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八五当家做主 > 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山寨
    天还没亮,就被李少海喊了起来。
    “疼,浑身都疼。”
    小五那叫一个惨:“我觉得我的腿已经不是我的了。”
    叶佳荣……
    我也疼,只是我没喊。
    倒是小六,这种难度对她来讲大约是轻松吧。
    没什么大的感觉。
    也是,人家是专业的,哪怕是病号呢,也比自己强。
    “一般人爬山确实是有点难,爬一天疼一周左右吧。”
    李少海背着四个包,没错,难得有机会回一趟家也给爸妈弟妹们买了一大包东西,原本自己这一包根本不在话下,加三个包的重量……哥依然能扛。
    最不能扛的是这三个姑奶奶。
    抬头看着天边的晨光,李少海觉得能赶在中午到山上的寨子吃午饭都够呛。
    老天爷啊,自己怎么这么倒霉催的。
    他宁愿出警去灭火去开门去爬树也不愿意和这三个姑奶奶爬山。
    太难了!
    真的,走几步就喘,再走就坐下来,然后,还有十万个为什么?
    “少海哥哥,你们那里的消防员哥哥是不是都像你这么帅?”
    小六看他臭着一张脸也能理解此刻的心情,特意打趣他。
    “差不多吧。”
    “差不多是差多少,你是你们队里第几帅?”
    李少海?
    “我谦虚点,我第三帅。”
    咳,第一的位置留给队长,第二的位置留给副队长,他这个一班班长占第三,不为过吧。
    “哈哈哈,少海哥哥,你可真逗。”
    小六性子是大大咧咧的,直接就戳破了他的谎言:“我觉
    得,穿上这些制服,你们都很帅,一般不容易分出来。我看还了一个文章,说一个警嫂找人的时候不看衣服不看脸,因为压根儿看不出来。”
    “那看啥?”
    这话连小五都觉得好奇。
    “看手上的小动作,这是他们夫妻俩约定的小动作。”
    “少海哥哥,你有没有女朋友?”
    “没有。”
    啧啧,李少海觉得自己被 伤害了,单身汪被小六刻意的戳痛心口了。
    “不会吧,你这么帅,怎么会没有女朋友,一定是你眼光太高了,普通的姑娘看不上。”小六认真的想了想:“要不,你给说个条件,回头我看我的队友们谁适合介绍给你认识。”
    叶佳荣心道够了哈,小六自己还是单身狗呢,居然要当媒人。
    当媒人,还是自己更有经验些!
    大约是因为小六活跃氛围的原因,也大约是歇了一宿胜利在望,她们很争气的在中午的时候 到了寨子里。
    绿树丛林中时不是有炊烟袅袅,鸡鸣狗吠,孩童的欢笑,还有大人的叫喊声。
    “看见没,那个唯一没有冒炊烟的就是学校。因为现在是放假,等开学后也会有炊烟,有些孩子家离学校远就带米来梁老师一起煮了吃,有些没带粮的也能吃。”
    “你听,他们喊的是什么?”
    小六好奇的问。
    “喊各家孩子回家吃饭了。”
    李少海绝对不告诉她,这是在骂儿子的话。
    他们说的是当地的方言。
    “你们有方言,我听不懂
    怎么办?”
    “有方言,也会说一点普通话,小孩子们就不用担心了,都用普通话,这都是梁老师的功劳。”
    那就好,小六的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哎……”
    突然李少海扯开嗓门大喊起来。
    这是朝着山寨的地方喊的。
    神奇的是,有人回应。
    “你喊的是什么?”
    叶佳荣确定他是在传递着某种信息。
    别看已经能看见房屋了,从这山里到山寨,据说还要走上大半个小时左右。
    “我告诉我阿娘我带回来三个客人,让她准备饭。”李少海笑道:“回应我的是我的阿弟,说知道了。”
    好家伙,这可真是一个通讯靠吼的神奇的地方。
    “走吧,从左边走就可以到学校了。”
    走了大约二十分钟左右,就看到了这个所谓的学校。
    如果你不是亲眼所见,你永远不知道在二十一世纪的山里还这样的学校。
    总共是五间土砖房。
    是的,墙就是土砖砌成的,砖里还有茅草根。
    屋顶没有瓦片。
    “这里山高路远,要瓦的话是在山下人工背上来,所以村里的房子见不到一片瓦。”
    见姐妹仨好奇,李少海主动解释:“山上的屋顶都是用这种茅草做的,放心,很结实,不会淋雨。”
    “那每隔上一段时间会翻盖一下吧?”
    叶佳荣觉得这和赵铁老家的屋顶的材质应该也是差不多的。
    “会的。”
    李少海笑道:“到了秋冬季我们村里男女老幼都会上山割草,然后给屋顶翻盖
    。”
    透过木头窗子,叶佳荣看见了教室里老旧的条桌条凳,还有黑板上方的红毛笔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在这个破旧的学校屋顶上空,飘扬着一面已经有些泛白的国旗。
    看着这一幕叶佳荣心里一酸,眼泪差点就流下来了。
    转头看小六,小六眼里也是那面国旗,盯着久久说不出话来。
    “走吧。”
    小五心里也很难受。
    自家小时候条件不好,很穷,上不起学。是大姐和杨哥挣了钱供她们读书。
    时隔多年的大田坝村小都被并到了清风乡中心小学去了。
    就算废弃不用的村小都比这个学校强十倍。
    “这里的学生都是寨子里的,从四五岁到十四五岁不等。”
    等等,十四五岁不是该上初中的年纪了吗?
    这里不是说只有小学吗?
    “寨子里穷,有些家里没人干活,一遇上农忙的时候就让孩子们回去帮忙,所以就耽搁了学习的时间。”
    农忙的时候上工,农闲的时候上课,所以,这里小学毕业的孩子一般都是十四五岁了。
    只有成绩好家里条件好点的才能按时小学毕业去镇上住宿读初中。
    “这就是他们的操场了?”
    小六看着这个似曾相识的操场,此时已经长满了青草,还有很多猫爪刺。
    “是的,等开学的时候孩子们会在梁老师带领下割草,铲干净,又可以在上面玩儿了。”李少海笑道:“每一个暑假后开学都是这种情况,山里别的不长,就只
    长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