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我,曹家长子,大汉慈父! > 第292章 曹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大
    第292章 曹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大章求订阅求月票】
    曹操陡然间提起这事儿。
    使得曹昂略微愣了几秒钟。
    但他很快就清醒了过来。
    在与曹操目光交汇,对视了一阵后,曹昂不由的点了点头。
    他知道父亲的担忧从何而来。
    实在是这所谓的士族,就是一柄的双刃剑,用起来是相当好用,但在反噬的时候,也很容易割伤自己。
    眼下动用颍川四大家族的强大影响力,帮助曹家快速掌控整个颖川郡,将象征势力的旗帜插遍郡中每一个角落。
    这固然是来的又快又便捷。
    但相应的。
    这就是无形中在增添,四大家族的合法性和正统性。
    属于是在曹家执掌地方的过程中,又设置了中间一层代理人,这对自上而下的政治权威,削弱是非常强大的。
    毕竟连曹家,都需要借助四大家族的力量,那么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颖川郡的人而言,荀家等本地大族,和名义领导者曹家,究竟谁的话更管用?
    恐怕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
    因此曹操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只是此时此刻。
    想到当下的局势。
    曹昂在略微皱了皱眉头之后,终究是向曹操微微欠身,随即说道。
    “父亲您说的是,其实孩儿在安排荀文若、荀公达他们,联络上颖川郡四大家族之前,就有想过这个问题。”
    “过分倚仗,以至于其势过重,尾大不掉,待日后必定会成为我们手中的一桩麻烦,这些我都知道。”
    “只是事分主次,相较于日后可能衍生出的棘手问题而言,眼下还是咱们办的大事,更加重要一些。”
    “等到此间事了,豫州除汝南郡外一应归服之后,孩儿会再想办法,削减他们的权柄和威势。”
    ……
    在得到儿子的回应之后。
    曹操微微颔首。
    “你心中有数就行。”
    不过这句话之后,曹操犹豫了一小会儿,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经历了短暂的思索后,曹操以炯炯目光凝视着曹昂,接着一手撑在城墙的垛口上,另一只手比划着说道。
    “为父知道你向来有主见,眼界和智谋也远超过我,所以以往碰着事,我都会尽量征求你的意见,寻常时候也不会对你的决定加以干涉。”
    “但今日有一番话,为父必须叮嘱于你,你且谨记于心。”
    见父亲说的这般郑重。
    曹昂也不由得挺直了身子。
    聚精会神的聆听着,曹操接下来要说的话。
    “所谓御下之术,其实和御刀一样,刀刃太钝,用起来不好使,那这样的刀,要么将它磨得锋利一些,要么我们就要把它丢掉。”
    “反之,一把刀太过锋利的话,容易割伤自己,那这样的刀,我们也要毫不犹豫的将之舍弃。”
    “前者无非是弃之不用而已,但后者,倘若这把刀不能稍稍削减它的锋芒,那一旦被旁人得了去,也很可能伤到我们自己。”
    “所以一把刀,一旦锋利到令我们失去了对它的掌控,那么就要随时做好舍弃,并把它毁了的准备!”
    ……
    起初曹操还是心平气和。
    但说到后面时。
    语调中已经充满了杀意。
    身周隐隐有煞气浮现。
    目光中满是锐利的寒芒,与之对视之下,仿佛都会被刺伤。
    而在这么一番比拟之后。
    曹操深吸了一口气,略微顿了顿,接着继续向曹昂阐释道。
    “当然,为父并不是说要现在对颍川郡的几大家族,做些什么举措。”
    “而是想要告诉你,随着咱们掌控的地方越来越多,地盘越来越大,那么投入我们曹家麾下的势力,以及宗族也会越来越多。”
    “这些错综复杂的势力,会依据地方,姓氏,乃至于师承,等各种各样的原因结为派系。”
    “但无论有多少派系,这些都应该是依托于咱们曹家治下,在我们划定的围栏中蹦哒,一旦有任何一方想要跳出来,甚至妄图骑在我们上面,那这就属于过于锋利的刀。”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折断!”
    言及此处。
    曹操信手往北边指了指。
    一手囊括了整个颍川郡。
    而后声音沉稳,但语调坚定有力的总结道:“就以荀家为例,本身就在颖川郡具有莫大的影响力,甚至于这天下间都有一定的清流名声。”
    “而荀彧、荀攸,又同时在你麾下身居要职,可以说单论他们一家,就已经是相当强大的一股派系。”
    “这样的宗族势力倘若听话,服从我们日后削弱的手段,那自然皆大欢喜,可要是心怀野望,那子脩你在下手的时候,也绝不可手软。”
    “你也别觉得为父心狠手辣,又或者这些家族和能人,为我们曹家做了多少事情,就下不去手,所谓为上者,必须要有一副狠辣坚硬的心肠!”
    ……
    眼瞅着挥斥方遒的父亲曹操。
    曹昂心中突然浮起一个念头。
    或许是久居高位的缘故,老曹整个人已经处在高速转变的过程中,甚至现在就已经转变的差不多了。
    相比于当初受王允之托,想要持刀刺杀董卓,以及后来参加讨董联盟时,一心想要除恶殆尽的理想热血青年。
    眼下的曹操,更应该用成熟的政治家,来作为他的头衔和评价。
    最起码由颖川四大家族作为出发点,进而拓展到势力组成,以及派系,认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明确己方应该做些什么。
    这一套理念就非常成熟。
    而如今曹操将这些话讲给曹昂听。
    很明显就是在将他的人生阅历,和政治眼光,传授给曹昂。
    曹昂觉得很不错。
    尽管拥有现代化思维,熟读史书,看过大量案例的他,对于所谓派系,和御下之术并不陌生。
    但曹操能对他讲这些。
    本身也意味着他们父子二人,在这一观点上达成一致。
    ……
    略微思索了一番。
    曹昂便整肃面容,郑重其事的对曹操躬身行了个礼,随即斩钉截铁道。
    “父亲教诲,孩儿铭记于心!”
    给了一个坚定的态度。
    曹昂面上又浮现出几缕笑容,接着一边回忆,一边叙述道。
    “孩儿曾经阅览过史书,到现在还记得上面有一段,说的是孝宣皇帝曾经教导时任太子。”
    “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这想来也与父亲您所教导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各方势力云集于麾下,我曹家自当兼而用之,绝不全听全信于一方,否则必是取祸之道。”
    “有用者则用,无用者则置,有害者则除,孩儿心中明了!”
    话音刚落。
    曹操当即哈哈大笑。
    此前在身边凝聚的浓浓煞气,也在这一瞬间被冲散的无影无踪。
    “好!”
    “好一个本以霸王道杂之!”
    曹操在曹昂的肩膀上,重重的拍了拍,满是赞许的连连点头。
    “我儿言之有理!”
    “咱们曹家虽非汉家,但本是汉臣,自然也该当如此!”
    ………………
    就在曹家父子畅谈理念之时。
    距离父城县七十余里外的鲁阳县城中,袁术正与孙坚,以及其麾下的一众文武幕僚,商讨着军中大事。
    “曹操老贼,曹昂小儿,还有刘表这狗贼,实在欺人太甚!”
    “我未发兵攻打他们,他们却反倒联起手来,妄图对我加以攻伐,简直是不知道死字该怎么写!”
    此时此刻。
    袁术正站在一副大型地图面前。
    面色阴翳,眉头紧锁,表情狰狞的骂骂咧咧个不停。
    其实在曹家的军队和刘表的荆州军,从两个方向各自发动的时候,袁术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他自始至终,都在密切关注着双方的举动,这是他作为强大势力的底蕴。
    但是在事件之初。
    袁术并没有想太多。
    只觉得曹家,是想趁着大败他不久的余威,趁机侵占豫州的地盘,其中就包括身居要道的颖川郡。
    而刘表想必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趁着他在曹家手底下吃了败仗的时机,越过章陵郡,在南阳郡插钉子。
    对于这样的行为。
    袁术觉得自己能管,但是没必要。
    毕竟在五路伐曹的战役中,自己的确遭受了一定的损失,伤了元气。
    能养还是养一阵子。
    一些不太重要的边缘地盘,就暂且先让给南北两方,等日后修养好了,再动手夺回来,这也是一样的。
    ……
    但是袁术万万没有料到。
    事情的发展,和他所设想的并不一样,曹操和刘表所率领的军队,并没有在一定范围内止步。
    反倒是连下数城后。
    还继续向鲁阳县推进。
    而且是尽起麾下之兵,全力推进。
    这下就是傻子,也明白两家想干什么了,这是不满足于仅仅只攻占一些地盘,还要把矛头对准了他本人!
    对于袁术而言,岂能忍得了这些?
    他在鲁阳县驻军已久,这座城池已经被他当做了根基所在,同时也是联通颖川郡和南阳郡的中心地带。
    一旦被曹操和刘表联手夹击,导致鲁阳县失守,那便意味着他袁术,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失去对南阳郡和颖川郡的影响力。
    至于进一步攻略整个南阳,乃至于荆州的战略目标,更就成了梦幻泡影。
    可以这么说,鲁阳县失守的话,就意味着他前期所做的努力全部白费。
    因此袁术不可能退缩,他也不想退缩,更觉得没必要退让!
    ……
    在怒骂了一通后。
    袁术收敛了一下心中的情绪。
    接着一手点在地图上鲁阳县的位置,同时回首看向堂下的众人,然后声音低沉的问道。
    “敌军来势汹汹,我亦不能怯战,如今之计,唯有将来犯之敌尽数击退,能保全足下之城的安危。”
    “诸位,可有何良策献上,只要能退敌胜敌,皆可畅所欲言!”
    堂下众人先是一阵沉默。
    但很快,袁术麾下文臣中的重量级人物阎象,便向外几步来到厅堂中央,而后对袁术拱手进言道。
    “回禀主上,眼下南北双方来势汹汹,这势必是一场硬仗,我军无论如何都难以免于战火,因此当务之急,是做好与敌军正面交战的准备。”
    这个道理袁术明白。
    因此在扫了一眼默不作声的孙坚,纪灵和张勋等人之后,抬手示意阎象继续说。
    “而在整军备战之外,属下以为最应当先做的事情,是派出使者,分别赶赴曹军和刘军的营地。”
    “晓以利害,许以钱粮,甚至出让城池,不计代价,尽一切可能说服他们,从而破坏他们的联盟。”
    “只要有任何一家被我们说服,从而退兵,甚至只需要停手罢战,从旁观望,当下危局都可迎难而解!”
    ……
    这个建议说的袁术面色有些阴沉。
    这场仗还没开始打。
    自己这边就需要派人出去主动求和,一想到他堂堂四世三公的袁家嫡子,还需要低声下气,未战先怯。
    袁术心中就充满了恼怒。
    他本想大声驳斥这个建议。
    但理智又让他明白,阎象所提出的这个法子,已经是当下最好用,且最具备成功可能性的了。
    与保住根基相比。
    其他似乎算不了什么。
    况且只要等他摆平了此次南北夹击,修养过来,腾出手后。
    那么此番许诺出去多少东西,都将成倍的收回来。
    想到这里。
    袁术当即点头道:“此议可行,权且记下,待议事结束之后,我会起草文书,并派人往两军营地走一趟。”
    听到袁术采纳自己的建议。
    阎象不由的暗自松了口气。
    自家这位主上是个什么秉性,他可是太清楚了。
    在提出建议之前,他生怕袁术因为心高气傲而拒不采纳,那到时候想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发挥,可真就过于艰难了。
    不过还好。
    终究是现实处境的艰难,压倒了自家主上的性情,让这件事有了转圜的余地。
    ……
    不过就在阎象心中欣慰之际。
    耳畔却又传来袁术的声音。
    “许以利益,与两家言和,此事若是能成,那自然最好不过。”
    “可要是两家铁了心,非得与我在战场上一较高低,那我军可有何良策,能够确保战而胜之?”
    军事非阎象所长。
    因此面对袁术抛出来的问题。
    他并未作答,反倒默默退回了原位,而后把目光看向了武将那边。
    ……
    月票推荐票
    ps.晚点还有,不写完不睡
    老牌男神文作者了,水平不赖的,平常叫我大哥,感兴趣的可移步一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