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汉高祖,竟然穿越宋高宗? > 第42章 雨露均沾
    第42章 雨露均沾
    直到现在,大伙儿也没摸清皇帝的心思。
    兵部尚书死了,当朝宰相被关了。
    可是皇帝陛下,是真的想要赶尽杀绝吗?
    这些人大多在三司当差,三司的事儿,那便是账目的事儿。
    所以倒没多少时间,杨沂中和刘錡都得到了结果。
    刘邦在选德殿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唤来了种家的女人和小道济。
    他正和种家姑娘在玩大象戏,道济则是在一旁观战着。
    这岁月静好的场面,让刘、杨二位都使生出了些不真切感。
    “官家,都已经说了。”
    二人各自手执供词,躬身就想要呈给皇帝。
    刘邦摸着下巴,盯着棋盘上的走势,种家那丫头不停的催促着:
    “官家,您一步棋就要想这么久,这一盘下完怕是要等到明日了。”
    这玩意儿和自己那时候差别太大,刘邦把手一挥,棋盘上的棋子都掉落在地。
    不等种家姑娘说话,他便骂道:
    “谁人定的这般规矩?一点儿道理都没有!”
    “你车还能比老子的马走得快了?没有马,那车能动吗?”
    “不玩了不玩了,这把就当和了吧。”
    种氏眼睛瞪得忒大:您都只剩五个子儿了,还能算是和局?
    见过厚颜的,却未见过像是皇帝这般厚颜的。
    她眼睛看向旁处,整个人都被气得微微起伏着。
    如此,刘邦才看向刚来的两人:
    “不用给朕,朕看着就头疼……只说他们贪了多少,谁人拿的大头。”
    杨沂中顿了一下:“张家军每月开支二十七万缗,有十六万缗,是直接发到了军士的手上。”
    “另外的十一万缗……据张太尉所言,他拿了三万。”
    “三司和兵部上下诸人加起来,合计拿了四万。”
    刘邦等了一会儿,见他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便催促道:
    “还有四万呢?真当老子不识数是吧?”
    杨都使看了看刘錡,后者轻叹道:
    “没了。”
    “没了?”
    “官家,”刘錡将那叠纸再次举了起来:
    “所有人都问过了,他们各自的数目都对得上,唯独这四万缗的下落,无人知晓。”
    刘邦笑道:“是无人知晓,还是无人愿说啊?”
    “钱,从三司发出,枢密院与兵部核对,中间过了遍两淮总领所,最后才到他张俊的手里,是这样吧?”
    杨沂中补充道:“若有战时,便直接由总领所向周围诸县征集发放。”
    “就特娘的这几个地方,还能算不出来?”
    “人人都经手了,人人都刮了层油,那是谁,这钱既过了他的手,他又没有沾上点荤腥的呢?”
    “咱们这位秦相,还真是颇得人心呐。”
    皇帝摆明了不高兴,两人也不敢插嘴。
    反而是听他们口中这数目,让一旁的种家小妞啧啧称奇。
    靖康一役之后,这大宋的物价便已经变了个样。
    据她爹说,在太宗时期的一贯钱,还能买到一头公猪。
    但到了现今这个年生,一贯钱只能买到一支上等的毛笔,或者是一副简陋的棺材了。
    可就算是这样,他们一开口就是不见了十一万……
    都说咱大宋有钱,今日看来,这话当真是不虚。
    “也别说老子不给机会,各自把贪墨了的再吐回来,老子当留他一条性命。”
    “若是这钱还不上的……”
    刘邦看向道济:“你也听见了,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小和尚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
    “不错!就是他娘的阿弥陀佛!”
    杨沂中迟疑道:“官家,那是暂且收押,还是像秦相那般找人盯着?”
    “收押干嘛?三司的人全都在这儿了,收了他们谁来做事?”
    刘邦白了他一眼:“把老子的原话告诉他们就行,不用派人盯着,让他们照常办差。”
    这事儿他考虑得很清楚,所有人都没把秦桧供出来,只能说明他们大都还信任着这位秦相爷。
    他们相信秦桧会没事,只要秦桧没事,他们也就没事。
    所以宁愿把自己交待了,也不愿意卖了秦桧。
    “另外一个,”刘邦看了看种家小妞,“把那日同她一起来的那些人,统统都放了罢。”
    “还有,皇城司的人……”
    说到这里,他忽然住了嘴,而是直接站起了身来,踱步朝外走去。
    刘、杨二人心领神会,立马便跟了上去。
    君臣三个一直走出了殿外,刘邦才接着道:
    “皇城司的人,全部换掉……今日之内,全部换掉。”
    虽然有些迟疑,但两人还是领了令,杨沂中这才开口道:
    “官家,皇城司……大多都是您的人。”
    他知道皇帝在担心什么,也是只有在这个关头,皇帝才露出了他和往常相同的一面:
    怕死。
    秦桧虽然势大,但一不掌兵,二来,他的势力多在朝廷中枢,大多是些文官。
    这皇城司依祖宗的法令,不受任何监察机构的监管,拿他的殿前司来说,虽然统摄诸般禁卫,但这皇城司,他同样也管不了。
    因为这是真正的皇帝亲军,只听令于皇帝一人。
    政和年间,皇城司辖近万人,如今虽然不比当年,但其下也有五千之数,个个都是骁勇之辈。
    刘邦沉吟道:“地方是个好地方,但现在嘛,老子只把伱当成自己人。”
    说完这句,他才想起来还有一人在,又安慰刘錡道:“你小子也还行,算是半个自己人。”
    “五千人,全部换成殿前司的兄弟,反正老子是把命交到你的手上了,杨沂中。”
    杨沂中躬身抱拳:“臣,至死不渝!”
    “把郭药师带过来……那个叫万俟卨的,一会儿也一并叫来罢……还有那个叫陆什么的,就辛次膺举荐的那个起居舍人,问问到了没,到了也叫过来。”
    “哦对了,那兵部尚书的尸体,找个手熟的给切了吧。”
    听见皇帝这么讲,杨沂中和刘錡都是一愣。
    皇帝会不会……稍微过分了些?
    杀了文官,那已经是乱了规矩。
    杀了一部尚书,那便称得上是残暴了。
    如今,皇帝还让把这人的尸体给切了……
    杨都使已经能够想到,明日天一亮,大家伙儿会怎么称呼皇帝陛下了。
    “数数今天交了供词的有多少人,切得均匀些,每个人都分点儿。”
    “至于那人头,就给秦相送去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