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八五当家做主 > 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农耕文化展览馆
    “我们家以前都是贫农出身,哪有什么老古董噢。”
    村民们就乐了。
    “我家还有一个斗,是我爷爷那个年代用过的,还别说,那时候的木工手艺好噢,现在都还上好的,一点儿都没坏。”
    “婶子,你拿来我看看。”
    这东西是解放前的计量工具。
    叶总只记得有升米恩斗米仇的故事,还真没见过斗长什么样子。
    老太太立即就跑回家将斗背来了。
    叶总看是,这是一个木板结构做工非常精细,上大下小,开口呈圆形,四个侧面以圆锥形缩小,制作形态为为合卯契合,全斗上下没有一颗钉子。上下两个圆口边用铁皮包裹着,小斗中部有一个大铁环紧紧箍着。
    小培外表分为上下两部分,并各有三根铁棍将中间的大铁环与上下两个圆口边铁皮连接起来,大铁环和一下两个圆口边的铁皮包浆都还很好。
    小斗的上部刻有“福禄寿”三个大字,下部刻有“小斗,光绪戊申”字号。
    叶总拿手机百度了一下,好家伙,这斗是1908年的。
    上百年的历史,还保留得这么好。
    “这个斗您老准备卖多少钱?”
    “我不懂。”老太太笑道:“你看着给就成,放在家里也没什么用,我都用来装花生。”
    叶总……还真是难到她了。
    她不想亏了老太太,但也不能胡乱给价,主要是,她打算收一批这样的老物件。
    身边干这一行的人倒少。
    叶总将照片拍了发给杨智
    。
    毕竟这人读书比自己多,交际也广,随便找一个考古系的教授看看什么的应该还成。
    发了照片给杨智打了一个电话。
    “什么?”
    “我说我发了一个斗过来,你让人帮我看看,这个斗能值多少钱?”
    “行,我看看。”
    杨智很快就发了信息过来。
    “是什么木料的?”
    这可难到叶总了。
    她怎么知道是什么木料。
    “问问张木匠。”
    七十多的张大爷正背着手溜圈呢,听到有人喊他。
    来到叶家,拿着这个斗看了看。
    “榆木的。”
    “张木匠干了几十年的木匠,肯定是认得木料的。”
    “多谢您了,张大爷。”
    “谢啥呢,我这一辈子就和木头打交道,老了老了,其他的也不懂了,跟不上时代了,也越来越没用了。”
    张大爷叹息一声:“现在木匠都没人学了,我那些工具都生锈了,早晚卖废铁。”
    “张大爷,您的木匠工具也拿来,我也给你收了,咱们以后拿出来展览。”
    “啥,木匠工具你也要?”
    “要的,铁匠的,裁缝的,泥瓦匠的工具都可以拿过来,我都要收一套,先来先要,后来咱就不要了哈。”
    “算了,那是我吃饭的家伙,我还舍不得,等我走了的时候让儿孙来卖吧。”
    众人都笑他老古董,不懂变通。
    只有叶总明白,张大爷是真的舍不得。
    那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他的青葱岁月和那个年代奋斗的见证,都是故事都是历史。
    张大娘
    这个斗,杨智最后给开了五百到一千的价格。
    “一千就到顶了,毕竟木料不贵。”
    好吧,给她一千。
    张大娘一个旧斗卖了一千块钱。
    这个消息在大田坝不翼而飞。
    大家都找旧东西。
    “大妹,我家还有一把秤你要不要?”
    称,就是那种老旧的。
    “可以拿来看看。”
    叶总看到称星的时候惊喜不已。
    人们常说半斤八两,这是因为古代的称就是十六两。
    “这个,能卖给你吗?”
    “可以的”
    听总又拍照片问杨智,杨智回复。
    “两百左右。”
    行,给三百。
    反正,叶总不差钱。
    “你当真在家收古董?”
    “嗯,我要做这个农耕文化展览馆,万香投资两百万。”
    “行,你们有钱任性。”
    杨智能说啥?
    这种东西,收费没人来看,不收费纯粹就是为爱发电。
    “钱嘛,纸嘛,用了还会再来。”
    叶总继续收老旧东西。
    有人抬来了家里的石磨。
    这个东西就有点考脑壳了。
    石磨叶家都有。
    不过,这一层石磨倒是青石的,小巧玲珑的。
    花两百买下来。
    还有人问收不收家里的犁头。
    土地流转出去的人家确实好多年不种庄稼了。
    叶总挑选着合适的都收了,价格从几十到几百不等。
    收的东西也没地方放,就放在了万香的家里。
    反正她家自从老太太过世后就是空着的。
    姐弟俩都又好几年没回家了。
    等了大约一个月,叶总总算得到了批复,同意修建大田坝农耕文化
    展览馆,土地用地性质是商用。
    买地建房,叶总又喊了田波过来做这个工程。
    田波确实是讲究效率的。
    前前后后花了三个月时间完工。
    在又一个春节到来之前,叶总将收购的东西全都安放到位。
    她还有就是林富有家的那几块石碑。
    “都放在那里的,一直没动过。”林富有道:“当年你们说要修什么用又一直没来拿,我也没想到这些。”
    叶总让白司机安排了两个人去抬,然后将几块石碑带了回来。
    还有就是她床下的一些陶件,也不敢全都拿出来。
    只拿了三件出来,说是郭老爷子当年收藏的藏品之一。
    反正人都死了这么多年了,也没有人去和他对质。
    所以这个锅郭老爷子背定了。
    也不是捐,只是展览,所有权还是归叶总。
    2022年元月,叶总请了万香回来,还有县镇村三级领导干部,办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开幕仪式,然后剪彩。
    大田坝村农耕文化展览馆隆重开业。
    百零二岁的老爷子拄在拐在杨智的搀扶下一件件的看过来。
    “不错,很有特色。”
    “祖祖,我就想着咱们华夏是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现在的社会进步很快,科技发达,什么都用机械代替了人工,有些东西就被遗忘了。不说别的,像我们的下一代,很多孩子连庄稼都没有亲自种过,更不要说认识这些农业工具手工工具了。这些都有必要保存,让孩子们认识了解。”
    “
    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儿。”
    最后,老爷子的目光停留在了三件特陶制品上。
    “这是收购的?”
    “不是,是祖传的。”叶总小声的对老爷子说:“杨智家里的。”
    “那你得加强一下这里的安保措施。”
    “二十四小时保安 轮值,还有很多监控。”
    好家伙,老爷子不愧是是老爷子,练就了一双火金睛啊,一眼就看出这东西价值不菲。
    搞得叶总都后悔拿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