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八五当家做主 >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代收
    尽管有诸多的不放心,叶佳荣还是下山了。
    下山的时候三个小伙子一人背一大包的菌子。
    “山上值钱的东西也有,只是要送到山下换成钱不容易,得需要劳力。还有一点就是,咱们这个镇上的人都有这些东西,也卖不了几个钱,除非都拉到大城市里去卖。”
    歇气的时候林东树叹息一声:“我们山里人真的挺难的。”
    “拉到大城市去卖也可以啊。”
    叶佳荣道:“你们在这个镇上有合适的人推荐,我来收这些山货,回头都拉走?”
    叶总可以交给小张,他的展销会一直如火如荼的巡回开展着,山货也是有销路的。
    “真的吗?”
    林东根一听惊喜不已:“我姨就在镇上住。”
    “那车子开到你姨家里去一趟。”
    叶总做事绝对不会拖拖拉拉的。
    车子开到镇上,林东树的三姨在离马路不远的一个房子里。
    山上山下房子最大的区别就是有瓦吧。
    也是五六间屋子的样子,带了一个小院坝。
    一行人还没走拢呢,一条大黑狗就叫出来叫得特别欢。
    “谁呀?”
    一个中年妇女手上拿着水瓢从大门往院外看:“谁来了,大黑,别咬?”
    “三姨,我来了。”
    “噢,是东树啊。”
    一边招呼客人进屋一边叫大黑住嘴。
    家养的狗儿就是那么乖,呵斥两声就停下来了,蹲在院坝里望着来的人眼睛滴溜溜的转。
    叶佳荣……果然是看家的狗!
    对姨侄儿带上门来的客人
    ,蔡凤霞很热情。
    连忙掺茶倒水,还将男人的烟拿出来请他们抽。
    “三姨,我们都不抽烟,找您是有点事儿。”
    蔡凤霞听说让自己做生意的时候有点紧张 。
    “我不会啊。”
    认的字也不多,算账也不行,最主要的是没干过。
    “不要紧,也不是什么大生意贵重物品,你就只需要在路口和家门口挂一个牌子,然后写上收的山货的名称,多少钱一斤,不会算账也不要紧,等会儿去给你买一个计算器。”
    转头问林东树应该有卖的吧?
    “不知道,只有去文具店问问。”
    然后找来了她小儿子做作业的本子。
    叶佳荣将山货的名称和收购单价都写了上去。
    “你就记一下收了多少斤,花费了多少钱。”
    “你帮我收,我也不会让你白干,每收一斤给你一毛钱的工时费。”
    蔡凤霞写想我要是一天收一百斤就有十块钱了,要是收一千斤岂不是一百块钱一天了?
    她心里也清楚,只要放出风声说自己家里收山货,大家肯定是跑得飞快送上门来的。
    这钱当真好赚?
    怎么觉得像是天上掉陷饼似的呢?
    不行,东树这孩子莫不是被人骗了吧。
    “东树快来帮我倒点开水。”
    警惕心还很重的蔡凤霞连忙将侄儿拉进了灶房。
    “你上哪儿找来的这个什么叶总?一个女人能当总?”
    “咋了,三姨?”
    “你怕是被她长得漂亮迷得七荤八窍了吧,有这么容易赚钱的事能轮上
    你?”
    “三姨,您可真是想多了。”
    林东树乐呵了:“三姨,人家真是大老板,在城里好多公司的。”
    “骗人的吧,她是女的。”
    在蔡凤霞的眼里女人就是相夫教子的,像镇上那些女老师女医生都了不起了,还有当老总的人?
    “三姨,您就将心放进肚子里吧,她才在山上收了一千多的菌子我们今天带下山来呢,也是在路上说起想做这个生意,我才想起你将人带来的。”
    蔡凤霞多次确认了说没问题后有点担心自己的能力了。
    “我能干好不?”
    “三姨,你想想钱,足不出户就能挣钱,你觉得你能干好不?”
    也是哈,这是一个挣钱的好机会。
    而且,人家连本钱都要留下来的,好像自己也没什么损失。
    “那我就干了?”
    “干吧,大胆的干。”
    林东树笑着给三姨壮胆。
    “我对你收货只有两个要求:一是品相好;二是斤两足。”
    “叶总你放心,我一定做好的,我眼睛尖着呢,肯定不会以次充好不会短斤少两。”
    这就对了!
    叶总将自己身上带的现金数了两千元现金给她。
    “这是我的电话号码,这笔钱收购完了我就来拉货。”
    镇上比山里好,至少有邮局可以打电话。
    “好的好的。”
    蔡凤霞要留饭,叶佳荣他们都有事儿自然是下次来吃了。
    叶佳荣将三个小伙子送到了县城。
    “以后我有需要都找你们帮忙噢。”
    留下他们的联系电话。
    “你找
    我是有点难度的。”
    李少海笑道:“有可能我出任务了不在,也有可能我值班走不了。”
    “我……我会尽量协调,我们老板还不错,只要我的事儿做完了或者不急的事儿他都同意我走。”
    李少洋总不能也学了堂哥拒绝吧。
    “我可以,我时间多得很,随时打电话都行。”最后只有林东树表示自己随时听从召唤:“不过,我们工地外面的小卖部的老板很拽,有时候打电话他不给喊。”
    “你回去的时候给他那里套一个近乎,重点说一下你的名字。”叶佳荣教给他一个经验:“每次接电话你们是给一元钱吧?”
    “是的,一元钱。”
    “那你以后就给两元,回头我给你报销,这样他就记得住你的名字了,也会很积极的喊你接电话。”
    这是叶佳荣上辈子的经验。
    那时候读书宿舍楼下有一个公用电话,周末的时候就会有家人打来电话找学生。
    老板不一定全部都会喊。
    但是她的没有一个电话漏掉过。
    因为每次她都不仅多给一块钱,还会买点零食什么的走。
    老板是一个中年大婶,自然将这个小姑娘记得熟。
    林东树听了这个主意决定试试。
    叶佳荣转身开车将那一车的干货拖回了大田坝。
    小五小六不回家,她得常回家看看啊。
    说起来,自己倒是最自由的一个。
    上辈子向往的时间自由社交自由金钱自由似乎都有了。
    还有就是几个小家伙要去上大学
    了,回家去热热闹闹的聚一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