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全家带海洋穿越七零北大荒 > 691:搬到县城去住
    老两口瞄了眼周自衡,问:
    “这谁的主意?”
    周自衡道:
    “我的主意,小野虽然跟我结了婚,但她现在不想离开你们,我也不想她因为我离开父母,所以,如果你们二老没有意见的话,我希望你们能陪我们搬到蜜山县城,到时候我们一家人住一起。”
    听到周自衡的话,俞家辉、徐英默默对视一眼。
    俞家辉又开始头疼了。
    俞小野一看爸妈那副表情,赶忙打断:
    “爸妈,先吃饭,这事儿吃完饭我跟你们细说!”
    有些话,不方便当着周自衡的面讲,必须他们一家三口秘密商议。
    但老两口哪里还能吃的下饭,都放下了手里的碗筷,徐英挪到炕下:
    “我去叫你二哥回来吃饭。”
    俞家辉也朝炕下挪:
    “我出去转一圈儿,巡逻巡逻。”
    俞小野看着爸妈都走了,眼珠子一转,也忙跟着下了炕:
    “爸,我跟你一块儿去!”
    父女俩穿上鞋,俞家辉打着手电筒,两人一起出去了。
    眨眼间,饭桌上只剩周自衡一人。
    -----
    父女俩打着手电筒走出家门,朝前面场部大街的方向走去。
    俞小野挽着爸爸的胳膊开始撒娇:
    “爸,你不生我气吧?”
    俞家辉长叹一声:
    “我是打死也没想到你会这么早结婚。”
    “你是不是很失望?”
    “倒不是失望,我就想问问你,你是不是打算以后安心当你的官太太,以后不用考大学、不用奋斗了?”
    俞小野十分惊讶地反
    问:
    “怎么可能?爸,你怎么会这么想我?我虽然跟他结婚,但我从来没有要靠他生活的意思,我以后还是要考大学、还是要自己奋斗的。”
    俞家辉听到这个回答,稍稍放心了:
    “那就行——我跟你说,你跟他差距有点大,他有出身、有能力、有地位,各方面都比你强,你要是不好好努力,只想靠男人过日子,你们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早晚有一天他会嫌弃你的。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别指望他的良心过日子,还是靠自己最踏实。”
    “放心吧爸,我会努力不靠他也能生活的很好的,将来有一天如果他想离开我,但凡我眨下眼算我输!”
    俞家辉听闺女这么有志气,终于放心了:
    “那就好。”
    老两口之所以不想让闺女那么早结婚,就是担心结婚以后的女人会承担更多家庭责任,他们不忍心自己的闺女小小年纪去承担那么多。
    更严重的是,如果婚后早早生了孩子,那么很长一段时间要全身心的照顾孩子。
    老两口深知抚养孩子的辛苦,他们不想让闺女在最该学习奋斗的年纪里,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日复一日的家庭琐碎上。
    他们更希望闺女能够心无旁骛地奋斗出一番自己的事业,在这个社会上有一定的立足之地,然后再考虑生孩子的事。
    尤其在未来遍地是黄金的年代,更应该抓住时机去拓展自己的事业,而不是在家当个家
    庭主妇,白白错失大好的机会。
    让俞家辉庆幸的是,闺女还算清醒,没有被周自衡的甜言蜜语蒙蔽双眼。
    “小野,爸爸没有看不起家庭主妇的意思,上一辈子你妈就是家庭主妇,我很感激她对家庭的付出,感谢她对你的细心照料和培养。
    但是,我不敢保证周自衡能跟我一样有良心,你不能拿你下半辈子做赌注,所以你要体谅我跟你妈-的良苦用心,我们不是不希望你结婚生子,我们是希望你最好能在自食其力的情况下结婚生子,你能明白吗?”
    “明白,你不用解释,我都明白。”
    “明白就好。”俞家辉扭头冲闺女笑了笑。
    父女俩这就算和解了。
    两人又走了一段漆黑的路,来到场部大街上,在街上转了一趟。
    俞小野又提起搬去蜜山县城住的事。
    俞家辉问:
    “这到底是谁的主意?”
    “这一开始确实是场长的主意,是他先提出来的,但是后来我想了想,觉得确实可行。
    我知道你和我妈还有我二哥二嫂都在场部住习惯了,肯定不想离开,但是我们不可能一辈子待在这边的农场吧?
    就算不为大人考虑,也要为你刚出生的大孙女考虑。
    道理不用我多说你都懂,将来我们还是要往城市发展,现在趁这个机会全家搬到县城去住,也算是提前一步进城,也好让二哥二嫂习惯-习惯城里的生活。
    而且将来知青回城,农场肯定要面临衰败的
    难题,农场的职工要寻找其他出路,我们待在城里机会更多,出路也更多是不是?”
    俞家辉很认真地听了闺女的话,还真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照你这么说,我们是非搬去不可了?可是你妈那边,怕是不太好说啊,你妈院子里的菜刚种下,一天在菜园子里转八百趟,天天盼着菜种子发芽呢。”
    “我妈那边,咱俩一起去劝,我妈还是很通情达理的,上次从连队搬到场部,她不就同意了,这次应该也会同意。”
    俞家辉很认真的想了想,虽然他确实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不太想离开,但闺女说的对,他们总归还是要离开的,不为了大人,也要为了孩子考虑。
    不说别的,就说医疗教育方面,大城市的医疗教育肯定比乡下好,更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
    提早一步进城,在城里扎稳脚跟,子孙后代能少奋斗几十年。
    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想到这些,俞家辉毅然点头:
    “好吧,如果姓周的的愿意,就让他安排吧。”
    俞小野听到爸爸喊周自衡“姓周的”,有点不太高兴:
    “爸,你要么叫他小周,要么叫他场长,要么连名带姓喊他,你怎么叫他姓周的,多难听,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有什么深仇大恨。”
    俞家辉牙酸道:
    “啧啧啧,我喊他一句姓周的你就不乐意了,那我今天要是真把他揍了,你是不是要跟我断绝关系?”
    “没有,你说你个
    大老爷们儿,心眼儿可真小。”
    俞家辉嗤了一声:
    “我心眼儿小?我要是心眼儿小,早把他赶出家门了——”
    父女俩边走边说,没注意忽然从旁边出来一个人:
    “哟,爷俩在这遛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