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夏之末 > 第六十四章 刺史府叙话(二)
    黎烁注视着拓跋启,认真揣度和分析着这位位高权重之人。刚刚进入城门的时候,他带给黎烁的第1印象是位性格随和、待人和善的长者,与他现在谈论公事时的冷峻模样简直判若两人。不过不论从他展示出的哪幅面孔来看,黎烁都确定他“夏国之柱石”的称号名副其实。
    “不知郦商下台之后,现在由谁来担任丞相1职?”黎拔问了1个大家都极为关注的问题。
    “这正是眼下令老夫烦忧的1件事。”拓跋启丰厚的嘴唇微微开启,叹出1口气来,“郦商辞去丞相之职后,我本打算建议陛下暂时空出这个位置,对朝中3品以上的官员细细考量之后再决定让谁接替他的位置。
    不知皇上是听了谁的谏言,竟决定让户部尚书拓跋雍暂时担任丞相1职,总理朝政。你们说荒不荒唐?”
    让拓跋雍行使丞相的职责的确出乎他们的意料。虽然此人是皇室的远亲,对皇上颇具忠心,可在众人眼里他实在没有总理朝政的能力。
    最关键的是,天下人都知道此人爱财如命,就连家中马厩里的饮水槽都是用白银打造而成,府内的珍奇异宝更是不计其数,据说皇宫里没有的宝贝都能在他的府中找到。
    “看来皇上还是缺乏对臣下品行的判断啊!”慕容圭不由地感慨,“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除了他之外,朝中似乎的确没有更好的丞相人选了。既然陛下已经做出决定,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只能任命。只是对太尉大人来说,回京之后的日子恐怕就不好过了。”
    “虽然拓跋雍是个为人贪婪的庸才,不过为人至少比郦商坦荡。而且他总算是拓跋家族的1员,不至于去害皇上。”拓跋启端起酒杯,“算了算了,不说他也罢。”
    “晚辈还有1事不明。”黎烁1直等着解开自己心中的这个疑惑,于是不得不再次插言。
    黎拔皱着眉头向他投去警示的目光,但黎烁完全没有留意,依然继续道,“方才大人说,皇后与楚国使节有奸情,不知朝廷是否对这位楚国使节有所惩处?”
    “你这个问题问的好。老夫方才只顾着说郦商他们了,竟忘了这个楚国使节。”拓跋启抿1口酒续道,“行动当日,卫尉卿段林率领京城十2卫的人把金陵馆给封锁了,里面的人也都通通带走,这位楚国使节自然也身在其中。
    在老夫离开大邑之前,他1直被关押在铜壁城的积云楼里。这位楚国使节的身份颇为特殊,乃是楚国丞相公孙道的儿子公孙恪。”
    “哦?这可真是有些出乎意料啊!”慕容圭看1眼黎拔,见他与自己1样吃惊。
    “这可就棘手了。”黎拔吸1口气,“皇上打算如何处置此人?”
    身
    “皇上自然是非常气愤,认为自己颜面尽失,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好在皇后足够聪明,1口咬定自己与他并没有发生越轨之事。
    这样1来,反而好办了许多。老夫建议皇上给楚国皇帝修书1封,将公孙恪的丑行统统告诉他,对他们起到警示作用的同时还能得到1笔可观的赎金。”
    “大人英明!”慕容圭赞道,“眼下我们的确不能再去招惹楚国,还是让他们给些赎金了事最好!”
    “说起金陵馆这件事情,老夫又想起1个小插曲。”
    “大人请说,我们洗耳恭听。”慕容圭倾身向前。
    “金陵馆中登记在册的使节总共有十2人,但段林只带走了十人,有两个漏网之鱼,其中1只漏网之鱼就是公孙恪的亲兵侍卫首领陈青,据说他还是楚国的云骑将军。
    还有1只嘛,老夫记不太清了,反正也是个小侍卫。”拓跋启停顿1下,“你们说,公孙恪的亲兵侍卫为何偏偏在他出事之时不在他的身边?段林可是当天1早就带兵封锁了金陵馆的。”
    “或许他们就像皇后宫中的太监1样,偷偷溜了出去。”黎拔猜测。
    “也有这种可能。”拓跋启摸摸下巴,“若是这两个人溜走了,估计会设法返回楚国,只要别继续留在夏国惹出什么祸端就好。”
    “应该不至于惹出什么祸端吧?两个落单之人能做些什么?”黎岳不屑道。
    小说@,欢@.迎.*<下载
    “那可不1定,”黎烁反驳兄长,“你怎么知道他们是落单之人?大邑城内可不是只有金陵馆里才有楚国人。那些商户、学子里的楚人也为数不少!”
    “嗯,你说的没错,”拓跋启愈发对黎烁刮目相看,“大邑城中那些看似老实本分的异国商人,极有可能是他们的母国派来的奸细。只是他们平日里安分守己,行事格外谨慎,难以被我们发现端倪罢了。”
    段林派人监视金陵馆已经有段时日了,然而除了公孙恪与皇后之间的秘密之外,没有发现其他异常。即便如此,拓跋启依然深信公孙恪绝对不是独立的个体,城里1定有人与他们暗中接头。不过如今金陵馆已经被端了,剩下的那些人应该成不了太大的气候。
    “晚辈总觉得楚国不是什么善茬,但愿朝廷能从公孙恪口中套出1些有价值的消息。”黎烁若有所思地说。
    “我看难。”拓跋启哼了1声,“老夫只希望楚国能尽快提供足够的赎金把这个瘟神给赎回去。这样我们双方好都有个台阶下。”
    “太尉大人说的是。”慕容圭附和道。
    “好了,老夫才刚到就与你们聊了这么许久,还真有点累了。”拓跋启很想打1个哈欠,舒展1下腰身。
    “怪我怪我!只顾着与大人说话,竟忘了时辰。”慕容圭连忙起身,“烁儿,你速速带太尉大人去他的房间歇息,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说!”
    “太尉大人、敖将军,请随我来。”黎烁抬起手臂做出“请”的姿势。
    慕容圭几天前就将刺史府最南面的1所别院给腾了出来,留给太尉大人暂住。别院曲径通幽,既有北国的宽阔大气,又兼具南方的柔美多姿。
    p
    厅堂和卧房也是宽敞又温馨。前厅、卧室、书房、后院齐备,每间房的装饰和摆设也极为古朴雅致。
    沐浴过后,拓跋启穿1件宽松的龟纹锦袍在窗边站定,望向远方。太阳已经躲到大青山身后,天色暗了下来。但刺史府依然灯火通明——火焰在狮首铜盆之中燃烧,院内每隔1段距离就设置有石灯,屋内则点满蜡烛。
    虽说时值夏日,北方的夜晚还是有些寒气逼人,尤其是起风之时更是如此。
    “大人,天色已晚,您还是早点歇息吧。”敖卫为拓跋启披上1件长至脚踝的黑色蜀锦披风。
    拓跋启看1眼天边翻滚的云彩,默不作声地走向卧房。
    他的卧室与书房连通。虽然空间不大,但布置的极具格调。地面上藏蓝色的毯子上绣满祥云的纹样,硕大的木床上铺着整张银狐的皮毛,给人柔软舒适的感觉。垂地的锦缎帘幕环绕床榻1周,用流苏系带绑住。
    “今天是有些累了。”拓跋启脱下靴子,“老夫本想着写几封书信再睡,看来是熬不住了。”
    “大人还是早点睡吧,明日1早还安排了去教武场巡视。”敖卫将系带解开,把帷帐放下来整理好。
    “没错,老夫差点把这事儿给忘了。北方可是个出英雄好汉的地方,明日前去教武场看看能不能找到能与你1较高下之人。”拓跋启对着敖卫说,“在京城的时候你不是抱怨过找不到对手吗?”
    “大人怎么还记挂着属下的这句话呢?”敖卫用他的大手挠挠耳朵,“那次是属下喝多了口出狂言。”
    “在武艺方面你就不必谦虚了,”拓跋启将身体倚靠在柔软的貂皮靠垫上,“你的刀法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我看‘1刀流’这个称号绝对是实至名归!”
    “大人夸奖了。”敖卫的脸又红了。
    “好了好了,长这么大块头还总是害羞。你退下吧,老夫乏了,要睡了。”
    “是,属下这就出去。”敖卫1边说1边躬身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