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夏之末 >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两军对垒
    “好!”陈青慷慨激昂的言辞令拓跋乐热血沸腾。他取下身上的龙首佩剑走到陈青面前,将剑递到他面前,“朕将这把佩剑赐予将军,大军全权交由将军处置,若有违抗将军之命者,将军可用此剑将其斩首!”
    “是!”陈青单膝跪下接过佩剑,“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传朕的军令,今日便整备军队,向蟠龙山进发!”拓跋乐宣布,“朕与丞相将在酉丰城中等待将军得胜的消息。”
    退出议事的厅堂之后,陈青抚摸着拓跋乐送给他的这把佩剑。
    黑檀木制成的剑鞘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油亮的光泽,上面每隔1段就包裹1层黄金雕刻的镂空纹饰,剑柄处镶嵌着1颗鸽子蛋大小的红宝石和两颗较小的绿宝石。
    他将宝剑拔出鞘来,在阳光的照射下,剑身闪耀着水波1样的银光。陈青曾经看到过拓跋乐拔出此剑给众人欣赏,他记得剑身上有用小篆雕刻的“千锤百炼”4个字。
    陈青将它举在眼前,果然找到了这排小字。据说是它的剑身是朝廷顶尖的契骨匠人花去两年多的时间,用了上百道工序将精钢折叠锻造了上万层才制成的。
    它看上去有如缎面1样光泽如玉,陈青用粗糙的手抚摸过它光滑的身体,感受着它的重量。然而我却感受不到它的温度,难道是我变得麻木了吗?他质问自己。
    公孙恪的面容再次浮现在脑海中。不论拓跋乐多么重用自己,我始终记得自己是公孙恪的人。
    不论拓跋乐赐给我的这把剑多么贵重,我始终不会丢弃腰间那把剑鞘已经磨损的剑,因为那是公孙恪送给我的东西。这没有什么不对,陈青将剑收回鞘中大步向前,因为我是楚国人。
    “陛下怎么能将这把祖传的佩剑给陈青呢?”待陈青离开之后,麻灿凑到拓跋乐身边问道。
    “这……其实朕刚把剑递给他就开始后悔了。”拓跋乐叹道,“都怪朕,听到他说1个月之内让朕入主太极殿时过于冲动了。”
    “陛下乃是性情中人,对陈将军1片赤诚。然而老臣却觉得他对陛下1直有所保留。陛下以后要时刻谨记,他不是咱们的人。说到底,他是个楚国人,是忠诚于公孙氏的。”
    “嗯,丞相提醒的是。”拓跋乐承认,“朕也只是暂时将佩剑借给他用,待大邑城破之后,朕会立即将其收回。另外,朕还会派出费古与他们同行,随时向我们汇报军情。”
    “如此甚好。说到大邑城破这件事,老臣不得不多问1嘴,如果这1天真的来临了,陛下打算怎么做?要知道,这支北伐队5里的精锐之师可都是楚国皇帝的人,难道陛下甘心做他们的傀儡吗?”
    “朕绝不做任何人的傀儡!”拓跋乐起誓道,“朕在禹州忍耐多年,之所以投奔楚国,也是想要借他们的兵马为朕效力,而不是做他赵燊的牵线木偶。”
    “那陛下接下来可要好好想想,提前做1番打算了。”拓跋乐与麻灿4目相对,会意地点了点头。
    正午已过,大军在陈青的召令下迅速集结,向蟠龙山的方向挺进。如果斥候的消息准确,蟠龙山果然没有敌方守军的话,3万大军在两个时辰之内便能悉数通过这处险境。
    陈青身穿鳞片铠甲,全副武装走在队5前列,费古和萧越分别跟在陈青左右两侧。行军的过程中,他们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不仅如此,道路两旁的田地也没有被烧毁。
    前方就是夏国的“禹南天险”穆庸关了。往来的斥候已经再次确定此地没有重兵把守。陈青指挥大军迅速通过这道关口,最后1道险关瞬间变成1个无用的摆设。
    “大军已过险境,士有必死之志,夏国不施坚壁清野之法,田中余粮充足,我军将不愁补给,贼虏已成我掌中之物!”陈青以手指天对着诸位将士高呼。
    全军士气高昂,山呼万岁。
    大军在当日傍晚安全通过蟠龙山,然后在1块高地安营扎寨度过风和丽日的1晚。接下来的1天乌云密布,天空中还时不时飘下来蒙蒙细雨,但这并不能阻挡军队的行进。再过1日,乌云渐渐散开,露出蓝天白云。兴奋之情刺激着每1个将士的神经。
    “大将军,”萧越走入军帐,“前方不远处有水源,是否要在此地安下营寨?”
    “嗯,就在这里扎营。”陈青看着面前的地图吩咐道。
    “是,将军。”萧越赶忙按照陈青的要求吩咐下去。不到1个时辰的功夫,白色的帆布营帐便在整片平原上整齐的排列开来。营前的望楼和箭楼也都搭建完毕。
    登上望楼之后,甚至能够隐隐约约看到敌军的阵营。夜幕降临之后则更加明显,5十里开外的地方,火把星星点点,几乎与天上的繁星合为1体。
    看来1场大战是在所难免了,陈青对自己说。
    “报告大将军,”传令的斥候1个接着1个,让人应接不暇,“敌军在3十里开外的地方与我军短兵相接。我军英勇出击,斩杀敌军骑兵3十余人,缴获战马9匹。”
    “是个好的开始。”陈青评论道,“段林是来试探我们的,没想到他竟如此迫不及待。”
    “大将军,明日我们要与其决1死战吗?”萧越问。
    “急切地想要决1死战的是他们,我们要稳住。”陈青看1眼面前这个对“决1死战”充满期待的小伙子。年轻人果然总是热血沸腾,陈青心想。
    “传我的军令下去,全军不得主动挑起战事,步骑兵必须依阵而守,不得擅自出营冒险。他们想趁我们行军疲惫之时打我们个措手不及,我们可不能上当。让大家吃饱喝足之后尽快轮流歇息。对了,军中禁止饮酒,违令者斩!”
    “是,将军。”萧越领命而去。
    接下来的1天,乌云又布满苍穹,整日都是阴沉沉的。大雨在第2日落下,下了整整1天。
    战争双方都没有冒然在这种天气向对方发起大规模冲击。但双方也都没闲着,都各自派出斥候你来我往的相互试探。所有的人都盼着天空快些放晴,尤其是段林。
    自他那日从宫中出来之后就1直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被郦商厌恶、被朝廷排挤,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在皇上宣布把京城十2卫交给郦商的那1刻起,他的思想就在背叛和忠诚的边缘反复挣扎。
    他知道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已是岌岌可危,秦王被强行留在了北方,没有人能为他撑腰。
    若是能够赢得战争,他还勉强能够回去在皇帝面前提出恢复此前的统领身份,若是输了,他就失去了1切,后果1定比卢焕还惨的多。
    好在我将段合带了出来,段林看看1直跟随自己左右的爱子,稍稍宽慰了1些。万1有什么不测,至少我们父子2人可以共进退。可是我究竟该进还是该退?
    大邑是他的家,他在那里生活了几十年,无论如何都不愿意轻易离开,更何况若是1旦选择离开,不仅仅意味着离开大邑,而是要离开夏国。
    这是1个艰难的决定。领兵前去禹州的1路上,他备受折磨,几乎难以进食和就寝。
    儿子清澈的目光和单纯的面庞让他做出最后的决定——他要竭尽全力与楚军交战,力求获得军功之后返回大邑;若是战事不利的话,那就只好走另1条路了。
    总之他不会再为了这个对他充满敌意的朝廷卖命,1切以保全自己和儿子的性命为重。做出这个决定之后,段林感到身心无比放松。这意味着我做出的决策是正确的,他这样告诉自己。
    然而战场上的状况却无法让他有丝毫的放松。段林急切地渴望尽快与陈青1决胜负。
    虽然拓跋明承诺他京城十2卫暂时由郦商统领,然而鬼才知道这个暂时是多久,搞不好郦商现在就已经着手将十2卫的统帅都换成自己的心腹了。
    若是那样的话,即便他得胜后凯旋,恐怕也难以重新掌管十2卫的统领之权。
    所以我的速度必须要快,速战速决是对我最为有利的。
    越是这样想,段林求战的心情就越是迫切。皇帝分给他的兵力虽然有十5万之多,然而这些人中的多数都是新招募来的士兵,有些人在此之前手里拿过的唯1铁器就是菜刀和锄头。
    他手上真正有用的只有大概8千人马,再加上裘和收拢的近两万名残兵。
    为了1击而胜,段林与酉丰城太守裘和商议决定将军中的老弱残挑出来,让他们到后方去固守通往大邑的最后1座城池福安,其余所有的人都到前线参与对敌作战。
    决战在雨停之后立即展开。
    陈青的赤色旗帜和夏军的黄色旗帜随风招展。双方在开阔的平原地区排兵布阵。
    陈青以3千辆军车为左右屏障,令人在车上挂起幔布,全军组成方阵,步兵持长槊防御,缓缓向前推进,在距离敌军安全距离停下。又派出两千轻骑兵在4方游走,作为策应。
    夏军则以骑兵方阵为主。
    “伪王拓跋明的鹰犬!”按照麻灿事先的提议,交战之前陈青率先派出1名身体健硕,声如洪钟的百夫长骑马到阵前向前叫骂,自己则仰坐在1张胡床上观战。
    百夫长的身后,十余名骑兵手持弓箭1字排开,为他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