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我,曹家长子,大汉慈父! > 第153章 我,董卓,绝不会再被忽悠!【求订
    第153章 我,董卓,绝不会再被忽悠!【求订阅求月票】
    曹昂并未像吕布说的那样,策马去追赶他,而是静静的等在原地。
    毕竟他多少也得给吕布留些面子,不能使他太过狼狈,否则这个董卓麾下第一猛将的名头,就要打些折扣了,那和曹昂的利益是不太相符的。
    如此目送着吕布策马进入偃师县城,城门轰的一声关闭之后。
    曹昂才拨转马头。
    此刻联军之中,寂静一片,无数目光汇聚在他的身上。
    十余万大军看着坐在马背上的身影,眼中俱是狂热与崇敬,眼眶之中溢出的温度,似乎能化作实质性的火焰,将周遭的一切都给点燃。
    见此情形。
    曹昂策马上前。
    随后在目光聚焦之下,右手高举起自己的银枪,在日光的照射下,映照出耀眼的银色光芒。
    虽然他一句话也没说,但军中上下却是不由自主的欢呼起来。
    “将军威武!”
    甚至有人带头大声吼道。
    下一秒。
    便是山呼海唤。
    无数人高喊着这四个字,其威其势,当真如地动山摇。
    这些普通士兵并不知道,吕布究竟有多厉害,按武力在这天下间又能排个什么样的位置,战胜了此人又具备着怎样的意义。
    他们只明白一点。
    那就是以曹昂方才的表现。
    便足以在他们心中,留下一个无敌的烙印,令他们为之而感到自豪。
    而随着曹昂御马前行。
    左右两侧的士兵纷纷给他让出一条道路,用手中举起又落下的长兵,以及摇摆挥动的旌旗,不断簇拥迎接着他。
    “吁!”
    当曹昂在中军营帐前勒马,并一个翻身跳下来时,这才发现以袁绍为首的众人,早已在高台下等候他的到来。
    这是曹昂战胜吕布之后,所应获得的,最高程度的赞许和认可。
    曹昂二话不说。
    快步走上前去,拱手作揖,并微微躬身行礼道:“盟主,各位将军,昂不辱使命,没堕了我军的威风!”
    ……
    还没等他躬身下拜。
    袁绍便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他跟前,双手托住他的臂肘,将他扶了起来。
    “子脩不必多礼!”
    “此战能保全我军颜面,实乃全系于你一人,君当居首功!”
    待曹昂直起身子后。
    袁绍先是上下打量了一番曹昂,见其依旧脸不红、气不喘,甚至额头上都没见有几滴汗珠。
    看起来方才那一战是游刃有余。
    这下更是忍不住,满怀欣赏的拍了拍曹昂的肩膀,并且以无比惊叹的语气说道。
    “人言吕布乃当世无敌,当初在洛阳之时,我更是亲眼见识其勇冠天下的武艺,以为其有万夫不当之勇。”
    “然而今日子脩却更胜一筹,武艺压过了吕布,汝真乃神人也!”
    袁绍毫不吝啬的给了一个极高的评价,而站在他身后的众人,却没有一个提出反对意见,都是连连点头。
    若是仔细看去。
    便能发现众人的目光中,无一不是充满了震惊和骇然。
    个个都是心下震撼,头皮发麻!
    原本在此战之前。
    几乎没有人相信曹昂能战胜吕布,甚至能与吕布坚持个百十回合,都算得上武艺高超了。
    即便是那些一直待在地方上,没有亲眼见识过吕布实力的人,听多了他的名字,自然也觉得吕布不可战胜。
    然而今日,他们方知格局小了。
    吕布的表现并未出乎大家的意料。
    依旧是那样强悍。
    换谁上去都扛不住几个回合。
    但真正令大家惊掉眼珠的,却是一战爆发出了十倍,甚至百倍于他们认知实力的曹昂。
    凭一己之力,在鏖战数百个回合后,以一副无敌的姿态,强悍非常的打破了吕布的不败神话。
    属实是出乎大家的意料!
    这小子未免也太优秀了吧?
    也不知道是曹孟德教的好,还是这孩子自己有天赋。
    总之众人一时间都有些羡慕曹操。
    让孟德这厮走大运了!
    ……
    撤掉高台。
    返回中军营帐的路上。
    曹操并未急着问东问西,反倒左右瞧了瞧,甚至上手拍了拍,仔细打量了一番曹昂。
    随后才有些关切的问道:“昂儿,与那吕布一战,你感觉如何,身上没哪儿受伤吧?”
    曹昂摇了摇头。
    “父亲放心便是,孩儿完好无损,只是那吕布不愧为当世猛将,我能赢他,也是胜的侥幸,若是再与他打上一场,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
    听到儿子的谦逊之语。
    曹操赶忙摆了摆手。
    “话不可这么说,这天下间又有几人能侥幸胜过他呢,单是我们这联军之中,能与吕布打成平手的,恐怕都挑不出一个,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说到这里。
    曹操忍不住往边上凑了凑,接着压低音量,悄咪咪的问道:“儿啊,伱这一身武艺是怎么练出来的,为父平日里也没见你练过枪法啊?”
    曹昂眨了眨眼睛。
    他还真没练过枪法。
    技巧这一块是他的弱点,只有力而无形,但这就不需要对老曹解释了。
    因此曹昂眼珠子一转,便故作懵懂的说道:“可能这就是天赋吧。”
    曹操:“……”
    直觉曹昂是在敷衍自己,曹操也懒得再继续追问了,甭管他这一身武艺怎么来的,总之他是我儿子就足够了。
    一想到此处。
    曹操脸上就忍不住浮现出笑容。
    我儿咋就这么厉害呢!
    细数过往的桩桩件件,大小事情,都能反映出曹昂身上,具备着相当多的优良品质,在多个领域都相当优秀。
    寻常人在某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就已经能称得上是天纵之才了。
    而自家儿子却是堪称文武双全。
    德才兼备!
    可谓是数百年难得一遇的人才!
    实在是令人为他感到自豪。
    啧!
    曹家成为天下名门的景象,想来已是指日可待。
    ……
    回到营帐中后。
    袁绍迫不及待的召集众人,讨论起了接下来的攻城计划。
    吕布既然已经败给了曹昂,那接下来肯定不会再想着用阵前单挑,这样的方式拖延时间。
    联军只需要强硬攻打即可。
    更何况眼下吕布输了一阵,那镇守在偃师县内的守军,士气无论如何都会低落些许。
    不趁着这样大好时机发动进攻的话,待城内守军缓过进来,难度可就又上升了。
    而在联军群雄彼此商讨作战计划时,曹昂却静静的坐在一旁,回忆起了自己今日的这番举措。
    他之所以主动迎战吕布,不是吃饱了撑着,要在天下人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武力,而是要通过吕布取信于董卓。
    曹昂知道曹家树起讨董大旗,并传檄天下,典韦更是在成皋关斩杀华雄。
    这诸多事情,一定会引来董卓不满,甚至对他有所怨恨。
    可偏偏眼下董卓手中,还掌握有大量的资源,并且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董卓手中的政治资源都不会消散。
    这是曹昂最需要的东西!
    因此他必须化解董卓对他的怨念。
    而吕布就是很好的沟通桥梁。
    所以曹昂才会冒险上战场,为的就是争取一个,与吕布私下交流的机会。
    现在看来,结果不错。
    成功取信于吕布。
    并且在吕布心中埋下了一颗,与西凉军本部作对的,桀骜不驯的种子。
    除此之外还有意外收获。
    那就是吕布给他营造的名声。
    直接把曹昂捧成了讨董群雄,心目中的天下第一。
    诸多收获实在远超预期。
    这一战打的确实血赚。
    曹昂感到相当满意。
    眼下就看董卓那边能不能成了,反正自己已经将前些日子就写好的书信,交托给了吕布。
    只盼上面所写的内容,能够说服董卓这死胖子吧。
    当然要真是不行,那也没办法。
    ……
    三日之后。
    偃师县的攻防战正打得如火如荼。
    董卓算是把最后一些能够动用的兵力,压在了这座城池中,寄希望于胡轸和吕布能够多坚守几日。
    当然这二人也确实有些本事。
    凭借着手头上的几万大军,愣是将整座县城打造成了一只铁桶,任凭联军四面围攻,也不见有丝毫飘摇之意。
    当然,守军肯定是在不断减员的。
    这样坚守的势头也持续不了多久。
    而在同一时间。
    位于洛阳城北宫的一座宫殿中。
    董卓正掂量着手中的一个小竹筒,眼中带有疑惑之色。
    “你说这是吕将军让你送来的?”
    “回禀相国,正是吕将军差小人送来,并千万嘱咐小人此物事关重大,必须交到相国手中,不得有丝毫延误。”
    “连同此物的,还有吕将军亲手所写的一封书信!”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后。
    董卓挥手示意这名士兵下去,接着先拿起了吕布给他的书信。
    拆开之后。
    董卓只看了一眼。
    就忍不住吃了一惊。
    光是这封信抬头的第一句话,就让他有些大惊失色。
    “义父在上,孩儿有一事相禀,据孩儿所知,虎贲校尉曹昂乃我军内应,如今已打入联军内部。”
    曹昂……内应?!
    董卓这下坐不住了,赶忙从头到尾仔细阅览了起来,将吕布在信中描绘的前因后果,以及他与曹昂言谈的细节,一字不落的看了一遍。
    待看完之后。
    董卓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将这封信往桌案上一丢,董卓整个人半靠在靠背上,眼神颇有些飘忽,似乎思绪早已不在大殿中。
    ……
    曹昂曹子脩,这小子居然说他是在联军内部当内应,并非背叛。
    而且吕布还言辞凿凿地为他作保,一笔一画之间,尽是对曹昂的信任,以及各种替他解释。
    董卓首先怀疑的是可信度。
    毕竟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从曹昂离开洛阳,直到他如今加入联军来讨伐自己,这中间相隔半年以上的时间,他究竟做了些什么事情?
    自己一概不知。
    难道仅凭他三言两语,自己就能相信,并认定他的确是在做内应吗,没有这样的道理。
    董卓觉得以曹昂的手段。
    有更大的可能是在骗人。
    不仅把自己骗进去了,甚至吕布可能也被他骗得团团转。
    反正他们又没办法验证,那还不是任凭曹昂一张嘴胡咧咧,说什么就是什么。
    就曹昂那黑的要死的性子。
    多半是想要取信于自己,然后继续在联军与自己这边左右逢源,两边都得好处,两边都不办事儿。
    董卓觉得这个可能性是最大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曹昂连同吕布联手骗自己。
    就像前些天李儒对自己说的,吕布和曹昂二人以兄弟相称,他们俩联手取信于自己,然后谋取好处。
    这也并非不可能。
    不管是哪种可能性。
    董卓觉得自己都不会轻易上当受骗了,他早就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刚从西凉回到洛阳的董卓了。
    再也不会因为曹昂三言两语。
    就被蒙骗的团团转,各种听他指挥,给他好处了。
    哼!
    想忽悠我,没那么容易!
    ……
    在心里默默的给自己上了一道枷锁之后,董卓拆开了密封的竹筒。
    从中抽出了曹昂给他的密信。
    足有好几大张。
    “明公亲启,袁绍举兵之时,天下云集响应,关东之地各郡县之间,皆是起兵呼应袁绍。”
    “我麾下不过两千兵卒,于此滔滔大势之前,真如蝼蚁一般,胆敢反对袁绍,顷刻之间便会化为齑粉。”
    “且公拜韩馥为冀州牧,此人却是倒戈相向,与袁绍沆瀣一气,二人合力之下,我之虎贲营进退两难。”
    “迫不得已,为图自保,只能假意加入联军,望公谅解。”
    光是这封信开头的几句话,就令董卓不由的陷入沉思之中。
    他虽然心里认为曹昂是在耍手段。
    但也不得不承认,这几句话说的的确是事实,并非妄言。
    设身处地的想。
    倘若是自己率领两千人,处在那样的环境下,恐怕不会比曹昂做的更好。
    前有袁绍,后有韩馥。
    除了投靠讨董联军之外,似乎没有别的选项了。
    尤其是曹昂在信上提到的,自己任命韩馥为冀州牧,董卓一想到这件事就觉得有些尴尬。
    此次讨董联军的各路人马。
    有一大半就是出自于他的任命。
    要论谁才是真正的背叛者,恐怕董卓本人当居首位。
    ……
    就这么几句话。
    董卓心里的怒气已经消了一大半。
    对曹昂先天性的怀疑也削减不少。
    这小子会不会是真的假意投靠联军,实际上是在给我做内应?
    董卓晃了晃脑袋。
    努力的把这个念头给抛了出去。
    压下心思,继续阅览密信。
    “昂知董公恐难全信于我,毕竟口说无凭,未亲眼所见之下,谁也不知事情真假,我唯有几份例证。”
    “其一,袁绍与袁术兄弟二人争夺盟主之位,乃是我从中挑拨,使得二人对彼此皆有怨气,联军内部各路人马被迫分成两派,联盟已有裂痕!”
    光是这第一段话。
    就让董卓不由的眼前一亮。
    如果这件事情真的是这小子做的,那他可以说是居功至伟了。
    他在联军内部是有眼线的。
    只是这个眼线的级别不高。
    只能从别人口中得知消息。
    但最起码像袁绍成为盟主,并且这个盟主之位得来不易,经历过一番唇枪舌剑的争论,这样的事情,董卓是能够得到消息的。
    事情是真。
    就是不知是否为曹昂的手笔。
    ……
    姑且压下心头。
    董卓继续向后看。
    “孙坚于成皋关兵败于华雄之手,我曾向众人建议严惩孙坚,以至于孙文台险些为袁术所杀,若非袁绍顾及临阵斩将实为不详,恐孙坚已死于非命。”
    看完最后一个字。
    董卓顿时瞪大眼睛。
    整个人颇有些震惊的,重复了一遍上面的文字。
    他现在有点相信,曹昂是真的在联军内部做内应了。
    这么脏的手段。
    恐怕真的只有曹昂能玩得出来。
    孙坚不过是输了一场,这小子居然直接要人家的命。
    不过有点可惜的是未能成功。
    否则联军必损一员大将。
    在这件事情上,董卓觉得曹昂应该不会骗自己,毕竟他只要随便发动一下眼线,就能够得到消息的真假。
    众人是否真的议论过,要不要严惩孙坚,以及袁术是否有杀掉孙坚的意向,这些一探便知。
    到了这个阶段。
    董卓已经有点相信曹昂了。
    或许他真的是在忍辱负重?
    ……
    再往下看时。
    就是曹昂列举的最后一个例证。
    也就是吕布在书信中提到过的,孙坚断粮之事,也是由他出的主意。
    一想到这里。
    董卓赶忙在桌案上一阵翻找。
    接着将前些天,吕布给自己发来的请功战报找了出来。
    上面言辞凿凿的表明将孙坚击退。
    吕布在这些战报中玩的样,董卓自然是清楚无比,说是击退,实则是孙坚自己退走了。
    那么就证明这件事的确发生过。
    这样一结合起来。
    三件事都是曹昂所做的话,那恐怕可能性最小的一个选项,反倒是真相。
    也就是曹昂真的是迫不得已加入联军,但即便身在敌营,心却在自己这边,一个劲的在联军内部搞破坏。
    如果真是这般……
    嘶!
    董卓不由的深吸一口气。
    莫非真的错怪这小子了?
    ……
    董卓还是觉得有点难以相信。
    毕竟这几个例证依旧是口说无凭。
    他也没有亲眼看到过,是曹昂在暗中使坏。
    当然。
    最下面还有一张信纸。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