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全家带海洋穿越七零北大荒 > 410:老家的一堆极品
    一想到这些,俞小野简直头皮发麻,她恍惚明白自己来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给家里人准备什么礼物的。
    就那些个极品,根本不配得到任何礼物!
    所以俞小野打算好了,这些糖什么的带回去后,看情况再拿出来。
    要是老家的人还跟以前那么极品,她还不如放空间里带回家给爸妈吃呢,她没有那么大的度量,也不想以德报怨,别人怎么对她,她就怎么对别人。
    在心里做好回家后的打算,俞小野又开始嘱咐二哥。
    “二哥,咱们到家以后,记住了,什么都不要说。”
    俞二野没听明白这话的意思:
    “啥?”
    俞小野开始一五一十的交代:
    “记住了,先不说大哥失踪的事,他们要是问起的话,就说大哥在那边好好的,已经有了工作。”
    俞二野点头:
    “哦哦,这个我懂,主要是怕他们担心对吧?我不会说的。”
    “还有,不能跟任何人说爸爸当了什么股长,就说爸爸在那是种地的,人家要是问起爸爸的工资,就说爸爸每个月二十八块钱,别说实话。”
    这个俞二野就不能理解了:
    “为什么不能说实话?”
    俞二野还等着回去后好好跟村里的人吹吹牛呢?
    以前都是别人跟他吹牛,他只有听的份儿,现在终于轮到他跟别人吹牛了,干嘛不让他吹呀??
    他回家最大的快乐,第一个是见翠花,第二个就是跟小伙伴吹牛了,跟人家吹吹,他爸现在当-官
    了,老大的官,一个月工资四十二块钱,放他们村里,是最高的工资呢!
    这么牛批的事,他怎么能不拿出来显摆显摆?
    俞小野看见二哥那不能理解的表情,也没法说太多,只说道:
    “你跟人家说了,人家会眼红的。”
    “哦,那好吧,——那我能不能跟奶奶、大爷、三叔他们说实话?”
    “也不行!”
    “啊?连他们都不能说?”
    俞小野点头,其实,主要防的就是被这些人知道,外人眼红不眼红的,反倒没那么重要,就怕家里的人知道了以后,怕是要有麻烦。
    俞二野很是纠结,可是,想了想,这次是小妹带他回家的,要是没有小妹,他还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回来,所以,他必须听小妹的话。
    所以,即便心里很不情愿,俞二野还是点了点头:
    “好吧,我不跟他们说就是了。”
    “记住了,别问不问,你就不说,别人问了,也不要说,除非问急了,你才说,爸爸在那种地,一个月二十八块,也别说我在那跳舞的事,就说,就说我在那跟傻子过日子呢,还有大哥也是种地的,至于你,马上也能去种地了,记住了。”
    “记住了,都是种地的,然后你跟傻子过日子。”
    俞小野很满意,又接着嘱咐:
    “还有,到了家里,要是有人欺负我,你得护着我。”
    俞二野立马挺起胸膛,恶狠狠道:
    “那当然了,谁要是敢欺负你,我揍不死他!”
    “那要是
    奶奶欺负我呢?”
    “……”
    俞二野想了想奶奶对家里几个姐妹的态度,想到奶奶动不动骂她们赔钱货,让她们不停干活,还不让她们吃饱饭,俞二野确实有点担忧。
    俞二野在没来北大荒之前,还以为那都是天经地义的,以为所有人家的闺女都该是那样的待遇,所以从来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是自从去了北大荒,找到父母之后,看见父母对待小妹,真的是疼爱至极,比疼儿子还要疼,那时候俞二野才知道,原来闺女也可以得到父母的疼爱和关心。
    在这种家庭氛围下,渐渐的,俞二野的观念也跟着改变了,觉得小妹就是家里最宝贝的人。
    可是,他把小妹当宝贝,老家的人估计不会这么想。
    一想到小妹回去之后,家里人还像以前那样对待她,骂她赔钱货,让她干各种粗活,从早忙到晚还吃不到好吃的,俞二野不能接受!
    俞二野道:
    “小野,我不会让奶奶打你骂你的,任何人都不能欺负你!”
    “嗯!”俞小野很满意,又接着说,“还有,也不能告诉他们,爸妈现在不记得以前的事了,包括中间我们一家失散的事,也不能说。”
    “行,我不说——”
    俞小野又仔仔细细的嘱咐了很多条,俞二野都牢牢记在心里。
    仔细嘱咐了一通,俞小野终于安心了。
    最后一趟火车,在他们老家地区的火车站停下了。
    这次负责来接应的,也是周自衡的
    老战友,当年跟周自衡在一个团里,一起当营长的,现在转业来到他们老家地区当武装部部长。
    这个部长接到周自衡的长途电话,得知让他帮忙接待一个人,他二话不说立马答应了,安排的格外尽心尽力,亲自开车、提前来到车站等人。
    这个部长猜到了周自衡让他接待的这个人,跟周自衡关系肯定不一般,因为他认识周自衡那么多年,从来没见过周自衡托别人办过任何私事,一次都没有。
    这是破天荒头一回。
    而且他知道周自衡家庭背景深厚,本来就巴结无门呢,现在主动找他帮忙,他哪有不尽心的道理?
    所以接到人以后,一路开着车,把兄妹俩送到家。
    -----
    老家,石门公社,俞家村大队。
    吴老太家堂屋。
    “老婶子,我听说,家辉去了东北,每个月都给你寄钱回来,每月寄十块,总共寄了有三十了吧,你能不能,先拿一点出来,还给顺子家,他家孩子那天跌进地瓜窖子里,窖子两米多深,孩子给跌伤了,找了人看,说是胯骨跌碎了,必须到县里住院治疗才行,但他们家手里没钱,你看,之前家辉去东北时,顺子不是借了五块钱给他当路费吗,你能不能先把这钱还给人家,人孩子等着住院治病呢。”
    说话的人,是俞家村生产大队的队长,俞有财,五六十岁左右,手里拿着根老旱烟,一脸沧桑地坐在门旁的凳子上。
    他
    身后站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媳妇儿,正抱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小男孩,这母子俩就是顺子的媳妇儿跟儿子。
    孩子在妈妈怀里一直哭,顺子媳妇儿也跟着抹眼泪。
    母子俩的哭声,让大队长俞有财听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但是,坐在他们对面的吴老太,却无动于衷。
    吴老太坐在那,腿上放着一个破旧的簸箕,簸箕里是高粱米,吴老太正在捡里面的杂草和石子儿。
    就听吴老太端着簸箕,长叹一声,哭穷道:
    “哎哟,队长大侄子,我们家哪有钱,家辉确实从东北寄过几回钱,这个我想瞒也瞒不住,但是吧,早就花光了,我手里是真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