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本无意成仙 > 第399章 中秋月明
    第399章 中秋月明
    鬼城中似有琴声,若有若无,也不知从何处飘来,能使人身心愉悦。
    僧人放缓了脚步,左右打量。
    看这鬼城中来往的鬼。
    僧人很快发现,这些鬼大多都是年轻或中年的面容,看面貌绝对没有寿终正寝,不由面露不忍之色,似乎仅仅这样,也能感同身受。
    忽然有鬼愣愣的看着他,连忙放下手上事情,给他行一大礼。
    “大师……”
    “阿弥陀佛……”
    僧人亦是连忙回礼。
    可等双方都直起身来,却见那只年轻小鬼已经满面泪容,对他问道:“大师您怎么到这来了?难道您也死了?你这么高的修行和德行,怎么这么年轻就也到这里来了……”
    小鬼声音哀泣诚挚。
    “哦……”
    僧人这才明白,是他误会了。
    随即连忙向他解释自己为何来此,是怎么走到这里来的,又问及他的姓名,这才知晓,原来是在归郡大疫中死去的一只鬼。
    自己当初没能把他救下来。
    僧人反倒心生内疚,与他执手相谈,余光瞄见枣红马停在远处,女童就坐在马背上玩着毒蛇等他,这才辞别小鬼,跟随三娘娘走过去。
    依然一边走一边打量。
    僧人有一颗明珠般的心,亦有一双明珠般的眼睛,灵魂在他眼中变得澄澈,似乎能看清他们生前的苦难与死时的不甘。
    慢慢走近了那根石柱。
    僧人在上边看到了熟悉的身影,扭头一看,又见不远处有女子在专注抚琴,不知是人是鬼,当他走过,琴声也不曾停歇。因为这琴声,漆黑枯燥的人间鬼城似乎也增色不少,莫说高台上的人,就是鬼城中的鬼,也因此安宁平和了许多。
    马儿停在石柱下不走了。
    小女童则踏上了悬浮的石阶,又停住脚步回过头来看他。
    僧人自是立马跟上去。
    身后两只大鬼似乎已经明悟过来,这匹枣红马,就是自己曾在言州擦肩而过的那匹枣红马,这位三娘娘,便是自己曾在言州听说的那只被神仙高人带在身边的三猫,而此时高台上坐的那位姓宋的道长,自然便是那位在禾州以山镇水、还雪原于禾原的神仙高人。
    当年自己差一点就落在了他手中。
    谁曾想到,自己从言州跑到了丰州,几千里路,竟主动跑到了他面前来。
    “两位将军……”
    僧人的声音打断了他们思绪,抬头望去见僧人就在前边等他们,对他们说道:“若是不愿上去,就在这里等着贫僧吧。”
    “怎可如此?”
    “然也!”
    两名大鬼鼓起勇气跟了上去。
    悬阶稳固,绕山而上。
    坐在石柱高台上的道人睁开了眼,身后跪坐的侍女也偏过了头,好奇的打量着他们,三娘娘则已跑了过去,把手中捏的毒蛇递向道人:
    “道士,三娘娘给你带了一条蛇。”
    “除了蛇呢?”
    “还有一只蝉。”
    小女童又伸出另一只手,将手一摊,手心白里透红,捏着一只蝉。
    “还有呢?”
    “还有几朵山麻菇。”
    小女童又从怀里掏出蘑菇。
    道人很耐心的等待着她,见她从怀里掏出几朵鸡枞菌来。
    三娘娘在开源节流这方面果然是有天赋的,从来没人教过她她竟也知晓鸡枞菌在土里还有很长一截,拿出的鸡枞菌都挖了很深。
    “多谢三娘娘。”
    “不客气!”
    小女童这才转过身,看了眼因为走得慢、才刚从高台边缘冒出一颗光头的僧人,又回头看道人:“三娘娘还给你带了一个和尚。”
    “多谢三娘娘。”
    “蝉和蛇呢?”
    “今日有贵客来,是一位僧人,也是我们的老朋友,僧人不喜杀生,不如就当作它们运气好,把它们放了吧。”
    “……”
    三娘娘面露不舍,但也觉得有道理。
    不知如何决定,只见得她捡起菌子,带着蝉和蛇离开了此地。
    便只剩道人与侍女、僧人和两只大鬼。
    道人僧人一坐一站,互相对视,一如当年在禾州归郡。
    “阿弥陀佛,宋道长,好久不见。”
    “大师,在下等伱许久了。”
    “道长知道贫僧会来?”
    “丰州聚集天下冤魂怨鬼,大师迟早会来这里,年初地震,江河改道,想来也有灾情。大师行走天下,修行修心,就如蔡神医一样,哪里有苦难大师就会去哪里,所以猜想,若是有缘,大概会在这里与大师相遇。”宋游平静的对他说,“若等不到,便去寻访大师。”
    “此前地震与江河改道又是怎么回事?”
    “大师请坐下来谈。”
    “好。”
    僧人便坐了下来,又回身指了指身后两名大鬼,对宋游说:“这是贫僧在路上遇见的两位鬼将,皆是北边战将,战死化成,贫僧曾向他们问起过道长行走北方的事情,听说还差点与道友有一段缘分。”
    “末将封元思,人送外号,封大耳。”
    “末将昌建义。”
    两名鬼将忐忑的拱手,随即又说:“我们曾一时糊涂,犯下错事,当初在言州远安城,听闻仙师将至,畏惧仙师责罚,于是趁夜而逃……”
    “听说两位将军是随鬼差来到丰州,本已做好在丰州鬼城自首认罚的准备,结果从鬼差的言行态度中觉察到,惩罚可能会格外的重,因而趁夜逃脱了鬼差的束缚,随后便一直在丰州躲藏。”一度法师也说道,“后来与贫僧相遇,得贫僧感化,便一路护送贫僧来到此地。”
    僧人声音落地,两名鬼将对视一眼,不愿僧人为难,立马双膝跪地。
    “我等认错认罚。”
    “二位将军皆是守家卫国的将士,怎可轻易跪下,快快请起。就算犯了错要受罚,也是鬼城府衙的事了。”宋游抬了抬手,“说起来,在下与两位将军差一点的缘分,还不止一次。”
    “哦?”
    “两位将军被鬼差带至丰州,逃跑那夜说不定两位将军逃得晚点,便遇上在下了。”
    “这……”
    “逃了也好,若没逃掉,二位如今定是魂飞魄散了。”
    两名鬼将更害怕了,互相对视。
    倒是前边的僧人出言问道:“可是与此前地龙翻身、江河改道有关?”
    “龙是有的,只是不是地龙,乃是鼍龙。”
    “愿闻其详。”
    “当朝国师心怀不轨,为达私欲,大肆焚烧阴魂,致使他们在烈焰中煎熬致死。满天神佛只关心阴间地府职位香火愿力,不关心这个。当今皇帝为死后成为阴间鬼帝而长存,加剧北方战争,甚至暗中资敌,以造就更多怨恨。越州大妖为寻出路,相助国师,引地震断江河,与我相斗。”
    宋游用很平静的语气,一口气概述完了大致原因,却是引得两名鬼将与僧人皆睁大了眼睛。
    “原先国师建造的业山鬼城被毁,在下只好留在此处,重建人间鬼城。阴间地府将要依托人间鬼城凝聚而成,满天神佛皆有所图谋,在下也只好暂时留在此处,直到鬼城步入正轨。”
    两名鬼将的眼睛睁得更大了。
    宋游平静的看着他们,倒也没有立马便对一度法师说什么,只是说道:“在下要在这里建造人间鬼城,不能轻易走开,也不能招待大师,不过却可以请几位阴官带大师在这里逛逛,四处走走看看,为大师详细介绍一下这座鬼城的来历与制度。”
    说着顿了一下,补充一句:“不知大师一路走来发现没有,此处鬼魂,多未得善终。”
    “这是为何?”
    “虽然天道演变,成鬼变得容易了,可相对来说,还是枉死、横死、冤死的人更容易成鬼,因为心中执念更重,更不愿离去。在下没有解去他们心结或劝恶鬼向善的本事,大师或许可以试试。”
    “阿弥陀佛……”
    一度法师便站了起来,与他告辞。
    宋游没说什么,很快就闭上了眼睛。
    一度法师品德无上,功德无量,实在无需与他多说什么,事实便在这鬼城中,他只要在这鬼城中走一圈,所看见的,自然便是真相。
    宋游只请来阴官为他带路,又请三娘娘煮一锅鸡枞汤,莫要加蛇,用来招待他。
    ……
    渐渐已到中秋。
    有狐妖侍女的阴阳灵力相助,宋游的大阵进展相对较快。鬼城中的阴鬼不能察觉到每日细致的变化,唯有过段时间环视四周,才突然发现这座鬼城好像大了不少,好像又大了不少,早已比原先的业山更大了。
    鬼城昏昏暗暗,终日盘坐高台之上,只做一件事情,实在枯燥。
    可通神的琴艺却是听不腻的。
    “中秋了呀……”
    不知不觉,这狐妖竟已抚琴半年。
    “该有一轮明月。”
    说着道人朝天上挥了挥手。
    无声无息间,好似天门大开,早已变得很远的“穹顶”上忽然多了一轮圆月,上面纹路清晰可见,洒下月光沐浴鬼城。
    不知多少阴魂同时抬头,仰望头顶。
    抚琴的女子也停下了手上动作,举头望去,她与阴鬼一样,也许久未见过月光了。
    僧人拾阶而上,通往石柱高台的路,已经走了一半了。
    (本章完)