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全能大画家 > 第159章 第三人
    第159章 第三人
    凯莉气鼓鼓的离开的时候,偶然发现走廊里有个看上去有点眼熟的灰白头发的瘦削男人。
    他正在拿着一本小王子,对着插画面前发呆。
    “你是,维……维尔莱茵先生?”
    凯莉有些惊喜。
    她曾在官推上看过维尔莱茵的照片,没想到竟然在这里看到了插画艺术家本人。
    凯莉口袋里摸了一下,只找到了刚刚工作人员给自己的两张纸质代金券。
    她拿了其中一张,凑到白发男人身前。
    “维尔莱因先生,我是您的插画忠实粉丝,一直很崇拜您的作品,能给签个名嘛?”凯莉求签名。
    维尔莱茵似乎正在陷入某种沉思之中,一直在盯着手中侦探猫的画刀画封面发呆,嘴中念念自语着什么。
    那根售价超过一千镑的万宝龙玫瑰金大文豪系列钢笔,在他左手的掌中像是指尖陀螺一样旋转。
    旁边的人来人往,也不曾让他有片刻的分神。
    “粉丝?”
    听到这个自称,维尔莱茵头抬了一下。
    欧洲人追星都喜欢要签名。
    喜欢歌手要签名,喜欢篮球明星要签名,喜欢的学术教授和美术家一样会被要各种签名。
    而且还别说,知名艺术家的签名其实都挺值钱的。
    毕加索、安迪·沃荷之类的饭店签字小票账单,典当行或者ebay上也能轻松卖出去个上千美元。
    大艺术家们却不常给别人签名。
    主要是担心这些流出后,会被造假团伙用各种技术手段仿制在油画作品上。为了避免麻烦,有些油画艺术家就连日常生活的签名,与书画作品上的签名标识,都会特意采用不同的字体。
    维尔莱茵只是个插画家,这种顾虑较少。
    他下意识的接过凯莉递过来的代金券,却略微停顿了一下。
    “你是这次的志愿者?”他问道。
    “嗯嗯,真没想到在这里能见到您这样的艺术家本人呐。”凯莉立刻点头,说话间,她在走廊里左顾右盼,想要看看能不能看到侦探猫的身影。
    可惜,这里只有维尔莱茵孤零零一个人。
    她也并不知道侦探猫女士长什么样。
    “我是皇家艺术学院的美术生,收藏有您的插画作品《绿茵荒野》。还曾经给您的工作室写过自荐信,可惜没有得到回复。”凯莉自我介绍道。
    “那选择了谁,我or侦探猫?”维尔莱茵并不关心凯莉是谁,只是冷冷的问道。
    “呃……这原来是选稿评测么”
    凯莉神色有些尴尬。
    她并不傻,出版社同时发行两个不同画师插画版本的《小王子》图书作品的概率微乎其微。
    见到刚刚的登记表,以及画师维尔莱茵这样询问。
    这次市场调查的目的,她也就能猜到了。
    “唉,看来我是要不到签名了。”
    凯莉有些不好意思。
    刚刚还自称对方的忠实粉丝,却做了二五仔的行为。她犹豫着要不要撒个谎。
    维尔莱茵已经发现了金发女生的迟疑,
    削瘦男人本就苍白的肤色更苍白了,这让艺术家看上去,真有点像是一个骷髅。
    他并没有像凯莉预想的那样生气,或者把手中的代金券撕掉。
    “算了。”
    维尔莱茵只是神色平静的旋开笔帽,在代金券上龙飞凤舞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递给了凯莉。
    “你也是学艺术的,好坏就在那里,我不为难你。”
    “谢谢,其实……您画的也不错。”凯莉神色讪讪。
    “不必安慰我。”
    维尔莱茵转过头,望着样稿交还处,堆的像小山一样的侦探猫的作品,认命般的轻轻叹息:“结果就摆在眼前,骗自己,又有什么意义呢。”
    志愿者们刚刚入场的时候。
    插画家维尔莱茵就觉得事情有些不太对。
    即使声音没有外放出来,他也能从观测室的显示屏中,清晰的看到人群在一些画架前,停留、聚集、议论惊叹纷纷的样子。
    “啥情况?”
    从业这么多年。
    维尔莱茵光看书店内读者的反应,就能对一张插画的好坏判断的七七八八。
    以他的经验,
    能达到这种情况的,无非就两种可能。
    要不然是插画格外的震撼,
    要不然大概率情况下,则是那是一张限制级的插画。
    欧美实体书店和购物网站上,都是有【r18+】分类的限制级情色小说售卖区的。
    插画师会配上各种吸引人血脉喷张,荷尔蒙暴涨的搔首弄姿的赤裸女郎插画。
    类似知名的《五十度灰》的内容口味,在【r18+】区分类里都算是走小清新风格了。
    跟画本子似的,
    玩的就是一个刺激。
    可这显然不可能的,西方插画师尺度较宽松是一码事。
    但这是一张儿童向的童话征稿,要是scholastic集团敢放任何擦边内容,就算是百亿集团,也是被直接罚到破产的下场。
    先不提《小王子》本就是很小清新的童话。
    要是侦探猫脑子抽了敢提交什么重口味插画,集团绝对恨不得顺着网线摸过去把她砍死,再一脚踹进黑名单中永不采用。
    如果是前者?
    感性告诉他,那个侦探猫可能画了一张很了不得的作品,可是理智却不愿相信。
    维尔莱茵自忖,
    能拥有如此魔力的插画,无一不是可以载入出版史册的经典插画。
    他自己已经是一线顶尖画师了。
    若是真要说这么多年下来,有哪张作品可以算的上是传世经典,他还真不敢自大到这么说。
    这张为《小王子》创作的封面,更是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
    隔着摄像头屏幕看不太清晰,维尔莱茵等不及这组志愿者调查结束,再看市场部所提交的报告了。
    他直接打了声招呼,就跑到了一墙之隔的【书店】那边,从样稿交还处那里拿起一本刚刚出来的志愿者放下的样书,在衣领口袋里抽出万宝龙钢笔。
    这是维尔莱茵审稿时的习惯。
    他不仅是一名知名的画师,也是维尔莱茵插画工作室的老板。
    面对工作室手下的那些年轻画师和实习生提交的画稿的时候,维尔莱茵就会一边审稿,一边用钢笔圈画出各种各样的错误和细节问题,让他们改正。
    大多数情况下,没经验的青年画师可能要反稿改个五六次,才能勉强达到提交给雇主的标准。
    画稿被深色的钢笔线能画的跟蛛网一样。
    维尔莱茵这么一看,就看了二十分钟。
    他甚至连手间旋转的笔帽都没有打开。
    维尔莱茵这边都有点看傻了。
    这线条,这纹理,这色泽……新鲜油画颜料微微凝固的质感,像是随时都能从纸面上溢散出来。
    scholastic集团很重视插画。
    一方面体现在出版社愿意费高薪聘请知名的插画师,另一方面体现在了封面画完全采用了美术馆艺术品画册级别的印刷标准。
    专业级的艺术品画册,为了尽可能还原出色调最轻微的变化,印刷成本是很高的,需要使用专门的印刷艺术画册的生产线。
    一套卢浮宫出品的500张名家画册集市场销售卖个几百欧元,是非常良心的定价。
    要是私人找印刷厂印画册的话,单单每页可能就要报价一英镑甚至几英镑,小型印刷厂还未必有这能力和设备。
    也就是《小王子》拥有百万册级的预期销量。
    大规模化印刷时可以极大的摊平压低每册成本,并且这是和竞争对手汤森斯曼集团抢市场份额的拳头产品,战略意义大于盈收价值,scholastic集团才愿意下这样的血本。
    艺术品级印刷,就是艺术品级印刷。
    这张封面画将侦探猫原画的表现,还原到了很高的相似程度。维尔莱茵能够清晰的看出封面上每一丝最细微的颜色变化。
    完美,
    除了完美,还是完美。
    色彩饱满丰润,精致而不呆板,充满了变化。
    如果不是看见画面上那些代表性的线条轨迹和画刀压出来的脊装肌理,维尔莱茵都不敢相信,世界上真的有人能用大开大阖的油画刀,在厘米大小的方寸之间,把细节处理的如此精妙。
    “妈的,我竟然要跟这样的人竞稿?”
    维尔莱茵越看越怀疑人生。
    如果说,这幅画唯一的不足是什么,可能就是完全采用了和圣·艾克絮佩里相似的构图风格。
    谈不上专业。
    “也不对……”
    维尔莱茵开始时觉得这是不足,看着看着,他慢慢的也咂出构图的味道来了。
    他画画前曾反复研究过《小王子》的文稿和原作插图。
    自己画的要比圣·艾克絮佩里专业的多,却也隐隐少了几分那种清泉流水一样的禅意。
    维尔莱茵以为是自己想多了。
    现在,看着这幅侦探猫女士的画作,他再次在这幅插画上找到了和《小王子》童话气质一样的感觉。
    “秘诀原来是这种夸张的比例构图么。”维尔莱茵舔了舔嘴角,发现了个中诀窍。
    自己输的干脆彻底。
    对方画面构图比他强,画技和情感甚至可以说是吊打。
    维尔莱茵输的甚至连不服气的情绪都生不出来。
    这画的是如此的赏心悦目,连他看上去都觉得很赞。
    同样是插画艺术家,维尔莱茵更能感受到对手作画时的行云流水的感觉,这种随心所欲,妙到毫颠的感觉,他想想就觉得爽。
    只是,
    为啥要我碰上这种怪物了呢?
    “fuck。”
    维尔莱茵委屈的骂了一声,将钢笔重新插回了上衣口袋中。
    ……
    观测室中,
    “最快第一轮的统计表和详细的数据,市场部什么时候能做出来。”摩根董事晃晃脑袋,长满皱纹的脸上完全看不出疲惫来。
    集团的两架湾流公务机这段时间都有重要的商务接待活动,没有空闲的时间。
    摩根董事是坐维珍航空的洲际航线飞了十个小时的时间,才在今天早上从scholastic北美洛杉矶总部飞来的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
    头等舱的条件和空姐的跪式服务也都很好,
    但这位在出版社二战后商业版图扩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董事会高层,如今的年纪已经很大了。
    他来观测室后,在志愿者入场前,就开始不停的打哈气,看上去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
    短短的第一轮志愿者测试的场景,却似一针强力的兴奋剂一样,一扫董事脸上的倦意。
    像是有一个年轻了二十岁的摩根董事从老绅士身上苏醒了过来,他腰杆挺得笔直,脸上如同小伙子一样神采奕奕。
    老绅士是个职业的商人,
    他不懂美术,他却很懂市场。
    维尔莱茵看到了人群的反应,摩根董事自然也看到了。
    这么多年的商海沉浮中,他手下发行过名家作品不计其数,更加火爆的场面他也见过。
    哈利·波特后期罗琳女士的签售会,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或者运动巨星举办的读者见面会……
    光是给退休总统和国务卿出回忆录,就出了九本。
    但那都是极其有话题性和粉丝热度的作品,才能达到这样的场景。
    《小王子》不是那类“很爆”的书,它的销量当然非常高,可毕竟已经问世了半个多世纪,如今连版权保护期都过了。
    志愿者们的热情不应该是因由于圣·艾克絮佩里的作品,那就只可能是插画了。
    一张插画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摩根董事此前只在波普教父安迪·沃荷的部分展览和插画大师简·阿诺的作品上见过。
    这两位的作品有多少商机就不用说了。
    那可是能把印刷品卖出七千万欧元价格的艺术巨鳄。拍卖场上,安迪·沃荷作品平均单价仅略微逊色于达芬奇,但人家画的多啊。
    达芬奇总共只有7张作品在市场上流通,安迪沃荷有多少?
    市场上安迪·沃荷画作加起来比scholastic集团这样的商业巨头的市值还要高。
    人类历史上最挣钱的艺术家。
    货真价实的上百亿美元的价格。
    当然,艺术家的作品金额不能直接简单的相加。
    物以稀为贵,
    要是短时间内所有安迪·沃荷的作品全都被藏家抛售,肯定远远卖不到这个价格,腰斩都卖不到。
    可哪怕只有十分之一,也是十数亿美元。
    侦探猫则是他生平中看到的第三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