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八五当家做主 > 第七百三十八章 得到赏识
    蒋芳芳气死了!
    这个小赵不仅拍了叶佳荣,甚至还录了像。
    拿回台里一放,领导眼睛一亮。
    “小蒋小赵,这个大田坝村真正是有名堂,好好搞,我们要将深挖,一定要搞成典型来报道。”
    领导听了叶佳荣的台词:“你说这个女人是村长的老婆?一个乡下村妇?”
    可不是!
    哪怕骄傲的蒋芳芳也不得不承认,感觉这个女人肚子里还有点墨水。
    可是,蒋芳芳也和苏老师黄老师她们聊了天,知道这个叶佳荣不过才才了几册书。
    是的,几册,而不是几年级。
    但是,她爱看书。
    特意在叶杨两家院子里都辟了一个角落做书架,书架上什么书都有。
    这让蒋芳芳又很震惊。
    “小蒋,咱们新闻的特点就是真实,时效、准确性,你这条线索一定要好好的报道,观众肯定也喜欢看这样的后续报道,提高我们的收视率……”
    领导还说了些什么她记不清楚,但是让她每个月都去做一期节目时,蒋芳芳头都大了。
    一个大田坝村就这么大,哪有那么多新闻发生。
    每一个月都做一档节目,我是不是要去给你报道一下张家母猪下崽李家兔子出窝的事呀?
    最让蒋芳芳郁闷 的是这样以来她就不得不停的去和杨智叶佳荣打交道。
    不知道为什么,蒋芳芳越来越喜欢看杨智身上那种痞痞的味道。
    但同时也越来越看到叶佳荣不像普通的农家妇,这种感觉真是不好。
    想要远远的避着,哪知道你越是怕什么来什么,领导还让个个月去报道。
    真是烦透了。
    所谓有人欢喜有人愁。
    蒋芳芳来采访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但是电视台播放出来后杨智他们却没看见。
    不过白乡长干到了啊。
    “这个小子……”
    他觉得杨智是个刺头,同时又觉得也是个人才。
    可不,做基层干部最烦琐的事儿莫过于断公道。
    东家长西家短,动不动就找队长村长断公道。
    打架过孽的事儿不在少数,反正吃撑了没事儿干就成斗鸡眼。
    怎么也想不到,大田坝村会被杨智拧成一根绳。
    从他们修路时起,白乡长就觉得这个小子有魄力。
    谁不想干出点政绩来呀?
    他也想,并为此付出了满腔的热血和激情。
    到头来你会发现什么都干不成。
    都说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你不会知道,有些老顽固更难缠。
    明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儿,却是能将你直接绕晕。
    他也想修路,或者搞个村村通。
    但是,一涉及到田地就搞不动。
    哪怕是一个田边土角呢,也没有商量的余地。
    所以白乡长对杨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快速的做通社员的思想工作,迅速的召集众人一起行事,确实就是了不起的本事。
    像老马那样的人居然都不再找碴了,这让白乡长觉得杨智还是挺有一套的。
    他是深得人心啊。
    再看栽个秧子打个谷子都能搞得热火朝天的,脑子也好使,不由得高看几眼。
    当然他所管边辖的地方上了电视 ,自然就会得到表扬。
    白乡长在镇上县上开会就被表扬了,回来自然就表扬了杨智。
    而且他也将杨智放了在心上。
    想的是有位置的时候提拔提拔。
    杨智得表扬也是不一两次了,越发淡定。
    现在对他来说,那些都是虚的。
    谷子收完了,各队的队长组队出去挣钱了。
    家里人就在家晒谷子,谷子晒完了反正有村长喊车子一起拉去上梁,他们也不用担心老的老幼的幼抬不动。
    用杨智的话说:你们去挣你们的家,家里的事大家伙儿商量着干。
    待谷子晒干上公粮,杨智的大田坝村又是最积极最早完成的一批。
    “杨智,你小子是个当官的料啊,这公粮和提留都是全乡第一个收集的。”
    白乡长看着某人就像看着一块肥肉了,你说每个村都像这样的话,他还催什么交粮和提留,工作人员干起工作来不就愉快得多了?
    每年秋收,乡上都要派工作组下去催收。
    有些人也真是的啊,你说欠收也就算了,明明是丰收了,就是捂着不愿意交公粮。
    提留也是,催了一次又一次,留着像是要下崽子似的。
    很多人以为基层办公室的人上班就是一杯茶一张报混一天?
    不不不,你错了,
    要干的事儿多了去了。
    防火防盗综合整洁催耕催收……
    总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了的。
    当然,也有混日子的,要不然怎么会给外人一个不好的印象呢。
    “嘿嘿,白乡长您可别夸我,一夸我就要骄傲。”
    “切,你小子,万里长征才第一步,你骄傲 啥,都你哪天干出成绩来了再骄傲 也不迟啊。”
    “那倒也是。”
    杨智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
    主要是,今天来就是给白乡长请假的。
    “又要去南方?”
    “是啊,村里有几个姑娘办了身份证了,家里人想托了带过去上厂,我寻常着就跑一趟。”
    “还别说,你们村出去打工的人不少。”
    “就是,大家都往外跑,家里全剩下老弱并残孕了,要不我怎么会想到搞比赛,不都是为了帮衬他们一下。”
    “是啊,有你这个领头羊做他们坚强的后盾,栽秧打谷有人搞,所以他们再没有后顾之忧放心大胆的往外跑。”
    “能挣一点回来也好,我们村今年有三家人要修房了。”
    杨智觉得还是很有成就感。
    这三家人,有一家就是马炳坤。
    听说她家闺女在那个厂里挺能挣钱的,给寄钱回来让家里将房子修一下。
    这一点杨智表示疑惑。
    就算再能挣,不到十个月时间就能挣钱修房还是让他心里有些不安。
    主要是,这个马小兰有“前科”。
    咳,这事儿,也不方便对人讲。
    马炳坤来找他开证明办修房手续的时候,说起自己的闺女骄傲 得很。
    说是一个月能挣好几百,闺女还写信让他们吃好点,她能打工挣钱供得起家了,以后就让他享福。
    杨智只好说他好福气。
    心里却是纳闷的,工资最高的是电子厂,但是马小兰进不了。
    那她又上哪儿挣好几百一个月的工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