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全家带海洋穿越七零北大荒 > 104:院里发现菜窖
    老蒲听明白了,答应的很痛快:
    “行,我今天要是凑巧碰到了他们,我就帮你问问,铁锅是吧,还有什么?”
    “暂时没了,先一样一样来吧。”
    “好。”
    俞小野说完要走,老蒲又叫住了她,然后悄悄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纸包,悄咪咪地递给俞小野,用一种神神秘秘的语气说:
    “拿着,你金花婶让我给你的。”
    “是什么?”
    俞小野接过纸包打开来看,居然是一包江米条。就是那种放在油锅里炸的,外面又裹了一点糖的那种小果子。
    这种江米条,对前世的俞小野来说不屑一顾,但现在对她来说可是个好东西,很珍贵的,普通人家谁舍得吃这个?
    老蒲眼带笑意地嘱咐:
    “自己偷摸摸的吃,别让你爸妈知道。”
    “好嘞,谢谢蒲叔,谢谢金花婶!”俞小野捧着江米条,露出了一口整齐的糯米牙。
    每天被人投喂的快乐,谁能体会?
    老蒲见到俞小野没有跟他客气,也呵呵笑了,这丫头,越看越招人疼。
    俞小野揣着一把小果子,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当然,她还是违背了老蒲的嘱咐,没有自己独吞这个好吃的,特意留到晚上,一家三口一起吃。
    不过最后还是她吃的最多,父母就只尝了一口。
    俞小野回到自己家以后,继续跟俞家辉四处忙活。
    现在房子已经没有什么要操心的了,屋笆换了,内外墙粉刷一新,鸡舍也立起来了,养起了小鸡,
    灶房也收拾好了,就等着大铁锅和柴禾过来,就能开火做饭。
    目前还有啥要紧的呢??
    就是在院里种菜了!
    所以俞小野又借了锄头回来刨地。
    先把地给刨了,松松土,徐英说她这两天在跟连队的妇女张罗菜种子,一等菜种子到了,就能种菜。
    他们不但要种菜,还得多种。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有空间可以储存蔬菜,到时候多种一点,收获了新鲜蔬菜,吃不完的,拿出来一部分存放在空间里。
    这样到了冬天,就有新鲜蔬菜可以吃了。
    不然,这年代的北大荒,可不像后世有那么先进的蔬菜大棚,能吃到各种反季节蔬菜。
    七十年代,东北冬天的蔬菜种类少的可怜,就只有白菜、萝卜、土豆、胡萝卜还有南瓜这几样。
    大白菜还好点,能放上一冬天,而且大白菜味道清甜,作为北方人,天天吃也吃不够。
    可是萝卜放时间长了就糠了,土豆也会生芽,吃着实在不太美味。
    如果他们在夏天多种点蔬菜,什么豆角、茄子、黄瓜、西红柿,多摘一点,到时候放在游艇上,不用太多,大概有个两三百斤的囤货,就够吃一冬天的了。
    想多种菜的话,院里的这块菜园子,明显不够用,还得在家附近开辟出一块菜园子来。
    农场嘛,别的没有,就是地多!
    只要别太过分,别占用公家的耕地,自己开辟点自留地根本没人管,家家户户都有自留地,只要你
    愿意抽空打理,基本没人干涉。
    俞小野跟爸爸商量着,也准备自己扩一块自留地出来。
    不过暂时先把院里的这块地整好了再说。
    俞小野挥着锄头在院子里认真刨地,刨到灶房旁边时,一锄头下去,忽然刨出个洞来,地面突然像塌陷了一样,上面的土哗哗的往下掉。
    俞小野给吓了一跳,拖着锄头就跑。
    跑出去好几步,才忽然想起来,咦,这好像,是个菜窖?
    对了,东北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菜窖的,书里也是这么写的,她之前给忽略了。
    再回头朝那个洞口瞧了瞧,还真像个菜窖,但她还是不敢靠太近,只能喊她爸:
    “爸,爸,我好像刨出个菜窖,你快过来瞅瞅!”
    俞家辉闻声跑了过来,凑过来看见地面露出一个洞,脸上一喜:
    “还真是个菜窖,咱之前能怎么没发现?”
    “估计是风吹雨淋,再加上上面长满了草,时间久了,就把窖口给抹平了,所以咱们一直没发现——咱之前好像从这上面走过,居然没掉下去,咱可真是福大命大。”
    俞家辉走到菜窖边,俞小野也小心翼翼地跟了过去。
    父女俩围在菜窖口往里探视,窖口下面有个简易的竹梯伸到底下,但是里面黑洞洞一片,什么都看不清。
    俞家辉回头朝闺女看了一眼。
    俞小野猜出她爸的意思,怂的一边往后仰一边连连摆手:
    “爸你别看我,我不敢下去,说不定里面有什么奇奇怪
    怪的动物,老鼠啊,蛇的,我不敢下!”
    俞家辉又低头朝菜窖里张望:
    “倒不是怕什么老鼠啊蛇的,就是这梯子,我担心时间久了,不牢靠了,行了,咱又来活了,还得修菜窖。”
    父女来蹲在菜窖口听了会儿动静,最后俞小野找到火柴,点了把干草和树枝扔进去,想听听下面有没有什么活物的动静。
    但是点着的树枝一掉到里面,火焰全熄了,看来底下常年封闭,氧气不足,还真不能下去。
    还得再敞个一两天,通通风才行。
    不过再下去之前,还得把梯子弄上来检查一下。
    父女俩合力,把里面的梯子拖了上来。
    这一拖上来,吃了一惊。
    好家伙,这梯子居然有五米多高,说明地窖也有五米深。
    大概也只有在东北才有这么深的菜窖了吧,别的地方,普通人家的菜窖,估计也就两三米。
    俞家辉小时候住在农村,家里也有个地窖,冬天存放白菜地瓜土豆什么的,他记得只有小孩站在里面才能直起腰,大人进去,只能弯腰或者蹲着。
    可是这个菜窖,估计成年人进去都能直起腰。
    看来之前住在这的人家,真是费了心思了,挖这么深个菜窖要费不少人力呢,现在让他们捡了个漏,啧啧。
    父女俩把梯子抬到院门外,俞家辉挨个关节检查,看看有没有哪里松动或者腐烂的,按理说竹梯比较耐用,修修补补,用个十年八年没问题,希望这个梯子
    也能那么结实。
    俞家辉正在检查梯子,听见又马车赶过来,抬头一看,是老蒲赶着马车来了。
    车后面似乎放着一堆柴和一堆杂物。
    俞家辉在心里发笑,哟吼,看来老蒲真的找到了那兄弟俩,从那兄弟俩手里买到了木柴。
    不过俞家辉只装作不知道,微微笑着打招呼:
    “老蒲,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