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全家带海洋穿越七零北大荒 > 325:三个人的关系
    贾颂不这么说还好,这么一说,俞小野更加好奇了:
    “贾哥,说话说一半,会遭天打雷劈的。”
    “扯犊子!”
    “贾哥,贾哥你就跟我说嘛,咱俩谁跟谁,你告诉我,我绝对保守秘密,真的!”
    贾颂被问烦了:
    “你说你好奇心怎么就那么大?”
    “明明是你说话说一半,你快说,你哥跟周场长到底怎么了?”
    贾颂不想说起那些让自己糟心的往事,但是被俞小野问的勾起了往事,又架不住俞小野连番追问,只简短地说道:
    “其实没什么好说的。”
    “那你就把没什么好说的事跟我说说。”
    “记不记得我以前跟你说过,周自衡在大院里有个青梅竹马的事?”
    “对,你说过。”
    “其实在那两个青梅竹马之间,还有第三个人的存在。”
    “哦?那第三者,不会是你哥吧?”
    “你还真猜对了——”
    俞小野吐出了一口气,好家伙,原来那老男人还有这么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三角恋?
    老男人真时髦!
    俞小野问道:
    “那他们三个人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谁喜欢谁,谁不喜欢谁?”
    “你说呢?”
    俞小野想了想,猜测道:
    “我猜,你哥喜欢那个青梅竹马,青梅竹马又喜欢周场长,是不是这么个关系?”
    贾颂嘀咕道:
    “你猜的挺准。”
    其实这件往事并不复杂,无非就是同龄人一起长大,少男少女之间发生的那点事儿。
    部队的大院,比起普通的
    市井院子,相对来说更封闭一点。
    所以部队大院里的孩子,他们的玩伴,也都是部队里的。
    周自衡跟那个青梅,还有贾颂他哥,三人是同龄发小,从小一块长大,关系很铁。
    后来长到十几岁,正是少男少女情窦初开时,三人的关系就不再那么纯粹了。
    贾颂他哥开始暗恋那个小青梅,而那个小青梅,喜欢的是周自衡。
    周自衡从小就相貌出众,很讨女孩子喜欢。
    尤其到了十六七岁的时候,出落的俊俏非凡,大院里暗恋他女孩子很多,有的还偷偷给他写情书,还有的主动约他看电影。
    但无一例外,这些桃花,全被那个小青梅挡了回去。
    那小青梅毫不避讳自己对周自衡的喜欢,总是以正宫太太的身份霸占着周自衡,不给其他女孩接近周自衡的机会。
    但凡被她知道了有哪个女孩给周自衡写纸条、抛媚眼什么的,那小青梅就强势地找到人家的面前,给予严厉警告,禁止勾引周自衡。
    要是不听劝告,绝对让她吃不了兜着走!
    久而久之,没人敢招惹周自衡。
    后来周自衡参军入伍,那个小青梅也跟着参军入伍,一路追随周自衡的脚步。
    再后来周自衡上了战场,小青梅也要跟着去,但被她家人强行拦了下来,没让去,她只好又回到了部队大院,在机关里工作。
    周自衡打了几年仗,一直到战争结束,周自衡受伤回到了大院,那时候年纪已经不
    小了,到了成家的年龄。
    而那个小青梅,这些年也一直在等他。
    两边的家长就开始催婚,让他们早点成家。
    所有人,包括大院里的长辈都以为,这两人最终会走到一起。
    但没想到,周自衡突然就爆出自己在战场上受伤,那方面出了问题,也失去了生育能力,不能跟那个小青梅结婚。
    这个消息,对那个小青梅简直是个晴天霹雳,她不肯相信这是真的,觉得周自衡在骗她。
    周自衡便拿出一份部队医院开出的诊断书,诊断书上写明了他曾经受过枪伤,一颗子弹打在下腹,造成严重损伤,无法正常活动。
    面对诊断书,小青梅才相信这事是真的。
    其实,打仗时在战场上受伤太稀松平常了,大院里也有好些人参加了战争,有些人没能活着回来。
    有些人虽然活着回来了,但落下了终生残疾。
    像周自衡这样死里逃生,能全须全尾的回来,已经是个奇迹。
    所以当大院里的人听说周自衡有这方面的问题时,没人怀疑,所有人都信了。
    也包括周自衡的父母。
    周自衡以自己无法生育的理由拒绝了这门婚事,然后就义无反顾地来到北大荒。
    周自衡走后,那个小青梅转身嫁给了贾颂的哥哥。
    当时这两人结婚时,贾颂正在北大荒,突然有一天就接到了家里的来信,说他哥跟那个女的结婚了,贾颂当时气的不行。
    贾颂知道那女的根本不喜欢他哥,这么多
    年,从没把他哥放在眼里。
    而他哥明知那女的不喜欢自己,依然痴心的等着。
    现在好了,周自衡受伤,不能娶那女的,那女的这才嫁给他哥,这不明摆着拿他哥当傻子吗?!
    贾颂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他无法接受他哥干出这种窝囊的事,他特地写信回去,骂他哥没骨气,丢全家人的脸,狠狠地数落了他哥一顿。
    从他哥结婚以后,贾颂再也不愿回家了,觉得抬不起头。
    所以贾颂每次见到周自衡,总觉得不自在,对周自衡没什么好感。
    要不是因为周自衡是农场的总场长,贾颂必须在面子上保持对周自衡的客气,贾颂真的不愿意搭理周自衡这人。
    还有一方面,也是因为周自衡太优秀了,从小到大都优秀,是全院孩子的榜样。
    小时候学习好,天天挨老师夸。
    长大后在部队里表现好,提干的速度跟坐了火箭一样。
    那时候贾颂还在上学,就经常听到院里的一些老干部经常说起周自衡,说周部长家那小子在新兵连当了班长,又提拔成连长、营长,一路高升。
    那时候大院里的人见了周自衡父母,就不停的恭维,你家这小子前途无量啊,将来绝对比你走的远。
    这些话贾颂都听的耳朵长茧了。
    再后来就听说周自衡去了西南打仗,当时大院里的孩子去了好几个,周自衡的哥哥也去了,在前线阵亡了。
    那时候经常会有阵亡的消息从前线传回来,所
    有人都替这几个上战场的人捏一把汗。
    有的人没能活着回来,有的人活着回来,但是腿炸伤了,或者胳膊断了。
    周自衡是个幸运儿,他不但打赢了战争,还活着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