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国师不修行 > 第151章 一静斋中活神仙,重出江湖登仙录(
    第151章 一静斋中活神仙,重出江湖登仙录(求月票)
    一静斋内,季平安抬手,在前面的桌上排开三枚铜钱,示意开卦。
    虽说,他的占卜本质是用占星法术,但表面功夫同样需要做足,道门卜卦的方法有许多,辟如庙宇内,最常见的摇动签筒,解签的法子。
    也有街头的“神算”们惯用的“看相”之法……季平安选的是常见的法子之一:六爻。
    小娘子嗫嚅了下,有些紧张地并拢双腿,忍住眼眶里的泪珠,期期艾艾:
    “怎……怎么做?”
    是个雏儿啊……以前缺乏占卜经历?
    恩……这个年纪,以往占卜,大抵也是家中父母长辈进行……季平安并不意外,微笑道:
    “将此三枚铜钱捧在掌心,双手紧扣,思所测之事,合掌摇晃后掷于盘中,往复六次,便算成了。”
    顿了顿,他又指了指旁边纸笔:
    “还有你相公生辰八字,也要写下。”
    前面是幌子,后头才是关键,每个人出生的时辰,都对应着星图中的位置,即所谓的“命星”。
    地球上盛传的占卜方法,也要观星盘,看太阳、月亮、上升星座等等。
    当然,那些是假的,“星官”途径的术法则是真的。
    季平安只是借了地球的占星术的部分名词。
    “好!”
    名叫‘红姑’的小娘子愣愣地听着,先是去拿铜钱,然后又放下,略有些笨拙地拿起毛笔,书写八字。
    这年头大部分百姓并不识字,或者说,识字也不多。
    但余杭身为江南第一大城,文风鼎盛,识字率更好些,尤其生辰八字也不复杂,红姑写完后。
    双手将三枚黄澄澄的铜钱捡起在手心,双手合十,双眼紧闭,虔诚地默念自己夫君的安危、所在方位。
    手腕摇动:“哗哗哗……”
    仿佛担心不诚心,她摇晃了好一阵,才将其丢在面前的卦盘内。
    一枚正面,两枚背面。
    季平安将其用“术语”写成符号,抄录在纸上。
    红姑又摇了第二次,这次是三枚背面。
    第三次……
    第四次……
    一直到六次结束,季平安将写满了符号的纸张,与生辰八字纸条摊放在面前,没有去翻右手边那本卜卦的经书。
    闭目做掐算状。
    实则暗中运转“占星术”,凭借“生辰八字”,以及面前的,与失踪的镖师关系密切的女子为“媒介”,进行占星。
    眼前先是模糊,继而逐渐清晰,季平安从无处不在的星光中,“看”到了一幅幅画面。
    一条崎岖官道上,一支押镖队伍遭受埋伏,林中突兀射出一根根箭矢。
    “嗖嗖”声里,血飚射。
    一名身材瘦高,脖颈处有胎记的年轻汉子借助车厢掩藏。
    等一波箭雨落下,只见林中跃出数十名黑巾遮面,手持钢刀的武人,悍然杀来,与镖师们战在一处。
    这群人中,有不只一名修行武夫,当即将一群凡人镖师打的溃败,惨叫声,哀嚎声不绝。
    年轻汉子亲眼目睹“镖头”被一刀劈成两半。
    暮色中,鲜血如泉,顿时亡魂大冒,趁乱扭头逃跑。
    好在那些人似只在意押运货物,追杀意愿不强,年轻镖师险象环生,最终还是成功钻进林子,逃离战场,迈开两条腿,拼命狂奔。
    画面一转。
    晨雾冥冥,季平安“看”到前方出现余杭东城门的剪影,疲惫至极,狼狈不堪的镖师麻木地,拖着两条腿走向城门,却终气力不支,昏倒在路旁草丛内。
    这时,画面行将破碎,季平安却强行以镖师为媒介,尝试占卜那伙贼人的来历。
    画面扭曲间,他先是隐约看到一道盘坐在屋内的人影。
    可还没等看清,一股难以形容的力量,却蛮横地切断了星光传递的信息。
    “彭!”
    画面如跌落的镜子般,破碎溃散。
    季平安只觉眼前一,撑开双眸,看到四周是一静斋的铺子面,桌上摆放着铜钱与卦书,微风吹入,两张纸的边缘轻轻抖动。
    小娘子正一脸期待而忐忑地看着他:
    “有……有结果了吗?我相公是吉是凶?”
    呼……季平安无声吐出一口气,轻轻颦眉。
    果然,选在这里开铺子是有道理的,那劫镖之人背后,绝对涉及层次不低的修行者。
    否则,也不会被强行中断。
    见红姑一脸忐忑,嘴唇紧紧抿着,显然会错了意,季平安收敛思绪,微笑道:
    “你的相公可是在脖颈处,有一块胎记?”
    他指了指自己脖子的某个位置。
    红姑眸子猛地撑大,愕然地看着他,好半晌,才结巴道:
    “对,他娘胎里带的……您认识他?!”
    这句话甫一出口,她就意识到不对。
    且不说,自己并未说过夫君的名字,连镖局名字都未提及。
    单是过来前她便问过,这开卦馆的店主,乃至前几日从中州来的,也没有时间,通过询问街坊得知这些细节。
    可……若非如此,难道真是掐算出的?只凭八字,就能算出容貌来?
    季平安微笑道:
    “他还活着,但很不幸地遭遇了一场血光之灾,他竭尽全力逃了回来,却因体力不支而昏倒在东城门外,你可多寻几人,沿着东城门北侧寻找,三里之内,草丛之中,可得其人。”
    这也能算到?!
    红姑猛地站起身,温婉的小娘子脸上满是激动与不敢置信:
    “先生说的是……真的?我相公就在城外?”
    她虽求卦次数少,但也知道,从没有哪个算命先生,会回答的这般言之凿凿。
    季平安淡淡道:“若是去的晚了,是否还能活就不好说了。”
    红姑一个激灵,不敢耽搁,宛如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的稻草。
    匆匆抓出十文钱,按在桌上,一个劲道谢,而后提起裙摆朝老柳街口奔跑。
    季平安也没阻拦,他通过占卜,已经获得了部分线索,可以慢慢调查。
    ……
    ……
    另外一边,红姑奔出街道,急匆匆拐过转角,钻进巷子,绕了一大圈抵达了自家的院子。
    猛地推开门,就看到一对老夫妇在院中编筐,愁容满面。
    “爹,娘……我知道相公下落了。”红姑说道。
    老夫妇惊喜地丢下竹筐,便要询问,红姑却只说在城外,乃是有高人指点。
    老汉将信将疑,但死马当活马医,也不敢耽搁,忙套上驴车,一行人朝城外赶。
    红姑一路上患得患失,她同样并不完全相信,只是想着,那卦师开了一家铺子,又跑不掉,若是假的,大不了再上门去问个明白。
    忐忑中,驴车出了东城门,一家人沿着北侧一路寻找,刚出二里地,红姑猛地在草丛中瞥见一道人影,惶急地走过去,惊呼一声:
    “爹!娘!人在这!”
    老夫妻忙赶过来,大惊失色,忙拿出水囊泼在昏迷的镖师脸上,后者这才悠悠转醒。
    茫然地望着家人的面孔,先是不解,怀疑自己在梦中,直到确认真实,两行泪水才流淌下来:
    “我……回来了。”
    红姑眼圈一红,捂嘴哭了出来。
    但顾忌爹娘在场,不好扑到相公怀中,又哭又笑,旋即,心中猛地浮现出卦馆中,那名含笑坐堂的年轻人。
    那个算命先生说的是真的……他竟当真算出了一切……
    不,那不是什么“算命先生”,分明是“神仙”,行走凡尘的活神仙。
    她敬畏而感激地想着。
    这种情绪,直到一家人赶着驴车返回四合院,年轻镖师大口喝了好几碗粥,又填进肚子好几个鸡蛋后,才终于平复。
    老夫妇开始询问发生了什么。
    年轻镖师坐在家中的板凳上,擦了擦嘴角,攥着娘子的手,眼中犹自带着惊魂未定:
    “我们只是去隔壁县城,接一趟镖回来,说是押送的一具棺材,去越州做生意的商户客死异乡,落叶归根。好像是死的人生前有江湖上的仇家,担心死了都不得安宁……一路上本来也没事,结果快天黑的时候,突然就杀出来一伙强人,武功很高……”
    他将大概经过讲述了一番,与季平安占星看到的并无差别。
    恐惧至极的他不敢休息,也不敢走官道,生怕给人追杀,沿着山路一路跑回了余杭。
    之前靠着一股气支撑着,等瞅见城门,一股气散了,就累晕过去了。
    一家人听得后怕,冷汗涔涔。
    红姑咬着嘴唇,心疼地看着相公,说道: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年轻镖师面色悲痛,说道:
    “我等下还得去官府报官。对了,你们咋知道我在城外?”
    老夫妇看向儿媳妇。
    面对一家人的询问,红姑擦了擦眼泪,这才将自己如何担忧,如何偶然从街坊口中得知,老柳街新开了家卦馆,便想着去求卦问卜。
    又如何得到启示的经过说了一番,只听的一家人惊愕不已。
    “老神仙啊,这是老神仙救了咱家大郎啊。”老妇人激动地说。
    年轻镖师也面露崇敬:“城里啥时候来了这般有本事的道门高人?那间铺子叫什么?”
    “一静斋。”红姑回想了下,又补充道:
    “那位高人可并不老,看着比我都还小呢,大概也就弱冠。”
    这么年轻?一家人意外极了。
    只有老汉咂摸了下嘴,神秘兮兮地训斥道:
    “可不敢这样说,没准是老神仙返老还童。”
    是吗?红姑想了想,总觉得不大像。
    ……
    ……
    老柳街,一静斋内。
    那名小娘子离开后,季平安继续坐堂,却迟迟没有第二个客人进店。
    他也不急,铺子开张第一天,就获得了一条涉及高层次修行者的线索,令他的心情颇为愉悦。
    “可以等那家人再来时,仔细询问,获得更多信息。关键是要弄清楚,镖师们押送的货物是什么,能吸引修行者来,绝非寻常的财物。”
    “或者,也可以从雇主身份入手,不过若真暗藏秘密,这身份大概也是假的。”
    季平安暗暗思忖,占星术在破案上堪称作弊,但局限也很大。
    否者,若星官真能无所不知,早一统九州了。
    傍晚,季平安店铺打烊关闭时,俞渔也从外头返回。
    圣女虽与他同行,但作为“道门”代表,她是有骨气的,坚决要凭借自己的本领展开调查。
    故而,一大早就跑出门去,不知道去城中哪里逛游了,这会抱着肩膀回来,刚进铺子,雪白下颌便扬起,一副得胜将军模样:
    “啧,季卦师今日收获如何呀?呵,堂堂钦天监天骄,却藏在小巷里给凡人百姓看相卜卦,实在是……”
    季平安瞧着这只雌孔雀,莞尔一笑,揶揄道:
    “看来,圣女阁下是有所收获了?”
    “那是自然!”俞渔“哼”了一声,扭着腰肢在他对面坐下,继而伸手入怀,摸出一本薄薄的,劣质的簿册,往桌上一拍:
    “瞧瞧我找到了什么?”
    季平安瞥了眼那簿册灰蓝色封皮,上面没有名字。
    他微微皱眉:“这是什么?”
    “修仙功法。”俞渔精致的下颌放下,白瓷般细腻柔滑的脸蛋上洋溢着兴奋:
    “据我调查,从大约半个月前,这本功法突然莫名其妙,在城中流传开。并非通过书铺售卖,而是私下传播,途径不一,有的是类似江湖骗子那种寻人兜售,还有的更古怪,这书会莫名其妙出现在街头巷尾。
    “有人走在小巷里,就能捡到,还有人早上出门,发现这书就夹在门栓上,还有人回家,发现这东西出现在家门口,不一而足。”
    季平安起初不很在意,但渐渐的,听出一些趣味来:
    “哦?的确有些怪,但这种骗子书很常见吧。”
    在一个存在修行者的世界里,民间自然有人寻仙访道,也会有各种胡编乱造的功法秘籍。
    大都是骗人的手段,不新鲜。
    俞渔看到他的模样,愈发骄傲,显摆道:
    “若只是骗术,我会在意?问题在于,这本是真的功法,的确可以让稍微有些根骨的凡人很快踏入养气境!”
    季平安眼睛一眯,终于认真了起来。
    他听出圣女的弦外之音。
    若只是修行功法,虽的确珍贵,但在民间有所流传,也不是没可能。
    但能让稍有根骨的凡人,快速踏入养气境,这就匪夷所思了。
    要知道,五大门派这种,招收弟子也是考察天赋的,若根骨差,想养气就需要坐井修士出手,帮助“开窍”。
    可见难度多高。
    只凭借一本来历不明的功法,就可让凡人养气……
    正所谓,任何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若真能做到,绝对有极大的弊端,是正派宗门绝对不会选择的。
    比如……某些“魔道功法”。
    季平安抬手拿起簿册,轻轻翻动起来,发觉其中文字赫然是手抄的,并非刊印。
    功法文字不多,辅以简单的图画,通俗易懂,他很快就看了一遍,不禁微微变色:
    “登仙录?”
    俞渔“恩”了一声,叹道:
    “没想到,这东西在江湖上还有流传。”
    对于这本功法,如今的年轻修士大都不了解,但各大宗派内都有记载,乃是一门魔道功法。
    修行门槛极低,唯一的“资质”要求,是心中阴暗暴戾。
    越坏的人,上手越容易,本质是吸收人的七情六欲中的“恶念”,从情绪中汲取灵素。
    你越有操守,正直善良,修行越难。反而一旦放开,彻底沉沦,则修为进境极快。
    但缺陷同样巨大,首先,修行此功的人心智会逐步转为残暴,需不断压制,才能维持清醒,一旦某日压制不住,彻底入魔就会丧失自我。
    其次,《登仙录》分为上下两篇。
    下篇只记载了修行法门,可以通过独特的方式,让自身神魂连通“情绪之海”,汲取灵素修行。
    上篇,则记载了开辟情绪之海,以及吞噬其他修行者的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掌握完整的《登仙录》者,可以只将下篇散播出去,吸引人来修行,同时开辟一个“情绪之海”。
    获得下篇的人,一旦修行,神魂就会进入“海”中,不断壮大,同时也相当于,将自己炼制成了一枚恶念的丹药。
    相当于上线和下线的关系。
    “下线”一旦壮大到足够的程度,就会被“上线”通过情绪之海吞吃掉,成为后者晋级的养料。
    当年,大周定鼎后,神皇、国师与上代掌教联手,对江湖进行了大清扫,将包括《登仙录》在内的魔道功法销毁。
    却没想到,如今却重现人间。
    而季平安手中这一册,赫然就是“下篇”。
    “显而易见,有人获得了完整的《登仙录》,故而暗中在城中散播残篇,想要借此提升修为。”俞渔罕见地认真了起来,脸蛋上一副正义凛然模样。
    无论此事与“流星雨”是否有关,身为道门圣女,她对这种事都无法袖手旁观。
    “我们必须将背后的人找出来,否则这东西一旦进一步扩散,会很麻烦。”俞渔眼睛亮亮的,果断将季平安拉入正义联盟。
    怪不得你愿意将情报分享给我……是觉得这件事与“星空之秘”无关,加上自己又找不到人,所以才拉我下水……毕竟,星官比道士更擅长推演占卜。
    季平安心中吐槽。
    却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反问道:
    “你不觉得有些不对劲吗?”
    俞渔愣了下,一脸呆萌:“哪里不对劲?”
    季平安无奈地用手指轻轻敲击《登仙录》:
    “这东西,有些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