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你管这叫文弱谋士?! > 第九十七章 三国时代,第一奇人!
    张成现在所住的地方,是陈留城的一座府邸之中。

    现在的衙署,大部分都是前面为衙门,是办公区域,后方则为居住区。

    是为官员专门准备的住所。

    当然,若是主官不愿意住太守府之内的话,那么也可以在别的地方,另外置办宅子。

    按照张成的性格,他对于这些是不太怎么在乎的。

    住在太守府后面,也是非常不错的。

    毕竟之前在封丘的时候,他一直是在封丘的典中所当中居住。

    但是,曹操却提前给他在陈留城中,安排了一处大宅子。

    这宅子是真大,装修的也特别的好,富丽堂皇。

    亭台楼阁这些。一个不缺。

    开门便能让人感觉到狗大户的气息。

    这座大宅子,自然也不是曹操的宅子。

    而是之前张邈留下来的?

    张邈被斩了之后,他的宅子就被查封了。

    而张邈此人,在陈留郡当太守多年,并且他们张家一开始时,就不是差钱的主。

    所以宅子被修建的有多好,可想而知。

    后来,曹操这边又专门出钱进行了精心的修缮,这宅子就变得更加的舒适。

    甚至可以说有些奢华了。

    曹操盛情难却,张成自然也就在此安家落户。

    话说这处宅院,也是张邈生前最为喜欢的宅院。

    而张邈又是被张成手刃的。

    一般而言,不少人在这种情况之下,再住进张邈的宅子,尤其还是张邈最喜欢的宅子,心里面多少是有些膈应的。

    张成在这方面,却表示没有任何的压力。

    他根本不在乎这些。

    张邈当初,都能被他给轻易的解决。

    莫非死了之后,还能翻出什么浪花不成?

    他对这些,是真的没有任何的感触。

    甚至于还觉得,住在张邈的宅子当中,再将张邈当初的一些妻妾,给在这宅子上的养上一养,那感觉就更妙了。

    心里面出现这样的想法,倒也不能怪张成。

    张成是无辜的,张成觉得自己是个正经人。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想法,那都是因为自己的主公。

    他未来的岳父大人。是有名的曹贼,是他在对自己进行了一番潜移默化的影响。

    自己不经意之间,就被他给影响到了。

    要不然。自己如此一个正直刚正不阿的人,又岂能会生出这种想法来?

    “也没有多大的事儿,就是想到了接下来要做的一些事,没有太多的头绪。

    所以才会叹气。”

    听到张成说,他所忧心的事,乃是政务。

    甘夫人很明智的,就没有继续开口询问。

    她知道分寸,知道什么是自己该过问的,什么是不该过问的。

    张成看了一眼甘梅道:

    “我想着,怎么能在这一年之内,让陈留郡的粮食总产量,与今年相比,翻上一翻。”

    听到张成的话之后,甘梅顿时就惊呆了。

    猛的一听张成的话,似乎平平无奇。

    可稍微一琢磨,就能够让人知道张成的这话里,透露出了多大的信息!

    能够给人造成多大的震撼!

    让粮食的总产量翻上一翻呢?

    这儿可不是一個简单的事儿。

    话说,甘梅现在对张成,也已经有了很多的了解,特别详细的那种。

    明白自己家夫君,到底都做出了多大的事儿。

    都让陈留郡,乃至兖州徐州发生了多大的改变。

    其余不说,单单是这粮食产量方面就是因为自己家夫君,弄出来的曲辕犁。

    还有相应的各种,种植的办法,才使得今年兖州境内粮食大丰收。

    产量和之前相比,增加了许多。

    这已经是让人,极其感到震撼的成绩了。

    不论是谁,拥有如此的成绩,都足可以傲视群雄。

    结果自己家夫君,竟然还想着要将陈留郡的粮食产量,在一年之内再次翻上一番!

    这……这当真是令人震惊,不可置信!

    既为自己家夫君,有如此雄心壮志,感到敬佩的同时,也一样从这里面,感受到了极其强大的压力。

    甘梅是个很聪明的人,她只是稍微一想,就能够明白自己家夫君,现在所遇到的巨大困难。

    自己家夫君,已经将曲辕犁,还有其余种种提高粮食产量的办法,都给推广出来。

    才令兖州这边的粮食产量,有这种程度的增产。

    现在又想在这个基础之上,让粮食的产量大增,这当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或者可以说,根本不可能做到!

    若仅仅是,实现一小部分的增加,那么通过各种努力,还能够做到。

    若是让粮食产量,往上翻上一番,那可当真是困难至极。

    “夫君,这事儿也太大了吧,太困难了?

    根本就是难以完成。

    要不……夫君您不要把目标定那么高,尽力而为……”

    甘夫人望着张成出声如此说道,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既然张成将这事说给她说了。

    那么就表明,自己可以在这事上,发表一些言论,自己家夫君并不在意。

    所以甘夫人就开了口。

    在这上面甘夫人的分寸,还是掌握的非常好的。

    张成摇了摇头道:

    “不行,必须要完成。

    我已经在主公的面前,夸下了海口了。

    而且还以此和别人打了赌。

    不完成怎么能成?”

    一听张成这话,甘梅顿时又显得惊讶了。

    觉得自己夫君,实在是有些草率了。

    这事,又怎么能够给人打赌呢?

    张成道:“其实就是想要逼自己一把。

    不打这个赌的话,我实在是有些担心,自己会懈怠,会放弃。”

    一听张成如此说,甘梅望向张成了目光,就变得更加的崇敬了起来。

    不愧是自己家夫君!

    为了能让粮食增收,让天下之人能够吃饱饭。

    竟然做出了此等牺牲,有如此之宏愿!

    夫君当真令人敬佩!

    当下他就决定,要好好的安慰一下夫君!

    给夫君排忧解难。

    让她想什么主意,她自然想不出来。

    不过她也有自己安慰的办法。

    她决定。要将自己珍藏的图册当中的一个招式,给施展出来。

    用来好好的安慰一下,自己家的夫君。

    这是她一直以来,都不好意思施展的。

    这次,甘夫人是豁出去了。

    由此可见,甘夫人是一个极为体贴的人,是真的将张成放在了心上……

    ……

    张成的书房,张成坐在这里提笔写写画画。

    此时。在他那面前的纸张上面,已经写下了很多的字。

    都是关于如何提高粮食产量的。

    他在这上面,将提高粮食产量的各个因素,都给写了出来。

    首先便是种子。

    优良的种子,到底有多重要,张成很清楚。

    毕竟他看了很多关于袁老的消息。

    他也在感慨,要是有袁老这样的人,出现在这个时空该有多好。

    这样。种子方面,就完全不用发愁了。

    可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也是从这方面,能看出来袁老等人到底有多么优秀,做出的贡献有多大。

    除了种子之外,那便是肥料,以及灌溉水源,耕作的工具,还有耕作的人口等等。

    张成想要进一步的,提高粮食产量。

    就需要从这些方面,进行着手去做。

    首先,张成也准备选种子。

    在如今这种情况下,张成想要选择良种,那自然是不太好选。

    毕竟可供选择的太少。

    不过,张成还是决定要选一选。

    比如,留做种子的,要选那些个大饱满的。

    这样一来,它发芽率要高,而且种子在长出幼苗时,就比一般的要茁壮。

    可以说,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如今,张成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只能是尽可能的,将各个能提升的方面,都给尽可能的做到……

    哪怕是有一点点的提升,也是好的。

    张成准备组建农业科学院,组织人开始研究种植技术,还有种子。

    并准备设立试验田,进行筛选培养优良品种。

    等到真的培养出一些,比较优秀的种子之后。

    今后就开始在整个陈留郡,乃至于更多的地方进行推广。

    培育种子的事,自然不可能很快就见效,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于几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去做。

    短期来看,对于他在一年之内让粮食产量翻番的任务来说,并不能起到特别好的作用。

    不过,张成还是决定如此做。

    粮食之事,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之事。

    他能力不大,能够让这世界变得好一点,让百姓们的生活好上一点,那就去做一点儿。

    也不能一切都向寿命看齐。

    不能凡事,都以增加寿命为出发点。

    张成决定,有可能的话,就朝着农业大佬方向去发展。

    这样一来,那么今后不论格局怎么变化,今后又是谁当权,他的地位,都必然稳如泰山。

    只要他能够做出相应的成就,不论是谁都要将他给贡起来。

    完全不用担心自己,会遭遇到什么危险。

    除了种子之外,张成也一样要多研究肥料。

    除了农家肥之外,还要看一看能不能通过其余的手段,获得一些其余好用的肥。

    最好是能够提取出化肥。

    只不过这化肥之事,对于他来说,有些过于困难了。

    但今后,也可以组织相应的人员,朝着这方面进行研究。

    除此之外,耕作技术上,也可以做些文章。

    经过这一次的考察,张成已经知道,陈留郡这边的地形,也并非都是平原,还有不少的山地丘陵,

    在此等情况之下,那耕作技术,也不能如此呆板,需要因地制宜,推广耕地技术。

    不能什么地方,都推行代田法。

    同时,在耕作工具上面,还要有所改善。

    之前推广的曲辕犁,还是不够完善。

    张成觉得还有一定的地方,需要改善。

    除了曲辕犁之外,这个时代的锄头等农具,是铁的也很少。

    有的人家,干脆都没有像样的农具。

    在这种情况之下,打造更好用,质量更好的铁制农具,就必不可少了。

    有了好的工具,能够让人更快更好的耕作。

    同样人手,可以照顾更多的土地。

    除了这些之外,张成还准备推广两样农具。

    这两种农具,一个是耧车,另外一个则是耙

    耧车这东西,西汉赵时便已经出现,并经过了推广。

    不过现在,就张成所看到的情况来看,耧车这种非常好的播种机,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至少他在陈留郡这边,以及整个兖州都没有见到。

    技术出现断层很正常,比如秦朝的流水线,就断了。

    现在的人种地,更多的还是用手撒种。

    用手撒种,非常考验撒种之人的技术。

    不然,要么是撒的过于稠密,要么是撒的过于稀疏。

    很容易在地里,出现一片地方的庄稼极其茂密,另外的地方则是空白的情况。

    浪费种子不说,也不利于庄稼的成长。

    同时,这种撒出来的庄稼,在田地里胡乱的生长。

    不利于通风,也不利于庄稼的成长。

    更为重要的是,非常不利于除草。

    用耧车耕种出来的庄稼,是一条一条的,非常的整齐。

    每一行庄稼之间,都有相应的空档。

    那么人除草,还有松土的时候就非常的方便。

    只需要顺着拢,便可以很好的将草给除去。

    能够极大的提高,除草的效率。

    同时还不容易伤到庄稼。

    除草时,人可以将脚踩在相应的空地里,不容易踩到庄稼。

    这点儿,和那种用手撒出来的庄稼地相比,拥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给那些用手撒出来的地进行除草,当真是一件无比艰难的事儿。

    一个弄不好,就容易把庄稼苗给伤到。

    甚至于很多时候,都用不了锄头,需要用手去除草。

    这速度实在太慢。

    所以,张成决定大规模的制造并推广耧车,规范农业种植,引导百姓们科学种田。

    至于耙这种东西,此时也有。

    不过这些和张成所说的耙有很大的不同。

    张成所说的耙,是用牛或马这些东西来拉的。

    而现在所存在的耙,大部分都是三齿钉耙。

    最为主要的作用,是用来翻地,而不是用来碎土。

    也有手工的碎土工具,比如九齿钉耙。

    但这些效率实在是太慢,尤其是张成在治下,大规模的推广了曲辕犁之后。

    没有相应的,用牛拉的碎土工具,实在是非常的不便利。

    所以,张成就准备将专门用来碎土的耙,让人给制造出来。

    所谓的耙,构造很简单,整体上就和梯子是一样的造型。

    只不过在“梯子”的两侧,打出了相应的小孔。

    孔里面,钉入相应的铁制耙齿,分为前后两排。

    碎土的时候,让牛或马在前面拉着,人站在这耙上,让牛拉着走。

    用来增加重量。

    能够很快的就用铁犁,把土块给弄碎。

    并将土地给弄的平整,方便接下来的种植。

    耙是一种极其好的,碎土和平整土地的工具。

    用耙将土壤弄了松散之后,再用耧车播种。

    如此一来,种地的三大件,就齐全了。

    将这两种工具推广之后,陈留郡这边的耕作效率,必然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同时粮食产量,也会有一些提升。

    虽然,不至于会提升一个特别夸张的程度,但是也能够提升上很多。

    除了这样的东西之外,张成准备继续在整个陈留郡,都修缮水渠,改善浇灌的条件。

    水浇地,和不能够用水浇的地,粮食产量的区别有多大,张成很清楚。

    如果是风调雨顺的时节,那么一切都还好说。

    倘若遇到一些年景不太好的时候,那水渠的意义,就将会变得更大。

    所以这水渠之事,也是必不可少。

    当然,除了这一系列的手段之外。

    想要让粮食的总产量,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在张成看来,其中最为重要的手段,还有一个。

    就是需要大量的开垦土地,增加耕地面积。

    只要耕地面积,有一个极为迅速的增加,那么粮食总产量,也必然会有一个极为可观的增加。

    在接下来。继续在陈留郡这边,开垦土地,是必不可少的。

    经过前段时间,在陈留郡这边的走访。

    张成心里面,已经有了不少的规划。

    陈留郡这里,虽然耕地很多,但是没有开垦出来的荒地,也有很多。

    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主要还是败之前的黄巾之乱,还有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之时。

    那些战乱。造成了人口的大量流失。

    心里面对于这些,有了一个大致的想法之后,又进行了一番的盘算。

    张成这边,就开始找匠人,前来制作耧车,还有耙。

    他将这两种东西的图纸,拿给他们,让他们去制作。

    耙这种东西非常的简单,再加上张成给出的图纸,也画的非常详细。

    张成找来的这些匠人,也都是有名的匠人,所以将耙做出来很轻松。

    但是,造耧车时,就出现了一些困难。

    耧车的构造,这些相对于耙来说,要复杂的多。

    其中涉及到一些,比较精巧的物件,并不太好制作。

    哪怕是张成已经将图纸画的很详细了,并在边上进行了一些讲解。

    可是这些人,也没能在第一时间里,将耧车给制作出来。

    前前后后足足花了将近十天的时间,才算是制作出第一辆勉强可用的耧车。

    这让张成有一些头疼。

    他脑子里面,有不少实用的工具,装着来自于后世的知识。

    但是却缺少相应的工业体系,缺少相应的匠人,将其给做出来。

    这还是仅仅只是耧车。

    如果是在之后,自己再想做出一些,比较重要,且比较精密东西出来,那岂不是说,要更加的困难?

    甚至于这些人,根本就没法做。

    这让张成心中升起一些忧虑。

    在想,自己是不是在想方设法的,找一个高手匠人在身边。

    这样的话,更加方便自己在今后,做出一些新的东西来。

    自己负责提供思路,他负责动手,如此最好。

    可是,想要找这样的一个工匠,又谈何容易?

    现在他身边的这些,就已经是整个陈留郡,或者说是整个曹操治下,兖州,包括徐州最顶级的一批工匠。

    水平那都是拔尖的。

    他们尚且如此,就更加不要说是其他人了。

    想要找一个更为优秀的匠人,当真是困难。

    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

    能够达到,他所想要的那种地步的匠人,只怕那也需要鲁班张衡这等水平了。

    这样的人,往往一两百年之内,也不一定能出现一个。

    怎能就如此赶巧的,被他给遇到?

    自己实在是有些过于异想天开。

    但如此想了一阵之后,忽然之间,张成脑海当中灵光一闪,冒出来了一个人。

    这人的名字,叫做马钧!

    在想起马钧此人的名字之后,张成瞬间就变得有些激动了。

    因为这马钧,正是他所想要找的人。

    马钧是三国时期,极其著名的人工巧匠。

    心思灵巧,而且还有着诸多的奇思妙想。

    动手能力,更是强大的没法说。

    他纯手工,还原指南车,改进操作笨重的织绫机。

    发明一种,由低处向高地,引水的龙骨水车。

    制作出一种轮转式发石机,能连续发射石块,远至数百步!

    把木制原动轮,装于木偶下面,制作“水转百戏图“。

    此后,马钧还改制了诸葛连弩……

    他这极其优秀的动手能力,在这三国时代独一份!

    甚至于放眼整个历史长河之中,都是极其耀眼的存在。

    甚至于有人将他的名字,排在了鲁班张衡等人的后面,将他们视作是一类的人。

    由此便可以看出,马钧此人在机械上面的天赋才能,到底有多么的强悍!

    若是能够将马钧这样的人才,给弄到自己手下。

    那么在接下来。自己这边如果是再想要制作一些什么东西了,那就不用担心,别人制造不出来。

    想到这个事情之后,张成整个人都变得兴奋了起来。

    马钧,他今后必须要弄到手中!

    如果是自己没有记错的话,马钧此人是扶风人,也就是关中人。

    这个时候,还在李傕郭汜等人的控制之中。

    那么在此种情况之下,自己想要将马钧弄到手里,是真不容易。

    所以,自己为了将马钧弄到手里,还需要主动的去推进曹操这边,迎接天子东归吗?

    当这样的念头在心中升起之后,张成想了想,很快又摇了摇头。

    这事,暂时还是不要去做,他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要赶紧增加粮食的产量。

    完成任务,获得三年的寿命奖励。

    马钧之事往后面放一放,也无妨。

    毕竟这耧车这种工具,现在也已经是复原出来了。

    接下来进行推广,问题不算太大,足可以使用。

    张成这边,很快就召集了更多的工匠,让人打造耙和耧车。

    趁着现在还是冬天,没有到春耕的时候。

    在这个时间里,多多的打造出来一些农具,正好可以等到来年开春使用。

    接下来的日子,对于张成来说很是忙碌,不过张成却乐在其中。

    这不仅仅是因为,只要他能够将这事情给做好了,便能够获得大奖励,三年的寿命。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发现,在他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里,也会获得日常的奖励。

    他只需要为这事情做努力,不论是安排任务,还是做其余的种种方面,都会获得寿命。

    还和之前一样,一开始时是一天的寿命,后面会开始逐渐叠加。

    最多一天,能够获得两天的寿命。

    这等于说,算是完成一个任务,却能够获得双倍的奖励。

    一个是最终的奖励,还有一个是日常的奖励

    在这种情况之下,张成自然是,干劲十足。

    不过现在,张成又一次的遇到了一个困难。

    这个困难就是铁的产量有限。

    不足以支撑他制作大量的铁制农具。

    在如今的这个时代,铁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战略资源。

    也不能说是没有,但是放眼各个地方,都是不够用的。

    尤其是现在,各个诸侯之间都开始征战。

    需要打制各种的兵刃,甲胄这些东西。

    对钢铁的需求量更是大增。

    生产出来的钢铁,仅仅是用来制作甲胄这些,就已经非常的吃力了。

    若是再大量的制作铁制农具,根本是不可能的。

    就目前而言,曹操这边也非常的清楚,种地提高粮食的产量,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

    可是他同样也明白,粮食产量有保证的情况之下,武力才是最为重要的。

    只有拥有足够多的精锐兵马,拥有足够多的精良武器。

    那才能够保证自己这边,产出来的粮食不被别人给抢走。

    相对于囤粮来说,屯枪更为重要。

    毕竟手中若是有足够的兵马,遇到天灾人祸,手中粮食缺少之时。

    可以凭借兵马,让他们拿着兵刃,前去抢别人的粮食。

    如果没有相应的武力,只能被别人抢。

    在这上面,曹操分得很清……

    ……

    “文若兄,在这上面真的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吗?”

    张成望着荀彧出声如此询问。

    听到张成的话,荀彧虽然很是为难,但还是摇了摇头道:

    “高就,我并不是真的想为难你。

    你想要让陈留郡的粮食产量翻上一翻的事情,我已经知道。

    对你所想要做的事,我也非常的支持。

    非常想要看到,你所想要达到的那种景象,真的能够出现。

    倘若真的能够出现,那对于陈留郡来说,将会是一件大好事。

    对于主公麾下的众多地方来说,也都是天大的好事。

    必然能够让主公的力量,得到一个极大的增强。

    而你弄出来的耙,还有耧车这两样东西。

    我同样也非常的感兴趣。

    高就你说了,这两种东西使用之后,对于耕作效率的提高,还有粮食产量的增加,都有极大的作用,我也是非常相信的。”

    荀彧望着张成如此说道。

    自从张成当初,弄出来了曲辕犁,并且还和戏志才打赌。

    让戏志才直接戒了酒之后,作为亲眼目睹了此番盛景的人。荀彧对于张成所说的耙还有耧车这两种农具的作用,是丝毫都不怀疑。

    毕竟这是,张成早在之前时,便用事实给证明了的。

    “可是……这钢铁的产量,非常的有限。

    尤其是钢的产量,更是低的可怜。

    如今战事越发严重,天下并不平静。

    建立强大的军队,是必须的事。

    主公这边的钢铁产量,自然是要全力朝着兵马上面倾斜。

    而不是朝着农业的方面倾斜。

    这点儿,高就伱应该比我还要懂。

    能够给你往这方面调拨出这么点儿的钢铁,已经是极限了,再多的根本不可能。

    尤其是高就你所要造的农具,对铁的要求还非常高,甚至于对铁,大量的使用。

    可铁用在兵刃上面都尚且不够,又有多少,能够让你用来打造农具呢?

    这真不是我为难你啊!

    实在是这方面,产量真的有限,提高不了。”

    荀彧说这些话的时候,也是满心的无奈。

    说实话,他也非常想要支持张成的工作。

    想要看到,张成将他所说的那种盛景给弄出来。

    真的能够在短短一年时间之内,让陈留郡这边的产量,再次番一番!

    就算是翻不了一番,有一个巨大的增加。

    那么对于曹操这边,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可关键是铁的产量,真的非常非常有限。

    尤其是钢的产量,那更是特别的稀少。

    属于完全不够用的那种。

    在如今这种情况之下,他能够给张成调拨一些钢铁,让他来制作一些农具,已经是经过了多方的权衡,给出了极大的优待了。

    这也就是张成前来,才有这样的面子。

    若是别人前来,那根本上就不可能。

    荀彧现在的职务,类似于曹操这边的大总管。

    很多物资的调配这些,都由他所掌控。

    虽然曹操也过问,但是具体方面,是由荀彧来负责的。

    这也是张成为什么会来这里,找荀彧的原因之所在。

    张成听到荀彧的话之后,点了点头道:

    “文若兄,所说的我自然是相信的。

    只是……这铁如此重要,钢也如此重要,为什么就没有人想将这钢铁的产量,往上面提升一些呢?

    只要钢足够多,那不就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了吗?”

    听到张成这话,荀彧道:

    “高就,这事儿谁都明白,也都做出了种种的努力,可是钢铁的产量哪有那么容易,就增加上去啊!

    主公这边,一直在想方设法的增加钢铁产量。

    可是这东西太过于复杂,而且也太不好生产。

    短时间之内,想要让其产量有一个大幅度的增加,根本是不可能的。”

    “怎么了?可是我们这边的铁矿不够?”

    张成疑惑的看了荀彧一眼。

    荀彧摇头道:

    “并非是铁矿的铁不够。

    铁矿,我们这边还是很多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木炭,以及其余东西不够。

    尤其是木炭。

    练钢对这东西的需求量极大。

    而尤其是炼钢时,对于匠人的要求也非常的高。

    种种东西制约之下,想要让铁的产量提升上去非常困难……”

    张成闻言,神色动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