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成奶娃娃,全家一起去逃荒 > 第108章 小年到了
    苏大海就说火可以不烧了,把红薯拿锅铲都捣成泥,又打进两个木盆里晾着,就让刘小妹做早饭了。
    到了院子就发现麦芽也舂的差不多了,天又微微亮了,就对梁桂花说:“娘,等下红薯的温度不烫手了,你就拿这些舂好的麦芽跟红薯拌匀了,然后就像发面一样处理就行了。我跟孩子们锻练去了。”
    梁桂花说道:“大海,你就放心把这事交给娘,娘肯定弄好。你安心带着孩子去锻练去。”
    然后苏大海就带着四个准备好了的孩子锻炼去了。
    午饭后,苏大海去翻动发酵的红薯,估摸着时间再发酵一个多时辰就行了。
    想着上次做麻糖的时候扯麦芽糖特别粘筷子,这边做这么多,不可能用筷子一点一点弄,得用手扯,想不出办法,就问梁和刘小妹该怎么办?
    梁桂花:“咱们揉面的时候,面粘手,就用点干面就不粘手了这糖也可以呀。”
    刘小妹:“娘这麻糖做好就直接吃,不煮了,娘你说咱们把面粉炒熟了再用行不行。”
    梁桂花说道:“嗯,大海媳妇果真是灶上的好手,还是你心思细腻。大海,你娘我也觉得你媳妇儿的主意挺好。”
    “娘,还是你们女人聪明,这都能想到,那辛苦媳妇儿你去炒些白面放凉了,留着后面用。”苏大海大喜。
    刘小妹又去灶堂屋炒面粉了,还在放在另外一个大锅上发酵的灶下加了几块炭保温。
    下午就开始过滤出汁水,熬糖了,这次都是一家人都在家帮忙,所以一边?过滤一边熬…
    晚饭后,糖浆还没熬好,不过汁水越来越浓了,现在需要一个人烧火,一个人不断搅动锅里的汁水,防止糊锅。
    慢慢的糖浆成了,苏大海就拿了原来装糖浆的罐子过来,装了满满一罐糖浆,大概有一斤多。
    剩下的继续熬浓稠了,拿来做麻糖。
    苏大海:“娘,你把咱们下午炒熟的奶粉装进一个盆里,等下糖浆就熬好了,要开始拉糖了。”
    梁桂花手脚飞快把东西准备好。
    苏大海:“媳妇儿,可以退柴火了,糖浆差不多了,不用烧火了。”
    然后就把糖浆都打进面粉堆里,粘在锅里的糖,苏大海又去把堂屋火盆上温着的水拿来倒锅里,化成了糖水,一人一碗,分了。
    又装了一陶罐水拿去堂屋火盆上温着。
    然后才把手洗干净烘干,准备拉麻糖了。然后麻糖越拉越费力,苏大海只能又叫了个帮手。
    现在季之风在老苏家住习惯了,什么事情也喜欢主动帮忙了,就让大家都在堂屋休息,他去给苏大海帮忙。
    于是两个大男人把糖拉长又对折,又拉长又对折,这样反复几十次,两个男人都不太拉得动后,苏大海就对季之风说:“季先生,这麻糖成了,你负责把这糖拉长,我负责切成小段。”
    季之风:“行,我也不懂做,都听苏大哥安排。”
    然后在堂屋烤火的几小只,听到苏大海说麻糖成了,就纷纷跑到灶堂,想等着吃。
    主要是之前那次做的麻糖没有多少,早就吃完了…
    苏大海看几个孩子都盯着他,不,是他手里的麻糖,就拿了个碗,装了一些,让苏强带着弟弟妹妹们拿去堂屋跟爷奶一起吃。
    然后这次做的麻糖连着面粉的重量,大概有四五斤麻糖,苏大海跟季之风把麻糖都切好后,又都放到熟面粉里滚了一遍,这些麻糖就不会都粘在一起了。
    然后拿个小的簺子,把多余的干面粉都簺掉,就装进竹筒里,又盖好竹筒盖。
    这些竹筒家里提前做的,不过跟装水的竹筒不同,老苏家做的是有点像现代玻璃瓶的样子,不过都是竹做的,竹筒和竹筒盖之间又稍微加工一下,就可以盖稳了。
    之前用了一些装盐,和干货。
    现在用来装麻糖正好。
    明天就是小年了,现在麻糖已经提前做好,虽然今年不能去集市赶集,但是家里自己做了麻糖祭灶神,就不用担心没有灶糖给灶神甜嘴了。
    所以今晚大家睡的都特别香,一夜好梦。
    天微亮大家又起来了,该锻炼的就去锻炼。
    后院的牛马昨天吃了一餐做麦芽糖剩的渣,今天上午又是一餐,都是添加了麦麸粉的精饲料,就当也给牲口们过小年了。
    刘小妹想着家里还有一袋子米粉,就决定小年了再做点米发糕吃。
    又把自己的想法跟家里人说了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支持。
    梁桂花:费就费点粮食和糖吧,小年就算开始过年了,谁让孩子们喜欢呢。
    苏大海:媳妇手真巧,什么好吃都会做,至于以前没做过,估计是心疼糖吧,现在糖都是自家熬的,又有一大袋米粉没用…
    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