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夏之末 > 第七十六章 前途未卜
    商船在水面上慢慢摇晃令陈青昏昏欲睡,在他的记忆中,这应该是欧阳佩交代给他的最后1句话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与萧越2人基本都是在赶路。虽然离开京辅之地后危险小了许多,但他们还是不敢懈怠,除了必要的吃饭投宿之外,极少与人交流。
    只有离开夏国境内,才算真正的安全。他不断地提醒自己。现在就要到达禹州了,这是夏国最南面的1个州。如果1切顺利,再过34天的时间他们就能坐上轮渡横跨金龙江,抵达楚地。
    然而越是快要接近目的地,陈青的内心就越是忐忑不安。不仅是因为方才与那两个商人交谈时说漏了嘴感到不安,更是为了公孙恪。1想到他,陈青的内心就像被什么东西揪住1样,无比惆怅。
    两年前他跟随公孙恪1同来到大邑这个陌生的地方。身为武人,做1名出使异国的使臣原本并不是他所热爱的差事。
    他厌恶那些虚伪的外交辞令,更加不喜欢参与达官显贵之间没完没了的应酬,因此他认定大邑没有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可无奈他是公孙恪的手下,必须服从他的安排。
    在大邑的两年时间里,他的想法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虽然作为1名使臣,舞刀弄枪的机会的确不多,可他却渐渐领悟到了自己所做之事意义有多么重大,甚至大过战场上的厮杀。
    这两年的历练让他明白楚国的北伐大业并不是个简单的事,也不是单靠战场厮杀就能成功的,而是需要各方面的经营和铺设,使节的作用尤为重要。
    这两年的时间里,他最为感激的人就是公孙恪。与其他那些在下人面前耀武扬威刚愎自用的贵公子不同,公孙恪不仅尊重他,还格外倚重他,几乎每1个计划都会让他参与其中。
    不仅如此,公孙恪还耐心地聆听他的建议,无条件的信任他,将最为重要的任务交给他执行。
    可是我却没能保护好公子的安全。想到这些陈青就懊恼不已。如果不是自己身在异乡势单力孤,他真的愿意冲进铜壁城去解救公孙恪,哪怕是为此搭上自己的性命。
    更加令他难以面对的是丞相公孙道。欧阳佩要他到达建康后直接前往宫城面见皇上和百官。他1路都在思考应当如何向皇上还有丞相解释只有自己平安返回这件事情。
    唯1欣慰的就是自己总算是不辱使命,杀死了那帮楼罗使节,也完成了公孙恪和欧阳佩交代的最后1项任务——虽然这件不光彩的事情也让他的内心备受折磨。只是这件事情究竟能对夏国和楼罗的关系产生多大的震荡,还尚未可知。
    “将军,船就要靠岸了。”萧越轻轻摇晃陈青的手臂,打断了他的思绪。他睁开疲惫的双眼,坐起身来,感觉歇息这半个时辰之后反而比睁着眼睛的时候更累。
    “从现在起记得叫我‘师傅’。”陈青整理1下衣衫,戴上僧帽,“拿上行礼,随我出去看看。”
    “是,师傅。”萧越提起舱内的1个布袋,跟着陈青走到甲板上。
    水流明显的变缓,船已经快要靠到岸边。坚如磐石的禹州城渐渐映入眼帘,城内红砖砌成的入汉楼笔直的冲上云霄,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敦实厚重。
    据说城中最为精良的兵器都存放此楼,楼顶的神兽麒麟面向北方,昂首挺胸,口张舌吐,两侧刻有双翼,4足前后交错,似纵步若飞,俨然1副威镇百兽之神态。
    入汉楼的左右两旁是贮存粮草和兵器的仓库,只是比起入汉楼,它们相对矮小。与入汉楼呈对角方向的是宝林寺,庙宇的刹尖高耸,塔身挺拔纤秀,宝塔顶部展翅的凤凰稍稍中和了入汉楼的威严和冷峻,让整个城池看上去多了1丝柔和的气息。
    船舶此刻已经停靠在岸边,船家招呼客人们下船。
    禹州城的北城墙沿着河岸延伸。河面上到处都是船只,有打捞水产的渔船,也有不少商船,还有1些沿河游览的客船,热闹非凡。
    1根顶端飘扬着3角形红色旗帜的石柱标志着靠岸之处。两名船夫把桨收起,年轻的1人纵身1跃,跨到岸边的石阶上,用绳子将船拴在缆桩上。
    萧越抛给老船夫两枚银币,率先大跨1步迈到岸上,陈青紧随其后。
    “2位施主慢走。”收到银币的船夫喊声嘹亮。
    陈青转头之时用眼睛的余光瞄到那两名与他攀谈的商人也纷纷下船。不巧的是,在他回头观望的1瞬间,中原的商人的目光刚好与其相对。
    “走,快些离开此处。”陈青感到1阵莫名的心虚。
    岸边成排的柳树像是注视着他们匆匆前行的哨兵。现在已经是初秋,柳叶有些泛黄,但依然不影响夹岸的枝条随风飘扬。
    石板路上铺满落叶,道路两旁每隔几步路就有1家客栈,每家客栈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招牌还有装饰特色,想方设法的吸引南来北往的客人。
    因为陈青和萧越都扮作僧人的模样,所以前来招揽他们入住的店家并不多。禹州城道路狭窄,陈青与萧越在市井之间左弯右拐,前进的速度几乎与爬行无异。
    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1股江南水乡的气息。虽然是夏国的地盘,但路上的行人不少穿着南国典型的宽袖长衫,悠然自得。
    穿过北面乱糟糟的1片市场之后,道路总算宽敞了许多。再走上1段路之后,就来到了禹州城的北门。
    “跟在我后面进城。”陈青用手摸了摸胸口中的1封印信。那是临行前欧阳佩交给他的重要之物,上面写着“大夏国高僧怀慧”几个大字,可以助他通关。
    此时已经过了晌午,城门口的人群熙熙攘攘。虽说夏国崇尚佛教,可对城中的百姓来说,看到像陈青这种满脸胡渣的出家人还是觉得颇为惊奇。
    他尽量避开周围的百姓投向自己的好奇目光,径直向城门的方向走去。不出所料,门前的守卫将他们2人拦住。陈青从怀中掏出他那份最为重要的印信递过去。
    “高僧怀慧?”1脸慵懒的侍卫上下打量着这位黄袍僧人还有他身旁的小僧。旁边1个满脸疑惑的侍卫也慢吞吞地凑了过来,查验着他的文书。
    陈青眼睛的余光猛然看到城墙上贴着自己的画像,心脏忍不住狂跳起来。
    “你要进城给方老爷家讲经?”侍卫将文书递回给他,嘴巴几乎斜到耳朵边。
    “是。”陈青感到自己的额头上渗出汗水,不敢多说1个字。
    “方老爷怎么会请你这个模样的人讲经?”侍卫的这句话不像是疑问而更像是嘲笑。
    “可以放贫僧进去了吗?”陈青对他的疑问或者嘲笑置之不理。
    “进去吧。”侍卫似乎没看出什么端倪,让开1步放他们入城。
    陈青和萧越用最快的速度头也不回地向前走去,直到来到1处较为空旷的巷子才停下脚步。
    “欧阳掌柜所言非虚,连禹州都贴了你的画像。”萧越气喘吁吁地说。
    “我们找个地方吃点东西吧。”陈青感到自己的前胸已经贴在后背上。
    “就在这里吃怎样?”萧越走到1口义井旁边坐下打开包袱,拿出几张胡饼,“扮什么不好,偏偏让咱们扮僧人。”他抱怨道,“这1路上连口肉都没得吃!”
    “再坚持几天。”陈青用力咬1口又冷又硬的饼子咀嚼着望向4周。
    “你别说,这禹州还真是不错。我在大邑的时候就曾听公子说过,禹州虽然地域狭小,可这两年在临川王拓跋乐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公子还说,禹州就像是我们楚国建康城的缩影。当时我还不信,直到亲眼见到才知道公子此言非虚。”
    “可不是吗,方才下船的时候,我还以为已经到了建康呢!”萧越包了1嘴的面,含糊不清地附和着。
    “把地图拿出来看看,吃完之后得尽快赶路。”陈青把最后1口饼塞进嘴里,“我总觉得船上那个夏国商人对我们不怀好意。早点离开夏国我们也好早点安心。”
    “他能对我们做些什么?商人怎么都要秉承‘以和为贵’的原则才是。”萧越1边嘟囔着1边从怀里掏出1张皱巴巴的图纸。
    “你可别小瞧了商人,别忘了欧阳掌柜也是商人。”陈青摊开地图放在腿上,“我们得绕道最东面,最好在太阳下山之前赶到这家客栈留宿。”他指了指图上标注着“沉香客栈”的地方说。
    “你们两个!”由于专注于研究图纸,陈青和萧越2人竟没注意到自己的面前站了5个彪形大汉。
    “施主是在喊我们吗?”陈青把地图拿给萧越,貌似镇定地起身。
    萧越的手不自觉地摸了摸腰间,却发现身上什么武器都没有。
    “没错。”为首1名武士穿赤色两当铠,头戴平巾帻,手持1柄雕刻精美的长剑,眉宇之间透着1股杀气,“临川王请你们2人过府1趟!”
    “临川王?”陈青意识到大事不妙,“不知王爷为何要见贫僧?”
    “王爷要见你就快去,哪有那么多废话!”为首的武士面目冷峻。
    “可是我们要赶着去城南的方老爷家诵经!”萧越双手叉腰大声辩解。
    “方老爷重要还是王爷重要?”武士把手按在刀柄上用威胁的语气说道。
    陈青与萧越快速交换1个眼神,得知在劫难逃,只得跟随他们前往临川王府走1遭。
    他们1定识破了我们的身份,陈青1路上不安地看着4周。5个手持兵器的武士围绕在他们的前后左右。
    我们根本无路可逃,陈青悲哀地想。若是落到临川王手上,就唯有死路1条了。我倒是可以坚守住麓石山的秘密,萧越可就不1定了。
    陈青偷偷看1眼同伴,只见他沮丧着耷拉着脑袋,麻木地前行。欧阳佩为何不给我们准备上几滴毒药,陈青懊恼不已,这样我就可以在必要之时自我了断,而不至于落到敌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