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我,曹家长子,大汉慈父! > 第294章 子脩赠我如此大礼,实在忠厚人!【
    第294章 子脩赠我如此大礼,实在忠厚人!【6200字求订阅求月票】
    就在曹军汇聚一堂,欢声笑语时。
    位于鲁阳县城南面的旷野上。
    刘表正率军在此安营扎寨。
    其麾下本部,以及黄祖所率领的江夏部,眼下都集结于此。
    前后共计数万人的军队,呈东西走向绵延安营,从高处往下看,只觉得黑压压的一片,其中间杂有星星点点的篝火。
    此刻位于中军主营帐中。
    刘表及其麾下武将,连带着随同他一起出征的别驾韩嵩,都趁着烛火,在此商讨着紧急军情。
    在这一点上。
    荆州军和曹军二者之间,可谓步调一致,算是相当有默契了。
    不过在讨论的议题上。
    终究还是有些差别。
    “孙文台果真不愧是当世名将,领兵作战实属厉害,单以我军之势,竟然难以阻挡其兵锋,实在令人唏嘘。”
    “不过好在有黄祖将军,巧设伏兵,射伤孙坚,大破其军,最终使得袁术不得不龟缩于城中,再不敢露面。”
    “待此战结束,将袁术逐出南阳后,论功行赏,黄将军当居首功!”
    营帐内。
    刘表毫不避讳的当着其他所有人的面,大加赞扬着黄祖此番的功劳。
    而其余众将在听闻此言后。
    却也没谁脸上露出嫉妒的表情,都是纷纷点头,以示认同。
    毕竟黄祖的埋伏确实设得巧妙。
    虽然这其中存在大量的运气因素。
    但选择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设下埋伏,正是因为算计到了孙坚的心态。
    推断出孙坚大概率会因为局势紧张,时间急迫而贪功冒进,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和本领。
    而作为伏兵计划的主导者。
    黄祖自然是居功至伟。
    ……
    面对刘表的高度赞扬。
    黄祖表现的很是谦逊。
    这个看起来粗犷至极,须发浓密的魁梧大汉,丝毫没有如外表那般狂放鲁莽,反倒是猛的站起身来。
    而后恭敬的向刘表行了一礼,接着带上几分含蓄的笑容说道。
    “主上过誉了,末将万万不敢居功,此战之所以得胜,乃全赖将士们死战,我只不过尽了些绵薄之力罢了。”
    “这一连数日来,若非文聘将军他们,顶着孙坚所带来的巨大压力,硬生生的扛了下来,未曾退却半步。”
    “恐怕即便属下想要施伏兵之计,也是没有任何机会与可能的。”
    这话说的非常到位。
    顿时引起营帐内众将的一阵谦虚客套,议事的氛围顿时就热烈了起来,此前数日连战连败的阴霾,也在此时此刻被一扫而空。
    耳畔听着黄祖的谦虚。
    刘表笑眯眯的点了点头,接着对左右众赞许道:“此番讨伐袁术,诸位都是有功之臣,我刘表乃赏罚分明之辈,自然不会亏待了各位。”
    找补了一句后。
    刘表紧接着追问黄祖道:“黄将军,孙坚被箭矢射中,你是当时离他最近的大将,倘若依照你的判断,不知这孙坚的伤势是重与否?”
    ……
    听刘表谈起正事。
    黄祖收敛了脸上的笑容,静静的回忆了一阵后,方才缓缓答道。
    “具体如何,属下不敢断言,不过彼时孙坚只是被射中右臂,虽然他当时就栽下马来,但以这样的伤势,想必是不足以要了他的命的。”
    “仔细想想,重伤应该也不至于,顶多让这孙文台接下来一段时间无法亲上战场,只能待在后方指挥。”
    孙坚并没有受到重创。
    依旧具备指挥的能力。
    按理来说,这对于刘表而言应该是个坏消息,毕竟随时都有可能,再一次陷入孙坚率兵出城主动交战的局面。
    然而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
    刘表在听完之后。
    不仅没有感到忧虑,反倒还露出了一丝自信满满的笑容,整个人更是大松了一口气,仿佛听到了什么好消息。
    “呼!”
    “倘若这孙文台重伤濒死,袁术将其紧急召回城中,那我还尚且不能判断,城中守军的下一步意图。”
    “可要是孙坚并无大碍,依旧具备一战之力的话,那我可以确定,接下来直到鲁阳城破。”
    “袁术都不会再出城了!”
    ……
    刘表麾下文武众臣之中。
    有人反应过来了。
    但更多人是略带些许迷茫的看着刘表,不知自家主上为何有此一言。
    而在抬头左右扫视一圈后。
    刘表将情况看在眼里。
    当即耐心的对众人解释道:“倘若袁术还继续施行,在城外与我军主动交战的战略,那么这个时候,就不应该将孙坚召回城中。”
    “毕竟孙文台虽受伤,无法亲自领兵,但他依旧能够坐镇指挥,只要有他在,其所率兵马便有一战之力。”
    “况且孙坚手底下,尚有黄盖、程普等猛将,袁军是万万不缺冲锋陷阵之辈的。”
    说到这里。
    刘表略微顿了顿。
    然后目光穿过帐篷的帘子,遥遥望向北方,仿佛能望见在夜色中,屹立于平原上的那座鲁阳县城。
    紧接着方才继续开口道。
    “可如今袁术并没有这么做,他的选择是让孙坚即刻回城,并且严令城中四门紧闭,城头上站满了哨岗。”
    “由此可见,袁术已经放弃了出城交战的战略,转为据城而守。”
    “他已经被南北两线的战场失利,给吓破了胆子,导致即便尚有一战之力,也绝不再踏出城半步。”
    “如此对我军而言,有莫大的好处,毕竟孙坚一旦出城,迎头顶上去的只会是我们,而不会是曹军。”
    一言既出。
    众人当即恍然大悟。
    而刘表麾下大将文聘,此刻更是豁然站起身来,接着向刘表拱手道。
    “主上,若是如此的话,那接下来我军便可依托整个荆州,与袁术打一场消耗战,硬生生磨到他们士气崩溃!”
    “此战,我军必胜!”
    ……
    所有人闻言,皆兴奋了起来。
    刘表更是回以一笑。
    显然对于文聘这番话,他很是认同,也是坚定的认为此战必胜。
    只不过一想到,要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刘表就有些心里没底。
    当即转头看向一旁的韩嵩。
    “德高,我军现在的粮草补充,可还供应得上军中消耗?”
    一身文士服的韩嵩站起身来。
    一边甩着袍袖对刘表行礼,一边给出了无比肯定的回答。
    “主上放心,大批粮草正在从荆州南部,各郡县之间往前线运送,足以支应军中消耗。”
    “以我军此前所积攒的大量粮草,这一仗,便是和袁术耗上数月时间,也绝对是绰绰有余!”
    刘表满意的点了点头。
    正待说些什么的时候。
    突然想起一事。
    赶忙追问道:“南阳郡中蔡、蒯等几家,现在是个什么说法?”
    韩嵩这位荆州别驾。
    此番可不仅仅是作为军中参军,还同时兼顾代表刘表,与南阳郡本地的宗族势力打交道的任务。
    因此听到刘表问起。
    韩嵩赶忙上前一步,然后拱手说道:“回禀主上,黄庞蒯蔡等四族,如今皆是持观望态度,在咱们与袁术分出胜负之前,他们不会下场。”
    “不过蔡家和蒯家口风有所松动,均表示愿意提供给我军一定的支持,包括粮草,钱财等物资。”
    ……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
    让刘表脸上笑容更甚。
    南阳郡本地宗族的态度,更是令他喜出望外,只要口风有所松动,往往就意味着接下来的迅速转变。
    只要袁术被逐出南阳郡。
    那么没有了其他选项的四大家族,想必就只能选择他刘表表了。
    彼时游离于荆州体系外的天下第一大郡,将会回归州府的怀抱!
    想到这里。
    刘表当即起身。
    大手一挥,便对众人言道:“传我命令,明日起向前推进五里安营扎寨,派人紧盯着鲁阳县城。”
    “袁术愿意坚守不出,那我们便和他耗到底,我军有荆州后方源源不断的运送粮草,而他鲁阳不过孤城一座,坚持个两三个月,他总会弃城而走的!”
    军令一下。
    所有人皆起身应命。
    不过在众将领命之后,刘表却又想起,此刻位于鲁阳县城东北侧的曹军。
    随即赶忙又命令道:“再安排一队人手,给我时刻盯着曹军营地,他们有何动向,也需即刻回报。”
    “此战虽然是一场消耗战,但也必须防备,万一曹军有破城之策呢,真要让他们先拿下鲁阳,那咱们跟在后面,可就连点汤水都喝不着了。”
    ……
    对于刘表而言。
    此战的战略目标有两个。
    优先级最高的,就是将袁术赶出南阳郡,为此即便付出重大伤亡,损兵折将,也在所不惜。
    除此之外。
    另一个目的,就是在打败了袁术后,想办法获取足够的战利品,接管袁术仓促离开时,来不及带走的物资。
    袁术家底丰厚,这是人尽皆知的。
    在刘表看来。
    他不一定要全得,但最起码也得和曹家一人一半,要是曹家率先攻破了城池,那依据当初的约定,荆州这边可就什么都捞不着了。
    这岂能容忍?
    然而刘表命令一下。
    众将却不由得朗声笑了起来。
    “主上,那袁术龟缩于城中,且有大量兵力用来守城,整座鲁阳城简直比龟壳还要硬,曹军如何能先破得了?”
    “不错,袁术兵粮足备,他一心坚守不住的话,除非拿人命去填,否则想在短时间内破城,根本做不到!”
    “二位将军所言甚是,那曹家曹子脩传闻乃当世名将,但他就是有通天彻地的本领,也得老老实实的与我军一道,在城外与袁术磨到最后一刻!”
    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的。
    都不认为曹军能先破城。
    毕竟再厉害也得有个章法吧。
    如果时间往后拨两个月,袁术熬不住了,那南北两线同时攻城,有可能曹军能够先攻占城门。
    可现在还处于最开始的阶段,即便刘表,也不认为曹操父子能做到什么。
    不过谨慎起见。
    刘表还是吩咐道:“小心无大错,按我的吩咐去办!”
    ………………
    翌日。
    深夜之时。
    旷野之上,一片寂静。
    而屹立在夜色中的鲁阳县城,虽然相比于洛阳、长安等巨城并不高大,但也依旧如同一只蛰伏的巨兽。
    此刻位于鲁阳县城的东城门外。
    十几名士兵正站在城头上,在左右两架火把的映照下,使出了全身力气,奋力将一只吊篮从城下缓缓拉了上来。
    而吊篮之中。
    赫然坐着一名魁梧大汉。
    不,应该是体型如凶兽,看上去仿若铜山铁塔般的绝世壮汉。
    虽然夜色正浓。
    但城头上的士兵向下张望时,却依旧能感受到,那股时刻在身周环绕的凶煞之气,令人不由胆战心惊。
    “嘎吱……嘎吱!”
    在十几个人的奋力之下,吊篮总算被拉了上来,而坐在其中的猛士,也一个翻身越过垛口,落在了城垣上。
    “唰!”
    “别动!”
    “双手抬起来,站在原地别动,敢有轻狂之举,就怪我等箭下不留人!”
    迎接这名猛士的并非其他。
    而是几十张拉满了的弓弦,以及正蓄势待发的锋利箭矢。
    同时还有人从边上凑上来,妄图抢过壮汉一直夹着的那个盒子。
    然而来人只是轻轻一推。
    便将凑上来的士兵,给掀了个四脚朝天,就这还是留手了的结果。
    “休要在此聒噪,速速带我去见袁使君,耽误了正事,你们吃罪不起!”
    “盒子里的东西,是我家将军托我转交给袁使君的,你们最好不要知道里面是什么,否则死一万次也不够!”
    沉稳而厚重的声音。
    顿时让在场的将领和兵卒都望而却步,彼此面面相觑之后。
    终究是没敢越过雷池。
    ……
    从城下坐吊篮上来的人。
    正是曹昂的头号保镖,向来贴身跟随的大将典韦。
    此番乃是受曹昂之命,进入鲁阳县城面见袁术,并完成曹昂交代的任务。
    而之所以能够坐吊篮上来。
    自然是因为在典韦行动之前,曹昂就已经用箭矢传书,和城中的袁术沟通过了。
    这是一场双方相互配合的会面。
    在几十名全副武装,严阵以待的士兵陪同之下,典韦一路穿过城中街巷,来到了袁术所在的宅邸。
    见到了于灯火通明之中。
    身居高位,但面色阴沉,且似有火气抑郁之像的袁术。
    以及左右不少文武班底。
    “在下典韦,见过袁使君,我家将军让我替他向您道一声好!”
    看着眼前这如山一般高大的壮汉。
    袁术并不陌生。
    当初诸侯讨伐董卓时,典韦可是曾在万众瞩目之下,一招就把西凉军大将华雄的小命给取走了。
    想必只要当时在场的关东诸侯,都不会忘记这一幕,也不会忘记这个人。
    “典将军别来无恙。”
    “不知曹子脩让你深夜入城,究竟是所谓何事,又打算给我送些什么?”
    ……
    眼下正值双方敌对。
    因此袁术也不打算讲些什么虚礼客套,开门见山的就向典韦询问来意。
    而典韦则双手捧起,之前夹着的那个盒子,抬起来向袁术示意。
    但是在袁术打算派人过来取的时候,典韦又往回缩了缩手。
    “使君莫怪,我家将军有过吩咐,说是此物只能亲手交给您,当中绝不能假手于任何人。”
    “同时我家将军还建议您,在独自一人时再打开盒子,除了我以及您之外,最好不要再让旁人看见。”
    随着典韦这般说来。
    袁术不由的皱起眉头。
    眼神定定的盯着那个红木漆盒,上下打量了一番后,终究是选择按曹昂说的来。
    虽然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但搞得这么郑重其事,多半是些极其重要的东西,只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那打开看看也无妨。
    “你且将此物放于案头,再后退五步,我自会亲自上手验看。”
    一边说着。
    袁术还起身向后退了几步。
    生怕典韦趁着拉近距离的功夫,出手偷袭他,也算是相当谨慎了。
    ……
    “啪嗒!”
    典韦依言将盒子放在了桌案上。
    紧接着向后退了几步。
    见此情形。
    袁术当即挥手,示意左右伺候着的人都下堂去,待自己身周两侧空无一人后,他方才捧起盒子,缓缓打开盒盖。
    红木漆盒才刚开了一条小缝隙。
    仅仅只显露出了内里物事的一角。
    袁术便猛的瞪大了眼睛。
    而在看清楚了里面的东西,确认和自己想象的是同一件物品后。
    袁术更是深吸一口凉气。
    “哐当!”
    整个人豁然起身,衣角摆动之下,甚至连桌案上的茶碗酒爵,都被甩到了地上,发出了清脆的撞响声。
    “主上!”
    “退下!!!”
    左右那些担心袁术遇到什么危险,想要抢上前来的文臣武将,被反应过来的袁术,以疾言厉色大声呵斥,方才止住了冲上前来的步伐。
    “啪!”
    袁术将盒子重新盖上。
    然后小心翼翼的往桌案上一放。
    左右环视一圈,如同做贼似的,确认之前所有人站着的角度,都无法看清楚盒子里的东西是什么后。
    方才声音低沉的说道。
    “典将军还请于一旁安坐,其余人等全部退出去,没有我的吩咐,便是有天大的动静,也绝不可擅自进来!”
    “对了,出去后把门关上,尔等退出十步之远!”
    ……
    众人虽心中不解。
    且好奇疑惑盒中之物。
    但命令已至,没有人胆敢违抗袁术的命令,因此都只能选择退下。
    在众人走了个干净,堂上就只剩袁术及典韦二人时。
    袁术终于按捺不住了。
    再一次将盒子打开,而后露出了蕴藏其中的,那枚四尺见方的小小玉印。
    正是传国玉玺!
    在玉玺展露全部模样后,袁术小心翼翼的,将其从盒中捧了出来。
    一手托底,另一只手则捏着玺身,如同掂量一块豆腐般,上下左右四面观察,却又不敢用上丝毫的力气。
    五龙交纽,旁缺一角,以金补之。
    底座以篆文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
    诸如以上种种细节。
    袁术是一一确认。
    而随着这枚玉玺上面的各种细节,与他所知的逐渐印证。
    袁术面上的表情变了。
    先是震惊,接着又变成了狂喜,最后直接转成了狂热!
    整个人如痴如狂的看着玉玺。
    双眼之中仿佛要喷出火来,面上多块肌肉都在不住的抽搐着,使得表情变得都有些扭曲了起来。
    “好好好!”
    “真是此物,当真是传国玉玺!”
    “典将军,你家将军是从何处得来这罕世之宝的?”
    ……
    在来之前。
    典韦就已经得了曹昂的交代。
    也只有他,能够让曹昂放心的说出玉玺这件事,换了其他人,是决计接不了这个任务的。
    因此面对袁术的询问。
    典韦微微一笑,便轻描淡写的说道:“传国玉玺象征着天命,乃代代天子所承袭之物,自然是从洛阳得来。”
    袁术忙不迭的点了点头。
    他也知道自己问的是废话。
    但实在是太过紧张,情绪有些过于激动,导致思绪混乱,不知所言了。
    “那不知子脩让你将此物带给我,展示于我面前,究竟是所为何事,该不会仅仅只想给我看一眼吧?”
    一边说着。
    袁术一边将玉玺放回了盒子里。
    那动作小心轻柔的,仿佛手上捧着的是一滩水,幅度大些就会洒出去。
    且全过程中,袁术的视线都不曾离开过玉玺,似乎他一偏开头,这玩意儿就会长脚跑了似的。
    而在做好了这一系列举动,让玉玺重新归于安全环境后。
    耳畔才传来典韦的声音。
    “如此大费周章的进入城中,还携带此物,自然是要将其送给您的。”
    ……
    一言既出。
    仿佛石破天惊。
    如同平地惊雷一般,当场就把袁术给震的不轻,脸上的狂热痴迷,也很快被难以置信的神色给取代。
    “你说什么?”
    “你家将军所言可为真,当真将此物转赠于我?!!”
    典韦重重的点了点头。
    以表示此事不假。
    “这是我临行之前,将军亲口所述,断然做不得假。”
    “当然,倘若您觉得忌讳,觉得此物烫手不敢沾染,那我家将军也不是非得送给您不可。”
    “您将其交还于我,我自带回给将军去,不留在您手中当个麻烦。”
    典韦话音刚落。
    袁术的脑袋就摇成了拨浪鼓。
    双手死死的按在了朱红色盒子的表面,生怕典韦跑过来抢走了。
    “收!”
    “我有什么不敢收的,你家将军敢送,那我就敢坦然受之!”
    给出了一个态度后。
    袁术又有些犹豫的反问道。
    “只是此物贵重,其价值实非等闲可比拟,我自问与你家将军虽有交情,但不至于收受这样的重物。”
    “况且你我两家当下正值交战,乃是在战场上对垒的敌人,要说没有任何代价,就将此物送给我,我是万万不敢相信的。”
    “所以你家将军有什么条件,典将军不妨直言,且看看我受不受得起!”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