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我,曹家长子,大汉慈父! > 第202章 威望登顶,您就是兖州的天!【双倍
    第202章 威望登顶,您就是兖州的天!【双倍求月票】
    对于文丑的到来。
    曹操自然也是感到相当惊讶的。
    先前曹昂在向他介绍的时候,曹操的第一反应便是感到懵逼。
    和儿子想的一样。
    他压根就没有想过,袁绍会派人来帮助自己,一来山高路远,二来袁绍也不是那么热心肠的人。
    再说曹操也没有向袁绍请求过援助,故而袁本初这等过于主动的行为,同样令曹操疑惑不解。
    “何谓大肥羊?”
    看着父亲面上疑惑的神色,再听着他那好似喃喃自语般的询问。
    曹昂依旧是面上堆笑的说道:“除了派兵前来支援我们,本初叔父还让文丑随军押送了数以百计的粮车,说是要将这些粮草尽数赠予我们。”
    一言既出。
    曹操当即瞪大眼睛。
    “怕是另有图谋吧!”
    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
    显然袁绍的这种行为,是瞒不过真正的聪明人的。
    而见父亲领会了自己的意思。
    曹昂更是微微点头。
    “舍得拿出这么多好处,本初叔父所图谋的,恐怕不会是一桩小事。”
    “待到宴会结束之后,孩儿带文丑前去拜会父亲您时,您千万要端着点儿,可别一不留神应下了他的请求。”
    曹操的眼神当即闪烁了一下。
    思绪飞速转动之后。
    很快就默契的露出了一个笑容。
    “为父懂得,本初他既然拿得出这些粮草,想必就能拿得出更多东西。”
    “在明确事情可为,又或者有更多好处之前,为父是不会松口的!”
    ……
    在曹昂回到座位之后。
    曹操打量着坐在儿子身旁的,那个络腮胡子大汉,眼中满是欣赏之意。
    来的好啊!
    兖州当下可不就最缺粮食吗?
    在得了这一批多达十万人的俘虏之后,虽然青壮人口的数量大幅增长,但也同时带来了一个弊端。
    粮食供应方面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即便能实行军屯制,以军队的名义,召集这些人为曹家耕田作地。
    但土地里出产粮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在下一次粮食收成之前,这些人当中绝大多数,都需要官府来养着。
    虽然成为了兖州牧之后。
    曹操可以向兖州各郡摊派钱粮支应,但这消耗的毕竟也是整个兖州的底子,会极大延缓兖州休养生息的步伐。
    故而袁绍差人送来的这批粮草。
    可以说是大幅度缓解了当下的粮食压力,让曹操得以大喘几口粗气。
    本初还是个忠厚人啊!
    兖州的恢复建设,就全靠你了!
    一想到这里。
    曹操就忍不住对文丑露出笑容。
    而咱们的文将军见此情形后,还以为曹操对他颇为赞许。
    不由赶忙回以笑脸。
    一时间,氛围倒是出奇和谐。
    …………
    随着时间的推移。
    酒宴的热闹在逐渐冷却。
    而位于上首的曹操,在发现了众人的反应之后,自觉眼下时机已至。
    当即拍了拍手。
    示意献舞的舞姬们退下。
    待歌舞撤走之后,场中顿时为之一静,众人也像是预料到了什么一般,都不由将目光转向了曹操。
    望见如此情形。
    曹操当即扶剑起身。
    抬起双手,对众人示意了一番。
    接着以慷慨的语调,朗声说道:“诸位,今日这场宴会的意义,想必有不少人都已经猜到了,除了为几位接风洗尘之外,最重要的是为我军取得的全面大胜,而举行的庆功宴!”
    随着曹操话音落下。
    众人顿时起身欢呼。
    虽然大家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但在眼下这个时刻,也没谁去端着个架子,而是一起纵情高呼。
    青州黄巾浩浩荡荡,席卷而来,自抵达兖州中部后,更是一路攻城拔寨,连带着上一任兖州刺史,都死于其手。
    如此庞大的兵力,骇人的战绩。
    可以说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而感到巨大的压力,不知有多少人因为担忧黄巾贼之事,而在无数个夜中难眠。
    眼下对黄巾贼的讨伐之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胜利。
    这自然值得众人欢欣鼓舞。
    ……
    如此良久之后。
    曹操才双手下压,面带笑容的,示意众人稍稍平静下来。
    随后继续开口道:“时至今日,来犯我兖州的三十万黄巾贼,除了巨野县和亢父县尚有残余兵力,在负隅顽抗之外,其余已尽皆束手投降。”
    “而在这两座城池外的贼兵,也不过就是旦夕之间,或许我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捷报已经在送来的路上了。”
    “此次青州黄巾贼共有三名渠帅,其中张饶携百余人仓皇逃窜,也不过癣疥之疾,徐和身死当场,而司马俱已被我军生擒活捉。”
    说到这里。
    曹操更是从腰间拔出长剑。
    高举剑身,剑尖直指苍天。
    “我曹操,现在便以兖州牧的身份宣布,自青州而来,肆虐兖州的黄巾贼,如今已全数覆灭!”
    而台下众人见此情形,方才压下去的情绪,这下又瞬间点燃了起来。
    “明公威武!”
    ……
    不知道是谁带头喊了一声。
    顷刻之间。
    台下已经满是一片呼声。
    所有人都在反复重复着这四个字,声音响遏行云,简直要把屋顶给掀翻。
    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兖州的地方世家而言,兖州就是他们的根。
    根要是被破坏了。
    那他们无论跑到哪,都只会是浮木飘萍,孤苦而无所依靠。
    因此曹操率军镇压黄巾贼的行为,在众人看来,便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整个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实力和手腕,更是令人为之心惊而慑服。
    在此时此刻。
    曹操于兖州内的声望已经达到了顶点,其作为兖州牧的身份,将受到众人的一致认可和推崇。
    如无意外的话。
    兖州将成为曹操最坚实的后盾,如铁一般的基本盘,没有任何人能在这块土地上,挑战曹操的权威。
    曹操,就是兖州的天!
    而在人群之中。
    有两人神色各异。
    文丑看着曹操,在众人心中有如此高的威望,脸上不惊反喜,心里对接下来的事情有了更大的期待。
    渤海郡需要曹操的帮助。
    而曹操表现的越强,那么能给渤海郡带来的助力就越多,文丑自然是希望曹操,能在限度内越强越好。
    而与之相反的是。
    泰山郡太守应劭,面色有些复杂。
    他感觉自己的算计要落空了。
    曹操携大胜之威,当下没有人能够反对他的意志,自己也不行!
    这下麻烦了!
    ……
    山呼海唤。
    而且吹捧他的,还都是一群有身份、有地位的人。
    这对于当下这个阶段的曹操而言。
    是一件爽到不能再爽的事情!
    以往哪有人对他这么吹捧过啊,过去他都是跟在别人身后混的。
    要说名声也没特别大的名声,在主政一方之前,也没当过什么正经拥有实权的官职。
    和袁绍这样的大家子弟出去,别人的目光和注意力,往往都是集中在袁绍身上,只把他当个小小的配角。
    但今时今日。
    一切皆不同往昔!
    我曹操,终于站起来了!
    思及此处。
    曹操就不由的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儿子曹昂,眼中满是感慨之意。
    要说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谁对他的帮助最大。
    毫无疑问是曹昂!
    虽然是自己的孩子,差不多到明年这个时候才年满二十,但他的一切所作所为,已经超过同龄人太多。
    倘若没有这孩子的诸多谋划。
    那他早在洛阳时,就已经接连踩入坑中了,更别说后来曹昂还替他谋到了济阴郡太守的职位,拥有了进而成为兖州牧的跳板。
    一路至今。
    我儿付出良多啊!
    曹家能得此子,真乃上天厚赐也!
    ……
    正在曹操心中感慨之际。
    陈留太守张邈,于悄无声息之间,和山阳郡太守袁遗打着眼色。
    随后快步来到厅堂中央。
    于众人的呼喊声渐渐平息时。
    张邈向前两步,接着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对着曹操躬身,一拜到底。
    口中更是朗声言道:“有明公统领兖州上下,实乃我兖州之福,在下愿以陈留郡太守的身份,日后听从明公的调遣,凡有所令,必将听从!”
    厅堂之中,顿时为之一静。
    众人面上皆有些讶色。
    确实没想到,张邈会在这个时候蹦出来,向曹操表明自己的忠心。
    不过曹操本人是早已有数的。
    这是他在表态放过边让之后,张邈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当然。
    曹操表面上还是要故作谦逊的。
    “这……孟卓,何必如此啊!”
    只是还没等他走下台阶来,双手将张邈扶起,旁边就又有一人站了出来。
    正是山阳太守袁遗。
    这哥们可是个鸡贼的,山阳郡的郡治和兖州的州治,就在同一个地方,别人还有的躲,他是绝对躲不掉的。
    况且他手头上没什么实力了。
    那不如干脆一点。
    趁现在表个忠心。
    多少也能在曹操心中留下大好印象,日后说不定还有受其重用的时候。
    “在下也愿以山阳郡太守的身份,日后听从明公的调遣,凡有所令,必将听从!”
    ……
    接连两名太守站出来。
    瞬间就起到了强大的带动作用。
    要知道,兖州一共八个郡国。
    其中东郡太守,就是曹操的儿子曹昂,这都是不用问的一票。
    而济阴郡太守,则是曹操之前担任的官职,目前还没有任命新的太守。
    东平国相死在了黄巾贼的手中。
    除此之外。
    其余五郡的太守、国相,都已经到了此地,如今五人已去其二。
    剩下的就三位了。
    鲍信可是曹操的铁哥们,比曹操过往结交的任何一个朋友,都要更铁。
    因此都不带犹豫的,直接跟在袁遗的后面站了出来。
    而任城国相郑遂,他还有的选择吗,任城国可是兖州面积最小,同时人口最少的地方,就连地形都是被山阳郡半包围。
    这位仁兄是不具备自主权的。
    从来都是跟随投票。
    因此在略微犹豫过后。
    郑遂便老老实实的出列,来到厅堂中央,学着前面几位的架势,对曹操一拜到底,口中言着效忠之语。
    ……
    五人以去其四。
    就剩下最后一位了。
    泰山郡太守应劭。
    众人不由的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他。
    想要看看,他会做如何选择。
    应劭感受着左右投射而来的目光,只觉得浑身上下,都像是被视线聚焦给点燃了,有些燥热的慌。
    这都什么事儿啊?
    大老远的跑来一趟,结果莫名其妙的就被架在火上烤。
    这不是把他堵到了悬崖边上,逼着他做选择吗?
    原本在来的路上,应劭还想着,能不能在抵达目的地之后,和其余几郡的太守串联一番。
    也不说对曹操这位上官怎么样。
    只求一个保持独立性。
    能够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之内,不受约束的,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不会有人来管他,那一切便都足矣。
    结果还没等到串联呢。
    事情就已经结束了。
    兖州一共八郡,其中七个郡已经被敲定下来,就剩他应劭一人。
    怎么着?
    自己还能翻了天不成?
    想想都知道,是绝无可能的事情。
    已经掌握了兖州绝大部分的曹操,大可以在应劭表现出逆反之后,直接动手解除他泰山郡太守的职位。
    整个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波澜。
    此时此刻。
    应劭最识趣的做法,就是赶紧像其他人一样,站出来表忠心。
    以后老老实实的,那还能维持一个体面,说不定还能跟着水涨船高。
    若是还存着别的心思。
    那就等着别人来帮他体面吧!
    思虑清楚之后。
    应劭步伐沉重的来到厅中。
    “泰山郡太守应劭,愿从明公调遣,策马趋前,不敢相违!”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