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全家带海洋穿越七零北大荒 > 847:挣钱,不寒碜
    俞家辉扒拉着桌上的过看了看,锅里还有一碗鱼汤面,俞家辉直接倒进碗里:
    “我跟老二说了我今晚值夜班,今晚我在这陪你干。”
    “行,你再给我多钉几个木筏子吧,我现在缺筏子,多弄几个筏子,我好在上面晒鱼干。”
    “没问题,反正咱木头多的是,做十几个没问题。”
    “那行。”
    俞小野在旁边看着父母边吃边谈,很是和谐,她悄悄离开空间,回到车上。
    两人回到大院家里,陪周敬儒、庄怀简吃过晚饭,回到楼上,反锁房门,也回了空间。
    到了空间时,俞家辉、徐英已经吃过晚饭,已经把那一个渔网从海里捞上来了。
    他们到时,正好看见装满鱼货的渔网落到游艇甲板上。
    “哇,又到了我最爱的环节了,拣海货!”
    俞小野最爱干这活了,就像淘宝一样,不知能淘到什么奇奇怪怪的海产,又好玩又能开眼界。
    徐英道:
    “行了,你俩就别忙活了,快去休息吧,这里有我跟你爸两个人,够用了。”
    周自衡哪里还能走的动,也过来帮忙拉渔网:
    “没事,我们就当是玩了。”
    “对啊,”俞小野已经蹲下来开始分拣了,“平时我们吃不完那么多鱼虾,很少有机会下网捞鱼,现在终于有机会了,当然不能错过。”
    徐英看两个年轻人这么有兴致,也没有阻拦:
    “那好吧,不能干太晚,一个小时后就回去睡觉。”
    “好,就一个小时。
    ”
    俞小野拿来一个个水桶,开始和徐英一起分拣捞上来的鱼货,周自衡则帮俞家辉又下了个渔网,下完渔网,也过来帮忙。
    徐英道:
    “对了,我觉得我还缺个搅拌机,以前我们做虾酱时,都是用手工剁虾,那时候我们自己吃,吃的少,工作量也不大,所以自己动手剁也没觉得什么,但现在要做虾酱拿出去卖,要是还靠手工,太费胳膊了,如果能有个搅拌机就好了,把虾往搅拌机里一倒就完事。”
    俞家辉道:
    “那还不简单,我早就在琢磨这事,我们厂里也有搅拌机的模具,就是太粗糙,我在想办法改进一下,到时候我自己收点废铁,借用厂里的模具做一个拿过来你用。”
    “那行,你快点做,我就等你这搅拌机了。”
    俞小野也给出主意:
    “对了,咱还缺个粉碎机,爸,你要有时间的话,到粮食加工厂那收购一个磨面粉的机器,旧的也行,坏的能修好也行,不用太精细,咱拿过来把一些虾蟹鱼骨晒干粉碎了做饲料。”
    “做饲料?”
    “对,反正咱们经常捞上来一些虾蟹,做鱼干也会剩下很多鱼骨,那一条大金枪鱼,光鱼骨就好几斤重,扔了有点可惜,咱就做点饲料,不卖别人,买给我大哥的养殖场也行啊,那可是上等饲料,鸡吃了保准下的蛋都很有营养。”
    俞家辉赞叹:
    “你可真行,连你自己的羊毛都薅,好,改天我看看到粮
    食加工厂看看,看能不能收购一台磨面的机器。”
    徐英:“有了磨面机,我就能做饲料了。”
    俞小野又道:
    “对了,还有那些鱼虾的下水也都别扔,咱们也可以发酵了做饲料,反正现在只要是捞上来的,都不扔,都能利用,都是钱。”
    一旁的周自衡听到俞小野满肚子生意经,笑着说:
    “你个小财迷,什么都能让你换成钱。”
    “那可不,挣钱,不寒碜!前些年咱们小心翼翼,生怕做生意出了岔子回头给你脸上抹黑,今年社会环境终于宽松一点,咱们当然要抓紧时机多挣点钱,我这边是忙不开了,我事情太多,我大哥那边刚起步,先让爸妈试试水,咱们一家人的理念就是稳中求进,咱不冒险激进,但时机到了咱也要抓住。”
    “小野说的对,咱们稳中求进、健康发展!”
    一家人说着闲话,也不觉得累,没多会儿,就把那一网鱼货给分拣完了。
    这一网,差不多有七八百斤,捞的比较杂,有十几种鱼虾蟹,鱼类做鱼干,虾类做虾酱,蟹子留着自己吃,吃不完的做蟹肉酱,也能拿出来给家人吃。
    其他边角料也能晒干了做饲料。
    反正几乎没有浪费的。
    第一网处理完,第二网也拎出来了,他们继续分拣。
    徐英催着他们回去休息,但是没有一个回去的,都留在甲板上忙活,知道把这第二网也分拣完,足够徐英这几天忙活的,他们才都回去
    休息。
    当天晚上都住在空间舱房。
    到第二天早上,周自衡再把俞家辉送到机械厂附近,然后自己再开车带俞小野去了清北大学,自己再到军工学院去。
    留下徐英自己在空间里处理昨晚捞上来的那两网鱼虾。
    因为是暑假,军工学院并不是很忙,所以周自衡简单处理了自己的工作后,一个人骑了自行车到清北大学找到俞小野,让俞小野把他送回空间里去,去帮徐英做木筏。
    周自衡的动手能力也是一级强,他借来电锯,把从东北带来的圆木劈开,用尼龙绳捆在一起,半天时间就做出一个足有五十个平方的木筏,十分稳固。
    又在木筏上搭了架子,让筏子多一些空间,这样徐英能晒很多东西。
    一天下来,徐英又把筏子上晒满了鱼干、虾干。
    还做了两坛虾酱。
    就这样忙活了几天,空间里的太阳很给力,很快,第一批鱼干、虾干晒好了。
    徐英也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她拿了麻袋,把鱼干、虾干装进麻袋里,装了四个大麻袋,称了称,足有五百六十多斤。
    徐英提前想好了,她这些东西就按照市场上的价格来卖。
    鱼干卖一块一斤,虾干在市场上很少见,可以卖的高一点,卖一块五。
    徐英估算了一下,她这些鱼货全卖出去的话,大概能卖六百多块钱。
    六百多啊,是俞家父子半年工资!
    她这几天功夫,就能挣他们半年工资!
    徐英带着四个大麻
    袋出了空间,来到外面雇了量三轮,让三轮车把这批货物拉回家,她这趟进货算是圆满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想办法卖货了。
    至于卖货,这回徐英不打算再做街坊邻居的生意,那些街坊邻居的消费能力也是有限的,上回卖山货已经快掏空了街坊邻居的钱包,哪里还能消费的起这么贵的鱼干虾干?
    这一回,徐英打算推着自行车到菜市口的自由市场去卖,也不用摆摊,他们家有那种柳条筐,把柳条筐绑在自行车后座上,一边一个,一个柳条筐里放虾干,一个柳条筐里放鱼干,正好一边一个,卖完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