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八五当家做主 > 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周大娘
    藏品的事儿好像是过了关了。
    但是还是让叶总心漏跳了半拍。
    其实,但凡赵馆长一行人认真的看过一些展览馆的展品的话,毕竟那几块石碑上就记录了一些重要的东西。真要仔细看过这三件东西禁不起推敲。
    意识到这一点,叶总还是决定再去淘一些其他的玩意儿,将这三件收藏起来。
    叶总这天正在展览馆里安排工作,有一个老太太来找她。
    “你肯定认不到我,我是隔壁七大队的我姓周,今年八十六。”
    “周大娘,您老健旺。”
    还别说,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老太太精瘦精瘦的,穿的衣服质地不太好洗得已经发白了,头发梳得一丝不乱的,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一个爱洁净的老太太。
    “呵呵,托政府的福,我呀,能吃能睡。”
    老太太说话笑眯眯的。
    “我听说叶总这儿收东西,所以拿了点过来,不知道你要不要。”
    “周大娘,您随我进来,我让人来看看。”
    叶总不懂行,又不能次次都问杨智,杨智也有不懂的地方,最后在他的推荐下请了一个叫彭文隆的老人来专门掌眼。
    老人也没有什么文凭更没有头衔,就是祖上解放前在当铺里当差,他那时候才几岁就在里面玩儿,玩着玩着也玩出了些名堂来。
    解放后偷偷摸摸的干过古玩店,后来特殊时期自然啥都不敢干。
    再后来政策放开了,他又重操旧业,可惜的是运气不咋的,被人算计了一
    次直接干光了家底儿导致妻离子散。
    经历得多了也就看淡了,此后也就过上了平凡的小日子。
    但是有些爱好是刻进了骨子里。
    他不玩不买,但是不妨碍他看啊。
    有一次在古玩市场杨智在看一个东西的时候有点拿不准,这位站在旁边,以旁人不可察觉的轻轻的摇了一下头。
    杨智看懂了,又拿着各种观摩,最后嫌弃价格贵放下东西走了。
    杨智看到老人走向了另一边,状似漫不精心却跟了上去。
    然后就请老人喝茶。
    要说,老人这种行径在古玩市场是要挨打的。
    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提醒杨智,让他免了一笔损失,这个人情他肯定要还。
    而且,杨智也很乐于结识这种有本事的人。
    彭文隆其实对杨智很熟,是因为他经常在古玩市场转,也经常看杨智下手买些东西,有时候会捡点漏,有时候也会失手。
    就觉得这个人还不错,见他要踩大坑这才冒着风险提醒。
    既然他相邀喝个茶聊个天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一聊两人就真正是兴趣相投。
    大约也是因为杨智年少时曾经走江湖,这种江湖气息很合彭文隆的意,两人就成了忘年交。
    岁数差三十多,杨智喊他彭叔他不应,非要和杨智称兄道弟。
    于是杨智就有了这么一个老大哥。
    见他一个人过日子,经济也不宽裕 ,杨智时常就会请他喝酒喝茶下馆子,然后一起去淘些小玩意儿回来。
    叶总的展览馆里
    有二十八件展品都是杨智借出来的。
    当叶总提出想找一个专业的人来帮忙掌个眼时,杨智立即就想到了彭老。
    又因为他无牵无挂没有经济来源,到这儿来养老吃住在幸福院,还能上班继续他的爱好。
    彭老就欣然同意了。
    “彭老,您帮忙给看看这些东西。”
    将周大娘带进来,周大娘从布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布包,布包打开,然后就是一个小小的木箱。
    叶总看到里面的东西真的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彭老拿起看时,仔细的看了一眼周大娘。
    “你这个大姐,怕是解放前地主家的小姐吧。”
    “呵呵,兄弟你眼光还毒辣呢。”
    叶总……
    所以他们都是高手?
    “我家以前确实是地主,只不过名气不大,后来……我想方设法的就将自己的这些小东西留了下来,早些年不敢拿出来,现在老了,原本想留着给子孙后代做一个念想。结果我孙子在城里要买房子,说要首付几十万,要不然就娶不上媳妇。”
    “东西是死物,我寻思着哪怕换不了多少钱呢,多多少少也我这个当奶奶的一片心意。”
    “大姐,你可信我,我不会乱说价。”
    “信,我这些也都是小玩意儿,值不了多少价。”
    确实是些小玩意儿。
    有银手镯,银耳环,发簪,还有大洋,铜板,方孔小钱、……林林总总,大约有三十来个。
    “那行,我就给你估价了。”彭文隆对旁边的助手小李道
    :“你来一一记好。”
    “是,彭老。”
    小李立即就拿出纸和笔来写。
    “光绪元宝是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由湖北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钱,之后各省纷纷仿效……”
    “光绪元宝在1898年到1907年间发行,正常成色是百分之八十九到百分之九十。正面铸造有铭文,项部铸楷体,底部铸货币价值……”
    叶总都听入迷了,
    什么叫外行看热闹门行看门道,这就是了!
    “大妹子,这个银元保存得好,品相不错,包浆也很好,没有残缺,目前市场价为大约八百左右。”
    “一个?”
    “嗯,一个。”
    “那我这儿一共有九个,你看?”
    “这几个不一样。”彭文隆边看边评论,边报价。
    要说,他也是每一次遇上这样的老板。
    叶总让他来上班,给他说的一个要求就是:不坑人不害人。该多少就多少,买个心安。
    若是别的人家,就周大娘这些银元肯定会被她这句话直接打包卖掉了。
    而彭文隆一一鉴定后发现了一枚“乾隆宝藏”。
    “这个是乾隆六十一年的东西,距今已经两百八十多年了,这个值钱。”:
    能有多值钱?
    “两万左右。”
    一听到这个价格,周大娘脸上都露出了微笑。
    “那时候小,拿到银元也不知道怎么用,就放着了,可惜了,有好几枚呢,后来都不知道放哪儿去了,就只有这一枚
    了。”
    最后,老太太这一箱子的小东小西换了四万八千块钱。
    当然,这钱还是叶总给上浮了一点的。
    “我还有些钱,能不能换钱?”
    “还有什么钱?”
    “解放后各种纸币和布票粮票油票这些,值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