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越四合院我成了大反派 > 第419章 巡视
    经过一路的观察以后徐洋对这一幕做到了心中有数。
    徐洋的到来只是以私人的名义,所以也没找大的招待所,对于徐洋来说同样也好不到哪去。
    徐洋今天的到来是和领导有约在先的,所以第二天的时候徐洋悄然的在交通出口的地方接到了领导,也没惊动太多的人。
    这时候一个人的行程不是那么好掌握的,所以这一次的一行巡视人员只有五个人。
    徐洋也没带上马汉,自己知道他们绝对忠诚,但是带上依旧不合适。
    “徐洋你们都不陌生吧?这次咱们轻装简行,但是该有的保护措施还是要强一些的。”
    “所以我就把他带上了。”
    大领导俏皮的对着徐洋眨了下眼睛。
    徐洋的一些想法太过于超前,很多事都只有徐洋和领导两个人知道,很多事情要是被外人知道甚至会被批判一句天方夜谭和离经叛道。
    大领导这么说也是保护徐洋。
    毕竟徐洋的关系背后的战功当年也是拼出来的,手下的国外人命起码二十条以上。
    大领导说的轻松,但是他们不包含徐洋在内的四人团队中最初的安保人员却是有些好奇且不服的看了徐洋一眼。
    但是职责所在让他并没有提出什么异议。
    能混到大领导身边做安保的人肯定不会那么多事。
    但他依旧对徐洋怀有了几分不信任。
    毕竟徐洋看起来实在是太年轻了,就算是十六岁就扔在了部队里锻炼也没有那样的环境锻炼出来一个顶级的兵王。
    真当谁都是印猴国口中的微笑死神吗?
    但微笑死神现在也已经人至中年了,断然不会是这个眼前人。
    不得不说徐洋过分年轻的外貌再次欺骗了对他不熟悉的外人。
    接下来的行程大部分时间都只是跟随着大领导的脚步去丈量土地,必要时候充当一下司机的角色,而且是单独和领导开一辆车那种。
    这让原本的安保人员更加的有些吃味。
    一个小年轻能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吗?
    领导怎么那么信任他?
    看着张扬跋扈的,开的车还是外国牌子,甚至都有可能是资本主义渗透过来的间谍。
    “说实话,到现在我还在犹豫我自己做的这些决策是不是对的。”
    在只有两个人的车子里,大领导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不再是一脸的威严坚定的样子。
    徐洋看着他这样的情形很想直接告诉他我来自未来,您的决策是绝对正确的。
    但当然是不能。
    徐洋现实触碰了一下领导身体,用内息帮助领导消除了一下疲劳,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宽慰道。
    “这么多天相信您也看得到,我也明白你选择穗城的深意。”
    “这边在改开颁布之前就已经萌生了自己的商业萌芽。”
    “这也恰恰说明了他们对这一举措的渴望,这本就是我们努力奋斗的方向,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服务什么。”
    “而且...”
    徐洋措了一下辞,毕竟自己要将未来小心翼翼的描绘出来。
    “当一个引子开始以后,所迸发出来的感染力是绝强的。”
    “这里面包含人性,一个村的普通的老百姓,一个人经过做一些小买卖致富了,只要这个生意是可以复制的,那么这个生意就一定会在这个村多起来,甚至形成恶性的倾轧。”
    “人性本就是逐利的,只不过这么多年的大伙饭大家吃的已经渐渐的忘记了这项本能。”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的细化。”
    “就像改革一定会待着真疼,市场混乱,竞争无序,假货劣货横行都会是未来短时间内的问题,这也是我们要服务和治理的方向。”
    徐洋安静的讲着。
    为了更加的具有说服力,徐洋又举了一个最接近现实的例子。
    “甚至一些微小的举动对未来的影响都是深远的,您相不相信,仅仅一年这就会诞生无数的万元户,十万元户,乃至未来,这里整个省的收入都会是国家收入的前列?”https://
    “这我是相信的,原则上我也更想早点推向全国,毕竟经过你这么一说我的信心可更足了。”
    “我可真没白带你来。”
    “您过奖,我知道我说的这些,其实都是您已经知道的,你别笑我浅薄就行。”
    重活一世徐洋也很确定自己的想法只是有些地方有着预见性,但真要和这位高瞻远瞩的老人相比那实在是有些班门弄斧了。
    徐洋接着说道。
    “我知道,其实我也一直居住在北方,越向北,越封闭的地方试行起来的阻力越大。”
    “这里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人们意识的不同。”
    “北部地区曾经的富裕让他们更加的安于现状,甚至当经济大势来临之时,他们会一边挣扎着,阵痛着,然后一边承受着巨变带来的负面影响。”
    “国企下岗潮!”
    大领导直接说出了他心中的答案。
    同时也越加确信了徐洋的真才实学,真正做到了全国局势在心中都有一盘棋。
    不愧是能把生意做到全球的人。
    “对,这甚至会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有人因此一飞冲天,有人一次自怨自艾,甚至仇视大环境。”
    大领导叹息了一声,但是没说什么。
    高瞻远瞩如他自然不可能想不到这样的情形。
    “但也不是没有什么缓解的办法。”
    “您忘了我了吗?”
    “我可是有让咱们的生产设备追回二十年差距的能力,早就等着合适的机会发挥了。”
    徐洋自信的说道,事实上他确实储备了不少的东西,未来还有无数次收割世界财富的机会,但真正能帮助自己背后国家的机会却是分秒必争的。
    “就知道你小子还藏着私货!”
    大领导脸上挂上了慈祥的笑容。
    “嘿嘿,有点有点,咱们慢慢来,先扩大需求,激发群众的物质可望,到时候什么都会应运而生。”
    “然后咱们国家可是人口大国,未来二十多年,我认为都会是人口红利期,咱们可以构建出口产品体系。”
    “对了,所谓人口红利就是足够的劳动人口所带来的竞争优势。”
    “现在人们的生育欲望强烈,这是好事...”
    徐洋侃侃而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