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八五当家做主 > 第四百七十四章求字
    叶佳荣跟着余大姐拐了两道弯,然后走过一长段的乡间小路。
    “到了,就是前面的四合院。”
    “这一家人可真有钱,还是四合院。”
    叶佳荣就喜欢这样的。
    “这是高厂长同一个家族的,以前是地主,这个村子里的房子和土地都是他们家的。后来解放后分给了村里的贫下中农,我们家也就分到了这个院子里住,最早的时候住着十多户人呢,这两年搬出去几户。”
    难怪会写字,以前也只有地主家的孩子才有钱读书。
    穷苦人家的孩子都当放牛娃去了。
    四合院有些破旧了,应该是年久失修造成的。
    再加上住在这里的人心不齐,也不太爱惜。
    “六爷爷,六爷爷。”
    余大姐带着她敲响了一个屋子。
    “谁呀?”一个精瘦的白发白须的老人找开院门:“噢,是小余啊,你又给我送酒了?”
    “嗯,昨天才从酒厂接回来的。”
    余大姐从提篼里拿出一小瓶酒壶:“您老尝尝好不好。”
    叶佳荣就脸红了,自己上门来求字居然忘记买点礼物,幸好余大姐有所准备。
    咳,这事儿闹得,回头一定给补上。
    “行,尝尝。”六爷爷点头微笑然后看到了叶佳荣,愣了一下:“这位是?”
    “六爷爷,这是小叶,她在我们酒店隔壁开了家照相馆,想请您老给提几个字。”
    老人果然是没有多的言语,转身回屋立在窗台前铺开纸,提起了毛笔在砚台里蘸了蘸。
    “写什么?”
    “六爷爷好,照相馆的名字是时光记忆。”
    “嗯,这名字不错。”
    老人就下笔了。
    叶佳荣一看字惊喜不已。
    黄老师的字写得好,这位六爷爷的字却更胜一筹了。
    而且,六爷爷写的是繁体。
    “等会儿干了再取走。”
    “好的,多谢六爷爷。”叶佳荣从口袋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六元钱双手奉上:“六爷爷,这是您的润笔费。”
    老爷子诧异的看了她一眼。
    还知道润笔费三个字,这女娃子是有知识有见识的。
    还有,他觉得这个女娃子好熟悉。
    “不用破费,小余是知道我的。”“六爷爷,我什么都没准备,就只带了这点钱,您老拿着买点水果。”老爷子看着她半晌没吭声,叶佳荣就放在了桌面上。
    “秀兰。”
    老人脱口而出。
    啥?
    叶佳荣吓了一大跳,疑惑的抬头看他。
    “六爷爷,您说啥?”
    “噢。”老爷子也回过神来:“我看你这女娃子觉得眼熟,突然想起像谁了,像我大哥家的外孙女秀兰丫头。”
    “六爷爷,您那外孙女叫什么秀兰,哪里人士?”
    “叫李秀兰,家是哪里的我忘记了。”六爷爷一声叹息:“年纪大了,好些东西都记不住了。老喽没用了噢。”
    李秀兰?
    这是巧合还是什么?
    叶佳荣震惊了。
    她不知道家里还有这么一门老亲啊。
    “一辈亲二辈表,三辈四辈认不到。”六爷爷呵呵笑道:“那年我从外地回来,秀兰丫头只有五六岁,总喜欢往我屋子里跑,看我写字就给我研墨……”
    老人陷入了回忆之中。
    叶佳荣觉得不像自己亲娘,老娘给她的印象就是生崽养娃,哪来诗书情操的陶冶。
    当下将这种疑惑强压在心头。
    待墨迹干了之后,叶佳荣就和余大姐取了字幅告辞。
    “怎么办?”
    余大姐不知道她说什么怎么办?
    “我不想用这个条幅了。”
    “字不好?”余大姐没想到并不是她喜欢的。
    “是太好了,我舍不得。”叶佳荣觉得这就是墨宝啊:“我留着吧,回头我让我妹写几个字挂上。”
    余大姐哭笑不得,这不是骚操作吗?
    你妹才多大,写的字不像虫爬?
    “我五妹妹今年九岁快十岁了,写的字还行。”
    “你呀你。”余大姐乐呵了:“你要喜欢六爷爷写的字,回头再找他就是了。我们村里差不多每家每户过年都请他写了贴门上呢。都像你这样不知道存了多少。存着有什么用?”
    叶佳荣觉得也是这个道理。
    这位不是名人,字幅好像确实没什么收藏 作用。
    可是,她就是觉得稀罕啊。
    这字幅又不能防雨防潮,回头贴在门上雨打风吹的过不了多久就淡化掉了,好可惜啊。
    “对了,余大姐刚才我看见六爷爷只有一个人住,他的家人?”
    “他没娶媳妇儿,听我爹说以前是在外面做事,具体做什么不知道。”余大姐道:“后来文化大革命他就回乡下来了,也被斗了的。只是大家觉得高家人仁义没怎么多斗,就是走一个过场。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乡亲们每当有什么事儿找他帮忙写字都从来不拒绝。”
    “那整个高家呢?”
    叶佳荣就没听秀兰娘提起过这些。
    “高家老太太一共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养大成人的只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娶了媳妇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不到十岁夭折了唯一的女儿嫁到三合县去了。三儿子也成家却只生生了儿女然后嫁出去了;六爷爷是老幺,没娶,或许在外面娶了也不知道,反正他回来的时候是一个人,现在也是一个人。”
    叶佳荣心里就感慨不已。
    曾经 的地主家啊,那可是风光无限的。
    结果落到了现在的这种地步,时也运也命也!
    “他怪冷清的。”
    “倒还好,和院子里住的人家关系都不错,孩子们也喜欢和他玩,他还教小孩识字背书什么的,大人们都觉得省心。”
    那是当然,能找着一个帮忙辅导作业的老人简直就是续命的丹药。
    “高大姐,我给你酒钱,给六爷爷的那一份。”
    “你拉倒吧。”余大姐道:“我每次去进酒都要揣个罐子去酒厂接到原度酒回来给他送去,老人就爱喝这一口,要你的钱算咋回事儿?”
    “可是……”
    “行了行了,我还指望着你生意好,多带些人气,回头我的生意也更好些。”
    “肯定的,回头那些拍婚新纱照的,喜酒就介绍他们到你店上买。”
    “哈哈哈,那我先谢谢你。”
    “余大姐,咱姐妹俩甭客气了,你给我介绍生意,我给你介绍生意相互帮衬。”
    “对对对,远亲不如近邻,咱们相互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