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全家带海洋穿越七零北大荒 > 047:现在带你们去八连队
    老两口听到女儿这个主意,全都笑了。
    俞家辉夸道:
    “小野,你心眼儿来的可真快,你刚刚故意把我的名字给念错,真是绝了,连我差点都没反应过来!”
    俞小野也是嘿嘿一笑:
    “急中生智嘛。”
    徐英笑道:
    “咱家宝就是聪明,就照她说的办,就算以后李大松找了过来,反正咱被他儿子撞的失去记忆,死不承认有这门婚事就成了,他要是敢逼着咱们,咱就转过来告他儿子去!”
    一家人定好了计策。
    很快,卡车上的东西卸完了,李新春重新返回驾驶室,又发动了汽车:
    “好,现在带你们去八连队!”
    接下来的路,就没刚才的路那么顺畅了,都是些坑坑洼洼的小路,直颠的俞家辉差点二次受伤。
    大概走了有二十里地,远远看见路边的一排白桦树后面一大片广阔的农田。
    田里有人在耕作。
    远远看去,一个个人影,就像蚂蚁般渺小。
    李新春指着车窗外那片农田说道:
    “这就是你们八连队的地了。”
    一家三口纷纷朝道路两边的农田看过去。
    俞家辉一脸喜色地向李新春打听八连队的基本情况,李新春告诉他们,八连队的规模还是比较大的,大概有两百名正式农工。
    其中有一百名知青,还有一部分当年的转业官兵,有支边青年,有逃荒过来的盲流,有不少劳改释放犯,还有城里被下放过来接受再教育的干部。
    这些人,再加上他们的家
    属和子女,总共有三百多人。
    相比较其他农场连队,这个规模不算小了。
    有的连队,甚至只有几十个人,队里还没通电。
    他们八连队至少通了电,而且队里设备比较齐全,有磨坊,有教室,甚至还有一辆大型康拜因收割机,光普通的农用拖拉机就有三辆,马车至少有十驾。
    而且连队里自己养了好几头猪,这几头猪不用上交,是连队里养着,逢年过节,或者春耕秋收时,自己杀了吃的。
    总的来说,八连队的整体情况,在整个蜜山农场几十个连队里,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
    要说八连队有没有什么毛病,有,就是劳改释放犯比其他连队多。
    因为这地方,当年其实是个劳改农场,关押了很多犯人。
    后来边-境紧张,北大荒成立生产建设兵-团,这里就被改造成农业连队,之前在这里的劳改人员和管理人员,就地转业成了连队农工。
    所以,其他连队顶多有几个、十几个劳改犯,但八连队,至少有二三十个劳改释放犯。
    这使得八连队在外面的名声不太好听。
    而且八连队曾经发生过几桩颇为惊心动魄的案子,就更给这个连队染上了一层灰暗的色彩。
    卡车越过农田,再穿过一片林子,终于看见了连部的驻地。
    放眼望去,一片低矮的土坯房子,只有一排整齐的砖瓦房,这几间砖瓦房,应该是连队的办公室。
    除了办公室以外,其他知青和农
    工住的宿舍,都是那种用土和草混合而成的拉合辫房子。
    有的房子歪歪扭扭,看着好像要倒了一样。
    不过,这里大概因为地广人稀,那些人家的院子倒是大的很,用木桩子圈起来,圈出了一大片。
    而且那一片木桩子似乎故意弄的高低不平。
    俞小野看过小说,知道为什么这里的院子会弄成这样,这是故意弄的高低不平用来防狼的。
    北大荒有很多野狼,连队基本上都设在比较荒僻的地方,野狼尤其多。
    这些人家的院子里通常都养了些鸡鸭鹅之类的家禽,院墙如果弄的高低一致的话,晚上很容易有野狼跳进来偷吃鸡鸭。
    如果弄的不一致,栅栏有的高有的低,那么野狼就不容易轻易越过去,甚至有可能被突然高出来的木栅栏给刺着。
    这都是当地百姓应对自然的智慧!
    终于到了他们的连队,俞家辉、徐英、俞小野三口人都觉得挺新奇,来来回回看着这片土房子。
    俞家辉尤其高兴。
    卡车终于在那排瓦房前停下。
    这时候,连队里的农工大多出去干活了,连部里没什么闲人,只有一帮孩子和几个妇女听到发动机的声音,从各家院子里围了过来,过来看看威风凛凛的大卡车。
    办公室里走出了一个穿着蓝布棉袄的青年。
    青年嘴里叼着烟,耷拉着眼皮子像没睡醒似的,脸上带着些玩世不恭的态度,看见李新春从车上下来,含着烟调侃道:
    “哟
    ,这不场部的李大司机吗,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贾干事,我奉了周场长的命令,给你们连队送几个人过来。”
    贾颂一听说是场长让送人,眼皮子抬了抬,抽出嘴里的烟卷,弯腰放在地上摁灭了烟头,又把剩下的半截烟卷放到耳朵上夹着,亲自走过去迎接车上的人。
    既然是场长亲自派了李新春开着大卡车送来的,说不定是什么工作组的人,甚至有可能是什么部门的领导。
    尽管贾颂心里头有点不怎么情愿,但还是公事公办地要过去迎接一下。
    结果,就见李新春小心翼翼地扶下一个胡子拉碴、浑身补丁的糟老头子——
    卧槽,我欢迎领导的话已经到了嘴边了,结果就扶下来一个要饭大爷?!
    贾颂一脸蒙逼的望向李新春。
    此时,俞小野已经从另一面跳了下来,也赶过来搀扶。
    徐英也拎着网兜下了车。
    一家三口整整齐齐,破烂又寒酸,但是不得不说,一家三口精神面貌还是很好的,各个眼里有神,一下车就四下打量,还真像是下来视察的工作组。
    贾颂不可置信地望向这一家三口,一下子有点迷糊:
    这到底是来他们连队要饭的,还是干嘛来的?
    偏偏这时候,俞家辉在李新春的搀扶下,面带微笑的来了句:
    “嗯,不错,八连队还是很不错的。”
    贾颂差点习惯性地来上一句“感谢领导夸奖”!
    幸好及时收住了口,才没闹出笑话。
    从
    前也经常往他们连队分人,但分来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大概的身份,是下乡知青,还是劳改犯,或者是成分不好的人,或者是逃荒过来的盲流,一看就明白。
    这一家三口,还真把贾颂看的一愣一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