瑟瑟发抖。
    当然,由于赵旻不在此地,步骘不可能清楚梁习有多了得,他只是觉得,这位比自己略长1两岁的梁习无惧江东兵威,敢于秉公执法而已。
    步骘感觉自己与梁习颇为投缘,便向梁习介绍了周瑜。
    ^*>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周瑜…如今算是江东孙策1方的4号人物。
    3号人物当然是彭城张昭张子布。
    至于2号…还用说吗,乃孙策左膀右臂之1:吕范吕子衡也。
    江东3老地位虽超然,但并非孙策1手提拔的心腹,孙策对此3人的信任程度比不上吕范、张昭和周瑜。
    梁习在广陵郡海西县任县长已有两3年,焉能不知周瑜何人?
    是故,其人索性主动邀请步骘和周瑜,同去县衙长谈。
    当然,他并未忘记自己的职责。
    “有劳公瑾先生将舰队泊至船坞,以免影响渡船泊岸!”
    周瑜笑着作揖:“子虞兄放心,幼平将军已去安置船队,我等定然不会扰民。”
    梁习满意颔首:“多谢先生高义!”
    长江渡口距江都城虽非咫尺之遥,但也相距不远。
    得知步骘的家眷中有赵旻未来小妾,梁习不敢有丝毫怠慢,他将步骘族兄安置于县衙后院之中暂歇。
    待1切安置妥当,头戴束髻冠的周泰也赶了过来。
    4人很快便于县衙1处偏厅坐定。
    周瑜作揖道:“子山兄,关于我主遇刺之始末,瑜盼兄详细告知!”
    步骘正色道:“公瑾先生,此事恐非3言两语可讲清楚。”
    周瑜失笑道:“无妨,瑜愿闻其详。”
    周泰对此也极感兴趣,他对梁习抱拳道:“梁令君但请放心,某家已严令将士们不得下船。”
    梁习虽听说赵旻救过孙策,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他对步骘作揖道:“还请子山先生详细道来!”
    这1刻,3人6只眼睛同时聚焦于自己身上,尤其其中1对目光的主人,还是自己的偶像,步骘只觉自己登上了人生巅峰。
    他收拾思绪后,组织了1下语言。
    “此事,尚需自孙仲谋率军欲攻匡琦之时说起。”
    赵旻第1次火烧中渎水时,步骘未亲眼目睹当时情景,然而,他通过自己与鲁肃、卫旌等人共同参与的第2次火烧中渎水,推测出赵旻第1次火攻时的大致情形。
    当然,细节处肯定不尽相同,但这丝毫不妨碍周瑜、周泰和梁习3人同时佩服。
    看官们莫忘记,汉末3国时期,正版的火神并非赵旻,当然也不是诸葛亮,而是周瑜!赵旻只是个盗版货而已。
    所以,万幸赵旻不在此地,否则若他看到正版火神对自己这盗版货佩服不已…
    那腹黑男1定会表面自谦,内心成就感爆棚。
    言归正传。
    当步骘讲完赵旻第2次火烧中渎水,周瑜哑然失笑。
    “贵主卫将军实乃妙人也!其人天时地利人和无1不察,然则…卫将军何必执着于火攻?此战法徒增杀伤,有伤天和矣!”
    步骘摇摇头:“公瑾先生有所不知,我主忧心…”
    周瑜打断了步骘的话。
    “瑜懂矣。卫将军实则忧心顾62家贼心不死,担心我主吴侯将来之安危也。其人为我主计,方才使如此毒计。子山兄请继续讲!”
    待步骘讲到赵旻生擒顾雍、6逊,以及…孙权,孙策却对孙权宽纵之时,周瑜神色骤然大变。
    “不好!我主今危矣!”
    他霍然起身,对周泰喝道:“幼平!你我须尽速启程!”
    众人皆愕然。
    周瑜迅速冷静下来。
    他叹了口气:“那3人绝非许贡之门客,实乃于吉之信徒也!老夫人及孙仲谋受于吉蛊惑久矣!
    说动孙仲谋者,非郭奉孝、顾元叹、6伯言之流,实乃于吉之信徒也!此3人不除,必为我主之大患!”
    读者身
    见众人仍不解,周瑜跺了跺脚。
    “老夫人及孙仲谋皆崇信于吉,然则于吉丧于我主之手,事后其人尸首竟不知所踪!
    其后,许贡之门客骤现,于吉于江东深孚众望,此事主谋为何人,诸公仍懵懂无知乎?”
    西汉与东汉服饰风格迥异。西汉流行曲裾宽袍大袖,东汉则是以直裾窄袖为美。
    进贤冠是两汉文官都喜欢的帽子。94版《3国演义》开篇时,玄袍文官戴的都是进贤冠,绛袍武官戴的是鹖冠。鲁肃似乎特别喜欢戴进贤冠,我印象中,诸葛亮似乎只戴过1两次。
    94版《3国演义》中,最常见的就是束髻冠和刘氏冠,吕布戴的便是束髻冠,刘备特别喜欢戴刘氏冠。
    西汉时,刘氏冠不是谁都能戴的;到东汉就没有那么多限制了。
    东汉末,最流行的还是进贤冠、束髻冠(小冠)、纶巾和帻巾。
    注意,在古代,只要男子及冠,只要其人非罪犯,都是要戴帽子的。成年男子出门在外,不戴帽子而披头散发,是极为失礼的行为。虽然束髻冠、刘氏冠只是盖住了发髻…
    3国火神当然是周瑜。据诸多正史记载,火烧博望坡的是刘备,火烧赤壁的便是周瑜。
    说
    汉代汉族人的“大人”,专指父母长辈,异族人…则指大部族的族酋。
    比如乌桓大人丘力居…
    于吉相当于如今跑到漂亮国的那谁谁谁,那是煽动力十足的妖道,孙策是必须要杀他的!
    于吉在江东,影响力非常大!张角的《太平清领书》,据说就是这个妖道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