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八五当家做主 > 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区别
    云顶山村的经济确实很困难。
    在叶佳荣没有收山货之前,他们所有的经济来源都是孩子或男人在山外打工的那点钱。
    家里种的养的不出山都变不了现。
    这一切都是因为地理条件决定的。
    倒是云顶山镇附近的几个村子,因为叶佳荣承包了荒山创办了药材种植基地,在当地招了不少的村民种植打理,给他们增加了一点经济来源。
    有聪明的在药材种植基地卖苗的时候也会买来种,收采时就又有点收获。
    偿到了甜头的村民第二年就都在种了。
    叶佳荣的药材基地第二年就全面扭亏为盈了。
    好家伙,这玩意儿确实比种果木来得快。
    生长周期不长。
    不过,文孃孃对药材基地产出来的药材很不看好。
    “知道中医为什么越发越没落了吗?”
    叶佳荣讪讪,估计着,很大今天要挨批斗了。
    “一部分是因为不懂中医的人在对中医指手划脚;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的人不自信,不好好学想投机取巧,余下的一部分就是你们这种人,种药材!”
    看看,来了吧。
    叶佳荣也不反驳,就洗耳恭听。
    “中医要用道地药材,什么叫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指的就指某“道”某“地”出产的药材。
    通常是指的“地名+药材名”,如“怀地药”“苋桥麦冬”“茅苍术”等等。
    道就是古代行政区荀,汉代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置的县称为道。
    “文孃,这
    个产地会影响药效?”
    “李时珍在道地药材的观点就很明确:性从地变质与物迁……沧击能盐,阿井能胶……将行药势 ,独不择天水哉。”
    文孃孃说他的每味药材项下虽不像《本草品汇精要》那样专列一项,但每味药材项对地道地的论述很多。
    “像山药项下言:山药唯怀山药最佳,一方水土一方风物,一方风物一方道地药材。”
    叶佳荣……所以我才在云顶山脚下种啊。
    “徐大椿曾在《药性变迁论》中指出:当时初用之始必有产之地,此乃本生之土,故气厚而力全,以后移种他地,则地气移而薄矣。”
    “当时所采,皆生于山谷之中,元气未泄,故得气独厚,今皆人工种植,既非山谷之真气,又加灌溉之功,则性平淡而薄劣矣!”
    那怎么办?
    怎么越听越有一种负罪感。
    感觉是弄虚作假了一般。
    “药材是三分种七分采”文孃觉得很遗憾的就是不能天然生长。
    但叶佳荣能种在云顶山下也算点了一点点优势了。
    道地药材最根本的内涵是质量好,疗效优,也就是地道品质。
    其开成除与本身品种有关外,道素就是产地,就是道地产地。
    “文孃,我知道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自然条件影响中药材质师的几个因素,除了种质,环境、栽培技术外,采摘时间也要影响道地药材的重要因素。”
    “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秋桔
    梗,春柴胡,冬虫夏草,这些都是指同一植物因采集时间不同,药材质量影响很大。”
    炮制加工也很重要。
    这一点,文孃也是看不上。
    “凡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
    叶佳荣……她已经很用心的了,结果,在文孃的眼里,还是不及格。
    就好像,你已经很努力读书了,但在老师眼里依然是学渣。
    “炮制十七法你懂不?”
    叶佳荣摇头。
    她……好吧,她觉觉得自己顶多只能算是一个药材商人。
    “炮、爁、煿、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摋、?、曝、露”
    文孃每说一个字就写一个。
    叶总发现自己好像书读少了。
    其中的好几个字就不认识。
    心里不由得抽了抽。
    她是不是应该去进修一下文言文或中医专业啊。
    难怪她不懂中医,连字都认不全,这可真正是门都没法入啊。
    更不要说懂其中的意思了。
    “小露,给她讲讲炮制十七法。”
    “是,师傅。”
    叶佳荣就像一个小学生一样乖乖的坐在桌前,听侄女一一给她讲什么是炮制,哪一种方法怎么称呼。
    “炮即将药物埋于灰火中“炮”到焦黑。《五十二病方》的炮鸡就是将鸡裹草涂泥后将鸡烧熟,是裹物烧,即至炮生为熟。”
    “就像叫花鸡一样?”
    叶佳荣忍不住插嘴,坐在一边喝茶的文孃一个白眼丢了过来。
    叶总讪讪摸了摸鼻子,她真不算是一个好
    学生。
    明明在上课,怎么就说到叫花鸡上去了。
    “今天中午就吃叫花鸡。”
    文孃站起来施施然走了。
    留下了叶总姨侄女俩面面相觑。
    “大姨,叫花鸡好不好吃?怎么做的,要不,我们去做叫花鸡?”
    叶佳荣这才叫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甚至将小老师都带歪了。
    “行,先将这炮制十七法给我讲完,我们就去做叫花鸡。”
    “好。”郭露可高兴了。
    讲起来更是头头是道。
    看着这个数学全靠抓庵的小姑娘,叶佳荣感慨一句:真正是要因材施教,扬长避短。
    要是再将这个小姑娘埋头补数学,那才叫凄惨,估计着会越补越没自信。
    你看现在的她,神采飞扬,信手拈来,那就是青春最好的模样。
    “摋,打击之意,使药物破碎”
    “露,指药物不加遮盖地日夜间暴露之,即所谓“日晒夜露”。如露乌贼骨”
    ……
    “大姨,你明白了吗?”
    叶总听完,依然如一头雾水。
    “我好像明白了一点。”
    小老师就静听下文。
    “这些,都是人工手法做出来的。”
    所谓是慢工出细活。
    郭露就看着她。
    “现代化讲究的是高效,快速,如果按这些方法来,那就得亏本!”
    刚说完这话,就看到郭露脸上露出一另一副你自求多福的表情。
    眼睛似乎还抽了抽。
    叶总回头一看:完蛋,文孃孃就站在身后。
    叶总讪讪。
    她真怕自己这一席话将文孃孃气出一个好歹来,那就是
    罪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