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八五当家做主 > 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破例
    得知叶总将大本营搬了一个在云顶山脚下,小五小六都很高兴。
    叶佳荣也让李少洋背了一些中药材苗子回山里。
    “让山里的乡亲们都种,等可以收的时候就背下山来,我们公司收购。”
    对山里的那些村民,连合同都免了。
    叶佳荣还是很希望山里的人能搬出来住。
    毕竟她也不想小五小六真的就山里呆一辈子了。
    如果不是她们就会有另外的老师去。
    总归不是一个好办法。
    叶总自从知道李少洋有追求小五的心思后使唤起来也就一点儿也不内疚了。
    想当叶家的女婿怎么着也得付出点劳动力的。
    当年杨智可没少下地干活。
    一直以来都是家里劳作的顶梁柱。
    现在郭海虽然是服装厂的总经理,农忙的时候一样要下地挓土挑粪。
    反正,他们一直在家里,也没有一直干农活。
    清风乡的大部分村民都是这样的。
    农忙的时候,各家厂子还要放几天农忙假。
    就和以前学校放农忙假一个道理。
    都回家帮忙下地干活。
    不忙了就回厂上班挣钱。
    当然,也有些人没进厂,他们是手艺人。
    比如石匠、木匠、泥水匠、还有一些人则是挑着挑子下乡走街串巷:补锅、补鞋、卖麻糖卖杂耍等等。
    热热闹闹的乡村让叶佳荣想起了温教授的一句话:乡村不仅仅是农业,而是百业兴旺。
    谁说农村就该只干农业?
    中国农民就是百业生产者。
    工商建运服农林牧副渔十业并举
    ,乡村本该是这样子。
    山里人住得山,因地域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比如,山下的农民可以走街串巷修鞋卖豆腐卖烧饼等等,而山里就那么几十户人家,个个都自给自足,有点吃的相互交换品偿,没想过换钱,也换不了钱。
    所以,叶总还是默默的将这件事记在了心上。
    希望有一天能慢慢潜移默化的改变这个现状。
    “对了,大姐,章老师明天出院。”
    出院了,情况怎么样?
    叶总关心章老师,对李少洋改口喊大姐的事儿一点儿也不惊讶。
    主要是这人脸皮也是够厚的。
    比他大喊大姐也正常。
    “章老师花疗了三个疗程,整个人很瘦,原本梁老师是想住在县城儿子家里去,但是章老师要回山里。”
    回山里唯一麻烦的就是如果犯病了下山难 。
    “大家都劝不住,只好同意她回家,大约后天就会回云顶山。”
    叶佳荣想起了文孃。
    “你快将梁老师的联系方式告诉我一个。”
    梁老师听叶佳荣劝说来找文孃时,他愣了一下。
    “当真,这个老师我也听过名声,只是她要每个月十五才看诊。”
    “没关系,我去试试。”
    叶佳荣觉得情况特殊嘛,走一走后门文孃或许会通融的。
    “我就知道,你找我一准儿没好事。”
    “文孃,您老行行好,主要是章老师和梁老师真的很了不起。”
    叶佳荣将这两口子的事儿说了,结果文孃却是一脸的不在乎。
    “我们那个年
    代谁不是这样过来的?没得选择,也不会去做选择,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岂能为了一点钱就改变自己的初衷出卖自己的灵魂?”
    “也就是后来,世人的眼睛被金钱蒙弊了,他们做了本应该做的事在你看来是奉献了。这样做的人太少了就物以稀为贵了。这啊,只能说是社会的悲哀,”
    叶佳荣看着文孃,说得好有道理啊。
    可不就是这样的,现在的人真正是削尖了脑袋往钱钻。
    也真正是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
    没有钱真的好难啊。
    像章老师,要不是自己……咳,她的学生也在努力捐呢。
    估计着连化疗的钱都凑不够。
    “谁让她化疗的。”
    文孃冷不丁的说道:“这病,我是看不了了。”
    叶佳荣……原本就是晚期了,医生断言说最多就两三年的事儿。
    她也想能让章老师轻减一点痛苦。
    “带来看看吧,我没有把握不会开方子。”
    “好的好的,文孃,谢谢您啊。”
    文孃丢给她一个酷酷的后脑勺。
    “大姨。”
    从文孃的房里出来,郭露小声讲:“师傅对你真好。”
    啥意思啊?
    “听南师侄说过,师傅在疗养院每个月十五看诊,雷打不动。同时也没有人能破例让她除了十五后还看诊。你是第一个。”
    叶佳荣感动极了。
    文孃果然更疼我这个编外学生。
    “小露,你得好好学啊,你学了你师傅一半的功夫都是受用不尽的。”
    “大姨,你小看人不是?”
    叶佳荣……你年纪小我小看你不也正常。
    “我师傅说了,让我好好学,不能百分之百传授给我,也得学上七八分,要不然就不要说是她的学生。”
    行啊,小姑娘,你师傅对你寄于了厚望。
    “大姨,说个事吧。”
    叶佳荣看着她,小姑娘是又要挖坑?
    这套路熟极了,就像自己用在文孃身上一样。
    “我可不可以不去上学啊。”
    “不行。”
    断然拒绝。
    初中都没毕业就想不上学,你咋不想上天呢?
    “我觉得学习真的好无趣,一打开课本我就感觉自己是在听天书,翻开医书这些我就有精神了。”
    郭露没告诉叶佳荣,她上数学课的时候在背汤头歌。
    告诉了怕是会打死吧。
    “数学学不走是吧,我给你找一个老师一对一的补。”叶佳荣道:“或者,你暑假去礼德实验中学,让你三姨找一个名师指点。”
    “别别别,你还是给我找一个一对一的在这镇上补吧。”
    礼德实验中学,开什么玩笑,郭露打死都不去。
    听林大娃说,那地方简直就像是军营,吃饭睡觉连拉屎都有时间规定。
    郭露表示自己消受不起。
    “行,给你找一个老师一对一补。”
    话说到这儿,叶佳荣觉得还真有必要找黄维新和三妹了。
    大约,这孩子确实需要名师辅导了。
    别那么快否认,名师教导的方式不同。
    同样的题换一个人讲没准儿她就能听懂。
    “这周末给你师傅请一个假,我带你
    去礼德实验看看。”
    啊?
    要不要来真的?
    “只是去看看。”
    先摸一个底,合适就这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