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八五当家做主 > 第九百三十三章钱谁赚了
    “太行了。”
    兰锦瑟马不停蹄的带着摄像师跑到了清风乡大田坝村,和叶佳荣来了个面对面,仔细听完她的计划和安排激动得拍桌子:“叶姐,我最服气的就是你和杨乡长,这些主意都能想得出来。对了,这采访,你看……”
    无非就是谁出镜的问题。
    “你可以先拍景,吸引来了游客我们的计划才不是纸上谈兵,然后让杨智说几句吧。”
    叶佳荣自己不从政,出头让男人去。
    她来自于互联网络媒体特别发达的后时代,自然知道该怎么利用它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相对于别人的摆拍,杨智同志还是做实事的。
    叶佳荣当然要给他刷刷存在感镀镀金。
    都说夫荣妻,走上了这条路,叶佳荣自然是要当好贤内助。
    “走,叶姐,咱们上山。”
    多年未来的兰锦瑟走在大田坝村:“这里变化太大了,当年大火烧山的时候好像只有一条炭渣铺的机耕道吧,现在修成了沥青路?”
    “大火烧山后政府就出资修建了防火通道,村子里出力出地扩建了,通往山上的路比其他的路都要宽都要好。”
    “难怪。”
    走到水库边,兰锦瑟被山脚下漫山的樱桃花惊呆了。
    “叶姐,这山真是你承包下来种的。”
    当年火烧之后一片乌黑全是灰烬和浓烟,空气中弥漫着烟火气息,呛人。
    现在走到这里空气清新,放眼望去美不胜收,心旷神怡。
    “住在这里的村民真是好福气。”
    兰锦瑟实名羡慕了。
    “呵呵,村民羡慕你们城里人呢。”
    叶佳荣就笑了。
    有人说旅游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跑到别人呆腻的地方花光自己的钱,又回到自己呆腻的地方。
    这话没毛病。
    天天在这里干活的村民,谁也没将这些当成景,当成享受和福气。
    他们心里算计的就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赶着时节春种夏播秋收冬藏。
    果树开花了,村民们祈祷的是今年果子有一个好收成卖一个好价钱。
    去年果子大批量结果,有些人家种得多挑到镇上去卖但也没有好价格,贱卖处理了回来还有些怨气,说就不该听白乡长的,栽些果树没用。
    也有些人家种得少倒让孩子们打一个饱牙祭,又后悔没有多栽。
    村里人对花无感,再好的山山水水也看不出一个诗情画意来。
    倒是向往去城里,看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去看那里的霓虹灯,去那里打工挣钱。
    “叶姐,你说得好有道理。”
    兰锦瑟点头若有所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城里人羡慕农村人可以在地里摘菜在树上摘果子。
    “那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丰收没看到劳动。”叶佳荣笑道:“对了,锦瑟你做这个报道得有始有终,等果子熟了我们果园里还要来个摘果子的活动,到时候也这样搞,你也来采访。”
    “我一定来,一定来。”
    不过,这个摘果子又怎么搞?
    看花是大家拍照爬山玩,那摘果子呢?
    也让游客自己进园子里搞,能吃的东西还能放过,吃了岂不是亏本了吗?
    “你有多大的胃口?”
    叶佳荣笑问:“假如在一棵桃树面前,一个桃子少说也有二三两,你能吃几个?”
    “桃子啊,我最喜欢吃百花桃了,这么大的,我一次性能啃两个。”
    兰锦瑟比划道:“叶姐,你想想,我一个就能吃俩,要是十个百个上千个游客,还不将你的果园吃垮了?”
    “看把你能的。”叶佳荣笑了:“一棵桃子树挂果两三百斤,就算我的是新苗这两年初挂果减产一半也有一百来斤,两个还不到一斤呢,我也往上抛一点算一斤,你给我算算一千人能吃多少斤?我这果园里桃树不多,就一千二百棵。”
    兰锦瑟觉得自己的数学不够用了。
    但是,还是觉得不对劲儿,总觉得叶佳荣这样操作会亏本。
    她这不是赔本赚吆喝吗?
    “亏不了。”
    兰锦瑟看叶佳荣的眼神直接就迷糊了。
    她叶姐有一种山人自有妙计的感觉。
    “一斤顶天了卖三毛钱。”
    兰锦瑟想反对,城里超市卖八毛。
    “那是商贩从地里拉到城里去,中间还要付出油费人工费,他自然是要加价的。
    “加得也太多吧,种果子是你,但你赚的没有他赚的多,这都什么理?”
    这就是现实。
    兰锦瑟同志接受着叶佳荣给她普及。
    真正果农也好菜农也罢,种出来的东西能不能赚钱得看两个,一个是看老天爷。
    种地就是看天吃饭。
    风调雨顺就是老天爷的恩赐了,第二个看市场供求关系,供大于求就得哭。
    “农民最大的本事就是种田种地,对卖东西却是一窍不通。而且当蔬菜水果大量出产的时候,我们这些地方场镇上也是堆积如山,家家户户都产,要变成钱就全靠外在商贩。”
    商贩来了,见货多就随便他们挑挑捡捡可劲儿的压价。
    最后,一年多收了三五斗,价格却低得可怜,赚得并不比往年多。
    “真正赚钱的是那些商贩,消费者也没有节约到钱。”
    正是这个理儿。
    “到我的果子熟了,客人来果园里亲自摘给增添了不少的乐趣。而且,我不仅节约了人工费还节约运输费节约这些费用就当是她们吃的,还能帮我省不少呢。怎么算我都不亏本。”
    兰锦瑟跟着叶佳荣的思路走,最后发现:真正是一个最好的主意。
    以后让大家伙儿都来地里摘。
    “那得靠你帮我多多宣传。”
    要不然,消费者哪知道上哪儿摘果子去?
    哪儿有果子摘?
    “成,叶姐,包在我身上。”
    从开花到摘果,这里面的文章可以重复做。
    “这样也能带动地方经济。”
    来了人就得吃喝拉撒,回头还要买一些回家。
    “到时候,我会动员村里的婶子大妈们将家里鸡鸭蛋,地里种的菜什么都拿到马路边来卖,城里人来吃喝玩乐回头还能带一些回家,那是什么感觉?”
    “爽,愉快。”
    兰锦瑟觉得这个新闻报道稿内容有了。
    于是,这天晚上新闻报道中,清风乡杨乡长站在满园樱桃花树下侃侃而谈:“相约清风乡百果园,享受春天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