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继室韶光 > 第一百八十二章 寻父
    </br>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城同走时一样热闹。
    人头攒动中,一不留神就会跟同伴走散。
    贺韶光不得不拔高声音问身侧换上了寻常衣裳的春藻:“之前来信说的你爹在哪?”
    春藻茫然环顾四周:“啊飞花坞.”
    “飞花坞?”贺韶光顺手扯住路过的小姑娘问对方:“小姑娘,你知道飞花坞怎么走吗?”
    谁知那小姑娘听了之后脸一红,飞了她一个白眼就匆匆离开了。
    ???
    贺韶光转头又去问旁边的大叔:“大叔,飞花”
    “你去那种地方做什莫啦?年轻人看起来挺有钱的,去寻乐子啦?”
    大叔看着粗犷,开口却是异常的娇羞。
    “啊我们找人的。”
    “哦哦,你看到这条街不啦?沿着东边一直走就能看见河,过了桥再走两里路就到咯。”
    大叔听闻她们是去找人,和善地笑笑,就给她们指了条明路。
    等他走了,春藻手攥衣角,紧张问道:“夫人,奴婢一个人去就行了吧?您还是回去等我,那种地方腌臜”
    “别嘛,我也早就想去看看了。”秦淮八艳的名气,给她对金陵烟花产业的印象留下了一个香幻的梦。
    也许是还没入夜,飞花坞的各色花楼都还没开张,一个姑娘都没看见。
    丫鬟小厮懒懒散散地坐在院落门口聊天,这时候就没那么多竞争关系了,惬意十足。
    这片的住宅区就在最大的一座花楼后边,绕过花楼是一片低矮狭长的泥砖房,两户一房,一排十户,每户人家的环境都是一样的潮湿拥挤。
    同前面雕梁画栋的繁华格格不入。
    这里住的大多都是年纪大了的姑娘们,容颜老去,只有昔年的技艺傍身,却不能当饭吃,只住得起这样的房子。
    也有过得清苦的三口之家,或是鳏寡之人。
    春藻垂了眼眸,指甲轻轻掐进掌心的肉里,她很是紧张,手心出了一层滑腻的汗。
    贺韶光理解她的近乡情怯,安慰她:“若是找到了自然是好,找不到也别气馁,我们再到附近去问问,总归在这要待段日子,不着急的。”
    春藻听了消息就匆匆赶来,是没想过如果她爹已经在这娶妻生子,或是她长这么大了,她爹不认得她该怎么办?
    她这会子后悔,当时怎么就没揪住传话的那人,仔细问问他爹是一个人吗?长什么样呢?
    “婶子,您知道这儿有没有姓崔的人家吗?”
    贺韶光已经弯腰在问一个坐在门口晒太阳的老人家了。
    对方迟疑地摇摇头,并指指自己的耳朵,示意听不见。
    好吧。
    贺韶光又将目标锁定另一位年轻的女子,对方仍旧是摇摇头:“我这月新搬来的,不太熟悉。”
    见春藻眼泪汪汪地看着她,贺韶光冲她安抚一笑:“没事的,多问问吧。”
    她还以为自己是因为没找到伤心,春藻一抹眼泪:“夫人,回去奴婢会赔您一身衣裳的!”
    说着贺韶光才明白她是因为这里的湿泥弄脏了自己的裙摆难过。
    她拍了一下小姑娘毛茸茸的脑袋:“那你就亲手给我做一身,正好我那匹嫩黄的掐金料子还没想好做什么。”
    春藻这下就不内疚了,她笑嘻嘻地耍赖皮:“要奴婢自个做啊?那就襦裙吧,这个简单,奴婢只会做这个。”
    嬉闹中来到一户人家跟前,小男孩咳嗽不断,涨得脸通红。
    春藻忙拍拍身上荷包,翻出来一包止咳的糖给他——这还是她写的方子,让贺韶光拿着煮出来的浆汤去熬成糖了,倒是便携应急。
    无非是枇杷一类的止咳材料,小男孩不认识他她们,并未伸手接过。
    春藻好心告诉他:“这是止咳的糖,还不苦。”
    糖。
    小孩听懂了这个词,睁大了眼睛一把抓过,就往嘴里塞。
    果然糖在什么时候对小孩来说都是致命诱惑,更何况眼前这家人的家境看起来并不怎么吃得起糖这种奢侈零嘴。
    “谢谢姐姐。”小孩甜甜的道了谢,倒是有礼貌。
    春藻也顺势吃了一颗,除了止咳还能润喉的。
    贺韶光好心情地逗他:“小孩,你们这有没有姓崔的啊?”
    小孩摇摇头,贺韶光也没指望他认识,谁知小孩又开口了:“我家没有姓崔的——但是我认识崔大夫。”
    崔大夫。
    这三个字轰然炸响,耳边只剩嗡鸣,在春藻舌尖绽开一股兴奋。
    “他在哪?”
    她急切地抓过小孩的肩膀,声音大得吓住了小孩,哭了起来。
    小孩的父母闻讯出来,将儿子护在身后,一脸莫名地看着春藻。
    贺韶光站出来替她解释:“我们想请您家孩子替我们指个路,找崔大夫。”
    那妇人松了口气,抱着孩子指给她们看:“从这直走,数到第九家就是了。”
    他们是这排的头,崔大夫家在排尾。
    他们走后,那家丈夫同媳妇嘀嘀咕咕:“看她们穿着,怎么会到咱们这来?咱们不会给崔大夫惹麻烦吧?”
    妇人迟疑道:“不会吧?看着倒是挺和善的。”
    随即想到崔大夫隐姓埋名在这,也说不清楚,倒是那个还小的女子眉眼和崔大夫有五分相像。
    “叩叩叩——”
    春藻不轻不重地敲了三下。
    木门破旧,打开的时候发出很重的“吱呀”声。
    是一个老妇来开的门,春藻快速扫视一眼堂屋,被改造成了一个半敞开的看诊的屋子,一边还用布帘隔开了,也许是给女子看诊的地方。
    没见到熟悉的人,春藻明显失落。
    贺韶光替她问道:“婆婆,这儿可是崔大夫家?”
    那老妇虽然人老,但眼睛还没坏,见二人穿着细棉布的衣裳,可想家境殷实,为何会来这里?
    她警惕道:“你们找崔大夫?是哪里有毛病,他今天出诊去了,我老婆子也可以替你们看看。”
    原来人出去了,贺韶光笑笑,没找错就好。
    她盈盈往里迈了一步,随意道:“是我来看,那您就帮我看看吧。”
    是来看病的就好。
    老妇收起戒心,颤巍巍引她到帘子后边,让她伸出手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