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夏之末 > 第四十章 平地惊雷
    由于下雪的原因,时间似乎比以往慢了许多,直到晨钟敲响,人们也不愿离开自己温暖的被窝。但公孙恪是个例外。
    昨晚他没有在嘉宁殿过夜,坚持回到金陵馆。蒋芮突然出现在“4时之房”的那1幕令他久久无法释怀。
    他本打算昨日就将吴人坊的掌柜欧阳佩请来商议接下来该怎么做。无奈差自己的手下陈青去请他之时,店里的伙计说他出去进货了。
    临近黄昏之时,又突然天降大雪,因此公孙恪只能等到今日才有机会见到欧阳佩。
    馆外传来阵阵敲门声,公孙恪赶忙将门打开。欧阳佩和1个面容清秀的小将站在门外。
    “公孙大人,您订的鱼到了,我给您送来了。”欧阳佩手上提1个木桶,掀开盖子之后,1条硕大的黑鱼正在水中遨游。
    “不是说让陈青拿回来就好了吗,还劳烦你亲自跑1趟。”公孙恪1边说1边请他们进来,“陈青,你去煮1壶好茶来。”
    “是,公子。”叫做陈青的小将把茶壶放在炉子上,又往里添了1些柴。
    他是公孙恪家中的1名侍从,2十5岁上下的年纪。面部清瘦、鼻梁高挺、目光如炬,看上去颇具英气。
    身
    在楚国的时候,陈青就被公孙恪看中,让他做自己的贴身侍卫。后来公孙恪发现此人不仅样貌端庄,在军事作战方面也有自己的1番见解。最重要的是,他的悟性极强,总是能够不辱使命的完成自己交待给他的事情。
    公孙恪认为他有英雄之才,绝非等闲之辈,曾1再向自己的父亲举荐他。公孙道经不起儿子的纠缠,最终向皇帝请旨,给了陈青1个云骑将军的称号。
    在陈青看来,公孙恪就是自己的伯乐,是他1生的恩人。他誓死守护在公孙恪身边,向他效忠。
    “茶水煮好了。”公孙恪亲自为欧阳佩倒上1杯茶,放到他面前。今日他没有化妆,白净的面孔上多了几分男子气概。
    “公子客气了。”欧阳佩连声道谢。
    “陈青,你也坐下1起吧。”公孙恪招呼道。
    “公子今日叫我过来所谓何事?”欧阳佩抿1口茶水开门见山地问。
    “我与郦姝之事被人发现了。”公孙恪直言不讳地告诉他们。
    “什么?那公子会不会有危险?”陈青吃惊地问。
    “暂时不会,毕竟我有皇后的庇护。”
    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是谁发现了此事?需不需要我找人将他解决了?”欧阳佩平静的脸色看不出任何波澜。
    “你解决不了这个人。”公孙恪苦笑着说,“他是拓跋明的贴身太监蒋芮。”
    “是他?”欧阳佩将刚刚举起的茶杯放下,“那还真不好办。”
    “如果是皇上身边的太监,那不是极有可能将此事告诉皇上?”陈青生怕形势对公孙恪不利,“公子要不要先回楚国避1避风头?”
    “我也正在犹豫,所以将你们叫来1起商议。”毕竟是出身世家大族,公孙恪做事始终以自己的性命和安全为重。
    欧阳佩陷入沉默。炉火劈啪作响,浓郁的茶香在屋内飘荡。
    “我倒是觉得不必如此紧张。”欧阳佩道,“蒋芮也是在皇宫里混了几十年的人了,行事不会如此不谨慎。况且夏国的朝政如今为皇后1族把持,他更加不敢轻举妄动。”
    “说的也是。”公孙恪饮1口茶水,“也怪我,出入皇宫久了,最近整个人松懈了不少。看来今后要谨慎1些才是。”
    “昨日宗喜来找我了。”欧阳佩捧起手炉取暖。
    “你不说我差点忘了,”公孙恪道,“昨日陈青跟我提了1嘴。他跟你说了些什么?”
    小说。
    “昨天拓跋明将朝中的几位大臣叫去商议了1件政事。”欧阳佩缓缓地说,“有关是否借道给出使我国的楼罗使节回国的事。”
    “哦?让我猜猜。”公孙恪倾身向前,“他们的太尉肯定是不答应借道的,不过最终拓跋明1定还是答应了借道。”
    “没错。”欧阳佩抿1口茶水,“看来公子对夏国大臣和皇上的性格真是了如指掌。”欧阳佩往炉内加几块炭,炉火1下子变旺起来。
    “只要是有超过1个选择给拓跋明,他就1定会选择那个错的。”公孙恪忍不住笑出声来。没有化妆的他笑起来似乎更加迷人1些。
    “想必他们的丞相郦商的立场1定与拓跋启是相反的。这个郦商总是能够如我们所愿。”陈青插言道。
    “是啊,我们可得好好利用郦氏这个朋友。最好是借他的手除掉那个碍手碍脚的拓跋启。”欧阳佩说,“公子何不修书给圣上,将这个消息提前告诉他?”
    “嗯,我今日便起奏疏差人送往大楚。”公孙恪将杯中的茶水喝光,“话说宗喜是如何得知这件事的?”
    “昨日郦商去了1趟嘉宁殿,跟郦姝说起了这件事情,想必他站在1旁偷听到了。”
    “这个宗喜还真有意思,真是事无巨细都来告诉你。”公孙恪呵呵笑道,“你这是得给了他多少好处?”
    “给了他两所宅子,还有日常的打点。”欧阳佩叹1口气,“这个家伙的胃口也是越来越大了。哪天若是超出了我的承受范围,恐怕就要请示陛下专门为我拨付资金咯!”
    ^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钱可真是好东西。”陈青吹1口茶水,羡慕地说。
    “说真的,如果楼罗能够在夏国北方再烧1把更大的火,圣上北伐的大业就指日可待了。”公孙恪满心期待地说。
    两年前,楚国皇帝登基后不久,就提出派遣使臣常驻夏国的想法。公孙恪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主动请缨担负起楚国使节的重任前往大邑。
    他刚到大邑便与潜伏在夏国多年的欧阳佩取得联系。欧阳佩是楚国太尉的亲信,同时也深受皇帝赵燊的信任。
    这两年来,欧阳佩与公孙恪相互配合不断地将夏国的各路消息送回楚国。公孙恪明白皇帝拥有北伐的雄心壮志,所以全力以赴地为此努力,甚至不惜与皇后郦姝扯上关系。
    “你说的没错,我看楼罗已经按捺不住了。我们必须耐住性子,等待1个时机。”欧阳佩道。
    提起北伐,陈青的内心无比激动。他的祖上就是大邑人,在他心里,大邑本就是楚国的1部分。1百年前楚国对战夏国失败之后,大邑才被夏国抢夺过去。
    后来两国6续交战多年,楚国始终没有战胜夏国。后来楚国的几位帝王丧失了北伐的斗志,只想在南方偏安。直到两年前新君登基,才将北伐之事再次提上日程。
    身为1名武将,陈青渴望在战场上展现自己的身手、获得朝廷的赏识。
    “楼罗的使节在楚国也有1段时间了吧,听说过了春节就准备北返?”公孙恪再为在座之人斟满茶水。
    读者身
    “嗯,或许……”欧阳佩犹豫了1下,“或许我们可以利用楼罗出使楚国这件事制造1些事端。”
    “你有何计划?”公孙恪问。
    “哦,这只是1个设想,目前并没有什么计划。”欧阳佩再喝1口茶水站起身来,“好了,我出来的也够久了,该回去了。如果有什么消息,我们再及时互通有无。”
    “不留下来吃鱼羹吗?”公孙恪抬起下巴指了指他送来的黑鱼。
    “不了,店里只剩莫吉1人我不放心。”他所说的莫吉是店里新来的1个伙计,也是楚国人,在来夏国之前是楚国皇宫里的1名侍卫。
    “待会儿樊玉就要过来送货了。”欧阳佩1边起身1边解释,“昨日我从他那儿进了1些冬天的货物。”
    陈青把鱼倒入盆中,将木桶交到欧阳佩手上,送他走出馆外。欧阳佩矮小敦实的身形渐渐消失淡出他们的视线。
    吴人坊外面,樊玉已经挑着两大箱的货物来到了门外,幸好欧阳佩及时赶到,莫吉才能腾出手来帮他理货。
    “这次都带了些什么货过来?”欧阳佩问。
    “主要是1些织锦还有暖手炉,都是上品,还有你要的雀舌也到货了。”与多数身材纤细修长的南国人不同,樊玉是个5大3粗的汉子。他在楚国的时候是军中的1名百夫长,粗糙的脸上长满络腮胡子。
    不知是小时候受了什么伤的原因,他1边的眉毛缺失,留下1块疤痕,只剩右眼上方浓眉耸立。楚国朝廷将他派来配合欧阳佩的工作,他如今的身份是专门为吴人坊供货的商人。
    “进来说吧!”欧阳佩让他把货物搬进店里。因为天冷没什么人光顾的原因,他索性命令莫吉将门关上。
    大雪过后,天空和煦无云,晴空湛蓝,但空气冷的要命。路上少有行人出门,只有1些玩雪的孩童。皇宫也为白雪覆盖,变成白色的城堡,给人带来肃穆圣洁的感觉。
    皇帝和后宫妃嫔的住所里都有带夹墙的房间,确保他们在天寒地冻的岁月里还能身穿华丽的绫罗绸缎在宫中起居。夹墙中炉火烧的旺盛之时,宫里的嫔妃甚至可以如夏日1般穿薄如蝉翼的纱衣。
    不过正殿太极殿是没有夹墙的,那里是皇帝上朝会见群臣的地方。夏国每1代帝王在做太子之时,太傅都会告诉他们,天子和群臣处理政务的地方不能过于舒适,这样方能体会到百姓的冷暖。
    今日刚好是上朝的1天。大臣们身穿朝服早早地来到太极殿等候。虽然大殿的角落里燃烧着炭火,但由于殿门大开,殿内空旷,炭炉微弱的热量完全起不到作用。
    “皇上怎么还没到?”卢焕不停地搓着手抱怨。
    “是啊,天寒地冻的,我的身子骨都快承受不住了。”拓跋雍臃肿的脸被冻的通红。
    “要是您的身子骨都受不了了,我们这些人可该怎么办?”郦商的话引起众人1阵窃笑。
    拓跋雍顿时觉得脸上挂不住,狠狠地瞪了郦商1眼。
    p*p。&。>>
    “跟您开个玩笑,不要那么当真。”郦商恭敬地向其解释。
    “皇上驾到!”蒋芮的声音让众人立即安静下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手持笏板高呼,每个人的面前都呵出1团白雾。
    “诸位爱卿,有事速速奏报,无事退朝!”拓跋明从温暖的9华殿1路走来,几乎就要被冻僵。虽说龙椅两侧放了两个硕大的龙首炭炉,但座位和御案依然冰冷。
    “启奏陛下,近日天气寒冷,是否要为城中穷苦百姓分发1些棉衣和炭火?”吏部侍郎高思危站出来说。
    “你考虑的很周到,这件事情就交给户部去办。”拓跋明予以准许。
    “这都是丞相的意思,臣只不过是替他说了出来。”高思危快速瞄1眼郦商,见他给了自己1个赞许的眼色。
    “启奏陛下,给楼罗可汗的国书已经拟好,丞相已经看过了,还请陛下过目。”礼部尚书崔察说道。
    蒋芮接过国书呈递皇上,拓跋明不情愿地将缩在袖口中的双手露出来,粗略地看1眼上面的内容。
    “丞相看过了应该就没问题了。”拓跋明喃喃自语地拿起御印盖在上面,“诸位还有什么事吗?没事的话就都退下吧!”
    读者身
    大臣们相互看彼此1眼,准备退下。
    “陛下!陛下且慢!”直阁将军奚宁闯入殿内,神色慌乱。
    “奚将军,何事如此慌张?”本打算起身离去的拓跋明语气有些生硬。
    “陛下,刚刚接到函史来报,雁台州在暴徒首领郭小兵的带领下杀死刺史仆峰、太守侯静等多名朝廷命官举兵造反。
    目前叛贼已经攻下州府和北部城池,号称拥有部众2十余万。郭小兵自立为汉王,他的部众自称‘草鞋军’,随时准备南下!如今整个雁台州已经乱作1团,几乎全部为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