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九十一章 逢高贤,过考验上
    赵旻等人骤闻这句阴阳怪气之言后,皆忍不住循声望去。
    但见,说话之人乃是1名头戴束髻冠、身高8尺、腰悬长剑的儒生。
    其人剑眉斜飞、目光璨然,鼻梁高挺、阔口重颐,颌下蓄短须,身姿挺拔,年纪与赵旻相当,竟赫然是1名仪表堂堂、气度非凡的美男子。
    脾气急躁的张飞从不看颜值,他忍不住喝道:“兀那小子!小小年纪竟敢大放厥词,不怕爷爷我1矛搠翻你?”
    那文士1手扶剑、1手捋须,昂然而立,神色从容不迫,嘴角犹自噙着冷笑。
    “可笑汝南人以为袁本初乃匡汉之英雄,殊不知其人与曹阿瞒无异,亦汉贼也!我观诸君皆仪表不俗,奈何从贼乎?惜哉!憾哉!痛哉!”
    赵旻心道:惜哉!憾哉!痛哉!如此颜值、气质双高之人…竟是个深井冰!
    你竟不知你张爷爷何等脾气性格?你真不怕他1矛搠你个对穿乎?呜呼!你这厮甚2也!
    当然,他这是现代人的思想观念。然而他忘了,他此刻正身处于启魏晋风流的汉末。
    至于这时代所谓高士风范…建安7子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们或多或少有些不正常,当然,也可以算作真性情。
    小说*,.欢迎下载<
    是以,深慕高士之风的鲁肃坐于马上,对那人作揖道:“这位先生好胆色!先生既知我等为袁公僚属,却仍无惧生死,敢于仗义执言。我等深感钦佩!
    然则,先生谬矣,袁公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以大汉4世3公名门之后、汉大将军自居,绝非汉贼!”
    这时代的土著鲁肃认为,此人如此做派,才算是高士风范。
    赵旻不愿当众听这帅哥作死的言论…
    汝南是人家袁老板的老窝耶!你不怕被乱刃砍成饺子馅?还是绝对不会塞牙的那种?
    于是他抱拳笑道:“我乃常山赵从文也,敢问先生高姓大名?”
    那美男子也不还礼,神情倨傲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某乃颖川单福也。”
    赵旻好险未被口水呛到。
    好1个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好1个颖川单福!
    徐庶徐元直,你还要不要脸!
    pp*<@*
    没错。
    具如此颜值,如此风范,如此胆量之青年,其人不是徐庶是谁?
    以赵旻之智,只短短35秒间,他便想到了单福…啊呸!隐姓埋名之徐庶的意图。
    于是乎,这显然比徐庶更不要脸的腹黑男,便火速滚鞍下马,匆匆行至徐庶面前,深深1揖。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旻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故深恐力有未逮,以致用猖獗,君谓计将安出?”
    赵旻这番话极为恳切,且姿态摆得极低。
    他求贤若渴之心,便连犹自气愤不已的张飞也微微动容,将刚刚摘下的长矛复又挂于德胜钩上。
    张飞自黄巾起义时起便跟随刘备,至今已有十余年。其人当然同样心向汉室,否则他不会以客将身份协助赵旻征伐4方。
    而且,赵旻在说出这番话时,与屏退众人的皇叔刘玄德截然不同,此刻,他们是在熙熙攘攘的通衢大道上。
    虽然赵旻率领着千余骑兵,但因其人打着“袁”字大纛,让袁绍老乡、汝南人民倍感亲切,所以此刻看热闹者甚众。
    换而言之,赵旻非常高调,他根本不避讳人群中的袁氏故旧。
    老子就是要匡扶汉室,救我汉帝,你们爱咋咋地吧!便是袁绍本人在此,他还能提出异议不成?
    再者说来,你徐庶虽然掩耳盗铃隐姓埋名为单福,但你既然拉风至极,我赵旻便不能让你专美于前。
    反正你们所谓名士,都喜欢这个调调。
    化名单福的徐庶果然因之动容。
    他略略躬身,作揖还礼:“从文贤弟,此非密谈之所,请随我来!”
    赵旻暗暗鄙视:
    你这就绷不住了?无妨,老子连3顾茅庐的心理准备都已做足,绝对能让你感受老子的1片拳拳之心。
    当然,表面上他仍是恭恭敬敬行礼:“旻悉随君便!盼君为天子、为苍生计,不吝赐教!”
    徐庶微微颔首:“贤弟且随我至县衙!”
    赵旻、鲁肃对此毫不意外,卫旌略1错愕便即释然,惟有张飞反应不及。
    “后生,为何去县衙?”
    赵旻含笑向张飞抱拳道:“叔父有所不知,将黄巾作乱之紧急军情传回平舆县者,正是这位单先生。”
    徐庶同样对此毫不意外,他微微颔首:“龚都、刘辟密谋之时,区区恰于弋阳孤身游历,侥幸得闻1些隐秘之事。”
    弋阳当然不是后世弋阳,而是信阳潢川县。
    其地处大别山山区,也是汝南郡最南端之县,恰好位于江夏、汝南、庐江3郡正中。
    赵旻心中恍然大悟。
    徐庶应是自襄阳沿长江顺流而下,至江夏后,其人听闻汝南有变,便径直向北行至弋阳。
    值此乱世,他居然敢孤身行走,他这份胆量和武艺,绝非寻常人可比。
    赵旻向张飞和卫旌抱拳道:“既如此,便有劳叔父、子旗兄安置兵卒。”
    .pp<.>>@!
    他说是遣2人安置兵卒,实则是去太守衙署行夺权之事。
    汝南郡如今太守空悬,卫旌此来,便是携印上任。
    前文提过多次,汝南毗邻荆州刘表的江夏、扬州孙策的庐江,辖漯河、驻马店、信阳、阜阳和亳州部分区域,乃是前线要冲。
    然而,汝南功曹、兵曹、太守掾等佐2官和幕职官,基本均为汝南本地人。
    卫旌虽说戴进贤冠、佩太守银印青绶上任,但其人初来乍到,又非本地人,谁会真把他当回事儿?
    所以,张飞率千余骑兵随行,便可助卫旌以武力行夺权之事。
    这种小业务,对于此2人来说简直熟练至极。
    因此,赵旻和鲁肃仅率1队骑兵,便随徐庶走向县衙。
    吩咐骑兵候于衙外后,赵旻和鲁肃,随徐庶径直走入县衙大院中。
    此时已是戌时,那平舆令正要下令放衙,也就是下班,却见徐庶带着赵旻和鲁肃至此,表情登时有些惊疑不定。
    读小说
    鹖冠绛袍、典型武官打扮的赵旻,亮出其人袁绍大将军府的中郎将印绶后,便指着太守衙署的方向,令平舆令前往太守衙署觐见新任府君。
    万石卫将军的金印紫绶他当然不敢亮,他担心吓坏这比千石的郡治县令。
    进入县衙后,赵旻和鲁肃对徐庶的能力有了最直观的认识。
    其人虽无官无职,但所经之处,无论县丞、县尉等县令佐2官,还是2百石、百石甚至斗食小吏,均对其人毕恭毕敬。
    行至无人处,徐庶解释道:“平舆县已知不足3百里的弋阳生乱,是以虽至戌时,却仍未放衙。
    某在此已停留多日,因担心生灵涂炭,故而协助府县处理政务,是以与太守、县令2衙均相熟。”
    赵旻心道:好嘛!满宠前脚甫1被张绣俘虏,你后脚便鸠占鹊巢,玩得简直溜溜溜啊!
    徐庶指着后衙中1处砖瓦房。
    “此便为某暂居之所,请!”
    此时暮色初临,徐庶点燃油灯,正要取出壶和杯,便被赵旻阻止。
    他没有喝生水的习惯。
    3人分宾主坐于席上后,赵旻当先开口:“徐先生,尊师德操公1向可好?”
    徐庶如遭雷击,难以置信地看向赵旻。
    鲁肃闻言,也疑惑不解地看向赵旻。
    徐庶很快便镇静如初。
    他作揖道:“家师1向与世无争,身体自然健旺,只是…从文贤弟何以知晓此事?”
    赵旻含笑抱拳:“元直兄还要苦苦相瞒?旻欲信大义于天下,君谓计将安出?”
    所谓魏晋风流,实则是9品中正制、黄老思想盛行、门阀逐渐成型等诸多因素综合造成的1种独特文化。
    《世说新语》这部记载魏晋士族言行的笔记体小说,将魏晋风流描绘得极为生动、传神。
    建安7子之1的王粲王仲宣喜欢听驴叫,所以,在他葬礼上,1众士人…便集体学驴叫。
    小说@
    汝南毗邻荆扬2州,至于徐庶为何出现于汝南,后文剧情会带出来,司马徽即将登场。
    县级长官的俸禄从3百石到1千石不等,平舆县做为汝南这种大郡郡治所在,其县令俸禄比千石不足为奇。
    赵旻要以徐庶做为支点,撬动司马徽的弟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