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八五当家做主 > 第八百一十章 谁来奉献
    叶佳荣计划是在靠近山脚水库的地方种葡萄的。
    结果周教授突然打了一个电话给杨智,转告她可以种毛竹。
    “周教授说毛竹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用途广,是很好的经济作物……”
    对啊,自己怎么没想到呢!
    葡萄那玩意儿虽然好,但是皮儿薄老金贵了,一碰就坏了。
    毛竹则不同了,种下去几乎不用管,雨后春笋……咳,毛竹好像是夏天才长笋子。
    不管怎么说,省心是绝对的。
    再想着水库上边栽毛竹,夏天还可以乘凉,挺好了的啊。
    就这么干了。
    叶佳荣直接跑去找周教授。
    “我也是最近去考察了一个山区突然间想起的。”
    周教授就知道叶佳荣是一个干事的人。
    转眼就跑到市里来找他了。
    “那个山区出产毛竹,可惜的是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不能变现,可惜啊可惜。”
    老教授一脸的肉疼。
    “你看看,我昨天还背了些竹笋回来,这个烧牛肉好吃得很。”
    叶佳荣……我想觉得好吃。
    “我下乡的时候就喜欢吃竹笋,烧肉炖汤凉拌都行,这次去山里我就找当地的老乡买了二十斤,来来来,忍痛割爱,我给你两斤。”
    “多谢您老了。”叶佳荣笑道:“您说得不错,烧肉炖汤都好吃,呶,我给您捉了一只鸡一只鸭来,还是活的。”
    叶佳荣其实是不想这么干的。
    真的,大老远的从乡下给搞两个活物装塑料口袋里走哪儿回头率都蛮高的。
    但是吧,老周同志清廉着呢,烟酒都不收,不送礼物她又过意不去。
    人家帮了这么多忙,怎么着也得表表心意。
    “你这?”
    周教授眨巴着眼睛:“你从乡下带来的?”
    “是啊,母鸡还能下蛋,喂点米每天一个蛋,菜刀靠边站;三天不下蛋,让它锅里见。”
    “哈哈哈,好好好,那我就收下了。”
    “多谢了,我还真怕您让我再背回去。”
    叶佳荣乐了。
    一老一少坐在那里就谈起了毛竹的种植技术,注意事项。
    总之,比果树省心得多。
    “我很期待你那边瓜果飘香的时侯去看看。”
    “随时欢迎您来。”
    “目前走不了,再过几年吧,退休了就来,到时候,你的果树也挂果了,我来给你做个免费的农技员,包吃包住的那种。”
    “那是我的荣幸。”
    叶佳荣告辞,去看了苏老师他们。
    “大妹来了。”
    黄维新已经出了院,或许是因为天天有老母亲盯着喝各种汤的原因,脸上总算看着一点肉了,但面色还是苍白的。
    “是啊,你感觉怎么样?”
    “好多了。”黄维新有些不好意思:“让你们受累了。”
    “您还和我们客气?”
    叶佳荣此次来,还带着目的的,关小玉早就该返校了,幼儿园等着苏老师她们回去。
    “回,明天就回了。”
    要说,苏老师还真是不想回去。
    她担心儿子没人做饭吃不好,但是,老头子在这里过得又不开心。
    他走不动路,不可能每天都呆在家里啊,推出去就是车水马龙,每天都烦躁得很。
    “那小黄老师这里?”
    “不用担心,我还是要学勤快一点了,最近这段时间我跟着我妈学了不少的菜,我还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菜谱回来了。”
    这一次的意外让黄维新明白过来:什么都没有自己的身体重要了。
    一闭眼可能就一了百了。
    但是,当你了不了的时候,看着年迈的父母为自己心焦良心会倍受煎熬的。
    “那你的培训班的事儿?”
    “正在筹建中,不出意外的话,下个月就可以正式对外招生了。”
    叶佳荣了解到,除了正常的参考科目的培训外,还有美术、舞蹈、武术、书法、奥数的培训。
    “这些都是文总要求的,他说这些发展方向已经越来越明朗了,抓住先机就可以吃肉。”跑到后面就得喝汤。
    叶佳荣感慨不已,交什么样的朋友就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思想碰撞。
    以前的黄维新绝对没有想到这些。
    “是啊,文总给我讲了很多,以前我是井底之蛙了。”
    黄维新觉得那会儿的自己还为出去做家教挣钱而羞愧不已。
    后来,因为没钱眼睁睁的看着父母住在医院而无能为力,因为没有钱妻离子散……
    他明白了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真正是万万不能。
    被三中校摆了一道后,黄维新愤而辞职不干了。
    和文总一番交流让他茅塞顿开,从此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
    “我还是有点不赞同的。”
    坐在轮椅上的黄老师很烦躁。
    “照你们这样说来,有钱人家的孩子都上培训班,请家教,没钱的孩子怎么办?”
    “大家都向钱看齐了,谁还讲奉献?”
    黄维新面红耳赤。
    叶佳荣……
    这个话题我不能参与。
    教培在未来的二十年起来得特别快,有资本的参与更是卷得厉害,那就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啊。
    穷人家的孩子要么天赋高特别懂事知道要学习,要不然,还真是贫家难出骄子了。
    不因为别的,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你不得不承认这个现实。
    当你的孩子才接触书本的时候,人家的孩子早已经强灌硬塞了不 少东西进去了。
    因为知识和见识的不同,这些人是不容忍自家孩子再跌出那个圈层 。
    上辈子的叶佳荣曾经感慨过:孩子走多远都要看父母的托举能力,拼的就是爹。
    “好了,老头子,在其位谋其职,维新既然不在学校当老师了,奉献也就轮不上他了。”苏老师连忙打圆场:“事实上,他出来办培训班也是一种奉献啊,用他的头脑和知识挣钱,一不偷二不抢,光明正大的。就算维新不去干,别人也会去干的,国家都允许干的事儿,不是你一个糟老头子就能阻挡得了的?”
    “我就是……”
    黄老师最后摇了摇头摆了摆:“算了算了,我老了,这些东西都不懂了。你们年轻人,只要不犯法就行。”
    至于其他的,他还真正是管不到也阻止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