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夏之末 > 第十九章 陷阱
    “皇上,”郦姝引着拓跋明坐到榻上,神色异常凝重,“有关梁妃之事,臣妾不得不将实情告诉您,还请皇上不要伤心过度。”
    听到“伤心过度”4个字,拓跋明的面容立即阴沉下来。
    “皇后,你可不要吓唬朕啊。梁妃不是患了‘嗜睡’之症吗?莫非对她腹中的胎儿有什么影响?”他细小的声音有如夏日的蚊虫。
    拓跋明在十几日前得知梁妃昏睡不醒的消息。他请了宫中医术最为高明的几名御医为她联合诊治,最终得出她患了‘嗜睡’之症的结论——这个结论就像没有给出任何结论1样。
    梁妃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处于睡眠的状态,偶尔醒来也是神志不清,似乎沉浸在梦幻之中,嘴巴里念叨着常人无法分辨的词汇。
    拓跋明曾与太后叱罗氏1再询问御医此病是否会对她腹中的胎儿有所影响,御医们的答复是,只要梁妃不死,胎儿应该不会有大碍。御医还告诉他们,临盆之时她若还不清醒,可以用针剂催产。他们这才放下心来。
    ~p
    “陛下,”郦姝黑玛瑙1般的眼睛里噙着泪花,“当时太医说的是,若是梁妃不死,腹中的胎儿或许能够保全。可是……可是……臣妾今日听御医耿怀恩说,梁妃沉睡的时间太久,陷入严重的幻觉无法自拔,即将性命不保……”
    “什么?再过十几天的时间她就临盆了,为何突然变成这样?难道她就不能再坚持这十几天的时间吗?”想到自己和母后期盼已久的皇子,拓跋明心急如焚。
    听到“坚持”2字,郦姝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她还是头1回听说让1个将死之人再“坚持十几天的时间”这种说法。
    无情无义的男人,事到如今还只想着她腹中的胎儿,身为1国之君竟能说出让1个将死之人坚持几天的话来,真是幼稚。他还真把自己当真上天的儿子了,以为阎罗王都得听他的?郦姝挖苦地看拓跋明1眼。
    “这个,臣妾就不知道了。皇上可以亲自询问御医。”郦姝用甜蜜凄婉的声音掩盖自己对拓跋明的鄙夷。
    “御医御医,御医都是1群没用的东西!”拓跋明气急败坏地叫嚷,“他们平日里总是装成1副学识渊博的样子高谈阔论,1到了治病救人之时就跟朕说力不能及!”
    “事已至此,皇上还是不要过于伤心了。”蒋芮在1旁开解道。
    “是啊皇上,臣妾从1开始就跟您说了,不要悲伤过度。”郦姝将她柔软的手放在拓跋明的膝盖上,“还是多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做吧。”
    “接下来?御医都不知道怎么做,朕哪里知道该怎么做?”拓跋明双手1摊,像个懵懂的孩童。
    “臣妾在想,皇上曾经如此喜爱梁妃,在她生命最后的时间里,何不赐给她额外的恩惠?”
    “额外的恩惠?皇后指的是什么?”拓跋明不解地歪着脑袋。
    “梁妃的父亲1直在边疆为国家效力,已经多年未曾与女儿团聚了。臣妾认为这个时候应该将其召回京师,让他见女儿最后1面。他1定会对皇上感激不尽的。”
    “皇后,朕没想到你竟考虑的如此周到。”拓跋明为郦姝的言语所感动,深情地拉住她的手。
    “臣妾就知道皇上会答应的。”郦姝的双眸闪出亮光,“臣妾已经令通事舍人卢建拟好了御旨,还请皇上过目。”
    宗喜将草拟好的诏书呈递给拓跋明。
    “你……你已经让人拟好了御旨?”拓跋明惊了1下。
    “是啊皇上,”郦姝将头轻轻靠在拓跋明的肩膀上,“臣妾知道皇上每日政务繁忙,所以这种小事就为皇上做了。而且,这本来就是跟后宫有关的事。皇上不会认为臣妾做的不妥吧?”
    “没有没有。皇后做的很好。”拓跋明尴尬的清了清嗓子。
    “那就请皇上在圣旨上盖好金印,臣妾今日就派人将诏书送出去。”郦姝难掩心中的喜悦。
    “好,朕这就给你盖印。”拓跋明从腰间的绶囊中取出青玉琢造的蟠龙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8个古雅的大字端庄地印在诏书落款之处。
    读者身
    “宗喜,你速将诏书交给何护卫,让他速速前往雁台州宣旨。”郦姝用命令的口吻说道。
    “遵命,娘娘。”宗喜将诏书收好,退出殿外。
    “这下臣妾就安心了。但愿梁刺史能够在梁妃咽气之前赶回来看她最后1眼。”郦姝眉头舒展,“丹玲,你去将新到的雀舌煮好,给皇上尝尝。”
    “雀舌?皇后是指楚人喝的那种东西吗?”拓跋明问。
    “是啊皇上。雀舌是1种茶,而且是茶中的上品,极为稀有。这盒雀舌可是臣妾专门让人出宫从城南的楚国商人那里买来的,臣妾1直想与您1起品尝呢。”
    “是那个楚国使节公孙恪介绍给皇后的吧?”拓跋明瞄1眼郦姝房中的悬凳还有精致的烛台,“朕看皇后的嘉宁殿里到处都是楚国的物件,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是楚国的皇宫呢。”
    “臣妾的确对楚国的文化颇有兴致。”郦姝装作看不到皇上的愠怒,露出1副天真的笑容,“臣妾还听说楚人在天热的时候会穿1种高齿木屐,臣妾还打算让宫中的匠人们做几双穿来试试呢。”
    丹玲将煮好的茶叶倒入杯中,橙黄透亮的茶水与白瓷烧制的茶杯相得益彰。
    “茶已经煮好了,请皇上和娘娘品尝。”丹玲将杯子放在他们面前的案几上。
    “皇后,你还是自己慢慢品尝这‘水厄’吧,朕就不陪你了。”拓跋明厌恶地看了1眼杯中的茶水,拂袖而去。
    身
    “臣妾恭送皇上。”郦姝恭敬的站起身来,将皇上送出殿外。
    “水厄?”待拓跋明的步辇离开之后,丹玲1脸疑惑的看着杯中琥珀色的液体发问,“皇上为何将其称为‘水厄’?”
    郦姝在房内踱了几步,最后坐在镂刻着忍冬纹的悬凳上,端起茶杯。
    “因为咱们的太尉大人不爱南国的东西。每每见到身边之人饮茶,他便说今日要遭‘水厄’。所以朝中的大臣们为表对国家的忠心,都不肯饮茶。
    至于皇上,他1方面是出于这个原因不爱饮茶,另1方面嘛……”郦姝笑而不语。但另外的原因显而易见——因为皇上厌恶楚国的使臣公孙恪。
    “其实……奴婢也不爱喝茶这种东西。它的味道太苦了,哪里有咱们夏国的果饮、乳浆还有美酒好喝。”丹玲照实说道。
    “那是因为你没有细品,”郦姝抿1口茶水,“茶这种东西就是这样,入口微苦,尔后回甘。茶不仅可以提神醒脑,还是祛病静心的好东西。”
    “有这么神奇?”丹玲细细观察着淡黄色的茶汤,对郦姝所说的话半信半疑。
    “这些都是公孙大人告诉我的,想必所言非虚。”想到公孙恪,郦姝的嘴角露出1丝浅笑。
    “那就1定是真的了,公孙大人从来都不会欺骗娘娘。”丹玲随声附和。
    身
    “对了,宗喜怎么还没回来?”郦姝忽然想到了传达诏书这件正事儿。
    “来了来了,”宗喜的声音从殿外传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娘娘,咱家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将诏书交给了何护卫,还安排了十名羽林军随同他1道出发。全程都用驿站的快马,不出7天便可到达雁台州。”
    7天,郦姝心里盘算着,再加上他回来的时间,到时候估计那个女人已经死了。只要何护卫按照我说的去办,过不了多久本宫和父亲就可以彻底安心了。不过此时,本宫不愿再想这些乱78糟的事情,而是需要放松1下心情。
    “宗喜,适才皇上说你买回来的雀舌是‘水厄’,不肯与本宫1同享用,真是扫兴。”郦姝摆弄着手中的茶杯,丹红色的嘴唇微微嘟起。
    宗喜立即明白了皇后的意思,眼睛在眼眶中骨碌碌转了两圈倾身向前:“娘娘,要说懂得品茗之人那可是非公孙大人莫属啊,要不咱家现在把他请来?”
    如果宗喜不是个太监,郦姝恨不得立即将他抱在怀里亲上两口。
    “后宫之中的确找不到能与本宫兴致相投之人了,那就暂且将公孙大人召过来吧。”郦姝尽力掩饰住自己过于激动的心情,“对了,让他来倚秋阁。”
    “是,咱家这就去1趟金陵馆。”宗喜来不及喝1口水,就又跑了出去。
    待他离开之后,郦姝交待丹玲吩咐御厨将膳食备好,便匆忙从玉华台赶往倚秋阁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