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八五当家做主 > 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年味
    年二十三,秀兰娘还在郁闷中。
    好在,小六和小五夫妻,郭露都回来了。
    三妹和黄维新带着福妹儿是在腊月二十五回来的。
    要说,秀兰娘现在对老三夫妻还是很看得顺眼的。
    不因为别的,就是逢年过节他们压根儿不用打招呼就回来了。
    为啥啊?
    因为苏老师和黄老师在村里养老啊。
    三妹一家子回来,两边老人都能看望照顾着。
    叶佳荣常常在想,这大约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嫁闺女不想嫁太远的原因吧。
    她记得上辈子自己有一个表妹就嫁了离家两千多公里的外省。
    几年才回来一次。
    不是说没时间,而是没钱。
    一家子回来一趟的路费都要花掉四五千。
    所以结婚多年也只会来了一次。
    值到小舅病重打电话才又回来。
    小舅又心疼她要照顾家里,让她回去。
    再病危时,她回来送了最后一程。
    那时候就哭泣了:都怪年轻不懂事,嫁这么远,父母面前难尽孝。
    因为她知道,这一次离去,又得多年后再回来了。
    娘家,成了回不去的远方。
    以前秀兰娘会说四妹嫁到京城远。
    现在也不说了。
    当然,她心里一定是很想念的。
    叶佳荣也给那边的老板打了电话,互致了新年的问侯。
    老板将小四的情况给她说了。
    就感觉,她是真的长大了。
    不过,她不愿意和家人联系,叶佳荣也懒得理她。
    毕竟,都是成年人了,谁也不能替谁做主,谁也不能插手谁的生活
    。
    二妹厂里也放假了。
    一家子就开始搞过年的东西了。
    新衣服,自然也是要买的。
    尽管老人们说不需要,去年买 都还崭新的呢,今年又买,哪能穿得过来。
    但是,叶佳荣总觉得过年不买新衣服就不叫过年。
    小时候,孩子们盼过年不就是盼着穿新衣服吗。
    这个传统的习惯得延续下去。
    若不然,真正是找不着年味了。
    吃的?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哪一天不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所以,吃上面也没什么可稀罕的了。
    “明天英姐和军哥他们回来,我们家还是搞一个团年吧。”
    每年腊月,李军和李英都会带着黄小苗回李家寨子过年,这是她唯一的要求。
    她说不愿意孩子爹过年的时候在李家寨子孤零零的一坐孤坟。
    每年过年回去一趟,就表示那个家还在根还在。
    “自然是要团年了,只是,要做点什么吃的,你们姐妹去商量。”
    孩子们都回来了,秀兰娘自然可以当甩手掌柜了。
    “一年到头,吃什么都不觉得稀罕 了。”
    叶佳荣突然道:“要不,我们搞点传统的来吃吧。”
    什么是传统的?
    “推一个豆花,打点糍粑,包点粽子,再蒸一些叶儿粑。”
    “你们也不嫌麻烦,那你们去搞吧,我是没那精力去干了。”
    叶总的提议得到了众人的点赞。
    传统的年,就搞传统的吃 的。
    于是分工合作。
    小五负责写几家人的对子,连着她老师黄老师家的一
    并写了。
    关大婶过来看到了也要了几副。
    大门房间门灶房门还有猪圈门都有。
    推豆花自然是男人的事儿,李少洋和郭海上,小六就去帮忙添豆子。
    “好家伙,这玩意儿还真是考验我的眼力。”
    有两次都差点被两个姐夫打着手了。
    二妹和叶佳荣则在包粽子。
    糍粑是准备明天上午打,新鲜些。
    几个小孩子则被叶佳荣安排去了百果园里摘艾叶。
    艾叶粑粑有一股子的清香,很得大家伙儿喜欢。
    过年吃艾粑是大田坝的习俗。
    既然是做,叶佳荣就准备多做一些,幸福院那些没有家人的老人们一个准备两个,到时候连着过年的福利红包一并送过去。
    有一件事,叶总一直做得不错。
    过年的时候,她会根据情况给幸福院的老人献爱心。
    有时候一个给一个现金红包,有时候是买衣服,或买裤子,或买鞋子。
    轮换着来,都是一些很必要的东西。
    所以幸福院的老人们都知道叶家的大妹是一个心善之人。
    也知道杨智越来越有出息。
    每年拿着礼物的时候都会说好话:菩萨保佑你们一家平平安安顺顺利昨;好人啊,好人一定有好报的,杨智的官会越当越大;大妹,你是个好闺女,一文去万文来,菩萨保佑你发大财……
    反正,各种好话说得叶总很开心。
    她有时候都在想,做这些事儿或许真的是有福报吧。
    你看,自己这些年是真的顺风顺水的。
    至于杨智的
    官……还真是。
    明年开班就要去省里工作了。
    每次回到大田坝的时候,叶佳荣就会觉得像是一场梦。
    当年嫁一个被人骂是二流子的杨智,没想到会是一股潜力股。
    硬生生成长起来当了这么大的一个干部。
    可不可以说,她驭夫有术?
    “大妹,听说你们在推豆花?”
    苏老师这些年虽然一年年变老了,但是精气神是真的好:“我可以来添磨,我当知青的时候在生产队帮忙干过呢。”
    “呵呵,苏老师,您老歇着吧,等会儿请您老帮忙点豆花。”
    豆花点卤水,那是需要很大耐心的事儿。
    听叶佳荣这么说,她自然高兴。
    “推得多啊?”
    去石磨边看时,好家伙,满满一桶的豆子。
    “大妹是个莽子,直接推了十斤黄豆,我说吃不完,她又说给幸福院那边的老人送点去。”
    “这个好。”
    豆花和豆腐,简直是两个味道。
    老人们一般都很喜欢吃。
    正说着话,郭露带着诚诚和福妹儿去摘了满满一背篼的白艾回来了。
    “先洗了晒一下,然后过一下,挤干水份,再剁碎了放进冰箱里,明天用。”
    叶佳荣将这种费工的事儿都交给郭露。
    “大姨,让诚诚和福妹儿搞吧,我还要去看书,师傅说了,玩是可以玩,但是学习别丢下了。”
    “我让你请你师傅来过年,怎么没来?”
    “师傅说她家人会来接她去过年呢。”
    “对了,小六,你怎么没让少海来。”
    “他倒
    是想来,又不好意思。”
    小六心里明白,李少海是不想让村民对她指指点点,避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