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1993,从木匠开始 > 第8章 新的订单
    集市上打架还在继续,公路上堵得水泄不通,有急躁的路人开始骂街。
    最急躁的是李木,咬着后槽牙跳下马车,李顺一把抓住老爹的肩膀:
    “干啥去?找桑塔纳卖柜子?”
    “人家给二百四,不少啦,卖吧。”李木再次咬牙。
    “他会给四百,别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李顺迷之微笑。
    “放屁!你知道人家心里想啥?”李父急眼了,说:
    “咱俩谁是爹?谁是儿?这个家谁说的算?”
    好家伙,上纲上线,李顺翻个白眼:
    “你是爹,你说的算,但这笔生意我说得算。”
    “柜子是我做的,我说的算!”李木双手掐腰,苦着脸劝儿子:
    “孩子乖,多卖四十块钱,四十块钱呀!”
    “龙凤是我雕的,我说的算。你要是便宜卖,等你老了我不养你。”李顺一脸贱笑。
    “万奶奶!”李木飙气的脏话,一屁股坐车上:
    “等我死了,你别给我打幡儿,你是我爹。”
    “哎呀,开玩笑的嘛。”李顺赶紧给老爹捏肩膀。
    路上,卖凉粉的老杨,卖胡辣汤的老蔡,武斗变文斗,互相对着骂娘。
    吃瓜群众开始走人,很快道路恢复畅通。
    桑塔纳车门忽然打开,司机下车走过来,递给李顺一张纸条:
    “同志,领导让你去他家送货。”
    “中!马上送。”李顺看看纸条,果然是机关家属院。
    桑塔纳缓慢离开,李顺见老爹发呆,抬手在他眼前晃:
    “发啥呆呢?套马车送货去!”
    李木擦擦额头上的冷汗,语气弱了三分:
    “他……他同意四百块钱买咱的柜子?”
    “不然呢?”李顺反问,而后嘿嘿笑: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出五年,我的作品能卖一万,你信不?”
    “就你能!”李木的气势又弱三分,觉得儿子在吹牛,又觉得不像,小声问:
    “你凭啥知道他会四百买柜子?”
    “他是女儿奴,闺女看中的物件必买,更何况这是给闺女买嫁妆。”李顺知道宋强的脾气。
    “哼,慈父多败儿。”李木小声冷哼。
    父子俩赶着骡子离开集市,走二十里路来到县城,一路打听来到宋强家。
    李顺啪啪敲门,老宋夫妻开门,几人齐心协力把柜抬子进院子。
    枣木是真材实料,缺点是密度大,太笨重。
    衣柜放东屋,宋强掏出四百块钱给李木。
    李木有些哆嗦,又把钱递给儿子。
    “李师傅,我再定做三个柜子,不要龙凤呈祥,要四君子。”宋强笑着说。
    李木心里咯噔一声,腿一软差点蹲地上。
    老订单衍生新订单,一个衣柜衍生三个衣柜,幸福来得太突然。
    四君子是梅兰竹菊,三个衣柜六个门,四个君子不够分。李顺说:
    “建议做大小两个柜子。大柜四开门,长两米。小柜两开门,长一米。高度都是两米。”
    宋强征求闺女宋小玲的意见,点点头。
    李顺接着说:
    “大柜四个门,浮雕梅兰竹菊。小柜两个门,浮雕龙凤呈祥,中不中?”
    宋小玲点头,李顺指着龙凤柜说:
    “算上这个共三个,组成两大一小的组合柜,高端大气上档次,中不中?”
    宋强夫妇觉得可行,又征求闺女的意见。
    宋小玲在脑海里构思,左右是龙凤呈祥,中是间梅兰竹菊。宋强见小玲同意,说:
    “就按你说的做,我有两小要求。首先必须用枣木,不能掺其他杂木。”
    李顺:
    “放心吧,如果掺假全额退款。”
    宋强又说:
    “一个月内交货,不能耽误装柜,可以不?”
    装柜是汴京的婚嫁习俗,女方的被褥、衣服等嫁妆装在衣柜里,出嫁当天送到丈夫家。
    柜子里必须装满,亲朋好友也把份子钱放进柜里,俗称压柜钱。
    在没有电动工具的情况下,三十天不够用,必须临时聘请同行。李顺说:
    “没问题。大柜八百元,小柜四百元,请给我二百元定金。”
    定金是规矩,卖家违约退定金,买家违约卖家不退定金。宋强说:
    “明天给我四君子图纸,到时候给你定金。”
    李顺摇头:
    “家里有铅笔稿纸吧,我现在画设计图。”
    宋强有些惊讶,宋妻也不废话,去书房里拿画图工具。
    她是搞汴绣的,画图工具应有尽有,李顺坐在客厅里画浮雕版图。
    先画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再画兰花,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翠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最后画菊花,菊花残,满地伤。
    半个小时收工,何秀枝会心一笑:
    “玲玲,满意吗?”
    宋小玲说:
    “画得挺好看,不知道实物啥效果。”
    李顺笑着说:
    “实物跟原图会有些出入,不过不会太大。”
    “就按照这个蓝本。李师傅,立协议吧。”
    双方草拟合同条款,各自签名盖手印。
    李顺拿到二百元定金,父子赶着马车离开。
    已经下午三点,爷俩还没吃饭。李顺饥肠辘辘,揣着五百块钱吃干粮。
    李父赶马车去木材厂,虽然很饿却没胃口,胃里被惊喜、惊讶、惊吓填满。
    惊喜的是,做两米高三米长、六开门的枣木衣柜需要一吨木料。
    一吨枣木料二百元左右,做成衣柜卖一千二,赚大发了。
    惊讶的是,儿子的雕刻手艺值二百块钱,到底跟谁学的手艺?
    惊吓的是,难道真是祖师爷显灵?
    李木脑瓜子嗡嗡响,直到儿子让他停车。
    李顺拦住个骑车货郎,花两块钱买个拨浪鼓,奶娃娃玩的拨浪鼓。
    “你还小吗?糟践钱?”李木拿出爹的威严。
    “给你未来孙子买的。”李顺摇摇拨浪鼓。
    “龟孙。”李父扬起马鞭继续赶车。
    骡子加快脚步,来到一家木材厂。
    大堆小堆的原木,杨木、榆木、松木应有尽有,爷俩只看枣木。
    李顺眼中闪过惊喜,竟然有八十年的枣木。
    枣树成材周期长,长到碗口粗需要二十年,八十年的极品在未来贵的离谱。
    怀着捡漏的心看品质,瞬间大失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