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本无意成仙 > 第671章 先去送一位故人
    第671章 先去送一位故人
    “哎呀快看……”
    “山上有人!”
    “真的有人!”
    “是神仙吧?”
    “定是神仙!”
    三娘娘表情严肃,站着听了会儿,也盯着下方看了会儿,没有什么表情,等到听见自家道士的脚步声越来越远,便毫不犹豫一扭身,就又迈着小碎步追了上去,跟着道人身后走。
    “我们要走了喵?”
    “自然。”道人头也不回的说,“事情已经做完了。这又不是我们的宫殿。”
    “是哦……”
    “待我收拾行囊。”
    “三娘娘收拾!”
    “难道三娘娘不去将自己散养在山上的耗子全部捉回来吗?”
    “是哦……”
    “快去吧。”
    “好的!”
    猫儿再一扭身,又疯跑了出去。
    看起来真是有些神经质。
    道人则不急不忙,收拾行囊。
    燕子化成人形,也来帮忙。
    山上又飘来了云雾,被风吹得在山上显形,又拖出长长的尾巴,像是一面随风飘扬的旗子,而身处山顶宫殿中,更是满目云雾缥缈,恍惚之间像是真的站在云端之上,置身与天最近之处。
    “清净便是修行。
    “为善自得福报。”
    宋游喃喃自语,随即又抬起头,看向天上。
    “还差最后一条。”
    虽不高声语,也惊天上人。
    道人很快收拾好了行囊,猫儿也变成人形,好挎着褡裢,着急忙慌的跑过来,褡裢中胀鼓鼓的,隐隐还在动,而她却一点也不在意。
    “走吧。”
    一声嘹亮啼鸣。
    云中有仙鹤飞出。
    山下不知多少人抬头望去,又惊又喜,甚至在山上大呼小叫。
    抬头惊喜呼喊之间,只听一声闷响。
    “轰隆隆……”
    等到他们低下头来,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时,发现天柱山上已经多了一条危险的小路,绕山而上,直达云雾之中。
    云雾很快消散,露出宫殿样貌。
    众人短暂愣神,随即哗然。
    不知多少人往山顶去。
    次日游人纷纷下山,遇到新上山的人,无论再矜持的人都忍不住满脸兴奋的向这些山上的人讲述自己昨日的神仙见闻,仅一日间,山下的人便知晓天柱山通往顶上宫殿的路重新出现了,山上也曾有神仙驾鹤飞走。
    山下的老道与几名徒弟也因此知晓,仙师已然离去了。
    宫殿也归还于他们了。
    于是稍作收拾,上山而去,又爬上天柱顶端,此时的宫殿早已被游人们看了一遍又一遍,比之三个月前,没有少什么,也没有多什么,非要说多的话,只有殿中的一行字:
    “清净便是修行。
    “为善自得福报。”
    似是留给宫观,又似留给他们的。
    ……
    越龙瀑布。
    阶梯式的瀑布,一重又一重,不高也不大,称不上气势磅礴,却十分的精致秀美,像是一幅山水画。
    三娘娘戴着斗笠,坐在水潭前钓鱼,燕子站在树枝上看着,道人则坐在树下,倚靠着一棵树的树干,闭目而眠。
    此时已是初夏,山下绿意盎然,早已有了蝉鸣,蝉鸣声时刻不绝,瀑布流水声亦是如此,组合成天地自然的喧嚣,扰不了道人的清梦,反倒使得道人睡得越发悠然。
    梦中又有神灵来访。
    却是地府的阴神。
    道人睡了好一会儿,这才睁开眼睛。
    蝉鸣流水声顿时变得清晰起来,夏日刺眼的阳光也透过头顶的枝叶入了他的眼帘,总觉得有些恍惚,昏昏沉沉。
    恍惚间像是十几年前初下山,又像是除开这两年以外,十几年间的任何时候,总之自己行走人间,带着三猫与马儿,或者还有燕子,沿着官道或是自己也不知晓的小路慢慢走,走到哪里,困了累了,亦或是不困也不累,只是单纯觉得阳光好,风景好,风儿吹着舒服,便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坐下来,眯眼睡个午觉。
    仔细想想,好像也差不多。
    自己也是乘鹤路过此地,见到曾经走过的风景,换了一个季节,又换了一种秀丽,于是停下来歇息歇息,吃一顿饭,正好睡个午觉。
    时间过得可真是快。
    “唉……”
    道人长出一口气,这才爬起来。
    三娘娘坐在水潭边,保持着握着钓竿的姿势不动,却是瞬间扭过头,盯着道人看:“睡醒了喵?”
    “醒了。”
    “睡得舒服吗?”
    “舒服。”
    “想好我们又要去哪里了吗?”
    “去哪里啊……”
    道人短暂的停滞了一下。
    虚无帝君,上古大能,有四种了不得的本领,也化身为了四位神灵。
    梦境,幻术,贪婪,惊惧。
    其实四位神灵皆是他。
    “这个水潭太小了没有多少鱼,三娘娘钓来也不尽兴,在下打算找个更大一点的水潭,给三娘娘垂钓。说不定那里除了钓鱼,还可以钓到一些别的更鲜美更珍贵的东西。”道人拍拍身上衣裳,拍掉灰尘与落叶渣子,见三娘娘直盯着他,虽然依旧一脸严肃,可却明显在等着他说那个地方是哪里,迫不及待想要快点过去了,他顿了一下,这才说道,“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要先去长京城外,送一位老朋友。”
    “长京城外!”
    “没错。”
    “送哪个老朋友?”
    “三娘娘去了便知。”
    “倏……”
    三娘娘顿时抽起钓竿,鱼线带着鱼钩与钓饵破开水面,稳稳落入她的手中,随即站了起来,收好自己的钓竿。
    这里果然很不好钓鱼。
    本身就没什么鱼,瀑布还吵闹,以她如此精湛的技巧,加之独门咒语相助,钓了这么久,也才钓上一条跟手指差不多大小的小鱼罢了,她甚至都不愿意将之揣走,只是拎着小鱼的尾巴,高仰起脑袋,张开嘴,将之丢进嘴里,吧唧两声,就算带走了。
    带得十分稳妥。
    “篷……”
    仙鹤于山间展翅仰头高鸣。
    ……
    一日之后。
    长京城外俞家庄。
    去年冬日,宰相俞坚白自作主张,知会礼部,罢黜神灵,随后朝堂之上奏明天子,虽然得了天子的许可,然而没过多久,冬至之后,天帝便亲自托梦责问人间帝王,帝王这才知晓,宰相乃是先斩后奏。
    天帝与人间帝王关系奇妙复杂。
    起初天帝乃是顺应大晏开朝、依托人间王朝,又在开国皇帝的扶持下才坐上天帝之位,无论是民间传闻还是道教经典中,统一记叙,大晏一朝皇室林氏乃是天帝后人,天帝古老强大,因前朝昏庸,这才下界化身太祖之父,相助太祖开了大晏一朝,好骗取天下人心。
    事实上天帝只是大晏太祖的生父。
    换个角度,大晏开朝之时,横扫六合八荒,上一届天宫也因此崩塌,刚上任的新天帝,其实是大晏太祖的附庸。
    就如神道是人道附属一样。
    然而天帝权力并不恒定,人间帝王亦是如此,起起伏伏之间,易位也是常事。
    如今的天帝已深入人心,年轻的大晏皇帝却没有祖先那般风采气魄,天帝知晓皇帝如何,皇帝却不知天帝也基本到了山穷水尽之时,天帝亲自托梦问责自己,自然不安。
    加之国师煽风点火,宰相俞坚白,既是文坛领袖,又是百官支柱,就此遭到罢免。
    自然了,形式还是得走。
    俞相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已然不能担任宰相重任,连着三次请辞,前两次皇帝都拒绝了第三次这才勉强答应。
    于是脱下官袍,还乡种田去。
    俞相本就出自世家大族,何况得了善终的宰相哪有几个真正清苦的,俞家在长京城外自有自己的土地,这种级别的还乡种田,大抵便是不再想理会朝堂中的纷争与风雨,出城而去,管理自家田产罢了。
    不过说种田也不是假话。
    农耕文明对于种地自有一种向往,越是年长,这种向往越难抑制,老了还乡,有田又有闲,不管有没有财产,不抡几下锄头是过不去的。
    然而终究是老了。
    大晏风雨飘摇,独木难支,在朝堂中与妙华子相斗,实在太亏心神,俞坚白也已是到了油尽灯枯之时。
    今年春末,便已病倒于土中。
    好在发现得早,被人抬了回来。
    此后一病不起。
    长京城中听闻,无论文武,都来探望,甚至很多京城里的文人清贵,甚至于还未取得功名的文人们听说了,也全都一一上门前来探望。即使绝大多数都无法靠近也无法见到这位才名官风都很好的贤相,也留下了堆成山的礼物。
    终于到了次日,俞相几乎已是不行了。
    御医亲至,也连连摇头。
    “俞公身体早已亏空,除非能将曾经北钦山中那位蔡神医请来,也许能妙手回春,逆天续命,否则的话,怕是只有神仙有办法了。”
    俞相闭目躺在床上,气若游丝。
    身旁的子女与夫人则是心急如焚,却还得压低声音:“蔡神医?可知晓蔡神医现在何处?”
    “蔡神医好些年没有露过面了,几年前长京就有传闻,说蔡神医著作医道神书《蔡医经》,损耗了所有元气,惹天嫉妒,已然逝去了。”
    “……”
    夫人与子女顿时悲痛欲绝。
    就在这时,躺在病床上的俞坚白睁开了眼睛,双眼浑浊,看向身旁的人。
    “醒了醒了!”
    “父亲醒了!”
    “……”
    俞坚白则是抬起手,对着屋外的人摆了摆。
    御医见惯了这一幕,顿时明了,点了点头,便起身出去了,顺便带走了其余人,只留下俞坚白的夫人、一名小妾与几个子女。
    众人哪里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顿时房间中一阵哭泣声。
    “父亲务必坚持住!我们一定为你寻来蔡神医和神仙!”
    “莫要说大话了……蔡神医早就死了,老夫很快就能见到他了……至于神仙,老夫此生只见过一位神仙……”
    俞坚白的声音虽然微弱,却很平稳。
    “父亲……”
    俞坚白又摆了摆手。
    “不要哭了……也不要伤心,前几日我做了一个梦,梦见阴间地府的神官,神官告知于我,因我下半生为官清廉正直,一心为民,多有功绩……既在朝堂民间颇有名声,又在为政一道颇有建树……因此阴间地府空了一位殿君,乃是好几年前就为我留下的位置,我下去是要做官的……
    “我这一生……前半生浑浑噩噩,后半生方才清醒,但无论前半生后半生,都没做过亏心害人之事……尔等在我走后,也须得谨守德行。
    “二娘陪我多年,在我走后,尔等也得如同照顾母亲一样照顾她……
    “时间到了……
    “神仙也来接我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